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甲双胍是许多糖尿病患者的老朋友,如进口的“格华止”、国产的“麦克罗辛”、“降糖灵”等,其化学名都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一线用药,在帮助“糖友(即糖尿病患者)”降糖一事上功不可没。二甲双胍即可以单打独斗(单独用药),也擅长团结协作(联合用药),与胰岛素合用还能有效降低胰岛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二甲双胍是双胍类降糖药物之一,二甲双胍是它的大名(学名),它还有许多小名(商品名),如降糖片、格华止、美迪康或迪化糖锭等。近年来随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胰岛素抵抗的深入研究,也开发出了二甲双胍许多新用途,远远超出了降血糖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化学方法快速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方法利用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在水中易溶的物理性质制成溶液,与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反应3分钟内溶液呈红色,并结合薄层色谱法来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结果与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反应,3分钟内溶液呈红色可以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的真伪;用薄层色谱法可以区分出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与其他同类药品的区别。结论用化学方法结合薄层色谱法不仅可以快速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的真伪,而且可以将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与其他同类药品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4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随机给予二甲双胍片500 mg,2次/d,即二甲双胍组(24例),给予罗格列酮片4 mg,1次/d,即罗格列酮组(24例),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结果 在两组患者取得相当降糖疗效基础上,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在治疗后空腹和馒头餐后C肽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IR亦有降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两药物治疗前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未见显著差异,但二甲双胍在降低餐后胰岛素、改善IR方面没有罗格列酮明显.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都可降低IR和改善β细胞功能,但罗格列酮降低IR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5.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但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却有不同的服用时间和服用方式。  相似文献   

6.
健康新知     
《中老年保健》2020,(2):4-5
奇妙的二甲双胍美国研究人员对最常用的降糖药二甲双胍进行了分子水平的研究,发现其两条新的生化途径.将这种"奇妙"药物的神秘面纱又揭开了一层。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其通过增加糖的利用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除了降糖作用,近年来诸多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还具有抗肿瘤.减肥和延长寿命等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甲双胍是不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降糖药。它通过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糖酵解,抑制糖异生而降低血糖,效果可靠,副反应少。近见报告,历经11年随访,使用二甲双胍者的综合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比使用磺脲类或胰岛素者低32%,其中原因不完全依赖于降糖,关键是二甲双胍能:①减轻胰岛素抵抗而不增加胰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诺和灵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70例患者,给予诺和灵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2.9%,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诺和灵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总有效率较高.降糖作用强,低血糖发生率低,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9.
GLP-1类似物或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合用,不但降糖作用明显增强,还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脂肪肝。二甲双胍,独木难支 胖人易患糖尿病。而对于肥胖的糖尿病病友来说,如何控制体重是难言之痛,也是横亘在医生面前的一座大山。虽说二甲双胍价廉物美,不仅有很强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二甲双胍,是从一种名为"山羊豆"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胍类物质,1957年二甲双胍正式应用于临床.近几年二甲双胍一直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多重降糖外获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现就二甲双胍降糖外作用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降糖药物在对肠道菌群结构组成方面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对目前2型糖尿病治疗常用药物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基于肠促胰素类等降糖尿病药物在肠道菌群结构组成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利拉鲁肽等都对SCFAs产生菌具有积极影响。但DPP-4抑制剂、磺脲类、SGLT2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和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在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甚至不存在。结论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能显著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可能是其降血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二甲双胍合用阿托伐他汀钙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并发AS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0.25~0.5g,3次/d,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每晚1次10mg。结果:12个月后治疗组血糖血脂下降较对照组显著,IMT较对照组减小(P〈0.05),FMD显著改善(P〈0.05)。结论:二甲双胍降糖效果显著,合用阿托伐他汀钙可以进一步减轻AS病变,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益肾I方及其拆方分别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十一酸睾酮加绒促性素(HCG)建立PCOS大鼠模型,连续口服给予二甲双胍、益肾I方或其拆方6周,探讨大鼠血糖、胰岛素敏感性、促炎细胞因子、性激素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方面的效应。结果二甲双胍和三个中药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大鼠上述病理改变(P〈0.01;P〈0.05),但二甲双胍及三个方剂间效应,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益肾I方及其拆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IR)、血糖代谢异常、高雄激素血症以及氧化应激状态,且各药作用强度间差异未见显著性;PCOS大鼠模型及实验成功,但模型不能反映中药方剂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面对众多的降糖药物,患者该如何科学选用呢?目前市售的降糖药物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五大类:磺脲类(如优降糖、糖适平、格列美脲)、双胍类(如格华止、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平、倍欣)、胰岛素增敏剂(如文迪亚)、胰岛素制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取平行双盲随机对照法,两组病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和苯乙双胍治疗组,疗程3个月。于治疗后第1、2、3月末分别测定空腹血糖,并于治疗结束后复查肝肾功能。结果两种药均有降低血糖作用.但二甲双胍降糖作用优于苯乙双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周义  吴仁 《健康文摘》2009,(2):41-41
目前认为.只要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并且对二甲双胍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胀、腹泻等)能够耐受,就可以长期服用该药,但在服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另外,药物用量不宜过大,现已证实,如果二甲双胍用量大于2000毫克/日,不仅降糖效果不会有进一步的提高,而且会加重肝肾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对初诊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肥胖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钟山县中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2例初诊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治疗4周)和联合组(参芪降糖颗粒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治疗,治疗4周),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肥胖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TG、TC、LDL-C、BMI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参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围均显著缩小,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联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口服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降糖降脂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54例研究对象,均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7例行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另外27例行二甲双胍配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患者列为实验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对比分析两组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9年3月~2020年5月此段时间内入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患者展开分组研究,一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列为阿卡波糖组(49例),一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列为二甲双胍组(49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阿卡波糖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二甲双胍组为89.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卡波糖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总胆固醇水平低于阿卡波糖组(P<0.05);两组甘油三酯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应用于糖尿病治疗中均可取得较好效果,阿卡波糖更有利于控制血糖,二甲双胍则降脂效果更佳,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应用或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formin)对体外培养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50例EMS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均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选择同期在本院因宫颈病变、子宫纵隔、卵巢畸胎瘤、单纯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的子宫内膜为对照组(均排除EMS)。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1μmol/L、10μmol/L、100μmol/L、1 000μmol/L)二甲双胍干预24h、48h、72h,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EMS在位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检测其对Bcl-2、Bax表达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对照组患者的正常在位内膜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二甲双胍干预48h、72h后,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以二甲双胍浓度为1 000μmol/L时最为明显(P〈0.01),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二甲双胍干预后EMS患者在位内膜细胞G1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浓度为10μmol/L、100μmol/L、1 000μmol/L时,EMS在位内膜细胞的Bcl-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Bax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EMS在位内膜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