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星蒌承气汤对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静脉溶栓后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溶栓当日加用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分析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 0. 05);治疗后,研究组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星蒌承气汤对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星蒌承气汤对痰热腑实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方法:①纳入2002-01/2005-06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及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在96h内的痰热腑实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加味星蒌承气汤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常规药物治疗。加味星蒌承气汤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星蒌承气汤,方药组成:全瓜蒌15g,胆南星10g,天竺黄10g,竹茹15g,生大黄10g,芒硝6g(冲服),枳实10g,玄参15g,丹参15g,地龙10g,莶草15g,钩藤15g(后下)。1剂/d,加水400mL,煎取200mL,分两次温服。在服药过程中若已排便,去芒硝,生大黄减为6g。28d为1个疗程,均干预1个疗程。②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8d后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总分0~45分,0~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0~100分,<20分:日常生活需要完全帮助;100分:患者的日常生活不需要照顾,可以自理)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LG-R-80血液黏度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③两样本均数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痰热腑实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加味星蒌承气汤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②Barthel指数:加味星蒌承气汤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③全血低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加味星蒌承气汤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④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星蒌承气汤加西医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痰热腑实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该种作用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07例ACI患者和110名对照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结果:ACI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逐渐升高(P<0.05);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升高,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6年1月中风(急性期)患者67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33例予以杜密克治疗,研究组34例予以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1 d。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对照组72.73%(2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杏丁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含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脑梗死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加杏丁25 ml,对照组同样在对症治疗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加复方丹参30ml.治疗时间均为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TNF-α、IL-6.结果 治疗前CRP、TNF-α、IL-6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杏丁通过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RP、TNF-α、IL-6含量,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细胞损伤,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ACI患者45例设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7、hs-CRP及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入院后第1天,血清IL-17、hs-CRP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间差异显著,至第14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入院第7、14天脑梗死体积及NIHSS评分显著下降(P<0.01);血清IL-17在入院第1天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正相关(P<0.05);hs-CRP、TNF-α水平在入院第1、7、14天均与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IL-17、hs-CRP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呈现动态变化过程,且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miR-497表达与炎症氧化应激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80例ACI患者作为ACI组,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miR-497的表达水平,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的含量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根据90 d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ACI组患者外周血中miR-497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中miR-497表达≥中位数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17、MDA含量高于miR-497表达<中位数患者,SOD、GSH-Px含量低于miR-497表达<中位数患者;ACI组中预后不良患者外周血中miR-497的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 1(95%CI:0.750 9~0.931 3,P<0.05),外周血miR-497表达水平对ACI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结论 ACI患者外周血miR-497表达增加与炎症氧化应激过度激活及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依据病情轻重、病灶大小分为重、中、轻度组,大、中、小灶组。对比组间IL-6、TNF-α、CRP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病灶组间的血清IL-6、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TNF-α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血清CRP水平:重度组>中、轻度组(P<0.05)。血清IL-6、CRP水平:大灶组>中灶组>小灶组(P<0.05);血清TNF-α水平:大灶组>中、小灶组(P<0.05)。结论IL-6、TNF-α、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脂蛋白(a)[Lp(a)]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300例ACI患者(ACI组)、78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IL-6、IL-8、IL-10、TNF-α、Hcy、hs-CRP、DD、Lp(a)水平,比较ACI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及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 ACI组治疗前IL-6、IL-8、IL-10、TNF-α、Hcy、hs-CRP、DD、Lp(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ACI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梗死面积各组IL-6、IL-8、IL-10、TNF-α、Hcy、hs-CRP、DD、Lp(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面积梗死组各项指标均高于中等面积梗死组和小面积梗死组(P0.05),且中等面积梗死组均高于小面积梗死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IL-8、IL-10、TNF-α、Hcy、hs-CRP、DD、Lp(a)诊断AC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4、0.808、0.860、0.731、0.71、0.813、0.658、0.7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等8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概率0.49,诊断ACI的曲线下面积为0.904,最佳临界值为0.5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4%和85.6%。结论 IL-6、IL-8、IL-10、TNF-α、Hcy、hs-CRP、DD、Lp(a)联合检测对青海地区ACI病情的判断及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以期发现上述因子变化与ACS发病的关系及辛伐他汀对ACS发病的影响。方法:2002-09/2003-09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留观病人和河北医大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ACS患者52例,将ACS患者52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n=26)和常规治疗组(n=26),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行血清IL-6及TNF-α检测,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血前2周内未服任何药物,体检时对其血清IL-6及TNF-α进行检测。结果:ACS患者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犤(0.708±0.087)μg/L,67.73±10.00)fmol/L(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犤(0.800±0.083)μg/L,(79.92±14.53)fmol/L犦(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IL-6,TNF-α水平越高,则ACS发病的概率可能越大;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IL-6,TNF-α水平,具有减轻病变部位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神启闭针刺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醒神启闭针刺法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就诊顺序排序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及醒神启闭针刺法治疗,每日1次,6天一疗程,连续治疗4疗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上及口服氟西汀组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8天。分别在治疗前后采血,检测血清中IL-6、TNF-α水平,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进行评分,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血清中TNF-α、IL-6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降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AMD总分比较:治疗4周后HAM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下降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ESSS总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ESSS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MESS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3.结论:醒神启闭针刺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与参与调解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6例ACI患者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轻度梗死组(25例)、中度梗死组(35例)及重度梗死组(3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3组ACI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对照组的差异,治疗1个月后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分析急性期血清CRP、TNF-α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CR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3天达高峰,第7天明显回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后,轻、中、重度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急性期血清CRP、TNF-α水平与治疗1个月后的NIHSS评分正相关,与BI评分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动态监测ACI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可帮助判断患者病情变化,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和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和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IL-10]的差异,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s-CRP、TNF-α、IL-1β、IL-6、IL-8和IL-10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CON组,hs-CRP、TNF-α、IL-1β、IL-6和IL-8均明显高于CO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s-CRP、TNF-α、IL-1β、IL-6和IL-8均呈负相关(均rs0,P0.05),与IL-10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s-CRP、TNF-α、IL-1β、IL-6和IL-8均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锝-亚甲基二磷酸盐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99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单药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两99组治疗前后临床、实验室指标及血清TNF-α、IL-6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RA疗效确切,并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α和IL-6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人体血清IL-2、IL-4、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非急性期且未进行其他相关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平均分为穴位贴敷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三伏贴”穴位贴敷疗法,对照组给予“安慰贴”穴位贴敷疗法;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清IL-2、IL-4、IL-8、TNF-α水平。结果 在治疗组中,患者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2、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8、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提高慢支炎患者血清IL-2水平,降低IL-8、TNF-α水平,从而提高自身免疫调节能力,降低炎症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来源于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肛肠科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 30 例。按照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操作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15 例。治疗组采用少腹逐瘀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清TNF-α和IL-6水平含量、半年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 TNF-α和IL-6含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血清 TNF-α和IL-6含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少腹逐瘀汤加减能够显著降低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含量,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降低复发率,并且安全系数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华佗再造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重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重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使用华佗再造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近期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30/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22/35)(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指标IL-6、IL-8和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O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EGF、ET-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OD、GSH-Px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D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佗再造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重型脑梗死疗效确切,可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OF)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生殖激素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确诊的89例POF患者作为POF组,健康体检合格的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TNF-α、IFN-γ、IL-2及生殖激素水平;对比治疗前后POF组的血清TNF-α、IFN-γ、IL-2及生殖激素水平。同时,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探讨TNF-α、IFN-γ、IL-2及生殖激素水平与改良Kupperma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OF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F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POF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FSH、LH、E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POF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FSH、LH、E2水平与改良Kupperman评分呈负相关(P<0.05),POF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与改良Kupperman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POF患者存在显著的免疫功能紊乱、生殖激素水平降低,并且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加味左金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作用,以期为胃溃疡治疗方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以80名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左金汤治疗,治疗时间为28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清中胃泌素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加味左金汤对胃溃疡患者病情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5%,两组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给药治疗后,胃泌素水平及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后的研究组患者胃泌素、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的研究组患者情绪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左金汤可提高胃溃疡治疗有效率,显著降低胃溃疡患者血清中胃泌素、TNF-α、IL-6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汤配合冲击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30例/组),研究组采用口服补肾活血汤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单用冲击波治疗,治疗28d。治疗28d后观察两组视觉疼痛评分指数(VAS)、日本骨科协会功能障碍评分(JOA)、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①治疗28d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均降低,其中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障碍评分(JOA)较治疗前均升高,其中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配合体外冲击波可能通过帮助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等)来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恢复腰部功能进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