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老年人越来越关注健康重视养生。本人结合七年的查体档案、两次住院病历、家庭三代人的健康状况及通过电视网络讲座学习的经验,总结了"五补"养生方法,既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阳补、阳补不如神补,五法兼用层层递进并有所侧重,没病预防保健有病医院治疗,中西结合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五补法标本兼治,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清代养生家李渔说:"养生之诀,以睡眠为先。"又有常言道:吃得好不如睡得好。还有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可见睡眠之于人是多么重要。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人们应充分利用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为生命积蓄能量。人人都要睡觉,但不是人人都能睡好。无法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健康和养生是极其不利的。那么,如何才能睡个好觉呢?睡前泡脚人们常说:"富人吃补药,穷人  相似文献   

3.
以水养生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饮为先。被誉为"生命之源"的水,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中国有句古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此中透露出"水与养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韦公远 《健康生活》2012,(12):40-40
古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在冬季这个进补的大好时机,如何从自身健康状况出发,把食补、药补、神补三者有效地配合应用,是冬季进补的一门学问。因此,进补也是颇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5.
健康长寿离不开“四补”,即神补、动补、食补、药补。“四补”在健康长寿中的位置、作用以及相互关系,古今健康长寿的老人已给我们作了充分验证并得出了结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神补。  相似文献   

6.
去病延年,寄希望于“药补”与“食补”者多。其实,历代医家对于“神补”甚为重视。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的告诫。 祖国医学认为:稳定的精神情绪,对人体脏腑气血能起到良好影响;而神志反常,喜怒无度,思虑太过,都会伤神,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说法。“神  相似文献   

7.
倪青 《健康》2006,(11)
人体需要合理的免疫力,免疫力过弱或过强对人体都有害。人体免疫力是“体内”和“体外”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才能安全、有效、合理地提高免疫力?中医有句谚语“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又说“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  相似文献   

8.
正春季气候干燥,阳气上升,气温转暖,而人体却正处于春困的特殊时期,所以说春季也是养生的关键时期。古今中外,无不对睡眠养生给予充分肯定。我国自古就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的说法。中医对睡眠的经典解释是"阴气盛则寐(入睡),阳气盛则寤(醒来)",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者,能长生"。宋代文豪陆游在《午梦》一诗中写道:"苦爱幽窗午梦  相似文献   

9.
谈到冬季进补,古往今来,“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以致许多人对药补或食补产生偏见。但笔者认为,既然是补,只要选择适宜,服用得当,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文 《医药与保健》2004,12(1):54-54
俗话说:“今冬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强,能让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来年开春乃至全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我国古代素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的说法。如何把食补、药补、神补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产生最大的  相似文献   

11.
人体需要合理的免疫力,免疫力过弱或过强对人体都有害。人体免疫力是“体内”和“体外”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才能安全,有效,合理地提高免疫力?中医有句谚语:“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又说“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  相似文献   

12.
正"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食补,即结合自身情况,通过调整日常饮食种类和进食方法等,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身体强健或愈疾防病的一种养生方法。通过食补达到养生的目的,被称为食疗养生,简称"食养"。通俗点说,就是通过调整饮食的摄取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保养。食疗养生的意义食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生存所  相似文献   

13.
享寿九十高龄的我国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在生前的书房里挂着一幅落款为“新我左笔”的养生条幅,有四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静补,静补不如心补。”由此可见,在费老的心目中,所有的补,最重要的是“心补”。把心补放在老人保健之首位,从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是完全正确的。 所谓“心补”,就是讲究心理  相似文献   

14.
<正>在很多人的理念中,要健康就要养生,所谓养生往往是借助滋补品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殊不知,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而惜命的最好方式,不仅是养生,更要控制情绪。我曾遇到过几位患癌症的朋友,他们多少都有坎坷的心路历程,不是夫妻关系紧张就是工作环境闹心,内心里承受着煎熬、抑郁、伤痛,而这些负面情绪都会沉淀在身体里。即使大脑暂时忘记了,可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猴头燕窝,不如多吃米馍".金元时代名医张从正指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这些都说明在当时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萍儿 《现代养生》2011,(12):7-7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寒冷的冬季,能够喝上一碗热粥不仅可以驱赶寒气,还可起到益气养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调理饮食,是指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止疾病,也就是饮食养生的意思。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中医著作《黄帝内经》就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实则是科学的混合性食谱。清代《蠢子医》一书说食补时比喻说:“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说明了药补不如食补的道理,可见饮食调理养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肖学利 《家庭健康》2011,(16):30-31
被中医界尊为“国药泰斗”的金世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材系统高级职称评委.金世元大半生都和药材打交道,有两句话对他的健康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句是“药食同源”,另一句是“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所以,他从不提倡仅仅依靠药材养生.  相似文献   

19.
药补、食补、神补均属"养生摄生"的范畴,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补药情有独钟,认为凡补药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可谓"人参误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食补在当今也很流行。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神补应提到三补之首。  相似文献   

20.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人相应,养生亦需顺应自然特点。中医学认为,人体阳气于冬季内藏,阴气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存阶段,也是虚弱者的进补好季节。进补,有两种方法:一为食补,一为药补。实践证明,药补不如食补,故冬补应以食补为主。补品的选用,应注意性别不同、体质差异、长幼胖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