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中国目前约有智力低下者2 000万,且每年约有20万智力低下新生儿出生.导致儿童智力低下为多种因素作用结果.目的探讨智力低下的常见病因,为有效预防智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设计观察性研究,以患儿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医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对象1998-01/2001-12泰安市辖六个县市区经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的病残儿1 336例.纳入标准智商均低于55,符合病残儿条件,年龄大于4周岁.父母要求生二胎的智力低下患儿.排除标准其他系统疾病的病残儿.符和上述标准的613例病残儿,年龄为4~14周岁.其中男509例,女104例,男女比例为4.91.干预所有智力低下患儿均由专职儿科临床医师及市级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专家先后进行检查,并按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商测验.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自制了统一调查表,所得全部数据均经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的主要因素结果泰安市1 336例病残儿中,智力低下的发生率为45.88%.613例智力低下患儿中轻型112例,重型501例.在病因分类中产前、产时、产后因素分别占其构成比的36.7%、29.85%和13.21%,有20.23%原因不明.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积极防治后天获得性疾病,重视小儿的早期教育是预防智力低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智力低下儿童131例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智力低下的发病原因,为寻求智力低下的预防措施和为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韦氏智力量表》及《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131例智力低下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和综合评估。结果:131例智力低下儿童中轻度33人、中度39人、重度40人、极重度19人。轻型33人.重型98人,轻型与重型之比为1:2.97。按病因作用时间分,出生前的病因占48.09%、出生时的病因占33.59%.出生后的病因占11.45%,原因不明者6.87%。结论:要预防智力低下儿童的发生,关键是要普及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知识,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3.
儿童癫痫大发作132例智力障碍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索儿童癫痫大发作的智力障碍程度和结构特点。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计划生育病残儿医学鉴定132例城市儿童癫痫大发作患儿,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商测验,对智力障碍程度和智力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和对照组98例驻马店市某小学6~14岁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低智商发生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151.56,P&;lt;0.005);两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经t检验,差异均极显著(t=17.496,23.974,P均&;lt;0.001)。132例儿童癫痫大发作的智力障碍发生率高达81.8%(108/132),各分测验年龄量表分的均分与正常儿童均分(10)相比均超过了一个标准差(3),其中图片排列(3.1&;#177;3.8)、木块图(3.2&;#177;3.3)和分类测验(3.4&;#177;4.1)三项分测验量表分超过了两个标准差(6)。结论 儿童癫痫大发作是导致儿童智力障碍的重要因素,所致智力障碍的结构特点是在全面智力受损的同时,上述三项分测验所负荷的智力因素受损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危险因素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与脑CT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137例智力低下和/或脑性瘫痪患儿围生期危险因素、BAEP及脑CT的异常率。结果:54.8%的患儿出生前有异常,25.6%的患儿出生时有异常,16.1%的患儿曾有新生儿期异常;4.4%的患儿有家族史;62.0%的患儿有BAEP异常,52.3%的患儿有脑CT异常。结论:围生期危险因素与智力低下和/或脑性瘫痪发病相关;BAEF及脑CT为早期发现智力低下和/或脑性瘫痪患儿提供有益的辅助帮助。应加强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提高接产质量及新生儿期急重症的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病残儿医学鉴定总结分析,掌握本县病残儿的疾病,种类、病因,为优生优育制度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根据国家计生委《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及《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及其父母再生育指导原则》,对清新县1992~2006年上报的121例病残儿资料进行审查分析.结果 脑瘫和智力低下35例,占28.92%;出生缺陷91例,占75.20%;后天致残21例,占17.36%.结论 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避免出生缺陷儿,必须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开展孕前筛查,加强围产期保健监护.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科收治痉挛型脑瘫(CP)患儿183例,均符合小儿脑瘫诊断标准及分型,男107例,女76例;年龄6个月~7岁。根据临床分类、并发症、MRI及病因对183例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①临床分类:183例中双瘫占第1位,其次为四肢瘫、偏瘫和单瘫,分别占69.4%、15.3%、14.2%和1.1%。②并发症:以并发癫痫多见,其中局灶性发作占66.7%;并发智力低下69例,其中轻度45例,中度17例,重度和极重度7例;癫痫及智力低下均存在72例。  相似文献   

7.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研究对象为驻马店市九县一区1993年~2001年5月计划生育医学鉴定中共计468例智力低下(MR)儿童。对照组为我驻马店市农村、城市幼儿园和小学1~5年级116例学生中材料完整的98例儿童。1.2方法首先由取得测验资格的临床医师对MR儿童进行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和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测验。然后由鉴定组的两位或3位神经精神科医师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及诊断标准(CCMD-2-R)共同鉴定、结论。对导致智力低下的致病因素按生物学因素和家庭社会文化因素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内容均按自制的统一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期优生行为与病残儿童发病因素的关系,并了解病残儿发病状况。 方法:①于2004-07-01/08-30对山东省6个县(市、区)12个农村乡镇 的经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病残儿医学鉴定专家组鉴定为病残的195例患儿(患儿组)进行调查。患儿监护人对调查内容知情同意,且积极配合。同期收集与病残儿童同地区的195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②采取自拟问卷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具体包括:孕期接触宠物,孕期被动吸烟,未进行产前检查,孕早期曾患疾病,孕期曾接触农药,孕期经常情绪不稳定,孕早期服用药物,孕期饮酒(每周≥1次,每次饮酒量相当于纯乙醇≥30mL),孕期接触放射线,孕期偏食,孕期染发。③计数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X~2检验。 结果:病残儿195例和正常儿童195人均完成问卷调查,并进入结果分析。①本次调查列前5位的疾病依次是智力低下、脑性瘫痪、唇腭裂、聋哑症和脑发育不全(23.6%,14.4%,133%,12.8%,10.8%)。②患儿组母亲在孕期接触宠物、孕期被动吸烟、未进行产前检查、孕早期患病、孕期曾接触农药孕期经常情绪不稳定、孕早期服用药物及孕期饮酒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7.2%,29.2%,36.9%,21.5%,21.5%,12.8%,14.9%,6.2%,27.7%,12.8%,19.5%,10.8%,10.3%,6.1%,8.2%,2.1%,X~2=4.17~15.81,P<0.05~0.01);孕期染发、孕期偏食及孕期接触放射线比例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X~2=0.23~2.71,P>0.05)。 结论:①儿童病残与其母孕期不良行为如孕期接触宠物、孕期被动吸烟、未进行产前检查、孕早期患病、孕期曾接触农药孕期经常情绪不稳定、孕早期服用药物及孕期饮酒有关。②智力低下、脑性瘫痪、唇腭裂、聋哑症和脑发育不全是位居病残前5位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340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脑电图与脑瘫型别、合并损伤及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10/20导系统电极放置法对340例脑瘫患儿行脑电图检查和分析。结果:340例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率为81.5%,伴有智力低下和癫痫发作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2.4%(P〈0.05)和96.6%(P〈0.05);高危因素中颅内出血、早产、出生低体重、颅内感染与脑电图异常发生有密切关系,但各高危因素对脑电图异常发生的影响均没达到显著差异。结论:脑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且脑功能障碍越明显,脑电图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宝安区福利中心收养儿童智力发育情况及智力低下原因的分析。方法220名儿童按照《婴儿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要求,统一采用“韦氏评分”的方法进行智力测定。结果宝安区福利中心收养的220名儿童中,45人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占20.45%。智力低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1988年调查的全国儿童的平均值。结论多种因素可以造成福利院儿童智力发育低下。早期发现、早期针对性干预治疗对提高患儿智力水平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的临床表现和病因。【方法】对52例婴儿痉挛的临床表现和病因进行分析。【结果】52例婴儿痉挛患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成串的痉挛发作、精神发育迟滞和脑电图示高峰失律,痉挛发作次数与智力低下程度密切相关,痉挛发作越频繁智力低下程度越严重;婴儿痉挛病因中产前因素占39.5%,产时因素占51.1%,产后因素仅占9.4%,产前的病因中主要是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结节性硬化、宫内感染;产时病因以窒息、早产儿合并低体重为主要病因;产后因素主要与中毒性脑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关。【结论】婴儿痉挛的病因主要由产时及产前因素引起,应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C)的转归及预后。方法:对168例FC随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8例FC患儿首发中有72.62%(122/168例)在3岁以下;男多于女;26.19%(122/168例)患儿有惊厥家族史;复发率为30.95%(52/168例),FC的复发与初发年龄、体温、FC类型及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癫痫发生率为2.38%(4/168例);智力低下为1.19%(2/168例)。结论:FC的远期预后良好,若无特殊情况不需药物预防,但对FC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儿童癫痫大发作的智力障碍程度和结构特点。方法选取驻马店市计划生育病残儿医学鉴定132例城市儿童癫痫大发作患儿,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商测验,对智力障碍程度和智力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和对照组98例驻马店市某小学6~14岁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低智商发生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151.56,P<0.005);两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经t检验,差异均极显著(t=17.496,23.974,P均<0.001)。132例儿童癫痫大发作的智力障碍发生率高达81.8%(108/132),各分测验年龄量表分的均分与正常儿童均分(10)相比均超过了一个标准差(3),其中图片排列(3.1±3.8)、木块图(3.2±3.3)和分类测验(3.4±4.1)三项分测验量表分超过了两个标准差(6)。结论儿童癫痫大发作是导致儿童智力障碍的重要因素,所致智力障碍的结构特点是在全面智力受损的同时,上述三项分测验所负荷的智力因素受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小儿脑性瘫痪高危因素与神经功能障碍特征:26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了解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的高危因素致病率,脑瘫分型及其并发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与神经功能检查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门诊的265例脑性瘫痪患儿。结果:其中高危因素中早产、窒息、异常分娩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3.0%,36.6%,30.2%。具有2个以上高危因素的患儿占60.4%,有12.1%的脑性瘫痪患儿没有发现明显的高危因素。临床分型:以痉挛型双瘫和四肢瘫最多,分别占33.2%和37.0%,偏瘫占17.4%。合并症:232例(87.5%)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12例(4.5%)有听力障碍;20例(7.5%)有癫痫;15例(5.7%)有视觉障碍。脑电图异常率为57.6%(34/59)、头颅CT的异常率为89.1%(164/184),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为40%(12/30)。结论:早产、窒息、异常分娩、颅内出血和双胎等在脑性瘫痪患儿中比较多见。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并可有CT、脑电图的异常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脑性瘫痪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童难治之症。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及时、早期的康复治疗十分必要。现就83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83例脑性瘫痪患儿为1999年3月~200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男65例,女18例;年龄6个月~16岁,中位年龄3岁8个月。全部病例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确定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犤1犦。2.2临床表现运动伤残:痉挛性脑性瘫痪61例(73%)、其他类型22例(27%)。并发发育异常:智力低下65例(78%)、语言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智力低下是一项非常严重的遗传缺陷,也是多种遗传病的共同表现,我国人口基数大,智力低下总人数较大,严重危害着生产力,是社会和家庭的严重负担,约有37%具有较明显的遗传因素,仅白痴我国就有200300万,仅DS患儿每年出生2万多个,目前活着的DS就有60万以上。通过对智能低下儿童临床及细胞遗传学分析,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减少或防止弱智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常规方法制片,G显带,数20-50个细胞,分析5-10个细胞。结果160例弱智儿童,染色体异常者32例,占总数20%,其中,数目异常者为28例,占总数17.5%;结构异常4例,占总数2.5%;结论智力低下原因很复杂,根据临床特征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智力低下基本可分为先天性智力低下、后天获得性智力低下、遗传性弱智、社会性智力低下,开展产前诊断、新生儿筛查、优生咨询等工作非常重要,要高度重视,另外婚检最好做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甘肃省0~14岁儿童智力低下(MR)的病因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被试,进行现况调查并对数据进行logistic.Cox回归模型统计分析。结果儿童MR现患率比较,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现患率(9.66‰)明显高于城市现患率(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力低下儿童主要来自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村人群;脑疾病在智力低下儿童病因中居首位,产伤是城市儿童智力低下形成的主要原因,产后窒息是农村智力低下形成的主要原因。结论重视儿童医疗保健,减少脑组织损伤,加强产前诊断和优生优育工作.首点放在农村地区.普及牛殖僻康知识.加强特殊教育和护殚干预.  相似文献   

18.
早期行为干预对重度窒息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柯尊宇  明萌  肖玉  梁松 《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113-1115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改善重度窒息患儿智力发育的作用。方法:将70例重度窒息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早期干预治疗至2岁,对照组常规育儿,未予以早期干预措施。所有病例均于1岁、2岁时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干预组1岁、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干预组康复率为91%,对照组康复率为71%;两组患儿预后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82,P&;lt;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重度窒息患儿智力发育,预防及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儿童轻度精神发育迟滞以及边缘智力康复治疗的效果,本文选择1995年1月~1999年12月51例门诊患儿进行对照研究。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共51例,男29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1.32:1。首次门诊年龄分布,5~6岁7例(13.73%),7~10岁25例(49.02%),11~14岁19例(37.25%)。采用CCMD—2—R诊断标准诊断边缘智力25例,轻度精神发育迟滞26例。首次门诊均作韦氏幼儿或儿童智力测验,经过1—3年的康复训练,再作智力测验,并进行比较研究。康复治疗组3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其智力低下患儿早期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71例智力低下患儿予以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71例患儿中显效43例(60.56%);有效15例(21.1%);无效12例(16.9%),总有效率83.1%。平均发育商值从(55.78±7.63)提高到(78.52±8.98),t值17.89,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并提示年龄越小、家庭文化刺激环境越好治疗效果越好。结论早期智力干预能改善智力低下儿童的智能结构,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