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比较亚硒酸钠(Na2SeO3)和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NB4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应用MTT实验、DNA琼脂糖电泳,细胞内DNA含量检测研究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用化学发光法,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5μmol/L亚硒酸钠和1μmol/L三氧化二砷作用24小时后均能诱导NB4细胞凋亡。在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亚硒酸钠和三氧化二砷组均伴有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提高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但在亚硒酸钠组还伴有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下降,用N乙酰半胱氨酸提高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后,增强了硒诱导NB4细胞细胞和氧化应激的作用,但是抑制了砷诱导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亚硒酸钠和三氧化二砷同样可以诱导NB4细胞的凋亡,但是二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第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胰岛β细胞株MIN6,分为对照组、tBHP(25μmol/L)组、GLP-1(10nmol/L)组和GLP-I+tBHP组.Annexin V-F 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Griess法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内NO水平.结果:25μmol/L tBHP作用1h可诱导MIN6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内NO含量明显增加.预先经过10nmol/L GLP-1作用24h后,tBHP诱导的MIN6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同时细胞内NO含量亦显著降低.结论:GLP-1可以抑制tBHP诱导的胰岛β细胞株MIN6凋亡,其机制可能与GLP-1减少tBHP诱导的NO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慢性暴露于高糖和高游离脂肪酸的大鼠离体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离体胰岛细胞培养于5.5-16.7 mmol/L葡萄糖或5.5 mmol/L软脂酸中48 h,再加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5 mg/L)培养24 h。收集各组胰岛细胞,加入5.5-16.7 mmol/L葡萄糖刺激培养1 h。收集培养液,用放免法测定其基础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水平。结果:低糖组(5.5 mmol/L葡萄糖)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5 mg/L)处理后的β细胞基础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糖(16.7 mmol/L葡萄糖)及高脂(0.5 mmol/L棕榈酸)组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GSI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用2.5-5 mg/L二甲双胍干预后,高糖及高脂组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GSIS较未治疗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低糖环境下,二甲双胍对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慢性高糖及高脂可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而2.5-5 mg/L二甲双胍能改善糖脂毒性所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提示二甲双胍降糖效果除了其外周作用外,可能对糖脂中毒的β细胞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17-二甲胺乙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MAG)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方法 用CCK-8检测17-DMAG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酶标仪检测细胞内ROS的变化.结果 17-DMAG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殖.0.25 μmol/L、0.5 μmol/L、1.0 μmol/L、2.5μmol/L作用于HT-29细胞24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2.17±1.15)%、(28.45±1.16)%、(35.04±1.58)%和(46.85±2.44)%,作用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7.55±0.65)%、(33.33±1.23)%、(46.20±4.76)%和(55.45±4.47)%,作用72h,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9.19±1.74)%、(44.29±2.00)%、(50.66±2.17)%和(58.84±3.18)%.正常对照组HT-29细胞24h的自然总凋亡率(早期+晚期)为(2.72±0.57)%,0.25 μmol/L、0.5μmol/L、1.0 μmol/L和2.5μmol/L 17-DMAG干预24h后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5.38±0.46)%、(6.88±0.52)%、(10.44±0.32)%与(17.87 ±4.66)%,17-DMAG作用HT-29细胞24h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5 μmoL/L、0.5μmol/L、1.0 μmol/L和2.5 μmol/L 17-DMAG作用HT-29细胞12 h与24h,其活性氧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7-DMAG体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可能部分与细胞内的ROS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研究表明地塞米松可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凋亡,但其机制不清,有关地塞米松干扰星形胶质细胞的周期素表达的作用未见报道。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引起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凋亡与周期素表达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0,10-5,10-4,10-3mol/L)与纯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孵育24h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周期素A和E在星形胶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地塞米松10-5,10-4mol/L浓度组G1期细胞指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P〈0.01),10-3mol/L组的S期细胞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周期素A的表达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升高而减弱(P〈0.05)。周期素E的表达在地塞米松0,10-5,10-4mol/L组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升高而减弱(P〈0.05),但在10-3mol/L浓度组反而表达增强(P〈0.01)。说明地塞米松10-5,10-4mol/L干预的星形胶质细胞周期进程受阻于G1期且与周期素A和E表达降低有关,地塞米松10-3mol/L干预的星形胶质细胞周期进程受阻于S期主要与周期素A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国内外文献表明.催乳素可通过调节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目的:拟验证催乳素是否能通过调节T细胞Bax和Bcl-2的表达来影响Jurkat细胞凋亡。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7/2007—05在新乡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完成。材料:人白血病T细胞株Jurkat细胞为上海生工产品,人催乳素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以10Gyγ-射线照射Jurkat细胞建立细胞凋亡模型。在射线照射前30min内,于模型中分别加入20μg/L.300μg/L和1000μg/L的人催乳素进行干预,同时设不含人催乳素的对照组,以及不进行辐射处理且不加催乳素的正常组。于辐射后的0,24,48h收集细胞。主要观察指标: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Jurkat细胞的增殖情况;以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Jurkat细胞凋亡DNA:以Western Blot法检测Jurkat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水平。结果:①在γ射线处理后24和48h,与对照组比较,300μg/L和1000μg/L催乳素组和正常组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1)。②在细胞经Y-射线处理后48h,与对照组比较,300μg/L和1000μg/L催乳素组和正常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③在γ-射线处理后的24和48h,与对照组比较,各质量浓度催乳素组Bcl-2/β-actin灰度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300μg/L和1000μg/L催乳素组Bax/β-actin灰度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γ-射线诱导的Jurkat细胞凋亡过程中,催乳素可通过提高Bcl-2的表达并下凋Bax的表达,来抑制Jurka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游离脂肪酸(棕榈酸)诱导胰岛细胞凋亡模型,并观察球形脂联素对胰岛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5/2005-3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研究中心完成。构建游离脂肪酸诱导胰岛细胞凋亡模型及分组:采用小鼠胰岛素瘤细胞株βNIT-1,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1×105个/孔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将随机细胞分为3组,每组3孔,分别为对照组,棕榈酸组,棕榈酸+球形脂联素组。3组培养基均含5g/L的牛血清白蛋白、体积分数为0.03胎牛血清及体积分数为0.01的无水乙醇;棕榈酸组又加含有终浓度为500μmol/L棕榈酸;棕榈酸+球形脂联素组又加终浓度为500μmol/L棕榈酸和0.5mg/L脂联素。处理48h后终止实验。采用Hochest33342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棕榈酸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及脂联素处理后脂性凋亡的改善情况。结果:①经Hochest33342染色检测3组小鼠胰岛素瘤细胞株βNIT-1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不同(F=300.270,P<0.05),棕榈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犤(12.40±1.57)%,(2.05±0.59)%犦,说明500μmol/L棕榈酸可成功构建胰岛细胞凋亡模型,经脂联素处理后凋亡指数明显降低犤(12.40±1.57)%,(3.87±0.93)%犦,说明球形脂联素组对胰岛细胞凋亡有拮抗作用。②经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小鼠胰岛素瘤细胞株βNIT-1细胞凋亡指数3组明显不同(F=191.221,P<0.05),棕榈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犤(26.33±5.6)%,(2.32±0.78)%犦,说明500μmol/L棕榈酸可成功构建胰岛细胞凋亡模型,经脂联素处理后凋亡指数明显降低犤(2.32±0.78)%,(4.90±0.82)%,P<0.05犦说明球形脂联素组对胰岛细胞凋亡有拮抗作用。结论:①Hoescht染色法及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结果均表明在体积分数为0.03胎牛血清、5g/L的牛血清白蛋白的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液条件下加入终浓度为500μmol/L棕榈酸处理细胞48h可成功构建胰岛细胞凋亡的细胞模型。②球形脂联素可拮抗胰岛细胞的脂性凋亡,从而发挥了其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偏钒酸钠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生长抑制情况;琼脂糖电泳检测DNA条带;Hoecst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偏钒酸钠处理HL-60细胞,24h采用MTT检测结果显示低剂量的偏钒酸钠促进细胞增殖,高剂量的偏钒酸钠抑制细胞的生长;24h时高浓度偏钒酸钠处理HL-60细胞可见到DNA出现梯形条带,且细胞核呈现细胞核浓缩现象;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偏钒酸钠5×10-7mol/L、1×10-7mol/L、1×10-8mol/L、1×10-9mol/L、1×10-11mol/L处理HL-60细胞,24h细胞凋亡率分别是(69.1±2.3)%、(56.3±4.9)%、(39.6±6.5)%、(31.4±1.6)%、(12.2±3.4)%,而培养24h的HL-60细胞自然凋亡率仅为(1.2±0.5)%(P<0.05).结论 偏钒酸钠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小剂量亚硒酸钠(2-5μmol/L)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使用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V)荧光标记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率和DNA片段化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粒系分化细胞表面特异抗原CD11b表达,NBT还原实验检测细胞分化。结果 阴性对照组细胞术检测粒系分化细胞表达特异抗原CD11b表达,NBT还原实验检测细胞分化。结果 阴性对照组细胞PS外翻率为1.2%,5μmol/L亚硒酸钠处理NB4细胞48h后PS外翻率为0.8%,0.1μmol/L ATRA诱导48h后PS外翻率为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而两者联合作用NB4细胞24,36,48h后的PS外翻率分别达到18.3%,25.9%,50.0%,DNA电泳呈典型的梯形带。小剂量(2μmol/L)亚硒酸钠没有诱导NB4细胞分化的能力,但其与0.1μmol/L的ATRA联合使用同单独使用0.1μmol/L的ATRA钠没有诱导NB4细胞分化的能力,但其与0.1μmol/L的ATRA联合使用单独使用0.1μmol/L的ARTA相比,CD11b表达阳性细胞率进一步增加,NBT还原能力也进一步增强。结论 小剂量的亚硒酸钠与ATRA联合使用可诱导NB4细胞发生凋亡及分化。  相似文献   

10.
陈琳  喻明 《临床荟萃》2013,28(7):772-774,782
目的观察咖啡因对游离脂肪酸棕榈酸作用下体外培养的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浓度咖啡因(1、10、25μmol/L)和游离脂肪酸棕榈酸(500μmol/L)同时作用于体外培养胰岛β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不含游离脂肪酸)、咖啡因1μmol/L组(含咖啡因1μmol/L+500μmol/L棕榈酸)、咖啡因10μmol/L组(咖啡因10μmol/L+500μmol/L棕榈酸)、咖啡因25μmol/L组(咖啡因25μmol/L+棕榈酸500μmol/L)和PA组(500μmol/L棕榈酸的脂性培养基)。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反映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结果 PA组细胞培养48小时、72小时、96小时于490nm光密度值分别为0.144±0.011、0.184±0.026、0.261±0.033,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咖啡因10μmol/L组培养72小时、96小时光密度值分别为0.274±0.031、0.452±0.039;咖啡因25μmol/L组培养72小时、96小时光密度值分别为0.280±0.049、0.463±0.051,显著高于PA组(P<0.05)。培养96小时PA组细胞凋亡率(40.55±20.33)%,较空白组(6.68±1.09)%明显升高(P<0.05)。咖啡因10μmol/L和25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12±10.56)%和(20.97±9.75)%,较PA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游离脂肪酸棕榈酸导致体外培养β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受抑、细胞凋亡增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咖啡因可能改善棕榈酸诱导的胰岛β细胞增殖受抑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HL-60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琼脂糖电泳检测DNA条带;Hoecst 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0μmol/L三氧化二砷处理HL-60细胞24~48 h可见到DNA出现梯形条带;处理24~48 h HL-60细胞核呈现细胞核浓缩和核碎裂现象。流式细胞仪测定12、24、和48 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5±2.1)%、(12.8±3.4)%及(21.4±5.8)%,而培养48 h的HL-60细胞自然凋亡率仅为(1.5±0.5)%(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背景:间歇性高糖可阻滞胰岛β细胞生长,增加β细胞的凋亡,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目的:观察间歇性高糖对大鼠胰岛素细胞增殖、凋亡及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方法:实验对大鼠胰岛素细胞进行培养,分为正常糖对照组,恒定性高糖组和间歇性高糖组,分别含葡萄糖5.5,30,30和5.5mmol/L间歇换液。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糖对照组相比,恒定性高糖组及间歇性高糖组均明显抑制大鼠胰岛素细胞细胞的生长(P〈0.01),增加大鼠胰岛素细胞的凋亡(P〈0.01),明显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使大鼠胰岛素细胞的细胞周期更多滞留在G0/G1期(P〈0.01),能显著减弱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的表达(P〈0.01)。与恒定性高糖组相比,间歇性高糖以上各指标作用均更显著(P〈0.01)。结果证实,间歇性高糖能够抑制大鼠胰岛素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yclinD1的活性,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减弱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YC-1针对Aβ寡聚体(ADDLs)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小鼠皮质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系,应用不同浓度ADDLs(500 nmol/L、1μmol/L、2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干预以模拟体外AD模型,应用YC-1对此模型进行干预,以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NICD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检测Caspase-3 mRNA水平。结果:浓度≥2μmol/L的ADDLs干预明显降低混合培养体系细胞活力水平,并呈现浓度依赖性(P<0.01)。10μmol/L ADDLs持续干预4 h显著降低细胞活力(P<0.01),YC-1可明显拮抗这种毒性作用(P<0.01)。10μmol/L ADDLs持续干预4 h明显上调NICD及HIF-1α水平(P<0.01),YC-1可拮抗这种提高(P<0.05或0.01)。10μmol/L ADDLs干预4 h显著提高Caspase-3的mRNA水平(P<0.01),YC-1可显著抑制这种上调(P<0.05)。结论:ADDLs表现出对原代培养小鼠皮质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系的毒性作用,YC-1可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大多学者使用5-氮胞苷作为诱导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黄芪甲苷及5-氮胞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中心肌细胞相关受体的表达。方法:选用生长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4组。Ⅰ组:仅更换L-DMEM培养液;Ⅱ组:100mg/L黄芪甲苷+5μmol/L5-氮胞苷诱导24h后,更换L-DMEM培养液。Ⅲ组:10μmol/L5-氮胞苷孵育24h后,更换L-DMEM培养液;Ⅳ组:5μmol/L5-氮胞苷孵育24h后,更换L-DMEM培养液。各组均每3d换液1次,诱导30d后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①Ⅲ组、Ⅳ组及Ⅱ组诱导后细胞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Nkx2.5、cTnT及Desmin的表达均为阳性,与Ⅰ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Ⅱ组及Ⅲ组诱导后2周,镜下见cTnT、Desmin表达数量高于Ⅳ组(P〈0.01)。Nkx2.5在两组表达亦高于Ⅳ组,其中Ⅱ组与Ⅳ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Ⅲ组与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无上述蛋白的阳性表达。②诱导后2周,镜下可见Ⅱ组、Ⅲ组细胞出现心肌细胞样的节律性跳动,证明部分细胞在诱导因素的作用下,已向心肌细胞分化。结果表明用100mg/L黄芪甲苷+5μmol/L5-氮胞苷联合诱导可产生与10μmol/L5-氮胞苷相似的诱导效果,这可能与黄芪甲苷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增强细胞对5-氮胞苷细胞毒性的耐受,上调心肌特异性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生素K3(VK3)作用下人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PC-3M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方法PC-3M细胞按处理方法不同分对照组、VK3(60/μmol/L)组、VK3(60μmol/L)+NAC(40μmol/L)组,给药事件均为12h。应用MTF法检测PC-3M细胞生存率;PI-AnnexinV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法检测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提取细胞核蛋白,Western-blot法检测核蛋白中NF-κB的P65和P50亚单位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0μmol/LVK3作用下,PC-3M细胞生存率和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降低,凋亡率和核蛋白中P65和P50表达增加;60μmol/LVK3和40μmol/LNAC联合应用的时候,与VK3单独作用组相比,细胞细胞生存率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增加,凋亡率下降,核蛋白中P65和P50表达下降。结论VK3可能主要通过引起PC-3M细胞内氧化应激导致NF-κB激活诱导细胞发生调亡。  相似文献   

16.
曾虹  周懿    国媛 《中国临床康复》2014,(51):8261-8268
背景:研究发现,在病理状态下各种细胞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介导,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进而加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目的:验证Notch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否有效阻断、部分逆转或者完全逆转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为观察对象,建立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体外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部分延迟加入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延迟加入组。分别于12,24,48,72 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E-钙粘连素蛋白和mR NA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1在干预后在12,24,48,72 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1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蛋白和mR 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E-钙粘连素蛋白和mR NA表达逐渐减少(P〈0.05)。2转化生长因子β1+γ-分泌酶抑制剂DAPT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和mR NA、E-钙粘连素蛋白和mR NA的表达各时间段均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3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部分延迟加入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和mR NA的表达在12 h增加(P〈0.05),之后其表达逐渐减少(P〈0.05),E-钙粘连素蛋白表达在24 h开始减少(P〈0.05),之后逐渐增加,E-钙粘连素mR NA各时间段都与空白对照组相接近,72 h时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E-钙粘连素的蛋白及mR NA表达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延迟加入组各时间点的α-平滑肌肌动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THP-1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中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子A1(ABCA1)和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THP-1单核细胞与佛波酯(PM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同培养,复制泡沫细胞模型,并分别用50、100、200、500μmol/L Hcy和100μmol/L Hcy+叶酸+维生素B12(Vit B12)干预72 h,并设对照组(不加入Hcy)。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采用酶终点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含量的变化,观察Hcy对泡沫细胞CE流出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ABCA1、ACAT1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ABCA1、ACAT1蛋白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Hcy加剧了泡沫细胞的形成,但不呈量效关系。实验组(加入50、100、200、500μmol/L Hcy和100μmol/L Hcy+叶酸+Vit B12)泡沫细胞阳性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以100μmol/L Hcy组效应最为明显(P<0.01)。在Hcy的干预下,泡沫细胞胞内TC、FC、CE流出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00μmol/L Hcy组效应最为明显(P<0.01)。100μmol/L Hcy+叶酸+VitB12组与100μmol/L Hcy组比较,前者泡沫细胞形成减少,胆固醇流出增多。RT-PCR结果显示ABCA1 mRNA表达下调,ACAT1 mRNA表达上调,均以100μmol/L Hcy组效应最为明显(P<0.01);免疫印迹法检测ABCA1、ACAT1蛋白的表达与其mRNA表达一致。结论 Hcy下调了ABCA1的表达,上调了ACAT1的表达,促使了泡沫细胞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人结肠腺癌LS-174T细胞系作为体外模型,研究紫杉醇与三氧化二砷联合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双重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与三氧化二砷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结肠腺癌LS-174T细胞,以MTT比色法和形态学观察检测其对人结肠腺癌LS-174T细胞的抑制作用。以TUNEL法和Annexin V-Fife、PI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对人结肠腺癌LS-174T细胞系的凋亡诱导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与三氧化二砷联合组对人结肠腺癌LS-174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强于紫杉醇或三氧化二砷单用药组。联合用药组从形态学观察及应用TUNEL法和Annexin V-FITC、PI染色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可检测到大量凋亡结肠腺癌细胞,明显多于单用药组。结论紫杉醇与三氧化二砷联合应用于人结肠腺癌LS-174T细胞可协同抑制其增殖,并可明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