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成像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效果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16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最小密度投影(MinP)、CT仿真内窥镜(CTVE),明确诊断后即行内窥镜摘取术.结果2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气管3例、右侧支气管13例、左侧支气管9例,内窥镜结果与CT诊断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能直观显示异物的位置、大小、多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是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大大提高了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明确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MPR应作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的首选后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原发于气管、支气管的黏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气管、支气管MEC临床资料和CT表现。所有病例行层厚为3mm胸部螺旋CT扫描,其中平扫3例,增强扫描2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3D)和仿真内镜(CTVE)重建后进一步观察。结果 1例气管MEC表现为受累气管壁局部增厚,肿瘤轻度强化。3例左主支气管MEC表现为主支气管腔内息肉样结节,并沿支气管方向生长,平扫肿瘤稍低于或等于肌肉密度,密度均匀;1例增强扫描显示肿瘤明显强化,1例见钙化;3例均有气道阻塞性改变,1例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气管、支气管MEC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的各重建图像能更完整、清晰地显示肿瘤,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例临床可疑小儿气道异物,全部经螺旋CT扫描,将原始图象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象后处理,获得MPR,SSD,MIP,CTVE等重建图象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均能显示异物及在气管肉的位置,7例位于右侧支气管(5例位于右主支气管,1例位于右上吏气管,1例位于右中间支气管),5例位于左主支气管,8例位于气管。结论:多排螺旋CT图象后处理技术结合轴位图象是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对指导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64层V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超  汪令生  陈义加  陈伦刚   《放射学实践》2010,25(2):156-159
目的:探讨64层VCT多种图像后处理显示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实施肺螺旋CT平扫,结合多平面重组(MPR)、CT仿真内镜(CTVE)、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透明成像(Reysum)、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图像反转等图像后处理分析各种重组方法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30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支气管异物23例,其中右支气管异物15例,左支气管异物8例,全部病例经临床支气管镜证实,7例正常。各种重组方法相结合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和外形改变,其中MPR、MinIP、VR、图像反转这4种后处理显示率最高。结论:64层V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成像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CT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并与手术、纤维支气管镜(FOB)所见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VR能观察中央型肺癌癌肿累及气管、支气管腔的部位、形态、程度和狭窄的范围等形态改变,但不能充分显示病变本身;MPR能观察肿瘤的实质部分,肿瘤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结论MPR重建可显示病变本身以及病变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VR气管、支气管树图像直观显示气管、支气管与病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T,MSCT)及其多平面容积重建(multiplanar volume refoiraation,MPV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仿真支气管镜(virtual bronchoscopy,VB)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31例可疑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病例,进行MSCT薄层扫描,回顾性重建原始扫描数据后形成图像重建数据。在AW工作站,应用MPVR、VR和VB软件对图像重建数据行后处理重建,分别得到MPVR、VR和VB图像。将MSCT原始横轴面图像、MPVR、VR和VB图像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SCT原始横轴面图像结合MPVR、VR和VB图像,显示的气管、主支气管肿瘤部位(气管19例,右、左主支气管各6例)、形态(窄基底腔内结节型2例、宽基底腔内结节型13例、腔内外肿块型16例)、内部特征(密度均匀、密度低各1例,强化不明显;23例鳞癌、3例腺癌密度较均匀,强化较明显;密度均匀、欠均匀及瘤内点状钙化各1例,强化明显)、管壁外侵犯情况(1例仅突破浆膜层,1例与不张的右肺组织分界不清,14例侵犯范围为4~56mm)、管腔狭窄形态(偏心性1例,不规则26例,环状3例,锥状中断1例)和程度(轻度5例,中度7例,重度19例),以及测量的沿管壁长轴累及范围(1例为3mm,1例累及整个右主支气管壁和隆突,29例为5~68mm)、主支气管肿瘤与隆突的距离(1例侵犯隆突,1例为16mm,10例大于20mm)等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合。结论 MSCT及其重建技术能够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作出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是1种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为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 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2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原始图像重建采用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支气管镜(CTVB)、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小密度投影(MinIP)和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共检出异物20例,其中1例位于气管,19例位于支气管。异物中瓜子、花生米碎片18例;小虾及塑料管各1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后处理图像清晰显示了异物的位置、形态和异物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主动脉瘤腔内带膜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31例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腔内带膜内支架置入术后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采用准直2.5mm,层厚3.0mm,螺矩6-8,重建方法为容积显示(V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及多层面重建法(MPR)。观察图像确定有无术后并发症,并比较4种重建方法对并发症的显示情况。结果:31例中有1例术后内支架出现局限性断裂,VR、MIP及MPR均清晰显示了内支架的变化,SSD未能显示。1例内支架展开不良,4种重建方法均明确显示;5例术后出现渗漏,VR及MPR清晰显示渗漏的部位、形态及内漏量,MIP、SSD仅显示其中的4例。在显示支架内血流情况及瘤周血栓方面,VR及MPR能明确支架内有无血栓形成及腔内带膜内支架置入术后的转归变化,VR及MPR显示1例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SD及MIP未能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A有利于主动脉瘤腔内带膜内支架置考试术后并发症的诊断;VR及MPR图像优于SSD及MIP,能为术后内支架情况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气管主支气管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对28例可疑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病例进行GE Light Speed 16 CT扫描,原始扫描数据在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分析其图像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结果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8例气管、主支气管肿瘤者16层螺旋CT扫描结合重建的图像显示气管肿瘤16例,右、左主支气管各6例,与手术结果相符合,其中病理结果为鳞癌23例,腺癌2例,平滑肌瘤、腺瘤、腺样囊性癌各1例。结论 16层螺旋CT扫描结合重建技术能够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作出定位、定性和定量(数据)诊断,是一种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异物的124例儿童患者资料,男89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检查,后处理重建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等技术.结果 异物位于气管及气管分叉6例,右侧支气管61例,左侧支气管52例,双侧支气管2例,气管-主支气管3例;坚果类异物99例,豆类5例,玉米2例,果蔬类8例,骨块5例,其他5例.6/14例复诊CT提示异物残留患儿再次支气管镜检查均取出异物.间接伴随征象:肺气肿109例、肺不张18例、肺炎27例、支气管扩张12例、肺间质气肿2例、纵隔移位76例、纵隔气肿3例、皮下气肿2例、气胸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无创、准确性较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免疫组化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MSCT资料,4例术后随访7~36月。结果本组肿瘤源于胃10例,小肠5例,肠系膜1例。肿瘤平均最大径9.94cm±7.75cm,其中良性5例,直径不超过5cm,形态规则,强化轻而均匀。交界性5例,其MSCT不具特征。恶性6例,多呈分叶及多囊实性改变,不均匀显著强化,动脉期见结节或条带状显著强化,侵犯周边及远处转移。MSCT定位、定性准确性分别为87.5%(14/16)、68.8%(11/16),对恶性的阳性预测值为85.7%(6/7)。6例动态增强5min延时期肿瘤均见中度强化,5例分化不同的胃间质瘤三期动态强化曲线有差别。4例随访发现3例有术后转移。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及动态增强更能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特征表现,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及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及肿瘤样变的MSCT特征及评价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9例经病理证实的气管肿瘤及肿瘤样变的MSCT表现,并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如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CT仿真支气管镜(VB)图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根据病灶的MSCT表现分为四种类型:①管腔内窄基底息肉样结节型;②管腔内广基底结节或肿块型;③单纯沿管壁浸润增厚型;④管腔内外肿块型。29例中,良性肿瘤4例CT表现为管腔内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轮廓光滑,呈窄基底与管壁相连,局部管壁不增厚。低度恶性肿瘤17例表现为广基底结节或肿块或沿管壁浸润增厚为主。恶性肿瘤5例CT表现为管腔内外肿块,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此外2例炎性假瘤和1例气管硬结病患者亦具有良性病变的CT特征。结论:MSCT薄层横轴位及MPR、VR、VB图像重建技术能很好地显示气管病变的形态特征,定位准确,根据病变不同CT表现亦有助于定性诊断及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及可靠的影像学信息。MSCT是一种诊断准确性高,实用性较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GIST的16层螺旋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37例GIST中发生于胃23例,小肠8例,结肠3例,肠系膜3例。位于消化道的34例中,瘤体位于消化道腔外27例,腔内、外混合生长7例。CT表现:肿块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32例,增强后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33例,动脉期肿块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呈中度或明显强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CT主要表现为胃肠道腔外生长为主的软组织肿块,易囊变坏死,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以肝脏和系膜转移较为常见,淋巴结转移、腹腔积液及肠梗阻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症实的27例恶性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全部病例均作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并作多平面重建后处理。结果:肿瘤来源于胃11例,小肠9例,结肠5例,肠系膜2例;肿瘤横径4.2~22cm。边缘清晰12例,边缘不清15例。肿瘤形态多不规则,19例可见分叶。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病灶内部可见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区,9例呈囊实质性改变。合并肝脏转移4例,肺部转移1例,淋巴转移2例。本组定位准确率为85.2%(23/27),定性准确率77.8%(21/27)。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轴面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对恶性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组技术在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组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输尿管病变患者,包括20例良性病变和1例恶性病变,术前均行全腹MSCT轴位容积扫描,并经后处理技术进行尿路重组成像。结果尿路重组成像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本组1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误诊为输尿管结核。定性诊断正确率95.28%,特异性100%。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后处理重组技术是诊断输尿管病变极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CT表现和病理相关性,提高CT对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IST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8例GIST(胃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肝胃韧带1例,腹膜后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病理诊断良性7例(38.9%),病灶长径1.5-5cm,平均4cm;交界性3例(16.7%),病灶长径3-6.5cm,平均5.8cm;恶性8例(44.4%),病灶长径5-25cm,平均10.3cm。CT表现为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影。其中,原发胃肠道肿瘤15例(哑铃型3例,腔内型4例,腔外型8例),密度均匀9例,病灶直径平均4.5cm,密度不均匀6例,病灶直径平均9cm,胃肠道外肿瘤3例,密度均匀1例,病灶直径平均5cm,密度不均2例,病灶直径平均14.9cm,增强扫描直径小于5cm或良性GIST,强化均匀,直径大于5cm或交界性、恶性GIST,强化不均,内见大小不等不规则或囊状低密度影。与病理学对照,CT判断GIST良恶性符合率为77.8%。结论GIST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相关,肿瘤体积较大,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包膜强化不连续,分叶状生长,是提示恶性间质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血管造影三维重建(3D-CTA)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及3D-CTA表现。结果:11例中,恶性8例、交界性2例和良性1例;肿瘤起源于空肠3例、回肠7例和十二指肠1例。CT平扫示良性间质瘤密度较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肿瘤均呈明显增强,良性者较均匀,恶性者不均匀,静脉期示肿瘤仍有明显增强;3D-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结论: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3D-CTA能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并有利于肿瘤定位。  相似文献   

18.
汤敏  曾蒙苏  饶圣祥  鲍伊雯  陈刚   《放射学实践》2010,25(7):772-77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壶腹周围部间质瘤(GIST)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壶腹周围部间质瘤的CT表现。结果:9例中良性GIST1例,交界性1例,恶性7例(其中6例为中低度恶性)。病灶大小2.5m×3.0cm~10cm×10cm,平均4cm×6cm。MSCT平扫示瘤内出血2例,无出血7例;分叶8例,无分叶1例。增强扫描示病灶周边部不规则环状强化伴中央坏死6例,明显强化但不伴中央坏死3例;9例均表现为门脉期持续强化。胆总管轻度扩张2例,胰管轻度扩张3例。多种后处理方法相结合可清楚显示十二指肠壶腹部的解剖结构、病灶的位置、形状、大小及所致胰胆管扩张。结论:十二指肠壶腹周围部GIST诊断关键是准确定位和肿瘤强化方式,MSCT三维图像重组更有助于确定诊断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下肢深静脉病变的潜能。方法23例临床疑诊下肢深静脉病变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47~76岁,平均61岁)均经MSCT血管成像及在AW4.2影像工作站上进行的血管成像后处理。对各种后处理技术显示下肢深静脉病变的潜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以及CT仿真内窥镜(CTVE)对下肢静脉瓣膜异常(n=15)的显示优于曲面重建(CPR);MPR和CTVE对下肢静脉血栓(n=5)的显示优于CPR、VR及MIP;VR、MIP、MPR以及CPR对下肢静脉瘤样扩张(n=8)的显示优于CTVE。结论MSCT各种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为下肢深静脉病变的确诊提供可靠依据。在几种图像后处理技术中,MPR具有较高的诊断潜能。  相似文献   

20.
李先浪  王晓荣   《放射学实践》2014,(3):314-317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MSCT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定性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本院2009年1月-2013年9月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其MSCT特点,包括肿瘤的生长方式(腔内型、腔外型或腔内外型)、大小(〈或≥5cm)、囊变、坏死、钙化、溃疡、强化程度及方式、区域淋巴结是否肿大和远处器官是否有转移等,判断上述征象对间质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8例胃间质瘤均为单发病灶,其中恶性9例,潜在恶性5例,良性4例。发生坏死、侵犯周围组织、腹腔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的间质瘤几乎全是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5cm、腔外或腔内外型生长、囊变、溃疡、钙化、不均匀强化的病变,恶性及潜在恶性几率明显增加。结论:胃间质瘤的MS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肿瘤出现坏死、侵犯周边组织、区域淋巴结肿大和远处器官转移可判断为恶性及潜在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