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小儿手足口病症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小儿手足口病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段为2016年11月-2017年12月,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参照组患儿及研究组患儿各25例.其中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实施舒适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各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各症状消失时间用时均少于参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症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方法,有利于患儿症状的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病程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4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组,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4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临床疗效情况、住院情况以及患儿家长家长满意度、知识掌握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患儿更好,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成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依从性、家长满意度以及相关知识掌握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比较临床护理模式在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喘憋性肺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全面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及家属的临床指标变化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在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两项临床指标对比中,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统计学对比分析均有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为93.33%,参照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为70%,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X2=5.4545,P=0.0195)。结论 临床全面护理模式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来说,对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更好,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就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腹泻患儿,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2例;对实验组患儿施以护理干预,对参照组患儿施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呕吐、腹泻停止时间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均快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家长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在腹泻患儿的治疗期间,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快患儿症状消退时间,还可提高家长对我科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与其他应用于小儿肠造口术后瘘周皮炎护理的方法相比较,讨论康乐保保护膜保护法在小儿肠造口术后发生瘘周皮炎护理上的优点。方法抽出从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该院进行肠造口手术发生瘘周皮炎的85例患儿进行分组护理。结果在对42例患儿临床观察中,通过对两种护理方法对比得出:采用康乐保保护膜保护法护理瘘周皮炎患儿效果显著。结论小儿肠造口术后发生瘘周皮炎护理难度大,根据我院临床护理经验,采用康乐保保护膜+造口袋进行小儿肠造口护理,对瘘周皮炎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支气管炎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炎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35例接受舒适护理,观察组35例接受舒适护理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研究时间为7 d,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各项症状消退时间、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 <0.05);(2)观察组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憋喘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参照组短(P <0.05);(3)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比参照组高(P <0.05);(4)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参照组高(P <0.05)。结论 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舒适护理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可显著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性,进而有利于患儿临床症状快速缓解,提高临床疗效。患儿家长对此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更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出生并有黄疸的94例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n=47)与参照组(n=47);对参照组的患儿施以常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的患儿施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较比不同模式下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退黄时间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参照组,退黄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实验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6月所收治的儿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个性化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和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的对比方面,研究组分别为(10.1±2.2)d、96.7%;对照组分别为(16.5±4.8)d、80.0%,两组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措施应用到儿科护理工作中,能够将患儿住院时间缩短,并且促进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于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以及护理方式进行总结.方法:选取高热惊厥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以及参照组.针对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举措,而将综合护理干预举措应用于研究组患儿,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总体治疗效果,研究组显著的高于参照组,P值小于0.05;比较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参照组同研究组相对比较低,P值小于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方式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中,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给予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家庭模式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4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家庭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家庭组患儿采取家庭护理模式,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70.0%,家庭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家庭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0.0%,家庭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家庭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效果,降低了临床症状消失所需时间,更是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在小儿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儿中选取98例,并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49)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9)采取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就2组患儿血糖水平变化以及家长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家长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80%(P0.05)。结论:家庭协作护理在小儿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博 《现代养生》2014,(10):197-197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对巨结肠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行手术治疗巨结肠患儿15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组,其中对照组患儿7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组患儿75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针对患儿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组患儿恶心呕吐、腹痛及腹胀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组患儿干预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组肠炎、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用于巨结肠患儿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伤口中护理价值及对患者疼痛与愈合时间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74例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伤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平均分两组,即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在参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在研究组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家属心理状态及患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成两组,一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为观察组(30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家长的护理满意率和干预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结果: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家长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家长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提升护理满意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中抽取150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患儿平均分为研究组、参比组各75例,参比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均显著短于参比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比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有助于提升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有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参与研究,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80例患儿平均分为例数比相同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50%(39例),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0.00%(32例),两组对比存在一定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95.00%,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2.50%,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小儿上呼吸感染患儿当中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住院患者急诊肠造瘘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未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的急诊肠造口患者29例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6年8月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急诊肠造口患者3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造瘘袋费用、造瘘袋更换次数、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护士护理技能、患者及其亲属自行护理能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所用造瘘袋和造口附件产生的费用情况以及更换次数显著较少,护理人员及患者亲属自行管理造口综合能力提高,粪汁性皮炎发生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肠造瘘患者护理造口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得到理想的效果,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和家属自护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肠造瘘口术后的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小肠造瘘口术后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2)两组患儿术后造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造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6.67%,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通过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小儿造瘘口感染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综合护理。方法:选取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急救措施,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60.00%,低于观察组的90.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救措施及综合护理实施于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中,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小儿内科病房收治的90例患儿分给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参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93.33%)高于参照组(77.78%),P 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1.11%)高于参照组(75.56%),P 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法对小儿内科病房进行护理管理,可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