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阳市麻疹发病特征、流行规律,制定防控对策.[方法]对南阳市2003~2007年确诊的2775例麻疹病例进行流病学分析.[结果]2003~2007年累计确诊麻疹2775例,年发病率5.20/10万,发病最高年份是2007年,发病人数1169例,年发病率10.88/10万;全市麻疹发病呈高度散发和局部发并存的状tail,以散发为主;2003~2007年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6~10岁和>11岁儿童发病构成比呈下降趋势;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病例比例较高,占总病例数的73.15%(2030/2775).[结论]今后应加强基础免疫(fundamental immunity)和加强免疫(booster immunization),提高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接种率(rate of vaccination),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建议对给育龄妇女生育前进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以减少小月龄发病.  相似文献   

2.
肖志平  张廷禄  营亮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693-3694,3697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1997~2009年麻疹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消除麻疹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对1997~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年均发病率为4.08/10万,2~4年发生一次暴发或局部流行,病例以﹤15岁年龄组儿童为主,其中﹤1岁组儿童麻疹病例的构成比逐年上升;发病高峰在冬春季,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59.34%、21.65%。结论连云港市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流行周期缩短,发病年龄前移,建议应加强麻疹常规和强化免疫,保护易感人群,加强麻疹监测,争取早日实现消灭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12—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麻疹个案调查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报告麻疹病例96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937例(97.0%),2012—2014年麻疹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麻疹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发病总数的67.8%;1岁以下和20岁以上2个年龄组为发病高峰,分别占54.6%、25.8%;病例以散居儿童、工人为主,分别占68.4%、10.1%;宝安区病例主要集中在福永街道、西乡街道、沙井街道、新安街道、石岩街道,占88.9%。结论麻疹发病仍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需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适时开展重点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濮阳市2001—2003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原因。方法对濮阳市2001—2003年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华龙区每年的发病率最高。濮阳市2001—2003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5.58/10万,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5月份.报告的585例麻疹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中,有213例有确切免疫史,占36.41%;免疫史不详的有259例。占44.27%;无免疫史的有113例,占19.32%。2002年以学龄前儿童发病为主,2001—2003年以学龄期儿童发病为主。结论2001—2003年我市麻疹发病以小学生和小年龄组发病为主,呈现“双峰”现象,原因是该市的计划免疫工作出现滑坡(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均存在漏洞),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低,其次是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顺义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麻疹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北京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顺义区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发病以流动人口为高,地区分布表现为本市人口以城区居多,流动人口以近郊外来人口聚集地为主;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存在3~5月份发病高峰;本市人口发病以﹤1岁年龄组为主,﹤8月龄儿童占较大比例,还存在1个成人发病小高峰;流动人口发病以0~9岁为主,﹤8月龄儿童也占有一定比例,各年龄组发病均较多,相对于本市人口,流动人口的发病特征更接近于自然感染。[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流动人口中的免疫空白,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同时可考虑定6月龄为麻疹免疫的初免月龄,给育龄妇女生育前进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以减少小月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龙泉驿区历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人群免疫状况及易感人群,为进一步控制麻疹在龙泉驿的流行,调整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龙泉驿区1999-2009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龙泉驿区1999-2009年累计确诊麻疹病例169例,年平均发病率2.92/10万,无死亡病例,3~7月龄是麻疹高发季节;麻疹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的60.36%,以散居儿童及学生为主;近年来麻疹发病年龄趋势向0~1岁和15岁以上人群组发展,2个年龄组发病数占总发病人数的44.98%;病例中流动人口占44.37%、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清楚占68.64%。结论龙泉驿区麻疹发病年龄分布已逐步呈现"双向移位"现象。强化免疫是保护易感人群,进而实现控制麻疹疫情暴发的重要策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以及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是控制乃至消灭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市1996~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营亮  陈秀丽  龚海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64-3765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麻疹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麻疹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收集1996~2005年麻疹疫情资料及2004~2005年麻疹监测资料,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996~2005年共报告568例麻疹病人。局部散在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79.9%;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9岁组,占总发病人数的28.17%,小于1岁组和成人发病呈上升趋势,病例集中在3~6月份。[结论]连云港市麻疹总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局部仍有散在发病,需要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濮阳市2003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原因,以指导麻疹防治工作。[方法]对濮阳市2003年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3年濮阳市报告麻疹确诊和临床符合病例199例,发病率5.69/10万。华龙区发病率和报告的流动人口病例数最多。8岁组发病率最高(51.30/10万),学龄前儿童有94例(47.2%).小学生61例(30.7%)。发病高峰4月份。199例中,有免疫史78例,免疫史不详74例和无免疫史47例。[结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是我市麻疹病例的主要群体,发病与基础免疫(初种和复种)接种率、及时率低和免疫失败有关。做好1.5~2岁儿童的麻疹疫苗复种工作,实施新生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建议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提高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家港市2001~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2001~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订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5年麻疹发病、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控制策略。结果在保持较高的麻疹免疫接种率情况下,全市5年中报告255例麻疹,本地人口麻疹发病147例,外来人口麻疹发病108例;本地人口麻疹发病以学生、工人为主,外地人口麻疹以学生、散居儿童为主;发病高峰集中在3~5月份,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建议在争取政府的干预、支持前提下,从加强疫情报告和监测、规范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完善实验室监测系统、加强对基层单位的考核和培训力度几个方面着手控制麻疹。  相似文献   

10.
何凡  尹红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5):969-970
目的 分析近6年来麻疹流行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运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998~2003年宁远县累计报告428例麻疹,年平均发病率/10万,疫情呈上升趋势,发病季节推迟,主要集中在第2季度,病例集中在0~4岁组儿童。结论 根据对宁远县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应采取加强防疫人员技术培训,加强冷链管理提高疫苗的有效接种率和免疫接种质量,加强麻疹监测及流动人口管理,防止疫情的扩散和流行,同时在基础免疫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免疫等综合措施,把麻疹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洪敏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70-2571
目的了解天津市宁河县麻疹的发病状况和流行特征,探讨麻疹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06—2008年宁河县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8年宁河县麻疹在局部地区出现流行,发病年龄分布以7岁以下小年龄组及20岁以上大年龄组为主;存在麻疹免疫空白人群。结论采取针对性的以接种麻疹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麻疹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林州市麻疹流行情况,为加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3年~2003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麻疹发病每隔3年~4年流行一次,季节高峰在3~6月,发病以流动人口聚集地为主,发病年龄主要是15岁以下儿童(89.5%),且有年龄提前(<8个月婴儿发病由1993年~1997年的4.6%到1998年~2003年的16.1%)及推后(15~30岁成人发病由1993年~1997年的3.1%到1998年~2003年的16.8%)现象。结论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动、未免疫和未复种麻疹疫苗人群的积聚。因此,加强麻疹基免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麻疹监测和流动人口的免疫覆盖率,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梅县麻疹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8年黄梅县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黄梅县报告麻疹247例,年均发病率为5.33/10万;发病集聚于4-6月份,以夏季为主,2008年呈局部暴发;男女性别比为1∶0.52;发病年龄特征:≤8月龄占27.81%,1~7岁占39.27%,≥15岁占12.96%,发病曲线呈"L",以低年龄组为主,成人发病呈上升趋势。结论黄梅县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以低年龄组发病为主因。做好麻疹疫苗初免和复种的基础免疫工作,定期实施扩大强化免疫,有效消除免疫空白,是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的重要措施。建议推行育龄妇女婚前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通过母传抗体来降低低龄儿童感染麻疹。  相似文献   

14.
范之良 《职业与健康》2010,26(9):1018-1019
目的为掌握上海市祟明县麻疹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适合该地区特点的麻疹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收集崇明县2004—2008年麻疹疫情与监测资料,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崇明县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47例,平均发病率为1.49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病例分布各乡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发病年龄以20岁以上成人及8月龄以上未及1岁儿童为主,分别占同类病例总数的57.45%及21.28%;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为最多,占总发病数的36.17%。结论需加强外来人口管理,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强麻疹监测工作,及时进行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乐山市沙湾区1986-2005年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 方法 对乐山市沙湾区1986-2005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1986-2005年,乐山市沙湾区共发生确诊麻疹病例32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86/10万;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偶有暴发;4~5月为高发季节;3~14岁人群发病较多,近年小于8月和大于18岁年龄组麻疹发病有增多趋势;病例无免疫史者占10.75%,未全程免疫占54.30%,免疫史不详占28.50%. 结论 保持儿童麻疹疫苗有效的高水平的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苗的复种工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同时,提高对麻疹病例监测的敏感性,防止麻疹的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6.
海宁市2005年麻疹疫情高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海宁市2005年麻疹病例数是前5年平均水平的8!67倍。为探讨麻疹疫情高发的原因,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的麻疹疫情和1985年以来的流行趋势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病以本地成人为主,与初免质量不高、疫情一直维持在低位、人群抗体逐渐降低有关。小于8足月儿童发病亦有相当比例,与母传抗体滴度不高且消失较快有关。1~7岁的病例以外来流动儿童为主,且大都无免疫史,与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关。结论应加强常规免疫和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和及时率,开展麻疹疫苗的复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武汉地区2001年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某地区2001年麻疹患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2001年1月1日~12月30日在某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911例麻疹病例的病历资料和疫情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小于8月龄的患儿有340例(37.32%);发病季节主要是春夏季节(3~7月);以散居儿童为主(679例,74.53%)。结论 麻疹的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开展各组人群的血清麻疹IgM抗体检测,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情的麻疹计划免疫方案是控制麻疹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洛阳市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洛阳市2003年麻疹发病情况,以便指导今后的麻疹控制工作。方法对洛阳市2003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洛阳市2003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734例,报告发病率为11.47/10万,明显高于往年,病例以青少年为主,发病集中在1~5月,洛阳市2003年共发生8起麻疹爆发,其中7起发生在学校。结论洛阳市2003年麻疹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低、免疫失败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00-2004年成都市金牛区流动人口麻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金牛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04年金牛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4年全区报告疑似麻疹病例70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4.57/10万,其中在流动人口聚居地发生的病例占60.23%,在53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外来流动人口占88.68%,发病以小年龄组和学龄儿童为主,3~6月高发,报告病例中有明确麻疹免疫史者占6.86%,7.55%无免疫史,85.59%免疫史不详。结论根据报告病例的年龄和免疫史状况表明,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是加速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同时要考虑对大年龄组流动人群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7年山西省太原市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7年在太原市居住发病的麻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太原市共报告麻疹1121例,发病率为32.43/10万。发病以儿童和学生为主,7岁以下发病率较高,20~30岁年龄组人群发病有所上升;全市各区县均有发病报告且发病率差别较大;全年均有发病报告,主要为5~6月。2起突发事件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太原市麻疹发病率仍较高,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并应采取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相结合的措施,提高人群麻疹的免疫水平,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