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肾移植患者(肾移植组)按移植术后时间长短分层随机抽样,分为5组:术后1~3个月组,术后4~11个月组,术后1~5年组,术后6~10年组,术后10年以上组,每组40例。另随机抽取拟行肾移植术而进行术前检查的尿毒症患者20例为尿毒症对照组。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对6组患者的清洁新鲜中段尿进行尿微量蛋白测定与尿蛋白定性检测,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结果与术后1~3个月组比较,术后4~11个月组的尿α1-微球蛋白即开始升高(P<0.05),术后1~5年组、6~10年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均为P<0.05)。术后10年以上组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Ig)G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术后10年以上组尿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组(均为P<0.05)。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的变化较尿蛋白定性及Scr的改变更为敏感,宜作为早期移植肾功能受损的常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肾早期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 ,肾病的实验室诊断多以尿蛋白、尿素氮、肌酐作为主要指标 ,然而这些项目难以发现早期肾损伤 ,无法满足肾病科学发展的需要 ,肾组织学检查虽然比较灵敏 ,但必须做侵害性的肾活检 ,难以普遍推广 ,我们采用尿微量白蛋白(Alb)、尿蛋白 (UP1)、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联合尿N -乙酰 - β -D -葡萄糖苷酶四项试图早期发现肾损伤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 共检测 2 87例患者 ,系本院住院或门诊病人 ,均经相关项目检查和临床诊断 ,男 16 9例 ,女 118例 ,平均年龄 (43 .5± 14.0 )岁。 (1)尿蛋白定性阴性患者 15 4例 ,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尿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G(IgG)等微量蛋白对高血压病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对21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尿Alb、α1-MG、β2-MG、IgG等进行检测.结果210例高血压病患者尿中Alb、α1-MG、β2-MG、IgG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仅β2-MG二者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分期的加重,尿中Alb、α1-MG、β2-MG、IgG水平均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以Ⅲ组升高最为明显,而且与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210例高血压病患者尿中Alb、α1-MG、β2-MG、IgG阳性例数分别为5例(2.4%)、4例(1.9%)、15例(7.1%)、6例(2.9%),阳性病例基本出现在高血压病Ⅲ组.结论:尿中Alb、α1-MG、β2-MG、IgG等微量蛋白的检测对于判断高血压病患者有无早期肾损害及损害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8例拟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8例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均采用散射免疫比浊乳胶增强法检测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并对2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蛋白,对于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围手术期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Ⅳ型胶原与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3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 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尿Ⅳ型胶原和尿微量蛋白(包括IgG、Alb、TRF、α1-MG、β 2-MG等指标).结果:糖尿病Ⅰ组尿Ⅳ型胶原(Ⅳ-C)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尿微量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Ⅱ组尿Ⅳ-C、尿微量蛋白高于糖尿病Ⅰ组,糖尿病Ⅲ组尿Ⅳ-C、尿微量蛋白高于糖尿病Ⅱ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尿Ⅳ-C可作为尿微量蛋白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更敏感的指标,尿Ⅳ-C与尿微量蛋白联合监测可预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五项微量蛋白检测评估肾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中微量蛋白测定是判断肾小球与肾小管早期损害的重要方法。 2 0 0 0年 ,我院对 2 7例过敏性紫癜 (AP)患儿检测尿五项微量蛋白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2 7例均为 2 0 0 0年本院儿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 ,诊断依据为典型的皮疹而血小板正常 ,其中17例合并紫癜性肾炎 (APN) ,诊断按上海市儿科肾脏病专业组提出的标准〔1〕。其中男 18例 ,女 9例 ;年龄 4岁~ 12岁 ,平均 8.6岁。2 方法 所有患儿均于入院后一周内采用瑞士Roche公司 guniovⅡ型干式尿液常规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正常指尿中蛋白、红细…  相似文献   

8.
<正>过敏性紫癜(henoch-Schtinlein purpura,HSP)属于系统性小血管炎,是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反应损害小血管,发生广泛的毛细血管炎,甚至坏死性小动脉炎,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及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其中肾脏受累率从20%~100%不等[1],如何更加有效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ti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直接  相似文献   

9.
尿酶和尿微量蛋白在遗传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已证实构成Ⅳ型胶原的一些α链的基因突变是引起遗传性肾炎(Alpoytsyndrome,AS)的重要原因。我们根据Ⅳ型胶原分布特点,检测了一遗传性肾炎家族中所有存活成员的某些尿酶和尿微量蛋白,结果提示这些检测有助于AS的诊断,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调查家族成员四代22人,以血尿伴耳聋、眼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中一或二项为依据绘制家谱图如图1。其中死亡原因均为尿毒症,死者生前均有耳聋和高度近视。家族中发现血尿年龄最小的为两岁。第一代患者的母亲死于全身水肿。受血、尿检测的四代17人中,血尿7人,蛋白尿6人,血肌研增高4人,…  相似文献   

10.
紫癜性肾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应用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按LN的临床表现分为五型、活动与非活动期,并参照WHO的LN病理分型,结合我院对小管间质分型标准进行综合分级评分。说明尿RBP含量能敏感地反映L管间质损害的程序,可作为监测LN活动,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尿微量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Uβ2-MG)测定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2例高血压病患者的U-MAlb和Uβ2-MG,同时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与22例正常健康者作比较.结果:不同级高血压组U-MAlb和Uβ2-MG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3级高于2级,2级高于1级,高血压组合并甘油三酯增高.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排出增加,且随高血压级别增高而逐级增加,同时合并脂质代谢紊乱.定期检测U-MAlb和Uβ2-MG对发现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动态监测尿微量蛋白对危重患者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作为危重患者预后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 前瞻性动态监测ICU危重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并与目前临床常用的预后评估系统APACHEⅡ、SOFA进行比较。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MA、α1-MG、NAG、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与死亡呈正相关。尿MA、α1-MG、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升高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呈正相关。尿MA(r=0.397)、α1-MG(r=0.448)和RBP(r=0.465)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α1-MG、RBP、NAG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75﹙P < 0.05﹚、0.825﹙P < 0.05﹚、0.820﹙P < 0.05﹚、0.730、0.530、0.620。结论 动态监测尿MA、α1-MG、RBP可作为危重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述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及发病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尿中三种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师进修杂志》2003,26(7):31-32
  相似文献   

16.
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及发病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崔国利  张旭  张文陆 《中国科学美容》2011,(17):162-162,18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正常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空腹静脉采血糖化血红蛋白,清晨收集第1次晨尿,测尿微量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组的mALB、HbA1C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水平增高,mALB水平也随之增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损伤越重,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蛋白皆呈显著正相关。DM患者应定期检查HbAlC与尿微量蛋白水平,以监测DN的发生与发展,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和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无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和晨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含量,分析比较三者单项、两两联合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检验效能。结果:糖尿病患者HCY、Cys C、U-m Alb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蛋白阳性组较尿蛋白阴性组升高明显(P0.0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阳性率高达88.33%,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及两两联合检测。结论: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现以及后期病情发展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IgG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周红卫孙安远杨桢华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故人们对其预后便格外关注。我们应用ELISA检测74例MsPG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IgG、黄醇结合蛋白(RB...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尿微量白蛋白(U-m Alb)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依据Hb A1c的水平再将其分为A、B、C 3组。A组(32例)Hb A1c7%,B组(30例)Hb A1c 7%~10%,C组(28例)Hb A1c10%。抽取9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探讨Hb A1c、U-m Alb和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b A1c和U-m 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B、C 3组随着Hb A1c水平升高,U-m Alb水平亦显著升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升高,3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患者,联合检测Hb A1c和U-m Alb是敏感的诊断指标,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