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与血浆脂蛋白代谢的关系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和三高组,每组12只。正常饲料组喂普通饲料,三高组喂高胆固醇饲料12周。高胆固醇饲料由普通饲料+2%胆固醇配制。饲喂高胆固醇饲料的动物每天每只75g高胆固醇饲料+75g普通饲料,即每天每只动物1.5g胆固醇。两组喂养12周,测定血清CETP活性及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的含量;苏丹Ⅳ染色显示主动脉病变面积。结果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后,动物血清CETP浓度升高,TC、LDLC、TG显著升高。结论CETP活性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密切相关,高胆固醇饮食导致脂类代谢异常和CETP浓度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骨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微结构研究。实验组用新西兰白兔20只,喂以含1%胆固醇及3%花生油的饲料;对照组4只喂以标准饲料。动物分别于不同时间间隔处死,选取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组织进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喂胆固醇2周已可见主动脉内皮下间隙平滑肌细胞增生及由单核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余甘子果汁粉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家兔血脂及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学的影响。方法20只日本长耳白兔被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4只,饲以普通饲料。第二组:高脂组,8只,饲以高脂饲料(0.5%胆固醇及15%蛋黄粉)。第三组:余甘子组(预防组),8只,饲以高脂饲料(0.5%胆固醇及15%蛋黄粉)加余甘子果粉4g。动物单笼饲养,饮水不限,自由摄食,每日进食150g。分别于第0、6、12周时测定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并于12周后放血法处死,运用图象分析法测定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余甘子能使高胆固醇饮食家兔的血浆中的TC、TG、LDL-C的含量分别降低42%、29%、31%并使HDL-C的含量升高33%,同时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减少38%。结论余甘子能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荷叶对家兔食饵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荷叶对家兔喂高胆固醇饲料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服荷叶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表明,荷叶不仅能抑制家兔喂高胆固醇饲料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而且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简要地讨论了荷叶上述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
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稳定性的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用饲喂法制造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停喂高脂饲料后是否可以恢复正常。方法试验分3组,分别饲喂3种含不同量胆固醇、猪油及蛋黄的饲料,数周后测其血清、检查主动脉,待主动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停喂高脂饲料,观察主动脉变化情况。结果饲喂11周的家兔主动脉壁内膜布满脂质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停喂高脂饲料15周仍呈现主动脉粥样硬化。结论饲喂法制造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停喂高脂饲料15周内未恢复正常,说明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观察L-精氨酸对高胆固醇血症鹌鹑主动脉弱杰硬化形成的抑制作用,取雄性日本鹌鹑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喂基础饲料,高脂组喂1%胆固醇+3%猪油;L-精氨酸组喂高脂饲料+饮水补充2.25%L-精氨酸。8周后处死动物,取出主动脉,形态学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计算斑块面积百分比;获取血清作生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补心通脉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补心通脉颗粒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采用青紫兰家兔制作高脂饲料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48只家兔随机均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喂高脂饲料),补心通脉小剂量组,补心通脉中剂量组,补心通脉大剂量组,辛伐他汀组。观察各组动物的血脂,血浆内皮素(endothelium,ET)、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环磷酸鸟苷(cyclicguanosinemonophosphate,cGMP)及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积分。结果补心通脉颗粒能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浆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P〈0.05),升高血浆NO、cGMP水平(P〈0.05),减少ET生成(P〈0.05),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积分(P〈0.05)。结论补心通脉颗粒主要是通过调节血脂代谢、升高血浆NO、cGMP、减少ET生成等途径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期给家兔高胆固醇饲料,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并产生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损伤动脉壁的作用是由于自发氧化成氧胆固醇,后者使生物膜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形成过氧化脂质,从而影响动物膜的天然屏障作用,致使富含胆固醇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乌丹参滴丸(SWDS)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内皮素(ET)、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取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继续喂高脂饲料:小剂量治疗组喂以高脂饲料和首乌丹参滴丸生药,每只1.25g(/kg·d),大剂量治疗组每只5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喂以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每只2.35mg(/kg·d)。4周后,测定血脂、血清NO和血浆ET水平及血管壁组织NOS的含量。[结果]小剂量、大剂量治疗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的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较模型组低(P<0.05),血清NO水平及血管壁NOS的表达呈相反变化(P<0.05)。[结论]首乌丹参滴丸可降低血脂和血浆ET-1水平,提高血清NO及动脉壁组织NOS的表达,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乌丹参滴丸(SWDS)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内皮素(ET)、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取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继续喂高脂饲料;小剂量治疗组喂以高脂饲料和首乌丹参滴丸生药,每只1.25g/(kg·d),大剂量治疗组每只5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喂以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每只2.35 mg/(kg·d).4周后,测定血脂、血清NO和血浆ET水平及血管壁组织NOS的含量.[结果]小剂量、大剂量治疗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的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较模型组低(P<0.05),血清NO水平及血管壁NOS的表达呈相反变化(P<0.05).[结论]首乌丹参滴丸可降低血脂和血浆ET-1水平,提高血清NO及动脉壁组织NOS的表达,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细胞电泳及电介质电泳技术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红细胞的电泳行为。雄性新西兰家兔31只,体重2.5±0.5kg(解放军总医院提供),随机分为三组:①正常组:喂基础饲料(150g/kg/d)。②高脂组:喂基础饲料加胆固醇(0.2/kg/d)。③给药组:除喂同样量的基础饲料和胆固醇外,同时喂8501粉剂(100mg/kg/d)(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提供)。12周后动物在清醒状态下颈动脉放血,取红细胞进行多项电泳行为测定,结果表明:①高脂组红细胞电泳速度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提示其表面负电荷减少,细胞间静电斥力减少,因  相似文献   

12.
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学中,近来逐渐重视激素的作用。肾上腺皮质功能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已有一些报告。我们测定正常家兔及给高脂饲料家兔的血浆皮质醇含量,观察家兔在给高脂饲料期间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改给基础饲料以后不同阶段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健康大耳白兔,体重2~3  相似文献   

13.
糖化和氧化产物修饰的蛋白质促进兔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和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50只12周龄新西兰白兔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均以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并分别注射或不注射兔血清白蛋白及AGE或AOPP修饰的兔血清白蛋白.10周后处死动物,取血清测血脂、AGE和AOPP水平;取主动脉全段,以苏丹Ⅳ染色,PHOTOSHOP R 软件分析粥样斑块占主动脉壁的相对面积;显微镜下测量粥样斑块的平均厚度.结果:(1)AGE和AOPP组主动脉全段的动脉粥样斑块相对面积(50.1%±7.4%和62.4%±8.8%)均明显大于单纯胆固醇喂饲组(29.8%±6.3%)和白蛋白组(20.9%±6.4%)(P均<O.05).(2)AGE和AOPP组胸主动脉段粥样斑块的平均厚度[(147.7±13.1)μm和(138.1±13.0)μm]均明显大于单纯胆固醇喂饲组[(85.7±15.0)μm和白蛋白组[(95.5±15.7)μm](P均<O.05);(3)4个喂饲高胆固醇饲料组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注射AGE或AOPP的动物血清中AGE或AOPP水平明显增高,且与斑块相对面积呈正相关(AGE与斑块相对面积:r=0.408,P=0.005;AOPP与斑块相对面积:r=0.595,P=0.000).结论:AGE和AOPP促进高胆固醇动物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这类尿毒症毒素可能参与了慢性肾功能衰竭加速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血脂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组 ,对照组 (6只家兔 )饲以普通饲料 ,模型组 (10只家兔 )在普通饲料中添加胆固醇、猪油和甲硫氨酸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于第 4周、第 8周取血 ,测相关血清指标。第 8周末处死动物 ,制作主动脉病理标本。结果 在第 4周末与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血清内皮素显著升高 (P <0 .0 5 ) ,6-酮前列腺素F1α与血栓素B2 的比值显著下降 (P <0 .0 1)。第 8周末 ,模型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模型组主动脉内膜有程度不同的粥样病变 ,对照组未发现类似变化。结论 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两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膳食黑米皮对高脂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4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家兔,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以正常基础饲料、高脂饲料(含96%基础饲料、0.5%胆固醇、3.5%猪油)、黑米皮饲料(含 91%基础饲料、0.5%胆固醇、3.5%猪油、5%黑米皮),实验期为 60d。用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家兔主动脉脂质斑块面积,并分析家兔氧化与抗氧化状态。结果 黑米皮实验家兔的主动脉壁斑块面积较高脂组低66%(P<0.001);黑米皮组实验家兔的主动脉壁8-ohdG含量和血清及主动脉壁中MDA水平也低于高脂组(P<0.05 );而红细胞及主动脉壁中SOD水平和血清α-生育酚含量在两个处理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膳食黑米皮可以抑制高脂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之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及过氧化脂质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非洛地平减轻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动脉硬化组和治疗组3组,每组10只,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动脉硬化组和治疗组喂高脂饲料,治疗组同时给非洛地平2 mg/(kg·d)干预90d.实验前、45 d及90 d于耳缘动脉取血,检测血脂、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取动物的主动脉,并做HE染色.结果:90 d后治疗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程度较动脉硬化组明显减轻,两组间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动脉硬化组相比,NO显著升高,ET显著降低.结论:非洛地平能抑制高脂血症所造成的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其作用并非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可能与升高血清中一氧化氮,降低内皮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 众所周知高胆固醇血症是引起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一状况随着饮食的改变而有显著的变化。迄今在动物模型上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旨在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的实验,但是各种类型的蛋白质饮食对于能否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尚未定论,因此我们在有脑卒中倾向的自发高血压大鼠(SHRSP)上研究了各种类型蛋白质饮食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实验用二个月年龄的雄性SHRSP共分六组,每组五只。在第一阶段,六组都吃高胆固醇,高脂饮食(脂肪占20%胆固醇占5%,胆汁粉占2%加在基础饲料中。)大鼠饮1%氯化钠水,以上饮食四周,然后处死一组大鼠,其余的继续喂食基础饲料四周。一组喂鱼蛋白质占基础饲料的50%,一组喂大豆蛋白质占基础饲料的50%,一组喂含蛋白质10%的基础饲料,一组喂基础饲料加上3%牛磺酸的饮水,一组单独喂基础饲料。经过四周的如上述喂养后,处死各组动物。在这四周中每周用尾压传感器测量一次血压,每周用胆固醇氧化酶测定方法测一次血  相似文献   

18.
杏仁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及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杏仁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 (AS)及肝、心组织、血浆金属硫蛋白 (MT)的影响 ,探讨杏仁对AS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高脂组家兔高脂饮食 8周 ,复制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杏仁组动物高脂饮食 4周后 ,腹腔注射杏仁液 ,对照组家兔喂养普通饲料 8周。以 [10 9Cd \〗血红素饱和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动物肝、心组织及血浆MT和MDA含量。结果 :AS组家兔肝、心组织及血浆MT水平分别较对照组升高 84% (P <0 0 5 )、48% (P <0 0 5 )、44 % (P <0 0 5 )。腹腔注射杏仁液后家兔肝、心组织和血浆MT含量进一步增高 ,分别较AS组升高 12 8% (P <0 0 5 )、3 3 % (P <0 0 5 )、46% (P <0 0 5 ) ,而MDA含量较AS组明显下降。结论 :杏仁可促使家兔组织MT合成增多 ,减轻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周纪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5):673-674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另加牛血清白蛋白一次性注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30只纯种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饮食组,B组为高脂饮食组,C组为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组化观察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血清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血清TC、TG、L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缬沙坦药物干预组内膜增生较高脂组明显减轻。VCAM-1在缬沙坦药物干预组中表达较高脂组明显减少。结论缬沙坦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机制与减轻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VCAM-1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讨牛磺酸和维生素E对高脂家兔血脂的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为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最重要的是饮食控制。牛磺酸和维生素E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但对其它血脂的作用研究甚少,故本研究过一步探讨牛磺酸和维生素E对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研究方法2~2.5kg大耳雄性白家兔21只,随机区组法分为阳性对照组、牛磺酸组和维生素E组,每天清晨空腹喂胆固醇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后两组分别加喂牛磺酸片和维生素E各30Omg。实验开始、第5周、第10周清晨由耳线静脉取血测定血脂,实验未处无动物,取主动脉组织固定后病理检查。结果牛磺酸和维生素E可升高家兔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脂质过氧化物(LPO)寺。血小板聚积率(P<0.05或P<0.01),减轻主动脉内股的灶性增厚。结论牛磺酸和维生素E可调节饲高脂家兔的血脂代谢,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