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5例中风发病及死亡的时间节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如《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灵枢·岁露》),“与四时相副”(《灵枢·刺节真邪》)。并在这种“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广泛地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节律。现代时间生物医学认为,生物体通过神经、激素和细胞定时系统协同的作用,增强其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使其生理病理在时间上与昼夜、四季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2.
《灵枢》与《素问》究竟孰先孰后,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因《灵枢》一度失传,王冰注《素问》而未注《灵枢》,致谈《内经》多称举《素问》,甚或视《灵枢》为伪书。本根据《素问》所引“《经》言”书证,逐条加以分析,证明《灵枢》是“经”而《素问》是“论”,进而从先秦诸子书中追朔《内经》理论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正> 祖国医学认为,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灵枢·岁露篇》:“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指出人体阳气的运行、盛衰与太阳的举落相应,阴血的运行、盈亏与月亮的圆缺相应。《素问·生气通天论》:“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进一步说明人体阳气和昼夜阴阳的运行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4.
王艳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2):1002-100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依据内经的观点,防病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养生。故《灵枢·官能》中云:“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学习《内经》,其养生理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顺应自然“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夫四时之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臣服于生长之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平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相似文献   

5.
衄血,属于中医内科杂病的血证范畴,衄血之名,始见于《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内经素问》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指出“少阴司天,热气下降,肺气上从”。《金匮要略》有“衄家不可汗”的论述。隋代巢元  相似文献   

6.
《内经》论“逆从(顺)”之处颇多,且作为一利理论提出,值得注意。《素问·徵四失论》云:“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也。”篇中论述诊治失误之因有四,而将“不知阴阳逆从之理”列于首位,可见其意义重大。考《内经》原文,《素问》常称“逆从”,而《灵枢》多作“逆顺”。《释名》云: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内经》时间医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迫然界年月日时的变迁,人体的生理、病理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时间与疾病诊治之间的密切关系,现就这一问题,略述如下。1时间与疾病诊断的关系祖国医学早就注意到时间因素对病人的影响,《素问·脉要精微论》首先提出:“诊法常以平旦”这是诊病的最佳时间,此时,阴气未动,阳气未散,气血来乱,故最能反映真正的病态。另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又指出疾病随每日四时节律而“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相似文献   

8.
《难经》又名《八十一难》,系东汉时期作品,其成书较《黄帝内经》为晚。《难经》中有32难引文称"《经》言",其中有18处可以在现存《黄帝内经》中找到出处。另外49难与《黄帝内经》有如下关系:①虽未明言出自《经》,但仍可在《素问》、《灵枢》中找到相应的文字;②与《素问》、《灵枢》同中有异者,或有补充者;③未言出处,但在《素问》、《灵枢》中能找到相应的论述;④一些常见的理论问题;⑤为《难经》对《内经》理论的发挥;⑥不见于今《素问》、《灵枢》,为《难经》独有的理论。通过对这些经文与《黄帝内经》关系的探讨,大致可以认为,《难经》虽有部分内容为《素问》、《灵枢》所不载,但绝大部分内容还是对《素问》、《灵枢》经文的解释与发挥,因而《难经》是解经之作,即解《内经》的说法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相似文献   

9.
论《内经》中"神”与针灸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医学、自然哲学和道教都认为 ,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要素。精、气、血是“神”形成的物质基础 ,“神”寓于精气之中。宋·虞庶云 :“神者 ,精气者之化成也”,表明人身之神是由精气化生而成的。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影响 ,应用大量篇幅论“神”,《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 ,人之神也”。《灵枢·小针解》:“神者 ,正气也”。《平人绝谷》云 :“故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 :“所言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可见《内经》中之神就是人身…  相似文献   

10.
《内经》中的“精”字其含义约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泛指人体中的精微物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灵枢·本藏》:“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二、指人身先天之精。如《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它非常重视顺应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来调养精神,以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如《灵枢·本神》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五脏应四时,各有所受。”《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  相似文献   

12.
古代医家早在不断的医疗实践和生活中就已经充分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源泉。两千多年前,《内经》就提到“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天气”自然是宇宙间的一切气体,“地气”包括在土地中产生出来的五谷杂粮、水果及肉类产品,都可称为“地气”。“天”“地”之气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素。因此人类的健康与生存环境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而西方的科学家与学者,时至今日才提出,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空气与食物给人类健康所带来的危害性。1空气的污染与食物的污染直接影响及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大自然的变化《素问·六节脏象论》早就指出:“天食人以五…  相似文献   

13.
三焦的概念最早源自《内经》。《素问·灵兰秘典》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曰:“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灵枢·营卫生会》则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在中医学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随着现代生物钟学说的兴起,引起了医界重视,目前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编著《伤寒论》讲义已将此内容选入教材之中,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些肤浅看法。 一、“天人相应”学说对六经病欲解时之影响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息于天地之间,日月之下,与大自然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  相似文献   

15.
谈“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曹大明(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灵枢》,中医名词《灵枢·本神》篇说:“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素问·保命全形论》载:“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在《内经》的其它篇章如《灵枢·官能》篇亦说:“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相似文献   

16.
先后天时间界定及其相关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与后天是中医理论中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不但关系到本身时间界限的区分,同时还关系到对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先天之本、后天之本等一系列中医理论概念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 1 名称由来   先天、后天之名,源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云:“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素问*五常政大论》又说:“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可见先天、后天的本义,系指四时之气的先天而至,后天而至,其中的“天”,指的是自然气候而言,“先”、“后”者则为时间之先后也。引申以说明人身之先、后天,亦见于《内经》。《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从此二段经文推论,所谓“先天”,是指禀受父母“两神相搏”之精,以合成人体初胚之胎元,是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它在整个生命中系“先身而生”。所谓“后天”,则是指“精成”以后,即“脑髓生,骨为干,……皮肤坚而毛发长”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是现存祖国医药文献中的第一部重要医学著作。《内经》不是什么“黄帝”之作,而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的总结,是由许多医生共同著作的。《内经》成书的年代,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一种认为是战国时期,一种认为是在汉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共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这部书受法家思想的影响,反对唯心主义的天命观,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它运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学说,  相似文献   

18.
运气学说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运气学说是在中医“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指导下产生的一贯的学术思想,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气象医学理论。其理论渊源出自《内经》,在《内经》的早期作品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的《九宫八风》、《岁露论》等篇中已有初步的、简单的运气学说内容,而作为《内经》的后期作品的“七篇大论”则在此基础上运用当时带有五行术数色彩的民间历法作为推算工具,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用以推测气候变化及疾病发生的方法,成为比较系统、完整的运气学说代表作,其成书年代以隋代或唐初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9.
<正>在《内经》中,厥字出现有380余处,还有《素问·气厥论》、《素问·厥论》、《灵枢·厥病》3篇专论厥的篇章,充分反映出《内经》论厥的丰富性。后世医家就《内经》中的厥证也多有阐发。直至近现代,《内经》中有关厥的论述对中医理论发展及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明确《内经》中厥的含义至关重要。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1厥的含义《内经》中的“厥”之本字当为“欮”。《说文解字》中说:“欮,阙或省疒”,意思是说欮当为本字,瘚为累增字。阙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瘚,屰气也,从疒、从屰、从欠。”可见,瘚当为屰气,从疒表示一种病,瘚作为病名后借厥字为之。屰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屰,不顺也,从干,下口,屰之也。”屰即逆,义为不顺。从对厥字的解释梳理中,可以认为,厥就是逆,为气逆之意。2《内经》中厥的含义2.1厥为“逆”义自《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内经》中厥的含义多有阐发。其中,清代姚止庵在其所著《素问经注节解·九卷》中对《内经》中厥的解释颇为精当。他说:“厥凡三义:一谓逆也,下气逆而上也,诸凡言厥逆是也;二谓极至也,本篇(《素问·厥论》)之热厥寒厥,盖言寒热之极也;三谓昏迷不省人事也,本篇(《素问·厥论》)之言阴盛阳乱也。乃世之云厥者,止以手足  相似文献   

20.
试论《内经》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素问》、《灵枢》所载方剂虽仅12方,但其方剂学的水准却是相当高的。方剂是各单味药经过配伍后产生的新的药效组合。由于古人有“方不轻授人”的保守思想,从而影响《内经》后期方剂的发展,直到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总结314首方公之于众,才使方剂配伍有了飞跃,因而被后世称为“群方之祖,众法之宗”。就制方理论而言,张仲景勤求灵素之古训而才有如此成就,因此探讨《内经》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