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曲面断层摄影与颞颌关节侧位摄影技术对显示下颌髁状突形态结构和活动情况的优越。材料与方法:将50例颞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分别用颞颌关节曲面断层摄影技术和颞颌关节侧位摄影技术对双侧颞颌关节进行开口闭口位检查,各摄100张图片。结果:分析图片,用颞颌关节曲面体断层摄影技术,颞颌关节结构中下颌髁状突显示清晰92张,8张显示不清或不能显示;而用颞颌关节侧位摄影技术,颞颌关节结构中下颌髁状突显示清晰68张,32张显示不清或不能显示。结论:应用颞颌关节曲面断层摄影技术检查颞颌关节显示下颌髁状突形态结构和活动情况明显优于应用颞颌关节侧位摄影技术,而且应用前者方法:简单易行病人容易配合。  相似文献   

2.
姚军  胡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526-5527
目的:通过手术造成犬颞颌关节应力失衡,探讨髁状突适应性变化。方法:选用16只成年犬,截除下颌升支前份骨及喙突,使一侧颞肌与下颌骨分离,在术后1,3,6个月通过X射线、光镜及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关节因其力学改变而引起的髁状突适应性变化。结果:光镜下显示髁状突纤维层增厚,排列紊乱,增殖层细胞增多。扫描电镜下未见病理性损害。结论:下颌升支前份骨及喙突截除术可引起术侧髁状突的进行性改建,不会引起颞颌关节的病理性损害。表明除了关节本身位置变化及咬合关系改变可引起髁状突的改建外,任何涉及整个关节结构的任何部分改变都能引起髁状突软骨的反应。提示颞颌关节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可减少关节适应能力和增加关节紊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髁突滑膜肉瘤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颞下颌关节髁突滑膜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左侧耳前区疼痛不适5个月,加重并肿胀半个月就诊。外院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炎,经相关治疗效果不佳,近期病情加重来我院就诊,经专科查体及CT检查以左侧颞下颌关节肿瘤收入院。行左侧颞下颌关节肿瘤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髁突滑膜肉瘤,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发现胸部及后颈部可疑转移病灶,予放、化疗3个月,复查未见局部复发。结论颞下颌关节髁突滑膜肉瘤临床少见,对可疑骨质破坏者,应进一步行CT及MRI等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手术造成犬颞颌关节应力失衡,探讨髁状突适应性变化。方法:选用16只成年犬,截除下颌升支前份骨及喙突,使一侧颞肌与下颌骨分离,在术后1,3,6个月通过X射线、光镜及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关节因其力学改变而引起的髁状突适应性变化。结果:光镜下显示髁状突纤维层增厚,排列紊乱,增殖层细胞增多。扫描电镜下未见病理性损害。结论:下颌升支前份骨及喙突截除术可引起术侧髁状突的进行性改建,不会引起颞颌关节的病理性损害。表明除了关节本身位置变化及咬合关系改变可引起髁状突的改建外,任何涉及整个关节结构的任何部分改变都能引起髁状突软骨的反应。提示颞颌关节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可减少关节适应能力和增加关节紊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口内入路髁突切除通气正颌术后颞下颌关节结构变化的影像学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0例于我院接受口内入路髁突切除同期正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半年、术后1年以上其患侧及健侧颞下颌关节间隙情况。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患侧、健侧颞下颌关节间隙在术后1周、术后半年、术后1年以上有较大的变化,但关节结构逐步趋稳。结论:对髁突或颌骨肥大患者采用口内入路髁突切除并配合相应的正颌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病症情况,对矫正患者面部畸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与颞下颌关节疾病密切相关.髁突软骨细胞是髁突软骨的重要细胞成分,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建立髁突软骨细胞库,可以生物性修复关节软骨的损伤.研究了解髁突软骨细胞的凋亡机制将会对颞下颌关节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现就近几年有关髁突软骨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颞下领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尤其在青壮年中发病较多。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继龋病、牙周病和错(牙合)之后的第四位口腔流行病。要识别症状,探索病因,寻求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必先弄清其结构和功能。一、颞下颌关节的解剖该关节是将下颌骨连结于颞骨而成的一对左右连动关节。颞骨下颌关节窝呈卵圆形,髁状突呈椭圆形,前界为关节结节,后界止于鳞鼓裂。髁状突顶部有一横嵴,分为前斜面与后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W-Splint治疗颞下颌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例颞下颌骨关节病患者,采用RW-Splint治疗至症状消除后,用锥束CT检查髁状突表面骨质改变情况,分析RW-Splint对颞下颌骨关节病患者症状和髁突改建的影响.结果:戴入RW-Splint后,颞下颌关节区疼痛症状缓解有效,髁状突表面骨皮质改建明显,关节间隙变化明显.结论:RW-Splint治疗颞下颌骨关节病,髁状突表面修复及患者疼痛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张闭口练习及咬合训练在少年髁状突骨折后自然改建改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少年髁状突骨折患者46例及同龄健康少年46名,髁状突骨折患者手术后4周开始进行张闭口练习及咬合训练,一年后根据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的情况,对颞颌关节进行绘画测量分析。结果有4例患者在张闭口练习及咬合训练初期出现颞颌关节病症状,9例髁状突骨折后的小骨片在改建过程中部分被吸收。治疗一年后髁状突骨折患者关节前间隙为(2.88±0.76)mm、关节后间隙为(2.35±1.03)mm,髁突位置基本居中(N/M1.09±0.23),与同龄健康少年的颞颌关节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少年髁状突骨折后自然改建改的过程中,张闭口练习及咬合训练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常发部位之一[1]。由于髁状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髁状突还是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髁状突骨折治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下颌骨的正常发育、颌牙合功能以及面部外形。作者自1980~1998年对105例儿童髁状突骨折病例的分析 ,从病因及治疗方面进行了总结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儿童髁状突骨折病例105例(120侧) ,占同期髁状突骨折618例的17 %。其中男89例 ,女16例 ,男女之比为5.56:1。年龄1.5~12岁 ,平均8.4岁。其中单侧髁状突骨折90例(85.7…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下颌升支后缘垂直切开术重建颞下颌关节治疗髁突骨软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例应用下颌升支垂直切开术治疗髁状突骨软骨瘤的患者随访11~36个月,通过影像学及咬合关系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咬合关系和面型均恢复良好,影像学未观察到明显的骨性吸收,且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带有翼内肌蒂的下颌升支后缘垂直切开上移重建颞下颌关节,可以有效防止骨吸收使其具有更好的远期临床效果,是治疗髁状突骨软骨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侯录等研发的颊侧多曲簧矫治器是一种新型的可全天戴用的矫治器,主要用于乳、替牙期安氏III类错耠畸形,利用颊侧多曲簧柔和的弹力在推上颌骨向前促进其发育的同时,抑制下颌的过度向前发育,形成颌间III类矫形力,引起颞下颌关节产生适应性改建,并使下颌功能性后退,解除反殆。目的:观察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早期安氏III类错胎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值的变化。方法:选择功能性或骨性下颌前突的安氏III类错硷患者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初诊年龄5-13岁,平均年龄8.5岁。拍摄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前后的颞下颌关节闭口位X射线片,测量颞下颁关节间隙。结果与结论:矫治后患儿颞下颌关节间隙发生改变,关柑前间隙增大、后问隙减小,髁突明显后移位,髁突位置基本正常。说明颊侧多曲簧矫治器适当的持续加力作用,能引起颞下颌关节适应性改建,髁突前移,不会对颞下颌关节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RW-splint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者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方法:选取18例有临床症状的TMD患者,采用RW-splint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用锥形束CT(CBCT)对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扫描,测量颞下颌关节上、前、后、内、外侧间隙,分析髁突位置变化.结果:RW-splint治疗后患者颞下颌关节上、后、内侧间隙变宽,前、外侧间隙变窄,但以上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W-splint治疗使髁突发生向前、向下、向外移动趋势,改善髁突位置可能是RW-splint治疗TMD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处理方式治疗小型猪髁突囊内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进一步探索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的机制。方法小型猪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10侧颞下颌关节),采用手术方法造成双侧髁突囊内骨折,切除外侧部分关节盘;分别采用自然愈合、关节囊内注射生理盐水、关节囊内注射地塞米松、微型钛板内固定4种处理方式治疗囊内骨折,每一种处理方式治疗10侧。分别于术后3月、术后6月,大体、CT检查及组织学观察比较四组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生率。结果自然愈合组9侧、生理盐水组4侧与地塞米松组3侧均可见关节结构消失,关节间隙变窄,髁突增生膨大;钛板固定组2侧髁突变形,关节间隙变小。结论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和钛板固定三种处理方式具有减少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的作用,至于哪种处理方式治疗髁状突囊内骨折更佳,则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颏部对冲伤常常导致颏部骨折或髁状突颈部骨折,直接导致关节窝骨折的在临床上较少见。颞下颌关节位于颅底,关节窝骨折后如何有效地恢复患者原有的关节窝解剖学形态和咬殆功能是治疗的关键问题,国内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笔者初步尝试颌间弹性牵引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窝骨折患者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颞下颌关节假体的材料、设计、适形与固定技术及临床应用进行文献复习。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8-01/2006-12有关人工颞下颌关节假体方面的文献,检索词“temporomandibular joint,joint prosthe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人工颞下颌关节假体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9篇相关文献,其中28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41篇,其中因研究目的与本研究无关者23篇,18篇系重复同一研究。资料综合:人工关节是矫形外科近30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人工颞颌关节置换的目的在于增进下颌的功能,缓解疼痛,预防严重的并发症。随着材料学、组织工程、关节生物力学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工颞下颌关节在关节假体的植入材料、假体的设计、假体的适形与固定技术等方面也发生了显著改进。人们从单纯模拟其外形、机械运动到更注重生理功能。追踪人工髋、膝关节的新进展并将有益的成果用于颞下颌关节假体的设计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论:假体材料对人工关节的发展具有先导和推动作用,良好的设计及适形与固定是假体行使功能的必要条件,关节生物力学的研究是必要的。人工颞下颌关节的研究有待深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颞颌关节又称颞下颌关节,属于滑膜性多骨的双侧联动关节,能上提、下降及侧转运动。成形性变化很大,随着年龄及咀嚼功能的改变而塑形。它由关节囊、关节凹、关节盘、髁状突和关节韧带等组成(附图)。 1 关节囊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韧性很强的纤维囊,维持关节组织的位置。囊内称关节腔,上起颞骨关节结节及关节凹周缘,中部与关节盘相连,下止髁颈,以关节盘为界分上下两腔,上腔大而松软,允许髁突和关节  相似文献   

18.
颞颌关节邻接耳部,生理功能较强,创伤后症状比较严重,如延误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可以造成关节强直。随着工业、建筑业、交通事业的发展,颞颌关节创伤病人逐渐增多,常见有颞颌关节挫伤、创伤性滑膜炎、关节盘损伤和髁状突骨折。  相似文献   

19.
对髁状突骨折术后患儿采用咀嚼运动训练,开口度训练,颞颌关节按摩等康复方式,观察其对儿童髁状突骨折咬合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66例患儿中,64例张口度>37mm,咬合功能恢复到伤前咬合关系。本组观察说明早期的功能训练可避免儿童下颌关节的退行性变及颌肌肉的废用性畏缩,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咬合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RI在髁突骨折后颞下颌关节软组织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急性单侧或双侧髁突骨折17例行MRI检查,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及损伤的类型进行分类、分级,分析髁突损伤程度与颞下颌关节软组织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17例共23个髁突骨折,其中14个为髁突Ⅱ级损伤,9个为Ⅲ级损伤.Ⅱ级、Ⅲ级损伤中出现关节盘移位分别为8个(57.1%)、9个(100.0%),关节内出血为5个(35.7%)、9个(1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囊撕裂分别为1个(7.1%)、2个(22.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骨折损伤程度与关节盘移位、关节内出血呈明显正相关性(r =0.691、0.643),与关节囊撕裂无明显相关性(r=0.219).结论 MRI可明确诊断髁突骨折患者颞下颌关节软组织损伤,且髁突损伤程度越重,关节盘移位、关节内出血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