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良好血运机制的建立是工程化组织成功植入的关键。 目的:观察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植入小鼠皮下的人脂肪来源干细胞-透明质酸钠复合物中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向血管内皮迁移情况的影响。 方法:由吸脂术所得的脂肪组织中分离提取人脂肪来源干细胞进行培养传代,取第3代人脂肪来源干细胞进行cm-dil荧光标记后制成 5×10^9 L-1的细胞悬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配成2 mg/L的工作液。将由0.25 mL透明质酸钠凝胶、0.2 mL细胞悬液和0.05 mL工作液/DMEM混合制成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对照组移植物分别植入小鼠背部左右两侧皮下作自身对照,6周后取材,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荧光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与结论:植入处未出现结节、坏死及液化,取材时无凝胶残留。苏木精-伊红染色见标本性质多为脂肪组织及疏松结缔组织。荧光显微镜下仍可见标记人脂肪来源干细胞的cm-dil荧光,其与标记小鼠血管内皮的FITC荧光重合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多于对照组(P〈0.05)。提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透明质酸钠支架中的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向血管内皮迁移、分化。  相似文献   

2.
蒋斌  杨锋  刘志坤 《中国临床康复》2012,(34):6343-6348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骨损伤的修复,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骨替代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组织修复,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修复兔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构建桡骨缺损兔模型,按植入材料的不同共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照植入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空白组无任何材料植入。结果与结论:干预12周时,X射线片检查显示,实验组骨植入区新骨发生骨性融合,髓腔再通骨缺损已基本消失;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成熟的板层骨、成熟的哈弗氏系统以及破骨细胞增生引起的骨质吸收区;以上结果均为实验组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可促进骨缺损修复,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含有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缓释性胶原蛋白海绵对大鼠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并与单独应用胶原海绵和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进行效果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07/09在暨南大学药学院完成。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损伤模型后,40只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造模后肌注生理盐水,1次/周,10μL/次,连续4周。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注射组8只,造模后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1次/周,500u/次,连续4周。胶原海绵组8只,用2cm&;#215;2cm的胶原海绵包裹受损神经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8只,用2cm&;#215;2cm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包裹受损神经处。假手术组8只,未切断坐骨神经,术后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第2,3,4,5周测定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并评定坐骨神经的功能指数;第5周测定后处死动物,取远端坐骨神经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情况。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结果:各组大鼠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蛋白海绵逐步降解,远端神经光泽、周径正常。②光镜观察结果: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的神经纤维、髓鞘和雪旺细胞都较接近假手术组,可显著改善受损神经的病理形态学结构。③电生理学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结果:术后第2,3,4,5周胶原海绵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基本一致,而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和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lt;0.01);而且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评定结果明显优于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P&;lt;0.01)。④电生理学检测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最接近假手术组,明显快于其他3组(P&;lt;0.01)。结论:以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可吸收性较好的胶原蛋白海绵为载体,与稳定性和活性较差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结合,应用于神经损伤的修复,获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红  米丛波  祝军 《中国临床康复》2014,(15):2377-2382
背景:细胞因子在牙周组织改建机制中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直接介导作用。目前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正畸力作用后对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及机制尚未见报道。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炎性牙周条件下参与牙移动及牙周改建的机制。 方法:选用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牙周炎模型,随机分为2组,炎性对照组5只,炎性加力组25只。炎性加力组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施加50 g的力值,分别在受力1,3,5,7,14 d处死,每次处死5只。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牙齿受力移动不同阶段牙周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分布变化。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受力牙齿与未受力牙齿牙周组织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炎性对照组中可观察到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牙周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分布较均匀。炎症加力组大鼠牙周组织内肝细胞生长因子受力后表达增高,在第5天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其中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破骨细胞均为强表达。提示肝细胞生长因子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其表达随时间呈现一定规律,炎症刺激可导致牙周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含有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缓释性胶原蛋白海绵对大鼠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并与单独应用胶原海绵和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进行效果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07/09在暨南大学药学院完成。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损伤模型后,40只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造模后肌注生理盐水,1次/周,10μL/次,连续4周。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注射组8只,造模后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1次/周,500U/次,连续4周。胶原海绵组8只,用2cm×2cm的胶原海绵包裹受损神经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8只,用2cm×2cm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包裹受损神经处。假手术组8只,未切断坐骨神经,术后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第2,3,4,5周测定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并评定坐骨神经的功能指数;第5周测定后处死动物,取远端坐骨神经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情况。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结果:各组大鼠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蛋白海绵逐步降解,远端神经光泽、周径正常。②光镜观察结果: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的神经纤维、髓鞘和雪旺细胞都较接近假手术组,可显著改善受损神经的病理形态学结构。③电生理学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结果:术后第2,3,4,5周胶原海绵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基本一致,而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和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而且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评定结果明显优于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P<0.01)。④电生理学检测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海绵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最接近假手术组,明显快于其他3组(P<0.01)。结论:以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可吸收性较好的胶原蛋白海绵为载体,与稳定性和活性较差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结合,应用于神经损伤的修复,获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骨损伤的修复,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骨替代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组织修复,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修复兔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构建桡骨缺损兔模型,按植入材料的不同共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照植入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空白组无任何材料植入。结果与结论:干预12周时,X射线片检查显示,实验组骨植入区新骨发生骨性融合,髓腔再通骨缺损已基本消失;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成熟的板层骨、成熟的哈弗氏系统以及破骨细胞增生引起的骨质吸收区;以上结果均为实验组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可促进骨缺损修复,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物。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表明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大鼠损伤脊髓后,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脊髓再生,但具体作用途径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损伤大鼠脊髓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取家兔坐骨神经以双酶消化法制成许旺细胞悬液后,再用气体喷入法制成海藻酸钡-许旺细胞微囊.同法制备不包被许旺细胞的空囊.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细胞组、空囊组、微囊组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处植入明胶海绵吸附的10 μL许旺细胞悬液、10 μL空囊、10 μL海藻酸钡-许旺细胞微囊;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采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制作脊髓标本切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造模后即刻大鼠右后肢出现瘫痪;材料移植后7,14,28 d,微囊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BBB评分明显优于细胞组、空囊组(P<0.05或P<0.0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细胞主要见于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及胶质细胞的胞核内.材料移植后第1,3,7天,胶质细胞主要在脊髓损伤附近处表达,其中第3天表达量最大;第14天在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内可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微囊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细胞组、空囊组;之后各组表达程度均明显下降.提示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损伤大鼠脊髓后,可以抑制异种移植后免疫排斥,减轻炎症反应,增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促进后肢功能恢复和脊髓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验拟验证外治法治疗运动创伤性关节炎模型兔膝关节滑膜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运动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01/06在广州体育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内分泌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普通级健康雄件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体质量2.1-2.6 k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外治法组,每组8只.②实验方法:以Hulth模型制备运动创伤性关节炎模型.造模8周后外治法组用中药熏蒸配合手法弹拨以及电刺激治疗4周.③实验评估:4周后每组取部分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另每组取部分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实验动物膝关节滑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纳入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滑膜组织结构变化:正常组滑膜无增生肥厚,滑膜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见纤维细胞排列均匀、规则:关节软骨外观呈蓝白色,无裂纹及溃疡.模型组滑膜充血、部分粘连,苏木精-伊红染色见滑膜绒毛肥厚与纤维样化;关节软骨失去原有的光泽.外治法组的关节软骨皆仍有光泽,略发黄,软骨表面无明显的裂纹、糜烂及溃疡形成.②滑膜组织中细胞因子变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平均吸光度正常组为0.126 1±0.029 0,模型组为0.238 6±0.040 0,与外治法组0.513 5±0.038 0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外治法能够促进实验动物膝关节滑膜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受损软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探讨其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5/2005-03广西医科大学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29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表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用药组7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8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6例、生理盐水对照组8例。各组患者均在处理创面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伴感染者经有效抗生素静脉滴注至感染完全控制,创面刮除病理性肉芽。联合用药组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单纯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给予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生理盐水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擦拭创面。各组敷料包扎,隔天换药,于处理创面后第3,7,14天观察创面上皮葡行情况和肉芽组织成熟程度。结果:实验选用糖尿病足患者2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创面愈合率的比较:创面处理后第3天各组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7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均明显提高(P〈0.05);创面处理后14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均显著提高(21.67&;#177;1.53)%,(33.50&;#177;1.56)%,(28.77&;#177;1.50)%,(23.73&;#177;1.20)%(P〈0.01或0.05),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为明显。②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肉芽组织生长大体观察情况:各组于创面处理后第3,7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均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14天,联合用药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林仰东  赵博  殷恺 《中国临床康复》2014,(20):3184-3189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具有多功能的细胞生长因子,对来源于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的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作用。方法:将第5代人牙周膜细胞,以1×108 L-1的浓度分别接种到96孔板,随机分成4组,分别加入含0,1,10,100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积分数为15%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在第1,3,5,7天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在第1,7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4组之间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情况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586,P=0.024),随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质量浓度的增大,吸光度值均增大,其中10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吸光度值均大于其他组(P 〈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各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00),浓度越大,活性越低(P 〈0.05)。结果显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1-100μg/L范围内质量浓度越高,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探讨其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5/2005-03广西医科大学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29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表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用药组7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8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6例、生理盐水对照组8例。各组患者均在处理创面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伴感染者经有效抗生素静脉滴注至感染完全控制,创面刮除病理性肉芽。联合用药组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单纯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给予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生理盐水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擦拭创面。各组敷料包扎,隔天换药,于处理创面后第3,7,14天观察创面上皮葡行情况和肉芽组织成熟程度。结果:实验选用糖尿病足患者2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创面愈合率的比较:创面处理后第3天各组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7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均明显提高(P<0.05);创面处理后14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均显著提高(21.67±1.53)%,(33.50±1.56)%,(28.77±1.50)%,(23.73±1.20)%(P<0.01或0.05),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为明显。②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肉芽组织生长大体观察情况:各组于创面处理后第3,7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均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14天,联合用药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背景:牙周膜干细胞是牙周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促进牙周膜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有助于牙周疾病的治疗。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对牙周膜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人牙周膜组织,获得牙周膜干细胞,经体外鉴定、扩增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流式细胞仪对牙周膜干细胞进行生物学检测。分别在成骨细胞诱导培养液中加入成骨诱导液(对照组)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持续诱导7,14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以及茜素红染色,并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标志性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刺激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钙化结节明显高于对照组,Runx2、Alp、col-1的mRNA呈高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刺激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钙化结节也高于对照组,Runx2、Alp、col-1的mRNA表达量也高于对照组。提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体外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3.
背景:课题组运用发酵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多聚羟基烷酸——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物,不仅具有聚羟基烷酸的通性,而且其柔韧性与加工性能得到较大改善。目的:检测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物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1/O/W2超声乳化法制备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物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球,采用全骨髓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照培养液中所含成分不同分为3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纳米微球组、对照组,其中前两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有效质量浓度分别设为10,20,50μg/L。结果与结论:共培养第1,3天,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与纳米微球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即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明显促增殖作用;第5,7天纳米微球组吸光度值高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P〈0.01),即纳米微球缓慢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明显提高生物利用度;第10天纳米微球组细胞仍然有较强的增殖能力,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此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对照组间差异已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纳米微球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能发挥较为持久的生物学效应,可以持续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背景:前期初步研究发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颞下颌关节盘细胞方向分化,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μg/L诱导组合成胶原量明显高于5μg/L诱导组。目的:观察经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P3,P4细胞,用5,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未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做对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用第7,14,21天的细胞爬片行蕃红O、天狼猩红和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观察第21天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经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颞下颌关节盘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形态分化,10μg/L组细胞更像关节盘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向颞下颌关节盘细胞方向分化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背景:实验研究表明,生长因子能促进心肌血管再生,采用纤维蛋白胶心肌内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血管再生作用和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评价纤维蛋白胶心肌内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局部相关血管生长因子表达与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探讨心肌内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再生的治疗作用。 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和上海新兴血液制品研究所。 材料:实验于2001-06/2003-03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外科动物实验室和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清洁级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雌雄不拘。随机将犬分为2组:激光心肌血运重建组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每组6只。 方法:①将12只成年健康杂种犬于麻醉开胸后暴露心脏,结扎左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动物随机分为2组:激光心肌血运重建组于急性心肌梗死30min后行透壁心肌打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则于急性心肌梗死30min后行非透壁心肌打孔,并随后向孔道内注射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胶。②术后第8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PIAS-2000型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程序分析缺血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的变化。③均数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或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激光心肌血运重建组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梗死区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定量分析。 结果:激光心肌血运重建组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分别有5只和6只犬进入结果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定量分析发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梗死区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的显色面积均高于激光心肌血运重建组(t=-7.505,-2.690与-6.895,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的平均吸光度也高于激光心肌血运重建组(t=15.271。P〈0.05)。 结论:心肌内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提高缺血心肌局部相关血管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的表达水平,增强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16.
背景:体内实验证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有效保护庆大霉素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但对体外培养细胞的作用如何不多见.目的:在建立庆大霉素肾毒性体外细胞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庆大霉素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酶加网筛方法分离纯化昆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8L~(-1),将细胞悬液移入96孔细胞培养板,分组培养: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庆大霉素组:10,30,50 μL/孔(即400,1 200,2 000 U/孔)记为G1、G2、G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20,50,80μL/孔(HP 90,225,360 ng/孔)记为B1、B2、B3:庆大霉素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组:先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2 h后,再加庆大霉素12 h培养,分9个剂量组,即G1B1、G1B2、G1B3、G2B1、G2B2、G2B3、G3B1、G3B2、G3B3,每组4复孔.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与结论:庆大霉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呈剂量依赖性,中、高浓度组的上皮细胞皱缩,变圆,肿胀,贴壁差,内部胞质破坏严重,结构紊乱,低浓度组细胞数量改变不明显,并且开始有成纤维细胞出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各组细胞饱满、折光性强,数量明显增多,50 μL/孔浓度以上效果显著,与80 μL/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庆大霉素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组中低浓度庆大霉素组细胞未见明显损害,细胞数量反而增多,中浓度庆大霉素组损害的细胞崩解减少、细胞皱缩和贴壁差的程度有所减轻,高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后细胞形态良好,但高浓度庆大霉素所致细胞肿胀、坏死损伤任何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都无法改善.50 μL/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中、低浓度庆大霉素所致肾毒性有拮抗作用,对高浓度庆大霉素所致肾毒性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飞  李康华  吕国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4):74-75,i004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在不同类型的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以期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2-12/2003-05手术中所获得的椎间盘组织标本54例,其中41例来源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取得的椎间盘组织(包含型17例,非包含型24例),13例来源于脊柱侧凸前路手术及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所获得的椎间盘组织.将这些椎间盘组织作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检测,并作对照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椎间盘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为阴性,突出椎间盘组织中包含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为47%(8/17),非包含型为83%(20/24),包含型及非包含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包含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低于非包含型(P<0.05).非包含型中病程在1年以上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率明显低于病程在1年之内者(P<0.05).结论:突出椎间盘组织可以诱导产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且与突出类型、病程相关,提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腰椎间盘组织退变、自发性吸收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与培养条件有密切关系,改变支架材料的表面特性,三维结构,增加生长因子均可实现对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控制.目的:制备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附着生长的、具有最佳孔隙率和孔隙结构的药物缓释组织工程支架--三维大孔支架,提供能促进多能干细胞生长的微环境.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材料:实验所用健康成年 SD 大鼠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壳聚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购自Sigma公司.方法:实验于2003-03/2006-12主要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用不同比例的壳聚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明胶依次混匀,通过控制冷冻、复温和干燥时间处理使其具有最佳孔隙率和孔结构,制备具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功能的三维大孔支架.取SD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移植于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三维大孔支架上进行三维培养,与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支架对照.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主要观察指标:用ELISA和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三维结构和缓释性能,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TT、细胞计数及扫描电镜方法观察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三维大孔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状态和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三维大孔支架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性能,孔隙尺寸与不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支架三维结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三维大孔支架能提高在支架上立体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增殖和活力,与不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支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三维大孔支架能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利于在支架上立体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为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背景:脑缺血预处理可增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可能导致脑缺血耐受的产生.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给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缺血预处理及模型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预处理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前3 d用插入尼龙线阻塞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后再灌注22 h.模型组第一次手术将线栓前推5 mm,不阻断血流,其他同预处理组.假手术组仪插入尼龙线不阻塞大脑中动脉.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3组间神经细胞变化.用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分别比较3组神经功能评分、光镜下脑缺血再灌注区神经细胞形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缺血面积及缺血程度均减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果提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而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人体脂肪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再血管化过程,有利于脂肪细胞的成活。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01-11/2006-03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采用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的患者60例,共73个部位,所有患者均排除器质性病变且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取出的脂肪经过清洗、过滤备用。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在要移植的脂肪中加入10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庆大霉素液,每100mL脂肪颗粒中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万单位。②对照组只加入庆大霉素液不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术后半年随访,观察一次注射后的治疗效果。评估标准:凹陷充填后丰满平坦,双侧对称满意者为优;凹陷充填后较丰满平坦,双侧基本对称较满意者为良。结果:①术后半年随访,本组60例患者均使凹陷部位得到不同改善,无一例发生感染、液化及干酪样坏死等并发症。②术后半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优良率为87%,对照组优良率为5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人体移植脂肪的存活,改善面部凹陷畸形脂肪移植的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