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超声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超声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动物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分别于8、12、16、22周进行超高频超声及病理检查,测量相关指标.结果 超声检查8周模型组声像图表现:肝脏增大,实质回声较正常肝脏回声细密增强,后方组织明显衰减,肝内管系组织显示不清;12~22周逐渐加重,肝缘圆钝.病理表现:8周模型组为单纯性脂肪肝,而12~22周模型组均为中一重度脂肪肝,从脂肪性肝炎进展到脂肪性肝纤维化.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高频小动物超声仪检查不同时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病理结果相一致,对诊断有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软脉灵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软脉灵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式建立SD大鼠模型.模型A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药物A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予软脉灵灌胃,两组均于8、16周处死;模型B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改基础饲料喂养,药物B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改基础饲料喂养,并予软脉灵灌胃,两组均于24、32周处死:空白对照组应用基础饲料喂养,于第16、32周处死.观察肝组织抗氧化指标.结果 预防实验中,软脉灵能减小肝组织MDA升高的水平及SOD降低的程度(P<0.05~0.01);治疗实验中,软脉灵能降低肝组织MDA水平(P<0.05~0.01),提高SOD活力(P相似文献   

3.
软脉灵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软脉灵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式建立SD大鼠模型。模型A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药物A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予软脉灵灌胃,两组均于8、16周处死;模型B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改基础饲料喂养,药物B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改基础饲料喂养,并予软脉灵灌胃,两组均于24、32周处死;空白对照组应用基础饲料喂养,于第16、32周处死。观察肝组织抗氧化指标。结果预防实验中,软脉灵能减小肝组织MDA升高的水平及SOD降低的程度(P<0.05~0.01);治疗实验中,软脉灵能降低肝组织MDA水平(P<0.05~0.01),提高SOD活力(P<0.01)。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中,软脉灵有改善肝脏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于2型糖尿病大鼠肠道L细胞功能及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8只健康的8~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经高糖高脂饮食4周后予链脲佐菌素(STZ)成模。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二甲双胍、模型组+普食;对照组。分别于成模干预前和干预第6周时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并测血脂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表达量。第6周时处死大鼠,并留取肠道组织标本运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胰高血糖素原(PG)基因,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味觉受体T1R2、T1R3及Gαgust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后二甲双胍组和正常组的随机血糖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二甲双胍组下降更明显(P0.05)。干预后二甲双胍组血清总胆固醇(CHOL)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较干预前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正常组、对照组干预后相比,二甲双胍组CHOL明显下降(P0.01),LDL-C及TG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后,二甲双胍组空腹血清GLP-1的表达量较干预前增加,且比正常组和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负荷后,二甲双胍组血清GLP-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且与正常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脂的作用;二甲双胍可能具有通过上调肠道L细胞内PG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肠道L细胞GLP-1的产生,同时影响GLUT-2、味觉受体及其下游的信号因子Gαgust表达,进而间接起到降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游泳运动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3/07在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室完成,取雄性清洁级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n=6):给予普通饮食8周。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n=8):喂高脂饲料,即在普通饲料的基础上加100g/L猪油和20g/L的胆固醇,共8周。③高脂运动组(n=8):喂高脂饲料,并进行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游泳5d/周,1次/d,90min/次,共8周。实验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比较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光镜下评估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按照肝小叶内含脂滴细胞数/总细胞数比值:0(-);<1/3( );1/3~2/3(!);>2/3(");≈1($)。结果:实验过程中运动组1只大鼠溺水死亡。最后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和运动组分别为6,8和7只大鼠。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和运动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大鼠严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运动组和对照组脂肪变性程度-, ,!,"分别为0,0,3,5只;2,3,2,0只;6,0,0,0只(P<0.05)],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相比,运动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P<0.05)。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显著高于对照组([912.18±252.71,419.25±74.34;3281.82±776.32,2186.43±334.73)nkat/L(P<0.05)],运动组谷丙转氨酶显著低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536.94±186.7)nkat/L(P<0.05)],但运动组谷草转氨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3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能够改善高脂饮食造成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脏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软脉灵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式建立SD大鼠模型。模型A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药物A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予软脉灵灌胃,两组均于8、16周处死;模型B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改基础饲料喂养,药物B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改基础饲料喂养,并予软脉灵灌胃,两组均于24、32周处死;空白对照组应用基础饲料喂养,于第16、32周处死。观察肝组织抗氧化指标。结果预防实验中,软脉灵能减小肝组织MDA升高的水平及SOD降低的程度(P〈0.05~0.01);治疗实验中,软脉灵能降低肝组织MDA水平(P〈0.05~0.01),提高SOD活力(P〈0.01)。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中,软脉灵有改善肝脏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硫普罗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硫普罗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期间不用其他保肝降酶和降血脂类药物;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肝功能、血酯等指标水平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肝功能、血脂各项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及组织瘦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9只SD大鼠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将胰岛素抵抗造模成功的3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9只:高脂高糖喂养;二甲双胍组8只:高脂高糖喂养加用二甲双胍300 mg/kg.d;运动组9只:高脂高糖喂养加游泳运动;联合组8只:在运动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300 mg/kg.d。6周后,测各组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瘦素,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瘦素受体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肝脏、骨骼肌和脂肪中瘦素受体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运动组和联合组FPG、FINS水平降低,IRI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中瘦素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运动组和联合组血清瘦素水平降低(P<0.05),瘦素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均上调(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运动组和联合组瘦素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均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存在血清瘦素水平升高,组织瘦素受体表达下调。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降低血清瘦素水平,上调组织瘦素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赵伟  邱巍峰  张丽华  王梅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0):103-105,F0003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游泳运动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5—03/07在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室完成,取雄性清洁级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n=6):给予普通饮食8周。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n=8):喂高脂饲料,即在普通饲料的基础上加100g/L猪油和20g/L的胆固醇,共8周。③高脂运动组(n=8):喂高脂饲料,并进行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游泳5d/周,1次/d,90min/次,共8周。实验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比较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光镜下评估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按照肝小叶内含脂滴细胞数/总细胞数比值:0(-);〈1/3(+);1/3~2/3(++);〉2/3(+++);≈1(++++)。 结果:实验过程中运动组1只大鼠溺水死亡。最后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和运动组分别为6,8和7只大鼠。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和运动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大鼠严重f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运动组和对照组脂肪变性程度-,+,++,+++分别为0,0,3,5只;2,3,2,0只;6,0,0,0只(P〈0.05)],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相比,运动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P〈0.05)。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显著高于对照组[(912.18&;#177;252.71,419.25&;#177;74.34;3281.82&;#177;776.32,2186.43&;#177;334.73)nkat/L(P〈0.05)],运动组谷丙转氨酶显著低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536.94&;#177;186.7)nkat/L(P〈0.05)],但运动组谷草转氨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3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能够改善高脂饮食造成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脏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及单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MGAT1)信号通路的影响,为NAFLD患者康复干预提供参照依据。 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喂饲含45%脂肪的高脂饲料6周。待证实大鼠已诱发NAFLD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运动组、安静组及饮食调整组,运动组及安静组大鼠均继续给予高脂饮食,运动组同时辅以8周有氧运动,饮食调整组则恢复正常饮食并保持安静状态。于干预8周后利用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脂质蓄积并计算肝脏脂肪变性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MGAT1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经8周干预后与安静组比较,发现运动组和饮食调整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指数[(分别为(31.5±4.7)%和(25.1±3.9)%]均明显下降(P<0.05),运动组肝脏MGAT1蛋白表达量(0.46±0.15)明显降低(P<0.05),PPARγ蛋白表达量(2.16±0.37)明显升高(P<0.05),饮食调整组肝脏MGAT1蛋白表达量(0.89±0.26)无显著变化(P>0.05),PPARγ蛋白表达量(1.78±0.35)明显升高(P<0.05);与饮食调整组比较,运动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指数明显升高(P<0.05),肝脏MGAT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PARγ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 有氧运动可显著改善NAFLD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GAT1信号通路有关;有氧运动可能是NAFLD患者康复干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0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3)及对照组(n=53)。治疗组在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基础上给于水飞蓟宾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在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全部病例均连续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丙氨酸转氨酸(ALT)、天氡氨酸转氨酶(AST)、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水飞蓟宾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高脂-脂肪肝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肝脏环氧化物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4周龄Wistar大鼠30只,体重为113~ 138 g,平均(125.6±7.0)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n=10)、高脂模型组(M组,n=10)、苦参碱治疗组(Ma组,n=10),雌雄各半.正常对照组投喂普通颗粒饲料,其他组以高脂饲料替代普通饲料投喂.动物造模3周后,C组和M组给生理盐水,Ma组苦参碱36mg·kg-1 ·d-1灌胃治疗,共30 d.所有实验动物末次给药后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取肝脏.测定肝指数,肝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血清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HE组织病理学分析,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肝脏COX-2、iNOS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高脂饮食能够引起大鼠脂肪代谢紊乱,肝指数升高,肝组织中TG、TC和血清中TG、TC、HDL-C、LDL-C升高(P<0.05),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组织炎症损伤(P<0.05),肝脏COX-2、iNOS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量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碱能够降低肝指数、肝组织中TG、TC和血清中TG、TC、HDL-C、LDL-C含量(P<0.05),阻止肝细胞变性坏死,抑制炎症损伤(P<0.01),降低肝脏COX-2、iNOS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苦参碱对高脂-脂肪肝大鼠疗效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iNOS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阻止炎症发生和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中药仙灵脾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从中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应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及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模,成模2型糖尿病大鼠共44只按血糖值随机分组:糖尿病(DM)模型对照组(16只)、仙灵脾组(16只)、二甲双胍组(12只),各组共相应给药8周,治疗前后取血测量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成模2型糖尿病各组大鼠FBG,CRP,TNF-α,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增高(P〈0.01)。应用仙灵脾及二甲双胍治疗的两组大鼠的FBG,CRP,TNF-α,IL-6水平均较DM模型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但两治疗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仙灵脾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体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内脂素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N组)、高脂饲料组(H组)、普通饲料糖尿病模型组(N+S组)及高脂饲料糖尿病模型组(H+S组)。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造模成功8周后,两组糖尿病大鼠再分别随机分出一组为V+N+S组和V+H+S组,腹腔注射内脂素重组蛋白。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骨骼肌GLUT4 mRNA表达, 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GLUT4和PI3K蛋白表达。结果 N+S组与N组、H+S组与H组大鼠骨骼肌GLUT4 mRNA,GLUT4和PI3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明显减低(P<0.05)。 V+N+S组与N+S组、V+H+S组与H+S组比较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内脂素可能通过增加PI3K的蛋白表达影响GLUT4的基因表达,导致其蛋白表达增加,从而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表明小檗碱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小檗碱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尤其是肝脏脂诱性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目的:观察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模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及结合小剂量链脲菌素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模型。建模后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胰岛素抵抗组给予高脂饮食,2型糖尿病组给予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菌素,2型糖尿病小檗碱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菌素+小檗碱,治疗9周。结果与结论: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组地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α,β/d,酰基辅酶A氧化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和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的表达降低(P〈0.05),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脂蛋白脂酶,脂肪酸转运者(FAT/CD36)和脂肪酸结合蛋白(ap2)的表达增加(P〈0.05)。结果证实,小檗碱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逆转了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的受体及其靶基因表达的改变,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地鼠脂诱性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与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的受体及其靶基因表达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李晓云  郭睿  李鹏 《华西医学》2009,(10):2669-2673
目的:研究蜕皮甾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与实验组24只;正常对照组喂以普通基础饲料,实验组应用高脂饲料喂养。实验12周末时将造模成功的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蜕皮甾酮治疗组2个亚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喂以普通基础饲料至16周,模型组继续应用改良高脂饲料喂养至16周,蜕皮甾酮治疗组大鼠在高脂饮食同时加用蜕皮甾酮灌胃。实验16周末时处死3组所有大鼠;检测肝脏指数,血清与肝组织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肝脏TNF-α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蜕皮甾酮治疗组血清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低于模型组(2.12±0.58比2.63±0.24,P〈0.05;53.36±18.48比84.60±36.27,P〈0.05;140.20±35.95比243.59±36.38,P〈0.01);蜕皮甾酮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降低明显(184.54±16.45比239.28±23.76,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加显著(9.42±0.52比5.18±0.43,P〈0.01),肝脏指数显著降低(4.35±0.37比5.04±0.46,P〈0.01),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明显减轻(5.46±0.37比6.30±0.49,P〈0.01)。蜕皮甾酮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TNF-α与核因子κB水平明显减轻(43.04±7.48比61.56±7.27,24.65±5.39比45.04±7.46,P值均〈0.01)。结论:蜕皮甾酮具有改善高脂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酶学功能,通过增加肝组织SOD的含量和减少MDA的含量来减轻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减轻肝组织TNF-α和核因子κB来减轻肝脏炎症,发挥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IF-1α及Claudin-5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高脂毒性对大鼠脑微血管的损伤机制。方法 (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与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予以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8周。(2)测定各组大鼠基础、第4周、第8周时体重及代谢指标变化。(3)8周时处死各组大鼠,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HIF-1α及Claudin-5蛋白表达情况,伊文氏蓝(EB)染色检测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结果 (1)高脂组大鼠体重由基础值(165.00±12.100)g增加至8周时的(401.30±66.827)g;对照组大鼠体重由基础值(163.00±10.100)g增加至8周时的(321.10±18.300)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脂组大鼠空腹血总胆固醇(TC)由基础值(1.576±0.138 9)mmol/L升高为8周时的(2.032±0.365 0)mmol/L,甘油三酯(TG)由基础值(0.601±0.117 2)mmol/L升高至8周时的(2.679±1.087 6)mmol/L,且显著高于相应时间点正常对照组(P<0.05)。(3)8周时高脂组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上,HIF-1α表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Claudin-5表达呈弱阳性,正常对照组大鼠Claudin-5呈强阳性表达(P<0.05)。(4)8周时高脂组大鼠EB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可通过上调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下降,导致微血管病变及增加BBB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吡格列酮治疗组(PIOG组)及高脂饮食组(FG组),均饲养12周;NG组喂饲普通饲料,剩余两组喂饲高脂饲料;PIOG组于实验第8~12周予吡格列酮灌胃,其余两组同期予蒸馏水灌胃;比较三组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FIR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HE染色分析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观察Kupffer细胞(KCs)形态变化。【结果】FG组大鼠FIRI、TG、TC均高于NG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肝组织呈大泡性脂肪变性并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及点状坏死,肝脏KCs发生形态改变,其产生的TNF、NO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呈正相关( P <0.05);PIOG组大鼠 FIRI、TG、TC均低于FG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减轻,仍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气球样变性,肝脏KCs形态及功能仍存在异常。【结论】吡格列酮可部分延缓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有关,与调节KCs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等情况。2组治疗期间均不用其他保肝降酶和降血脂类药物。结果治疗组肝功能、血脂各指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调脂护肝方对高脂饲养所致脂肪肝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脂护肝方对高脂饲食脂肪肝大鼠的干预效应,探讨其药效学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4只正常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饲基础饲料,实验组52只给予高脂饲料饲食(含胆固醇2%,猪油10%,基础饲料88%),13周末随机抽取正常组2只、高脂饲养8只,验证高脂饲养大鼠脂肪肝形成。剩余44只随机分为4组即病理模型组、东宝甘泰组、羊栖菜组、调脂护肝方组,每组11只。在继续饲高脂饲料外,分别给予东宝甘泰,按0.5g/(kg·d)(用蒸馏水配成0.05g/ml的混悬液),羊栖菜煎剂按10ml/(kg·d)(10ml含羊栖菜生药20g),调脂护肝方按10ml/(kg·d)(由羊栖菜、丹参、制大黄、葛根、泽泻、茯苓=3:2:1:1:1:1),共8周。第21周末称重,处死动物,取肝脏,计算肝脂数(肝重/体重×100%),抽血,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白蛋白-胆固醇(HLD-C)、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与病理模型组、东宝甘泰组比较调脂护肝方组大鼠体重、肝指数血清TC值、TG值均降低,HLD-C值增高,血清ALT、AST、MDA值均较低,SOD值较高(各组比较P〈0.01)。结论调脂护肝方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效机制为:降低体重与肝指数,调整脂质代谢,改善肝功能,抗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