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恶性淋巴瘤误诊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戈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1):4174-4175
我院1997-2005年收治恶性淋巴瘤54例,其中误诊37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9例,年龄3~84岁,中位年龄54岁。误诊时间10d~5a,平均2.5个月。  相似文献   

2.
淋巴瘤误诊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将我们近20a来淋巴瘤误诊3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5-85(平均51)岁。误诊和漏诊率占同期淋巴瘤患者的14.6%。本组均由病理证实并分型。  相似文献   

3.
淋巴瘤误诊为结核病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将我科2000-01~2005-12淋巴瘤误诊为结核病9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5例,女4例,年龄11-68(平均39)岁。临床表现为乏力、盗汗6例,发热5例,颈、锁骨上等浅表淋巴结肿大4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例,肝肿大1例,咳嗽、咳痰4例,皮肤瘙痒2例,腹痛1例。PPD阴性7例,一般阳性2例,嗜酸粒细胞增多3例,乳酸脱氢酶增高5例。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1990~2005年淋巴结活检误诊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12~58岁。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例,颌下淋巴结肿大1例。肿大淋巴结大小为1~3cm。伴有不规则发热、血沉快3例。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0-10-2006—10病理证实的脑淋巴瘤15例,CT及MRI诊断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3例,年龄10~67(平均46)岁。均经手术病理或立体定向活检证实,其中11例为免疫功能正常患者,4例有免疫缺陷。13例同时进行了CT及MRI平扫及增强,2例仅做MRI平扫及增强。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院1998/2006年收治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2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8例,年龄20~70(平均52.6)岁。病程1个月~2a,平均5个月。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主要症状依次为上腹部隐痛9例,消瘦纳差6例,腹胀4例,恶心、呕吐4例,消化道出血3例。主要体征为贫血貌8例,上腹部压痛11例,上腹部包块7例。肿块发生的部位胃窦部17例,胃体5例,胃窦及胃体2例,胃体及胃底2例。结外淋巴瘤临床分期按AnnArbor改良分类本组IE期10例、IE期12例、ⅢE期4例。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我院1995—01~2006—12经病理确诊后的176例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涂片,对受侵犯骨髓中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学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9例,女57例,年龄15~74岁,经我院病理科组织学确诊。按AnnArbor临床分期,其中。期16例,Ⅱ期34例,Ⅲ期50例,Ⅳ期76例。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科自 1990 - 0 1~ 2 0 0 1- 12共收治恶性淋巴瘤 2 3例 ,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6例 ,女 7例 ,男女之比 2 .2 8∶ 1。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6 5岁 ,平均年龄 2 8.5岁。病变首发部位在颈部 5例 ,颌下区 13例 ,上颌窦 1例 ,舌根部 2例 ,面颊部 1例 ,下颌骨 1例。2 讨论2 .1 临床表现 口腔颌面部的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表现形式较为多样 ,可发生于 :颌下、颈部、上下颌骨、上颌窦、涎腺、舌根、软腭、牙龈及面颊部、颞部等部位。它可分为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又分为结内型和结外型。结内型…  相似文献   

9.
以发热为首发的胃肠道淋巴瘤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淋巴瘤属于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而病变又位于胃肠道,临床症状比较复杂,特别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易误诊。本组15例均在外院较长时间误诊,最后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例中男13例,女2例;年龄24~56岁;误诊时间2~5个...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头颈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误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1990—12~2000—02收治的头颈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首诊误诊率高达85.71%,其中误诊为炎症占76.19%。结论:头颈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因其无特异性症状体征.易误诊。故临床专科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常规行耳鼻咽喉科专科检查,必要时做多部位病理活检,并注意提高组织学诊断水平,以期能早期确诊及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2004—10~2005—10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32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宫颈炎症28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1例,宫颈癌6例,宫颈湿疣4例。本组均行宫颈组织学检查。年龄19~66岁,均为非妊娠期,无子宫切除史患者。阴道镜检查指征:阴道分泌物增多,不规则阴道流血,宫颈炎久治不愈,性生活后出血,宫颈赘生物,宫颈细胞涂片异常,可疑癌者,有癌症家族史及要求行阴道镜检查者。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仅占胃恶性肿瘤1%~5%,占结外淋巴瘤24%,平均发病年龄50~60岁,明显低于胃癌,男女比1~1.5:1,其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主要以上腹胀、恶心、隐痛、消瘦、纳差、黑便、返酸、暖气等消化道症状为主,早期诊断率低,我科术后证实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4例.首次分别误诊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等.仅1例术前胃镜确诊胃恶性淋巴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结外恶性淋巴瘤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我院 1 989- 0 1~ 2 0 0 2 - 0 7收治结外恶性淋巴瘤 56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1 8~ 80岁 ,平均年龄 47.5岁 ,发病至确诊时间为 1 0 d~ 2 6个月 ,平均 3.5个月。腹痛 1 9例 ,腹块 1 7例 ,腹胀 9例 ,食欲减退 1 1例 ,消化道出血 6例 ,腹泻  相似文献   

14.
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比较少见,诊断较困难;而淋巴瘤的肺、胸膜侵犯相当常见,但多见于ⅢB和Ⅳ期患者,以胸部症状为首发表现者仅占3.0%~5.0%[1],常易引起误诊。本文报告1例原发性和5例继发性肺胸膜恶性淋巴瘤的诊治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见附表。1.2临床表现首起症状咳嗽5例(除例4外),胸痛3例(其中2例为胸腔积液),少量咳血2例(例2、6),2例病程中出现咯血。胸闷气急2例(例4、5)。除例1原发性肺恶性淋巴瘤外,起病均有发热。入院体检4例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颈部和腋下均肿大者2例(例3、5),例4单为腋下、例6单…  相似文献   

15.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PML)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0.5%~1.6%[2],临床极易误诊。我科自1991年7月~1998年3月共收治5例,结合文献报道,对CPML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11~65岁,平均45.5岁,病程9天~7个月,平均58天。1.2临床表现:头痛5例,呕吐4例,偏瘫2例,癫痛2例,视力减退1例,精神症状1例。1.3肿瘤发生部位:额叶2例,额叶1例,顶叶1例,额、顶、小脑半球多发病灶1例。肿瘤最大7.0cm×6.0cm×4.0cm,最小1.5cm×1.5cm×1.0cm…  相似文献   

16.
现对我院1999-01~2005-05经活检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且MRI被误诊的多发脑内原发性淋巴瘤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19~58(平均41)岁.临床表现以头痛、恶心、呕吐、癫痫、肢体障碍为主.本组均无脑外淋巴瘤,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7.
对9例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CT表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6例,年龄44~63(平均54.5)岁。2例经手术,7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相似文献   

18.
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蒋力生 《华西医学》2004,19(2):252-252
目的:探讨临床上罕见的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96~2002年收治的9例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型。随访7例,4例已分别存活1~5年,3例于1~2年死亡。结论: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无特异性临床征象,诊断比较困难,凡原因不明的持续性脾肿大均应考虑到本病。及早手术取得病理证实后辅助化疗或放疗有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恶性淋巴瘤1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淋巴瘤占儿童期所有肿瘤的 10 % ,为儿童肿瘤的第三位。因原发部位不同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极易误诊。国内有报告误诊率达 4 6 %~ 6 7% [1] ,结外型误诊率更高 ,活检前高达 6 0 .7%~ 90 .9% [2 ] ,活检后误诊率仍有 5 .0 %~ 9.7%。由于误诊可能延误病人的治疗 ,影响预后 ,为吸取经验教训 ,现将本院 1992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经活检证实所误诊的恶性淋巴瘤 18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8(2 .5~ 13)岁 ,均经淋巴结或相应病理组织活检确诊 ,诊断参照中华血液学杂志报道的标准[3] …  相似文献   

20.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常见部位 ,而胃原发恶性淋巴瘤 (PGML)的误诊率高达 90 %[1] 。现将笔者临床所见 10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35~ 5 5岁 ,平均 4 7 1岁。分别于发病后 2~ 6个月确诊。1 2 临床表现  8例有发作性上腹隐痛、恶心、反酸、嗳气 ,2例有黑便 ,1例有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 ,1例厌食、消瘦、乏力而无腹部不适症状。1 3 误诊疾病及确诊经过  10例均行X线钡餐检查 ,诊断为胃癌 6例 ,胃息肉、胃溃疡各 2例 ,最后均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