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大量研究已证实微小切口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和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目前尚无定论。目的:系统评价微小切口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2期)、PubMed、EMbase、MEDLINE、SCI、CNKI、CBM、WanFang Data,检索时限为到2014年2月;收集采用微小切口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随机或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1个随机对照试验,18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1 4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相比,微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具有椎旁肌损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早期疗效好,腰痛远期缓解率高等优点;但是微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在改善远期运动功能,远期腿痛缓解率,减少并发症方面并不优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且手术时间更长。因此,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微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能较好解决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病痛。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存在局限性,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背景:改良自体骨融合术是松质骨与皮质骨的结合,将二者同时应用到腰椎融合术中,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在保证融合率的同时,又能减少椎间隙高度的过度丢失。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并改良自体骨后路椎间融合修复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需要进行内固定治疗的6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按修改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改良组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并改良自体骨后路椎间融合,对照组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并Cage后路椎间融合,在内固定后3,6,12个月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腰腿痛改善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差异。结果与结论:与内固定前相比,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腰腿痛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改良组的术后并发症更少,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保持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钉棒系统内固定并改良自体骨后路腰椎融合与钉棒系统内固定并Cage后路椎间融合疗效相近,但自体骨移植组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19例采用改良 TLIF 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为 T 组,改良 TLIF 即在 TLIF 基础上增加椎板切除范围。并以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19例采用改良 PLIF 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为 P 组,改良 PLIF 即在 PLIF 基础上减少棘突切除范围,保留邻近节段后方韧带复合体,同时扩大切除下关节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1年时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前、术后1年时 Oswestry 生活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 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 P 组( P<0.05)。两组间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腰痛及腿痛 VAS 评分无差异,各组内患者术后腰、腿痛较术前明显缓解,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1个月及3个月 P 组腰痛及腿痛 VAS 评分明显低于 T 组( P <0.05);术后1年 T 组腰痛及腿痛 VAS 评分明显低于 P 组( P <0.05)。两组患者术前 ODI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 ODI 评分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T 组明显低于 P 组( P <0.05)。P 组3例出现邻近节段退变(ASD),T 组2例出现 ASD,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 组中1例术后下肢短暂性麻木、无力,3例出现脑脊液漏,未出现骨折。T 组中2例出现椎弓根骨折伴螺钉外露,1例出现棘突根部骨折,5例出现加压后棘突挤压,未出现脑脊液漏。结论两种改良技术均可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各伴随不同的并发症。改良 TLIF 较改良 PLIF 有助于患者远期腰部功能康复,但在术后早期可能存在明显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7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在全身麻醉下行Wiltse入路MIS-TLIF,对照组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3、5 d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6、24个月腰腿痛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6、2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收到较好的疗效,但MIS-TLIF创伤更小、术后症状减轻及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正腰椎退行性变常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等,是导致腰腿疼痛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治疗除了中医中药等非手术疗法外,目前可采用腰椎后路减压、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操作相对简便、安全性高、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等优势,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许多临床研究所证实,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广泛开展,我院骨科自2011年开始开展此类手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  相似文献   

6.
背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适用于腰椎任何节段,并且保留了侧椎板和关节突关节的完整,较传统的椎间融合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有关其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很少。 目的:应用生物力学应力方法观察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后及附加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变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生物力学测试,于2005—08/2006—04在南通大学和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 材料:新鲜1月龄小牛腰椎标本20具。 方法:20具小牛标本模拟临床手术,分别依次建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单纯椎闾融合模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模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模型,每组5个标本,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应变、位移、应力、扭角等力学量。 结果:行单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后,虽然在平均应变和应力上变化不大,但刚度和扭转强度明显减小了,说明虽然椎间融合器的植入能提供即刻的稳定性。分别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其稳定性明显比单纯融合组加强了,甚至超过正常组,附加双侧内固定组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单侧内固定组。虽然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的腰椎稳定性逊于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但是其即刻稳定性也大大地加强了,甚至超过了正常标本,说明附加单侧内固定同样也能提供腰椎术后足够的初始稳定性。 结论:单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后,腰椎的初始稳定性是不够的,附加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都能明显的增加腰椎的初始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腰腿疼等腰椎退行性疾病常需实施椎间融合,但采用哪一种植入物进行植入好?还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L4、5侧路单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与传统开放后路单椎间融合器联合单侧钉棒内固定的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标准的L4、5单节段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侧路单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试验组),45例行后路单椎间融合器联合单侧钉棒内固定的椎间融合(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7个月,平均13个月。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试验组1例出现内固定后椎间融合器移位但无相应症状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住院天数、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植入治疗时间及植入治疗中出血量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ODI及JO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种方式治疗部分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相当,但侧路单椎间融合器内固定创伤小、治疗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TLIF治疗的38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风险、术后复位情况和中远期腰椎融合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术后3年及以上)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手术时间为(157.1±35.7) min,术中出血量为(318.5±76.7) m L;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年,平均4.7年;术后1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8例患者滑脱椎体复位良好,椎间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采用改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能有效降低硬膜囊和神经根损伤风险,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复位良好的优势,中远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椎间固定融合术改变了腰椎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固定节段上下椎间盘存在应力集中,通过观察经后路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明确是否存在退行性变的发生。方法:1998—08/2002-01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骨科收治行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后患40例,所有病例均询问主诉是否有腰痛,进行腰部和神经系统检查、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调查、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行肌电图椎旁定位明确神经受损情况,X射线检查及MRI检查,观察腰椎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术后随访5年,腰椎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率为27.5%(11/40),但仅15%患出现主观不适和阳性体征。结论: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的比例较高,应力异常集中是退行性变加速原因,大多数患在术后5年内并不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可能与腰椎管容积较大、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经典的治疗方法,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融合固定后的相邻节段会发生退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脊柱的非融合固定技术发展。
  目的:比较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56例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治疗28例,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后住院时间,应用目测类比评分进行疼痛评估,以Oswestry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组优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组。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组活动度优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组(P<0.01)。随访期间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组未发现钉绳系统和聚脂套管松动。提示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相比,Dynesys 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期随访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可保留固定节段一定活动度的优点,在预防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相关的手术器械是按照西方人体格设计,和国人体格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融合物难以置入,所以探讨相关的解剖技术就显得很有必要.目的:测量腰椎椎间孔及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相关的解剖参数.方法:对14具正常成人尸体脊柱腰段椎间孔宽度、长度、高度进行了观测;对腰椎各结构与后正中矢状面的距离进行了观测.结果与结论: 结果表明腰段(L1~L5)椎间孔宽度逐渐变小;L1-L4椎间孔高度逐渐增大,L5略小于L4,L1~L5高度均明显大于其宽度(P<0.01);L1~L5椎间孔长度逐渐增大(P<0.05).L1至L5椎板峡部宽、下关节突最外侧缘至后正中矢状面距离逐渐增大,其性别间、左右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国人经椎间孔入路能满足高度9~14 mm单枚椎间融合器斜向置入,单枚椎间融合器置入不会因牵拉硬膜囊和神经根而导致脊髓与神经根损伤.  相似文献   

12.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多数患者同时出现邻近节段的退变,再次手术较初次手术难度增加。目的:观察后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弓根钉内固定修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二次手术均行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椎体间融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29分评分系统和腰痛及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及自觉症状进行评价,进行治疗后疗效评定并计算改善率。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随访时间6-36个月。治疗后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首次手术破坏脊柱稳定性,可加速邻近节段退变,后路椎体间融合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在解决彻底减压、稳定融合、瘢痕粘连压迫等问题后,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Quadrant通道微创单侧椎弓根固定椎体间融合与开放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传统开放TLIF组(接受开放双侧TLIF术治疗)和Quadrant微创组(接受经Quadrant通道微创单侧椎弓根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各75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Quadrant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开放TLIF组(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Quadrant微创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开放TLIF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Quadrant微创组ODI评分均低于传统开放TLIF组(P0.05);两组椎体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微创单侧椎弓根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是一种有效、微创的腰椎手术方法,安全可靠,适用于1~2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O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9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予以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予以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VAS法、OD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法、ODI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有所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予以1年有效随访,研究组1级融合率为93.33%(42/45),与对照组[86.67%(39/4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可获得理想疗效,但前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可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并探讨可扩张型椎间融合器的适应证选择和应用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可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治疗并获得5年以上随访的4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3967岁,平均51.5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复诊时的椎间隙相对高度(R)及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567岁,平均51.5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复诊时的椎间隙相对高度(R)及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57年,平均6.2年。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3±1.8)分,末次随访平均为(0.9±0.4)分;ODI术前平均为75.9%±6.1%,末次随访平均为18.2%±2.6%;末次随访VAS、ODI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00);术前R平均为0.311±0.068,术后1周平均为0.447±0.077,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平均为0.330±0.056,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力位X线片显示腰椎融合率为95.1%,未发现融合器明显塌陷及移位。结论可扩张型椎体间融合器操作简便,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椎间固定融合术改变了腰椎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固定节段上下椎间盘存在应力集中,通过观察经后路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明确是否存在退行性变的发生。方法:1998-08/2002-01解放军第三○九医院骨科收治行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后患者40例,所有病例均询问主诉是否有腰痛,进行腰部和神经系统检查、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调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行肌电图椎旁定位明确神经受损情况,X射线检查及MRI检查,观察腰椎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术后随访5年,腰椎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率为27.5%(11/40),但仅15%患者出现主观不适和阳性体征。结论: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的比例较高,应力异常集中是退行性变加速原因,大多数患者在术后5年内并不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可能与腰椎管容积较大、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双侧椎弓根固定用于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病变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脊柱形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我院行MIS-TLIF治疗的86例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其中39例采用双侧椎弓根(BPS)内固定(BPS组),47例采用单侧椎弓根(UPS)内固定(UPS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术式,研究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腰椎功能(ODI)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VAS和ODI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VAS和ODI评分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的VAS和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可减少手术创伤,术后患者疼痛感较轻,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背景:多数情况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患者发生Cage移位需再次手术翻修,但翻修手术难度大,效果也常不确切。目的:分析影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后Cage移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4-01/2010-01进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后发生Cage移位的16例患者及由外院转入的4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测病变节段内置入Cage的数目、Cage的置入深度、Cage与椎体终板贴合程度、椎弓根钉系统的稳定性及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与结论:病变节段使用单枚Cage融合9例,使用双Cage融合11例。Cage置入深度不足者12例,Cage与椎体终板贴合不佳者10例、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未恢复者8例,椎弓根钉置入位置错误者2例,椎弓根钉螺帽松动者4例。结果说明Cage的设计、选择、初始置入位置,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及配合应用椎弓根钉系统的情况可能影响Cage在宿主体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背景:多数情况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患者发生Cage移位需再次手术翻修,但翻修手术难度大,效果也常不确切。目的:分析影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后Cage移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4-01/2010-01进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后发生Cage移位的16例患者及由外院转入的4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测病变节段内置入Cage的数目、Cage的置入深度、Cage与椎体终板贴合程度、椎弓根钉系统的稳定性及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与结论:病变节段使用单枚Cage融合9例,使用双Cage融合11例。Cage置入深度不足者12例,Cage与椎体终板贴合不佳者10例、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未恢复者8例,椎弓根钉置入位置错误者2例,椎弓根钉螺帽松动者4例。结果说明Cage的设计、选择、初始置入位置,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及配合应用椎弓根钉系统的情况可能影响Cage在宿主体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