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右扁桃体癌放疗后半年,咽部反复出血2天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发现右扁桃体增大,经取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即在肿瘤医院行放射治疗。现因咽部反复出血,量较多,经用止血药、输血及明胶海绵填塞,症状均无缓解,遂来我院就诊,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心肌梗死病史。体检:精神差,恶病质面容,张口受限,右扁桃体隐窝见一大溃疡面,腭咽弓部分坏死缺损。入院后即行右腭咽弓、腭舌弓缝扎止血,  相似文献   

2.
UPPP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该术式一般需要术中切除双侧扁桃体,腭舌弓和腭咽弓拉拢缝合以扩大咽腔和减小创面,但是,扁桃体窝下部封闭的创面常在术后短期内裂开,导致腭舌弓黏膜撕裂、术后出血概率增加和局部瘢痕面积过大等不良后果.为解决扁桃体窝下部创面裂开的问题,我们尝试在UPPP中保留三角皱襞,以扩大黏膜覆盖面积和减低缝合时的张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巨大扁桃体的手术技巧,确保手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科住院行扁桃体手术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儿42例,入选患儿双侧扁桃体Ⅲ°肥大且相互紧贴堵塞大部分咽腔,均在全麻下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囊内"剥切"术,切开舌腭弓黏膜后利用扁桃体刀头的钝性剥离功能解剖出扁桃体上周围间隙处的扁桃体被膜,剥离、电凝、电切有机结合并交叉使用,尽可能保留扁桃体被膜自上而下完整切除扁桃体,对于严重影响手术操作的狭长型巨大扁桃体在此基础上行分块切除。结果 36例(85.7%)患儿术中扁桃体窝创面无渗血或少许渗血,总出血量小于5ml,用等离子电凝很容易止血;5例患儿(11.9%)术中扁桃体窝创面少量出血,总出血量小于10ml,用等离子电凝容易止血;1例(2.4%)患儿术中扁桃体窝创面少量出血,总出血量小于50ml,用等离子电凝止住血后在70°内镜下检查扁桃体窝创面,再用双极电凝对可疑区域电凝止血;术后无原发性出血,继发性出血2例,均经冷水漱口后自行止血,无1例患者需进手术室再次止血。结论合并巨大扁桃体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儿手术操作空间狭窄而增加手术难度,加上疾病本身对机体的影响使手术风险增加,手术务必精细,按照扁桃体的解剖层次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囊内"剥切"术并灵活应用分块切除使该手术变得安全,术中及术后出血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2006年5月-2010年9月286例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扁桃体剥离术,其中男性182例,女性104例,年龄6-55岁,扁桃体切除后全层间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146例,棉球压迫止血45例,电凝止血95例.结果 全层间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术后24小时无一例出血,棉球压迫止血术后24小时出血6例,电凝止血术后24小时出血2例.结论 以全层间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对预防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效果较好,术后恢复更快,并对防止术腔感染、保持扁桃体窝的形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咽法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特发性舌咽神经痛作者主张行经咽法舌咽神经切除术。其术式如下:取仰卧悬垂头位,肩下垫枕,上 Davis 开口器。先行扁桃体摘除术。术后止血不用结扎与缝合,而用盐酸麻黄素液暂时止血,止血后术者站在能直视扁桃体窝外侧壁的位置。舌咽神经垂直走行于扁桃体窝外侧壁的靠后方、在扁桃体门附近,接近于扁桃体窝表面创面。若用咽卷棉子将后腭弓牵向内侧,使扁桃体窝呈水平面展开,就能透过变薄的咽上缩肌见到垂直走行的神经。用剥离子分离神经束。其中枢端位于颅底,末梢端与舌根紧密相连。在用开口器把舌背压向口底后神经恰似绷紧的弓弦一样,与动静脉不同、易于辨认。对于男性肌肉发  相似文献   

6.
刘聿明患者男,70岁。因反复咽痛伴咽异物感2月入院,查体见双侧咽前弓局限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大,左侧扁桃体上极有约1cm×1cm大的肿物,呈暗紫色,质韧,不易出血,表面尚光滑。有血小板减少史1年。血象:BT2min,CT3min,WBC2.65×109/L,PC74×1109/L。凝血系列检查:PTl5s,对照12s,比值1.25,PA 62%;TT20s,对照17s;AFTT 33.5s,对照31s。虑及术中、术后有出血倾向,前ld输同型(AB)新鲜全血400ml,在局麻下剥离切除左侧扁桃体及肿物,手术顺利,创面渗血稍多,术后10h唾液内已无血丝,24h后前后弓黏膜水肿显著,白膜生长不全,色稍暗,术后5d水肿逐渐消退。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10d,出院时进软食,张口活动正常。病理报告示扁桃体慢性炎症并囊肿形成。   讨论患者系血小板减少,并白细胞计数减少,凝血系列检查异常,有出血倾向,术前1d输同型新鲜全血,增强了患者的凝血能力及抗感染能力,有助于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促进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34岁 ,因反复咽疼 4个月余入院。检查 :双侧扁桃体慢性充血 ,表面可见脓点 ,陷窝口外形异常、封闭 ,余无特殊。拟诊为慢性扁桃体炎。入院时行血、尿常规 ,X线胸透 ,心电图 ,肝、肾功能检查等均正常。入院 2d在局麻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 ,术中出血约 30 0ml。术后给抗炎、止血治疗。术后双侧扁桃体窝无明显渗血。手术当天患者出现频繁恶心、呕吐 5次 ,呕吐物呈咖啡渣样 ,考虑术中吞咽血液刺激胃所致 ,给胃复安等治疗好转。术后第 1天 ,患者无恶心、呕吐 ,但出现顽固性呃逆 ,经给异丙嗪等治疗无效。术后第 3天 ,患者自觉右侧肢…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5岁。反复发作咽痛10余年,每次持续4~6d ,3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因瘢痕严重,扁桃体不能完整切下,而多次小块状切除。术后症状稍好转,仍反复咽部疼痛,右侧为主,较术前轻,发作次数稍减少。经药物治疗(具体不详) ,半年前左侧咽痛消失,右侧症状无改善,于2 0 0 3年9月2 7日就诊我科。X线片示:双侧茎突未见过长;CT示:右侧扁桃体窝内软组织结节,性质待查。入院检查:腭舌弓、腭咽弓稍充血,咽部呈扁桃体切除后改变,双侧扁桃体窝下极可见淋巴组织增生,右侧多,右侧扁桃体窝上部腭舌、咽弓粘连,粘连下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客观评价缝合腭弓在减少扁桃体术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行成人扁桃体切除术患者234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其中125例患者为预防术后出血行双侧腭弓缝合(观察组),另109例患者未行腭弓缝合(对照组),观察与记录术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原发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2岁,于1993年5月21日因反复咽痛、发热十多年而入院。检查:全身检查无特殊。咽粘膜慢性充血,扁桃体力”度肿大,隐窝口有白色潴留物,舌跨弓呈慢性充血,右侧颌下角淋巴结如黄豆大小,无压病,质中.活动,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血液、尿液常规检查均正常。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5月24日在局麻了行扁桃体剥离术。取坐位.手术经过顺利。当天伤口无明显出血。水后第二天患者主诉伤口疼痛、并感张口受限。检查:患者颈左侧明显肿胀,问下扩展至颈根部及锁骨上窝处。触诊有捻发音。皮下气肿张口轻度受限,扁桃体南创面假膜形成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的术式进行改进,分析咽腭肌黏膜瓣闭合扁桃体等离子术创面对术后疗效的改善情况。 方法 对需行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105例行常规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大多数囊内切除),94例在扁桃体等离子切除后制作局部咽腭肌黏膜瓣闭合扁桃体窝创面。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创面反应及出血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比较应用咽腭肌黏膜瓣修复的临床效果。 结果 在术后第1至第7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间的疼痛程度、创面反应情况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差异。实验组不同层次疼痛程度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创面反应观察中,实验组白膜脱落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出血概率明显减低。 结论 应用咽腭肌黏膜瓣闭合扁桃体等离子切除后创面操作简便,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术后出血概率。  相似文献   

12.
扁桃体剥离术后出血是扁桃体手术的最常见并发症、我科自1990年2月至1998年7月,采用云南白药治疗扁桃体术后出血58例,其效果极佳,特介绍如下。互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我科自1990年2月至19gs年7月在门诊及病房遇到的扁桃体术后出血,经常规棉球压迫,渗血不止老共58例,其中男23例,女35例;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10岁,平均25岁。应用的云南白药为云南省文山州制药厂生产的云南白药粉末制剂。2方法手术全部应用局麻,取半坐位,用吸引器吸净口腔及咽腔的积血,见扁桃体创面广泛性渗血,再用扁桃体止血钳夹持大小合适的蘸有云南白药的棉球…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10月至2000年10月,我科采用射频治疗扁桃体切除术中及术后出血42例,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扁桃体剥离切除手术,男25例,女17例;年龄5~48岁,其中6例为幼儿,在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术,其余均在局麻下施行;2例为鼾症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病史3~20年;术前出、凝血时间检查正常。术中射频止血36例,术后止血6例。2 治疗方法采用华南牌SHP-Ⅰ型射频治疗仪,输出功率25~65W可调,时间设定7s。选择直径为3mm的治疗探头。先用纱球压迫扁桃体窝出血部位,明确出血点…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4岁.因扁桃体剥离术后反复出血12d于1999年9月18日收住院.患者12d前在当地医院行双侧扁桃体窝剥离术,术后双侧扁桃体窝反复出血,量少时自口内吐出凝血块及带血丝唾液,量多时口吐鲜血,经纱球填塞、缝扎、微波凝固等综合治疗,出血暂止,住院6d出院.出院后仍有鲜血丝及血块吐出,4d前病情加重,咽部出血较多.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30岁。右侧咽部疼痛、异物感 1年 ,加重 2个月 ,曾在外院治疗多次无明显好转于 2 0 0 1年 7月 3日就诊我科。体检 :一般情况好 ,心、肺、腹未见异常。咽粘膜慢性充血 ;右侧扁桃体Ⅲ度大 ,表面光滑 ;右侧舌腭弓向前稍隆起 ,粘膜光滑 ,无红肿。挤压扁桃体有少量白色豆渣样物自隐窝口溢出。扁桃体上极触及一玉米粒样硬性物。左侧扁桃体Ⅰ度大 ,无异常发现。 8牙缺如。血常规、心电图未见异常。初步诊断 :右扁桃体肿物。于局麻下行右侧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剥离扁桃体上极时见一白色牙冠样肿物穿破扁桃体被膜 ,伸入扁桃体实质内。将扁桃…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 ,6 2岁。咽痛、咽干反复发作 3年 ,加重 2个月入院。 1年前曾在他院做舌根肿物摘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为淀粉样变性。体检 :全身系统无特殊。咽粘膜无充血 ,右侧扁桃体Ⅱ度 ,其表面有散在小片状乳白色斑块 ;左侧扁桃体Ⅰ度。左侧舌根局限性饱满增厚。喉部正常。入院诊断 :增生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肿瘤待排。完善各项常规化验检查后于局麻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术中见左侧扁桃体隐窝内有干酪样分泌物流出 ,被膜轻度粘连 ;右侧扁桃体质脆、松软 ,被膜消失 ,分次剥离取下。术后病检报告 :双侧扁桃体淀粉样变性。讨论 淀粉样变性分为 3…  相似文献   

17.
扁桃体周围脓肿以前上型多见 ,后下型极为少见 ,笔者遇 2例 ,报告如下。例 1,男 ,30岁。咽痛 ,发烧 5天 ,经抗炎治疗不见好转来我院。查 :张口无明显受限 ,双扁桃体无充血、无脓苔 ,双扁桃体外上方无膨隆、无波动。右扁桃体下极与咽腭弓间有膨隆 ,面积为1.0× 1.0 cm ,有波动感 ,穿刺见有脓性分泌物约 2 ml,经抗炎治疗一周痊愈。例 2 ,男 ,45岁。咽痛 10余天 ,吞咽时加剧 ,在外院治疗无好转来我院。查 :咽略充血 ,悬雍垂略向左偏移 ,右扁桃体下极与咽腭弓间有膨隆 ,有波动 ,穿刺见有脓性分泌物约 1ml,抗炎治疗 5天痊愈。扁桃体周围脓肿(后下…  相似文献   

18.
吸引剥离子在鼻中隔手术中既能分离黏骨膜,又能吸除渗血,保持术野清晰。2002年7月~2004年7月,我科运用吸引剥离子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病人6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65例病人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4~55岁,平均21岁,病程1~25年。65例病人在局麻或全麻下行扁桃体剥离术。局麻病人取坐位,全麻病人取平卧位。手术步骤同常规手术方法,当舌腭弓缘黏膜切开后,组织钳牵拉扁桃体,吸引剥离子伸入切口,弯头朝向舌腭弓面剥离扁桃体。剥离出扁桃体包膜后,牵拉扁桃体,吸引剥离体弯头朝上,头端轻压扁桃体粘连处,使扁桃体与周边组织分离。自…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0岁.因间歇性大咯血3天收住院.患者3天前感冒后咽痛,吞咽时明显,咳嗽后自咽部涌出鲜血约200ml,经冷敷颈部,清水漱口出血停止,次日晚卧床后出血,后约每隔1h出血1次,6h中出血6次,每次约30ml,当地医院诊为左扁桃体溃疡给以止血,消炎及石碳酸局部溃疡烙灼等治疗.但当晚仰卧时又出血,每隔1h1次共5次,出血约150ml,次日平卧时又出血约50ml.查体见:咽部稍充血,双扁桃体Ⅱ度肿大,左扁桃体下极可见约0.5cm×0.5cm大的浅盘状溃疡面,边缘不齐,扁桃体表面无脓性物,挤压前腭弓无脓性物自扁桃体隐窝溢出.颈无肿胀,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周围血象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入院后患者取半卧位输血、输液、止血,静滴维生素,肌注青、链霉素治疗,第3、4天夜间自左扁桃体下极溃疡处又出血,持续约1min,每次20~30ml未予特殊处理,出血约650ml,溃疡面愈合后未再出血,随访12年无复发,其间曾拟行扁桃体切除术但患者不同意.  相似文献   

20.
范永久  刘军 《耳鼻咽喉》2003,10(4):242-24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于2002-12-11上午门诊局麻下行双侧扁桃体挤切术,麻醉药物为1%利多卡因注射液10毫升,0.1%肾上腺素注射液3滴。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副损伤,少量出血约20毫升,术后静滴抗生素。术后10小时患者自觉咽痛,有轻度憋气感,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查体:一般状态尚可,声嘶,Ⅱ度呼吸困难体征,咽部见软腭、悬雍垂、咽腭弓高度水肿成半透明球状,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