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ԭλ����ֲ���󵨵�����֢��Ԥ���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110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110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15例(13.6%)。其中单纯胆癌5例,迟发性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3例,拔除T管后胆瘘2例,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胆道狭窄合并胆泥形成、胆瘘后继发胆道狭窄、胆道狭窄合并肝内胆汁瘤形成各1例。除3例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外,12例中2例死于严重胆道感染,其余10例经治疗痊愈。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复杂,治疗相对困难,因此首先应该注重预防,其次尽量做到早期诊断,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重视ERCP和PTC等辅助性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对1993年4月至2002年12月实施的210例肝移植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确诊29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3.8%,与胆道并发症相关的病死率为1.4%。内镜治疗占53.3%(24/45)。结论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道并发症既能准确诊断,又能提供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ERCP治疗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和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理想,对缺血性胆管病变的诊断作用大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而且胆道重建技术及血管吻合技术已日趋标准化。但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仍然高达10%~20%,是影响肝移植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关系到肝移植的成功率和病人的术后生存质量,若处理不当,近期病死率可达到2%~7%。因此,尽可能的早期明确诊断和采取合理的治疗至关重要。随着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技术的不断改进,ERCP技术不仅用作胆胰疾病的诊断,而且由ERCP技术衍生的其他内镜技术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内镜在肝移植术后的主要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概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值术后胆道结石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完成的206例原位肝移值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胆道结石的防治经验。结果11例病人术后并发胆道结石,发病率为5.3%。表现为颗粒样结石和胆泥两种形式。发生部位在胆总管者7例,在肝内胆道者1例。胆泥和颗粒样结石的首次诊断时间分别平均为138d和306d。胆道感染是胆道结石发作的主要症状。11例病例中有7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胆道狭窄。主要依靠经“T”管照影或FRL、P(endoscopic rei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术明确诊断。FRCP术是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7例胆总管结石经1~3次ERCP术后痊愈。4例肝内胆道结石中合并弥漫性胆道狭窄者有3例,其中2例行再次肝移植术。结论 胆道狭窄是肝移植术后胆道结石的主要原因,胆道黏膜的缺血坏死合并胆道感染是胆泥形成的主要机制。ERCP术对胆总管绵石有良好疗效,对合并弥漫性胆道狭窄的肝内胆道结石病人肝脏再移值往往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表现和内镜治疗方法,评估ERCP和内镜治疗的作用。提高肝移植的手术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二次肝移植时间。方法 20例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实施32次ERCP,并根据ERCP结果实施相应治疗。结果 19例31次获得成功,ERCP成功率为96.88%(31/32)。全组病人ERCP后明确胆道并发症原因,并发症发生的部位为:供体肝、供体及受体胆管、胆管吻合口及十二指肠乳头。其中胆管炎性狭窄5例,胆管炎性狭窄伴肝内外胆管胆泥或胆石形成3例,胆管吻合口狭窄3例,十二指肠乳头功能紊乱2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2例,胆管过长、扭曲2例,供体胆管与受体胆管直径差异过大1例,胆总管轻度扩张1例。本组无胆漏及胆道出血患者,胆管炎性狭窄发生率最高,为40%(8/20);其次为胆管吻合口狭窄,为15%(3/20)。内镜治疗治愈率为60%(12/20),好转率为35%(7/20)。治疗方式选择:乳头扩张12.50%(4/32),乳头括约肌切开37.50%(12/32),胆管扩张43.75%(14/32),鼻胆管引流68.75%(22/32),胆管支架引流28.12%(9/32),取石12.50%(4/32),胆管冲洗31.25%(10/32)。结论内镜治疗已成为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ERCP和PTC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ERCP和PTC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44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比较ERCP和PTC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首选ERCP介入治疗31例,3例操作失败(9.6%);PTC介入治疗16例,均操作成功。胆道吻合口狭窄和非胆道吻合口狭窄ERCP和PTC介入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73.3%、77.7%和23.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和PTC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可以将PTC介入技术作为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的16例患者进行ERCP检查,并根据情况分别行鼻胆管引流(ENBD)和/或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EST)等治疗。结果ERCP确诊16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9.47%,其中胆道结石6例,胆道狭窄3例,吻合口漏2例,胆道结石伴左肝管狭窄1例,吻合口胆漏伴胆道结石3例,1例示供受体胆管比例不一致,供体胆管相对狭窄,所有患者都得到有效治疗。结论内镜下ERCP是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段,可作为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预防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提高肝移植病人长期存活率和远期疗效的关键。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并发症可根据发病时间、病变部位以及病变类型等进行分类[1]。胆道并发症按发生时间常分为近期和远期2大类。在肝移植术后3个月内发生者称为胆道近期并发症,在肝移植术后3个月以后发生者称为胆道远期并发症;按发生部位则分为供体胆道系统、受体胆道系统和胆道吻合口处3大类;按病变类型,常见的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并发症包括胆漏、胆道狭窄、胆管结石、壶腹部功能障碍等。随着对该并发症的进一步认识和外科技术的提高,外科技术原因造成的吻合口、引流管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ERCP与PTC辅助介入方法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3月至2006年11月进行的肝移植45例中.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16例.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辅助介入治疗。结果 经ERCP及PTC行胆道球囊扩张术、内支架植入术及内、外引流术分别治疗肝移植后单纯胆瘘1例、单纯胆道狭窄11例、胆道狭窄合并肝动脉狭窄2例及胆管狭窄并胆泥形成2例。所有病例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结论 ERCP及PTC辅助介入方法对于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治疗具有创伤少,安全有效,可重复性等优点,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较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技术(ERCP)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DCD)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接受DCD肝移植手术治疗的34例肝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结果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作为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标准方法,34例DCD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狭窄8例,发生率为23.53%,其中2例为吻合口狭窄,胆道狭窄组的肝移植等待时间明显长于非胆道狭窄组[(72.5±86.0)d vs(14.4±30.1)d,U=40.0,P=0.01]。1例自行再通,7例接受ERCP胆道内支架置入均获成功,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4例(57.14%),胆管炎1例(14.29%)和胆管炎合并肝脓肿1例(14.3%)。结论胆道狭窄是DCD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MRCP是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重要非有创性检查手段,ERCP胆道内支架置入是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有效治疗方式,仍需进一步观察ERCP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胆道大出血多发生在胆道术后 ,临床病因极其复杂。本文收集我院自 1995年来收治的 7例胆道术后大出血病例 ,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性 2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8~ 73岁。 7例病员均系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狭窄 ,或伴有局限性肝内脓肿、肝胆管瘘经多次胆道手术之后。其中 1例曾经 6次胆道术后 ,长期并发左肝管腹壁外瘘、左肝管残余结石、左右肝管狭窄 ;1例 3次 ,2例 2次 ,3例 1次胆道术后。本次手术方式 3例为左右肝管、肝总管与空肠Roux Y吻合 ;1例左肝管、肝总管空肠吻合 ;3例胆总管探查取石 ,所有病员都置T管支撑引流。…  相似文献   

12.
带蒂脐静脉瓣胆道修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进一步总结带蒂脐静脉瓣胆道修复的临床经验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第一种术式,胆管上下端后壁对端吻合,前壁纵行切开,其缺损以带蒂脐静脉瓣修复21例;第二种术式,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管缺损以带蒂脐静脉瓣修复18例。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达7年以上25例,其中再手术3例,术后7~12年ERCP9例,双剂量静脉胆道造影1例,胆道显影均正常;轻度胆管炎2例;另10例无任何症状,B超胆道未见异常。结论带蒂脐静脉瓣胆道修复是一种理想的胆道修复手术。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进步 ,器官保存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 ,使得大多数移植中心的供肝存活率超过 80 % ,然而胆道并发症仍然是肝移植术后重要的死亡原因 ,占 15 %~ 34% 〔1,2〕。对这一问题的病因、早期诊断、治疗及有效预防的探讨 ,直接关系到肝移植的预后 ,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胆道并发症的种类和发生率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种类较多 ,目前尚无统一分类。大多文献将其分为两大类 :胆瘘和胆道梗阻。胆瘘主要包括吻合口瘘和拔除T型管后发生的胆瘘两种 ;胆道梗阻包括胆道狭窄、胆泥形成、胆道结石等。此…  相似文献   

14.
<正>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发生率高达4%~4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首选治疗方案[1]。ERCP术后胰腺炎(post ERCP pancreatitis, PEP)是ERCP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其中胆管吻合口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并发症且处理起来较为困难,课题拟进一步明晰认识ERCP下胆道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并确立早期防治护理措施.方法:①对象:武警总医院移植研究所2009-01/2011 -02完成的4例ERCP下胆道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中,术后发生出血4例,胰腺炎1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均通过ERCP置入胆道支架术,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顺利治愈;结论:通过对4例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及总结,认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呕吐物、大便颜色、淀粉酶、脂肪酶及术区渗血情况,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积极预防感染、胰腺炎、止血等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应用ERCP术外科治疗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173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外科胆道梗阻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ERCP术治疗良、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173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行ERCP术治疗胆道梗阻性疾病173例,其中2例插镜失败,1例引流无效,其余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无严重并发症。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8.67%,病死率0.58%。结论ERCP术在外科治疗胆道梗阻性疾病中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退黄效果好等特点,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争取进一步择期手术时机的极好方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结合,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断和内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合并胆道并发症行ERCP资料,通过ERCP发现10种胆道并发症,发生部位包括移植肝、吻合口和受体胆管、十二指肠乳头等,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为胆管、吻合口狭窄(102/139,73.4%),胆管炎(94/139,67.6%),胆总管和肝内胆管胆泥、胆结石形成(75/139,54.0%),十二指肠乳头功能紊乱(20/139,14.4%),胆漏(17/139,12.2%),T管相关的并发症(4/139,2.9%)等。少见的有十二指肠乳头狭窄(1/139,0.7%),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2/139,1.4%),胆道出血(3/139,2.2%),胆管过长、扭曲(4/139,2.9%)等。治疗方法:EST(112/139,80.6%),扩张管和气囊扩张器扩张(157/250,62.8%),塑料内支架(139/250,55.6%),鼻胆管引流、冲洗(87/250,34.8%),取石(27/250,10.8%)等。结果 本组139例共行250次ERCP,插管成功率达99.2%(248/250),总治愈率达70.5%(98/139),好转率为18.7%(26/139),总有效率为89.2%(124/139),中转手术9例(9/139,6.5%),无效4例(4/139,2.9%),放弃或失访2例。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胆道感染37例,ENBD管滑脱26例,胆泥、胆结石形成18例。结论 内镜是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朱晓丹  臧运金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5):1034-1036
胆道铸型综合征( biliary cast syndrome, BCS )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一种。“胆道铸型”(biliarycast,BC)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的Waldram医生于1975年提出。BCS由Stall教授于1977年正式提出,是指肝移植术后在肝内外胆道内形成的胆道树样铸型坏死物“胆道铸型”充填于胆道,同时可伴有一处或多处非吻合口胆道上皮坏死或狭窄,并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生率约为7%~3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胆道镜在术后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合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胆道镜在术后经T管瘘道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人697例的病例资料,统计疗效指标。结果 672例病人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为96.4%。胆道镜共发现1306支肝内胆管狭窄,其中1 297支狭窄得到解除,狭窄解除率为99.3%。胆管上皮细胞自身具有良好的修复功能,狭窄解除、结石取净后胆管壁能恢复光滑。9例病人出现严重并发症,均经治疗后痊愈,其中7例通过后续胆道镜治疗取净结石。结论术后胆道镜治疗能有效地解除肝内胆管狭窄,取净结石;尤其在处理肝段胆管开口狭窄上胆道镜具有明显优势(发现和解除)。因此,术后规范的胆道镜治疗结合术中萎缩肝段切除、取出肝外胆管结石构成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完整模式。  相似文献   

20.
良性胆道狭窄(benign biliary stenosis,BBS)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病因复杂多样,继发的感染、结石、局部炎症相互促进,易反复发作胆管炎、门脉高压、肝实质损害,甚至胆汁性肝硬化。胆道支架作为ERCP术的排头兵极大地改善了BBS的治疗和预后,并成为了部分良性胆道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案。但由于BBS的循征医学研究面临的实际困难,传统胆道支架和新材料支架的不足,ERCP治疗BBS缺乏规范,临床实际工作对ERCP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的影响,医疗质量控制不佳,社会经济因素使ERCP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推广面临实际困难。本文系统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对ERCP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良性胆道狭窄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