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尼海啸救援中的联合转运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席卷了印度洋沿岸的多个国家,造成重大灾难,其中印尼亚齐省是受灾最重的地区。因地震海啸破坏,亚齐灾区很多地方陆路交通中断,海上运输速度慢,救灾中多采用直升机、运输机从空中转运伤病员。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印尼亚齐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应联合国国际联合转运中心邀请,参加了联合转运伤病员工作,这是中国在灾害条件下第一次加入国际联合转运中心救治伤员。1救援过程1.1灾区特点由于地震海啸的破坏,陆路交通已经严重损坏,大批灾民、伤病员滞留在美拉乌等距…  相似文献   

2.
从海外地震救援谈信息情报对医疗物资准备的重要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地区发生里氏6.4级地震,这是印度尼西亚继2005年12月的地震-海啸而后发生的第2次破坏性地震,也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第5次赴海外救援,在历次的救援任务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信息情报对医疗物资准备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灾害救援检验医学的作用及其未来发展思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区发生里氏9.2级地震引起强烈海啸。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亚齐省的班达亚齐市是这次海啸受灾最重地区。到2005年1月26日,中国政府先后派2批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救援,以医疗救助为主。医务人员全部由武警总医院派出,其中2名检验专业人员参加救援。1检验医学专业首次参与海啸重灾区救援1.1一般情况灾区受灾情况严重,大量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断、抢救仅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处理,急需检验技术人员和设备。由于我们在出国前做了充分准备,包括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对灾区病情、疫情估计充分。自带设备和试剂完全能在野营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医疗工作贯穿救援全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救援医学与人类生命保障体系的联系愈来愈紧密。现结合赴欧洲ICET参加以SAVER救援技术为主的现代救援技术培训,以及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地震海啸重灾区印度尼西亚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体会,探讨“医疗工作贯穿救援全过程”这一重要救援理念。1SAVER救援技术1994年国际急救技术培训中心(InternationalCenterforEmergencyTechniques,ICET)研究总结出SAVER这种把人从车内救出来的方案。经过长期实践认证及不断完善,SAVER成为国际认可的包含搜索、救援及医疗的系统理论体系,人员在通过培训和模拟实战考核之后,获得…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救援队自成立以来共执行国际、国内大型灾害救援任务十余次,其中涉及洪水灾害的有2004年印尼海啸及2010年巴基斯坦洪灾救援,在这两次救援活动中,医疗救援工作占据了主要内容,这与地震救援的工作内容有明显的不同。现将2004年以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参加的7次大型国内外救援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席梅  丁娟  王宜志 《武警医学》2011,22(1):84-85
中国国际救援队分别于2005—10和2010—08分两批赴巴基斯坦开展地震灾害、洪水灾害国际救援。笔者着重对巴基斯坦地震灾害、洪水灾害国际救援行动中的医疗力量配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对以后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区发生里氏9.2级地震引起强烈海啸,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中国国际救援队分两批共70名队员奔赴印尼海啸重灾区-班达亚齐,本文针对救援时体能消耗及气候、地理等特殊环境条件对人体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救援群体救援期间营养状况及合理营养素供给,以充分保证救援人员应急突发救援行动中的良好体能,以及特殊环境强体力消耗工作状态下的营养需要。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04年12月30日~2005年1月26日两批参加海啸救援的70名健康救援人员,男性58人,女性12人,年龄22~55岁,平均34.5岁。1.2方法1.2.1回顾法采用整群问卷调查,两…  相似文献   

8.
地震海啸灾区紧急医疗救援的策略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海啸,波及东南亚、非洲等十几个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根据联合国呼吁及受灾国请求,我国政府紧急派遣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印度尼西亚实施紧急救援。1灾区情况本次救援行动的目的地是印度尼西亚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班达亚齐是亚齐省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印尼属于穆斯林国家,禁止火葬,由于时处湿热雨季,大量尸体暴晒、浸泡腐烂,无法及时掩埋,加上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已有两处出现烈性传染病霍乱,并随时可能爆发多种传染病。政府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印尼海啸救援中亚齐机场伤病员医学转运模式,为合理利用救援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总结在印尼海啸灾难救援中,中国国际救援队首次与其他国家救援队在灾区亚齐机场联合转运伤病员的过程.结果 在航空医疗救援组织上,由美国国际开发总署、国际移民组织及美国军方共同发起,成立亚齐机场联合医学转运中心.由美国军方、印尼政府、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空军使用直升机飞赴交通不便的难民营及岛屿,将伤病员转运到亚齐机场,再由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医务工作者或志愿者提供急救医疗服务:检伤分类,快速处置并后送分流到市内各级医疗机构.由该中心进行检伤分类、快速处置并转运的急危重伤病员共217名,其中居前3位的伤病分别为外伤(伤口)感染、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联合医学转运中心建立了一种从灾难现场到医院的医疗救援模式:现场→直升机→机场转运中心→后方医院,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在联合医学转运中心基本框架下,多国救援队、军队及多个国际组织共同参加的伤病员转运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救灾资源的整合利用.强大的垂直空运能力对于救灾快速反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解决了交通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阿尔及利亚、伊朗地震灾区的紧急医疗救援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先后赶赴阿尔及利亚和伊朗地震灾区进行医疗救援,现结合两次涉外地震灾区的医疗救援实践,探讨涉外地震灾区医疗救援的组织与实施。1一般资料1.1阿尔及尔地震医疗救援2003年5月22日,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附近发生里氏6.9级地震,造成2300余人死亡,1万余人受伤,中国国际救援队于5月23日飞赴阿尔及尔参加地震救援,5月30日返回,历时8天。在飞赴途中,医疗队为全体队员接种了霍乱疫苗;针对当地乙肝、疟疾发病特点,开展了卫生防病宣教。在救援现场进行了灾害现场的医学评估,对因极度疲劳引发的中暑、鼻出血、咽喉肿痛…  相似文献   

11.
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流动医院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彭碧波  仝青英  杨造成 《武警医学》2006,17(10):785-786
2006年5月27日印尼日惹特区发生地震之后,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印尼受灾最重的班图尔县实施救援,并展开一所流动医院。笔者对流动医院连续16d救治伤病员谱进行分析,总结地震灾区疾病谱变化规律,为今后国内、外地震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5月27日凌晨,印尼日惹地区发生里氏6.4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中国政府派出国际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展开救援。此次救援中,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展开流动医院,历时19d,外科救治组共救治患者1000余例,首次大量开展各类大型手术,其中主要为骨折及脱位,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后,国家卫生计生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派出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于当天22:00抵达雅安市人民医院展开医疗救治工作。按照救灾前指指示,附属医院医疗救援队22名队员携带价值100万元的止血、抗感染等14大类急救药品及耗材,先后在灾情最为严重的雅安市  相似文献   

14.
王明新  汪茜  杨轶  姜川  侯世科  韩玮  张谦 《武警医学》2010,21(4):358-359
北京时间2010—01—13凌展,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0万,中国政府派出国际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展开救援。此次救援历时15d,医疗分队共救治患者2500余例,其中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75例,结合2006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患者28例,共计103例。  相似文献   

15.
景福兰 《武警医学》2008,19(6):I0001-I0001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武警总医院派出了由2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援队随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其他分队一道作为国家救援队第一时间飞赴四川,为到达灾区最早的专业救援队,直接听从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挥,  相似文献   

16.
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地震后,由武警总医院8名医疗技术人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连夜从北京赶到震区并展开救援工作。这是该组织组建后第一次承担医疗救援任务。 担负国内和国际各类灾情紧急救援任务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于2001年4月。救援队医疗分队的13名成员全部由武警总医院的医疗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在国内接受了专业训练,部分成员还到法国、荷兰等国参加了培训。 这支以机动、灵活、快速、高效为主要特征的医疗分队,接到命令半小时内,就迅速将救援车辆、心肺复苏机、移动式担架、外伤固定器等一批高、精、尖医疗救护设备准备完毕。出发前,正在武警总医院检查工作的武警部队副司令员刘世民就如何做好震区的医疗救助工作做了重要指示,武警总医院院长王发强做了战前动员。医疗队员于当日晚7时30分从首都机场乘专机出发,25日凌晨1时许抵达喀什,兵分两路连夜奔赴灾区。据医疗分队队长、武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彭碧波介绍,他带领的医疗小组到达震区巴楚县后,就立即在该县12个乡镇卫生院展开巡诊,进行检伤分类和医疗救护。医疗小组与当地卫生人员协同作战,到25日上午10时,仅在  相似文献   

17.
赴巴基斯坦地震医疗救援药品保障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药品是完成医疗行动的重要保障.有关国际救援医疗药品的配备种类及数量标准,国内还没有深入研究,现结合中国两批国际救援队赴巴基斯坦参加医疗救援实践,将药品保障情况进行总结。并就灾害救援药品保障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钟道柱  余漩  欧阳伟  鱼敏 《人民军医》2010,(10):737-739
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是国家、军队突发事件卫勤救援的重要力量。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后,根据上级命令,第四军医大学紧急组织60人的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自4月15日晚到达玉树,至5月7日最后一批队员归建,共收治伤病员1763例次,手术45例,军人门诊724例次,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是第四军医大学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组建以来首次执行任务,是对医学救援队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救援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  相似文献   

19.
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是国家、军队针对突发事件组织成立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救治力量。第四军医大学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组建后,首次参加了玉树地震高原地区医疗救援行动。本文重点阐述了我校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执行本次任务的主要做法以及对下一步加强高原医疗救援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丁韬 《武警医学》2010,21(4):365-366
2010-01—13北京时间凌晨5:56分海地发生7.3级地震,造成20多万人死亡。中国国际救援队于震后约33h到达海地首都太子港,旋即展开搜救与医疗救援,在海地共进行了15d的地震灾害救援,救援外伤伤员2500名,其中挤压伤重伤员约20例,包括挤压综合征6例,笔者主要总结在这次海地地震医疗救援中的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救治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