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ARDS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损伤严重度、感染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系。方法 测定33例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3、7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同时评定ISS值、急性生理学和既往健康评分(APACHEⅡ),并记录感染、ARDS情况。结果 伤后24小时内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降钙素原水平与APACHEⅡ计分正相关(rs=0.601,P〈0.05),发生ARDS者降钙素原及APACHEⅡ值均明显高于脏器功能正常组(P〈0.05);发生感染后,降钙素原值显著高于感染前(P〈0.05)。结论 多发伤可引起降钙素原升高,检测降钙素原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感染,并可预警AR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76例多发伤患者按照治疗过程中有无MODS发生将患者分为非MODS组和MODS组,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血清PCT、CRP含量。结果对照组PCT和CRP含量在各时相点基本无变化。两组患者的PCT含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伤后第1天,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非MODS组的外周血CRP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而MODS组的外周血CRP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伤后第2天,而后呈现快速下降。两组在伤后各天的CRP变化与对照组比较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比CRP作为MODS诊断的指标,CRP效率高于PCT。结论创伤后急性期CRP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继发性MODS的发生相关性高。测定严重多发伤外周血血清CRP含量对预测继发性MODS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PCT可为诊断MODS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多发伤患者血清肌红蛋白(Mb)浓度动态变化的规律及与损伤严重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41例多发伤患者(ISS≥16分)伤后1,3,7,14 d的血清肌红蛋白浓度,同时记录伤后第1天的ISS、GCS、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Ⅱ,SAPSⅡ)、体表肌肉软组织受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比、入院时有无休克及最终转归.根据损伤严重度和最终转归分为ISS≥25分组、ISS<25分组、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分析四组血清肌红蛋白浓度的动态变化及组间的差异.分析血清肌红蛋白浓度与ISS、GCS、SAPSⅡ、休克及肌肉软组织受伤面积百分比的相关性.结果 多发伤患者伤后血清肌红蛋白浓度变化:在ISS≥25分组下降速度较ISS<25分组缓慢且各时相点均高于后者;在死亡组先上升再缓慢下降,第3天达到高峰;而生存组呈持续明显下降,在各时相点均低于前者.血清肌红蛋白浓度在各时相点与SAPSⅡ均呈正相关,与ISS在第7,14天呈正相关,与受伤面积百分比在第1天呈正相关,与休克在第1,3天呈正相关;而与GCS在第3,7,14天呈负相关.结论 多发伤患者血清肌红蛋白浓度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变化趋势及预后,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hange of serum myoglobin and assess its relation with injury severity in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Methods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myoglobin in 41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ISS ≥16 points) was detected at days 1,3,7 and 14 after injury. In the meantime, injury severity score ( ISS), Glasgow coma score ( GCS), 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Ⅱ( SAPS Ⅱ ), percentage of the injured muscle and soft tissue to entire body, shock on admission and ultimate outcomes were recorded at day 1 after injury.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ISS ≥25 group or ISS < 25 group, survival group or death group based on the injury severity and ultimate outcomes.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serum myoglobin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erum myoglobin concentration with ISS, GCS, SAPS Ⅱ score, shock and the percentage of injured muscle and soft tissue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serum myoglobin concentration in ISS ≥ 25group was decreased more slowly than that in the ISS < 25 group,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the serum myoglobin concentration in the ISS ≥ 25 group than that in the ISS < 25 group at all time points. The serum myoglobin concentration in the death group was increased first, then slowly declined and reached peak at day 3. While in survival group, the serum myoglobin concentration was continuously decreased, with lower serum myoglobin concentration than that in the death group at all time points. The serum myoglobin concentration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APS Ⅱ score at all time points, with ISS at days 7 and 14, with the percentage of the injured area at day 1 and with the shock at days 1 and 3, while the serum myoglobin concentr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CS at days 3,7 and 14. Conclusions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serum myoglobin concentration in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may reflect the severity,trends and prognosis of the injury, and hence can be used as effective index for monitoring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C reac- tive protein,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多发伤患者按照ISS、输血量的多少、有无MODS、感染、脓毒血症及预后情况进行分类,分别检测不同类别患者外周血PCT、CRP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多发伤患者PCT和CRP均明显升高,其峰值分别出现在伤后2 d (PCT),5,7 d(CRP)。发生MODS、感染及脓毒血症时,PCT和CRP均明显升高。此外,PCT还与患者ISS评分、预后和输血量具有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PCT、CRP有助于多发伤患者伤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其中PCT较CRP更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 CRP)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65例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3、5d血清PCT、CRP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按照治疗过程中有无发生MODS,将患者分为非MODS组和MODS组,并与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在伤后早期明显升高( P<0.05);与非MODS组比较, MODS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动态监测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能更早地预测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多发伤患者创伤后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ICU救治存活的多发伤患者定期随访,对其出院1年后的生理和残疾情况以及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进行调查,对多发伤患者伤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研究创伤情况与伤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法对人选者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创伤后的生理状态,残疾情况和生活质量与创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选取经抢救存活的60例患者,对其中35例来院复诊或经过电话联系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大多数患者在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20例恢复工作,4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残疾,无法生活自理。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后经救治成活者,总体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患者的ISS及头部的创伤情况与创伤后生活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多发伤救治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88,自引:7,他引:81  
创伤是当今 4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 ,在西方发达国家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 ,约占全球死亡率的 7%。在我国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其死亡率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和平时期创伤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伤 ,上世纪末美国每年约有3万人死于交通事故[1 ] 。我国近 5年来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 1 0 % ,2 0 0 2年发生交通事故 77万余起 ,死亡约 1 1万人 ,伤 56万余人 ,直接经济损失达 33亿元。创伤之所以有如此高致死率和致残率 ,原因之一在于严重创伤常累及多个系统、多个器官 ,各个部位的伤情互相影响 ,加剧创伤后病理生理过程的发…  相似文献   

8.
四例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救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四例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救治石小峰史克珊曹作为李正国王国士苏雨江陈漠水陈晓东陈焕雄李瀛林鹏林刚尉禹郭祥自1994年6月~1996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成功救治4例严重多发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患者.现报...  相似文献   

9.
创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创伤患者常常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感染性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新近发现的炎症因子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脓毒症(sepsis)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笔者通过观察创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探讨降钙素原与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SIRS、脓毒症及MODS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排序分为严重组(15例)和危重组(15例),于伤后1、4、7天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NKT细胞的比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ASA法)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并与健康组进行对比。结果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1-7天外周血NKT细胞比率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伤后第4天,危重组外周血NKT细胞比率极显著高于严重组(〈0.01),Spearm an相关分析显示NKT细胞比率与ISS呈正相关(r=0.76,P〈0.01)。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IFN-γ浓度持续下降,而IL-4浓度持续上升。结论NKT细胞比率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明显升高,其在减少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类细胞因子分泌增加Th2类细胞因子分泌及抑制创伤免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发伤患者心脏肌钙蛋白Ⅰ动态变化与创伤评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多发伤患者心脏肌钙蛋白Ⅰ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估 (APACHE)Ⅱ及胸部创伤定量的关系。 方法 将 10 8例多发伤患者 ,根据有无合并胸部创伤分为两组 :合并胸部创伤组 76例 ,无合并胸部创伤组 3 2例 ,均进行ISS、APACHEⅡ和胸部简明损伤定级 (AIS)。定期采集两组患者血样品 ,并用微粒子荧光免疫法检测样本心脏肌钙蛋白Ⅰ (cInⅠ )浓度。 结果 动态监测 10 8例多发伤患者中 ,12例血清cInⅠ浓度时间曲线呈单峰陡降型 ,13例为单峰缓降型 ,6例为双峰型。在一定范围内 ,不论有无合并胸部创伤 ,血清cInⅠ峰值与ISS值呈一定相关性 (r =0 .676,P <0 .0 1) ;对合并有胸部创伤患者分重度胸部创伤组 (AIS≥ 3 )与轻、中度胸部创伤组 (AIS <3 )进一步研究发现 ,两组cInⅠ峰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对多发伤患者以APACHEⅡ≥ 15为危重组、APACHEⅡ <15为普通组分组研究显示 ,两组患者血清cInⅠ升高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进一步比较单峰型血清cInⅠ浓度时间曲线的APACHEⅡ分值与双峰型的APACHEⅡ分值 ,显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多发伤患者血清cInⅠ浓度 -时间曲线大致有三种特征 ,即单峰陡降型、单峰缓降型、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近年胸伤的临床新特点,探讨严重胸伤的分型与救治方法。方法 收集各地1993-1998年间重伤患者10738例临床资料,按照有无胸伤和多发伤,分为单纯胸伤、胸伤合并多发伤、多发伤胸伤为主等型,同期对照分析各型胸伤的不同特点;并对照前期胸伤患者资料,分析胸伤发病特点和临床特点的变化。结果 (1)近年胸伤的年收治率净增1.5倍;交通伤、锐钝器伤和高处坠落伤为胸伤主要伤因,而火器伤、锐钝器伤、挤压和高处坠落伤、交通伤等为胸伤高发原因;20-50岁男性为胸伤高发人群。(2)57.9%(955/1719)的胸伤达到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的重伤标准;血胸、肺挫伤、支气管断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损伤、合并多发伤,伤情加重。(4)胸伤的非手术治疗开展较好,但手术治疗和院前救治需要加强。结论 近年胸伤已成为一类重要的创伤,临床救治尖加强开展胸伤的手术治疗和多发作的多学科协作,建议制定新的多发伤评分分方案和心脏锐器伤的分型与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的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和ISS在评估伴严重胸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并发症与救治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简明损伤评分-2005(AIS-2005)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05年1月-2011年1月救治的1377例伴严重胸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资料(胸部AIS≥3分)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NISS和ISS,并分析其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治愈率为93.2%,死亡率为6.8%,并发症发生率为28.5%.NISS值(r=0.569,P<0.01)、ISS值(r=0.442,P<0.01)分别与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NISS值(r=0.693,P<0.01)、ISS值分别与死亡率呈正相关(r=0.774,P<0.01),其中NISS值与并发症发生率、ISS值与死亡率有更强的相关性.在并发症发生预测方面,NISS敏感性优于ISS,特异性不及ISS(P<0.01),在死亡预测方面,ISS与NISS相当(P>0.05).结论 NISS和ISS均能较好评价伴严重胸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并发症与救治结局.利用NISS值预测并发症的发生,ISS值预测救治结局以尽可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指标参数的适用界值。方法将180例以颅脑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ARDS/MC)DS患者,根据海拔高度分为西宁玉门组(2261~2400m,简称西玉组)31例、兰州组56例(1517m)和西安组93例(430m)。三组患者分别用王今达等、Marshll等和笔者等三个标准绘制受检者运行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参照急性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估(APACHE)Ⅱ、Ⅲ对结局作综合评估,比较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标准预测结局的差异。结果在西安组用王今达等标准与MarshMl等标准预测结局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23,0.833,0.73l和0.815,0.767,0.762;在西玉组用王今达等、MarshLL等和笔者等三个标准分别是0.788,0.800,0.650和0.869,1.000,0.616及0.873,0.800,0.847。三个标准用于平原患者以王今达等标准准确率最高,用于高海拔区以笔者等试验标准最高。动态观察三组氧合指数(PaO2/FiO2)预测结局的最佳界值,西玉组、兰州组、西安组分别是97.58,131.50,198.32mmHg。三组的死亡率分别是16%(5/31)、23%(13/56)、32%(30/93)。结论(1)高海拔地区ARDS诊断标准与平原的差异虽得到进一步证实,但MODS的标准参数变数较多,差异出自哪个或哪些脏器还有待更多研究。(2)在三组APACHE-Ⅱ、Ⅲ评分级别大体相近的颅脑伤患者中,随着海拔梯度上升,ARDS和MODS死亡率反而有下降趋势。套用平原标准不能准确反映高海拔地区临床实际情况,需重建高原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为基础的ISS与胸部创伤救治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AIS-98最新修订本对我院1995年1月-2005年6月救治的3057例胸部创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治愈率93.8%(2866/3057),病死率6.2%(191/3057)。死亡组ISS、GCS、修正创伤评分(RTS)、国人创伤严重度特征评分[ASCOT_CHINA]_生存概率(Ps)、创伤与损伤严重度评分(TRISS)_Ps、ASCOT_Ps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透伤病死率11.4%(75/655),显著高于钝性伤4.8%(116/2402)(P〈0.01),穿透伤组ISS值显著高于钝性伤组,但穿透伤组TRISS_Ps、ASCOT_Ps和ASCOT_CHINA_Ps明显低于钝性伤组。ISS值越高,RTS值越低,ASCOT_CHINA_Ps越低,病死率越高。ISSt〉20,病死率高达7.2%-28.8%;RTS≤6,病死率高达52.7%以上。TRISS和ASCOT准确性、特异性高,生存误判低,而ASCOT-CHINA灵敏度高,死亡误判低。结论以AIS-98为基础的ISS、TRISS、ASCOT、ASCOT_CHINA_Ps等方法评价胸部创伤或胸伤合并多发伤的严重度及其结局预测是可行的,TRISS、ASCOT和ASCOT_CHINA_Ps的各项预测性指标以及误判性指标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α、β(GRα、GRβ)在转录水平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0例我科多发伤患者及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提取白细胞RNA,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GRα、GRβm RNA水平表达,同时检测患者皮质醇水平。结果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4,7天外周血GRαmRNA半定量比值分别为0.56±0.03、0.82±0.06、0.85±0.06,伤后第1天比对照组(0.86±0.08)明显降低(P<0.05);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4,7d外周血GRβmRNA半定量比值分别为1.12±0.06、0.79±0.08、0.76±0.08,伤后第1天比对照组(0.74±0.06)明显升高(P<0.05)。伤后第1天,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组GRα表达低于ISS<16分组,而GRβ表达高于ISS<16分组(P<0.05)。多发伤患者外周血皮质醇在伤后第1天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升高与GRα的降低呈负相关。结论多发伤患者创伤早期外周血白细胞GRα、GRβ在转录水平的表达与损伤严重程度有关,GRβ高表达在创伤患者发生糖皮质激素抵抗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与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在评估严重多发伤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1日- 2011年10月31日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严重多发伤患者24h内常规进行PCT检测及APECHEⅡ评分、SOFA评分,对1周内发生脓毒症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周时再次进行PCT检测及APECHEⅡ评分、SOFA评分. 结果 对发生脓毒症的严重多发伤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在感染性休克组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P<0.01),PCT在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感染性休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APE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在预测严重多发伤患者出现脓毒症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15,0.663,0.160,入院APE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在预测严重多发伤发生死亡的ROC的AUC分别为0.576,0.571,0.619.1周时APE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在预测严重多发伤脓毒症患者发生死亡的ROC的AUC分别为0.746,0.837,0.600. 结论 APE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评估严重多发伤脓毒症的感染严重程度优于PCT,SOFA评分预测严重多发伤发生脓毒症的效果最好,PCT最差.PCT预测严重多发伤发生死亡的效果最好,SOFA评分最差.SOFA评分预测严重多发伤脓毒症患者发生死亡的准确性优于APECHEⅡ评分和PC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边界型严重多发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应用外科手术救治的严重多发性骨折37例患者(ISS 16~42分,Pape 分型为边界型).全部患者按损伤控制原则实施分期手术治疗,第一阶段予以止血、清创和骨折的临时固定,第二阶段主要为抗休克、抗凝血功能异常、抗低温和抗感染等治疗,在生理情况允许后再尽早行第三阶段的骨折确定性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经第一和第二阶段治疗后均实现了有效的清创、固定和抗休克治疗,未发生医源性二次损伤.确定性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14个月,总致残率为16%.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理念分期手术治疗边界型严重多发性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胸部穿透性损伤解剖评分重伤值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穿透性胸部损伤(PTT)创伤评分指标预测生死结局的效果,界定损伤严重度评分(ISS)、穿透伤指数(PTI)的重伤值,对PTI和ISS进行比较。 方法 295例PTT分为生存组286例和死亡组9例,以胸AIS、ISS和PTI作为评分指标进行创伤评分,比较两组创伤评分和院前时间的差别。对全组ISS、PTI与死亡率的关系分组段分析,将PTI和ISS进行比较。 结果 生存组与死亡组创伤评分和院前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SS值在20~25组段死亡率为14.81%,PTI值在16~19组段死亡率为7.14%,两者分别与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I与ISS有线性正相关关系(r=0.74,P<0.001),PTI的区别度明显大于ISS,PTI的死亡误判率低于ISS。 结论 建议增加院前时间作为创伤评分指标,ISS和PTI重伤值界定分别为≥20和≥16,评价PTT以PTI优于I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