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血管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查选平  侯月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88-2389,I002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评价应用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小血管的安全可靠性。方法:对8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双侧颈动脉一侧应用微型钛血管吻合夹行端-端吻合,另一侧行间断端-端缝合吻合作对照,测定术后第1h、7、14及30d离体血管吻合口的平均最大抗张强度和平均最大破裂压。结果:术后7d内吻合夹法的吻合口最大抗张强度高于针线吻合法(P<0.05),14d5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0d内两种吻合法吻合口的最大破裂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表明应用微型血管吻合夹吻合小血管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评价应用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小血管的安全可靠性。方法对8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双侧颈动脉一侧应用微型钛血管吻合夹行端-端吻合,另一侧行间断端-端缝合吻合作对照,测定术后第1h、7、14及30d离体血管吻合口的平均最大抗张强度和平均最大破裂压。结果术后7d内吻合夹法的吻合口最大抗张强度高于针线吻合法(P<0.05),14d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0d内两种吻合法吻合口的最大破裂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表明应用微型血管吻合夹吻合小血管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静脉血管的安全可靠性。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1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动物中心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超声诊断科完成。成年杂交狗18只,随机分为吻合夹组、针线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随机选取一侧股静脉切断,吻合夹组以微型钛血管吻合夹行端端吻合;针线组以9-0丝线行端端吻合;空白对照组分离出股静脉后不做任何处理,关闭伤口。3组分别于术后1,7,14及30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二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随着术后修复时间延长吻合夹组、针线组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吻合夹组下降速度较针线组更快,术后14d及30d时两组间的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综合评价,吻合夹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情况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血管较针线缝合法具有更好得血流动力学特征,吻合夹吻合血管快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静脉血管的安全可靠性。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1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动物中心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超声诊断科完成。成年杂交狗18只,随机分为吻合夹组、针线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随机选取一侧股静脉切断,吻合夹组以微型钛血管吻合夹行端端吻合;针线组以9-0丝线行端端吻合;空白对照组分离出股静脉后不做任何处理,关闭伤口。3组分别于术后1,7,14及30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二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随着术后修复时间延长吻合夹组、针线组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吻合夹组下降速度较针线组更快,术后14d及30d时两组间的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综合评价,吻合夹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情况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血管较针线缝合法具有更好得血流动力学特征,吻合夹吻合血管快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π形吻合与圆形吻合(反穿刺法)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重建中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7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食管-空肠吻合方法不同,分为直线型切割闭合器吻合组(π形吻合组,27例)和圆形吻合器吻合组(反穿刺法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全腹腔镜下重建食管空肠吻合的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π形吻合组手术时间和食管空肠吻合时间分别为:(221.5±8.8)和(34.7±3.7) min,与反穿刺法组的(246.9±5.6)和(47.2±4.6)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19,t=11.81,P <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反穿刺法组发生术中并发症2例,包括:食管空肠吻合口闭锁1例,吻合口撕裂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包括:吻合口狭窄2例,吻合口出血1例。结论 全腹腔镜下食管-空肠π形吻合和反穿刺法吻合均是安全、可行的,在食管空肠吻合时间方面,π形吻合重建时间...  相似文献   

6.
背景:移植的肌腱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才能有效避免缝合时肌腱吻合端的撕裂,减轻肌腱愈合过程中粘连程度。目的:探讨移植修复材料不同制备方法对异体肌腱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来亨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分为3组,切取3组鸡一侧第三趾屈趾浅深肌腱,玻璃化组、化学萃取组分别采用玻璃化法与化学萃取法处理肌腱,空白对照组肌腱不做任何处理。取3组一部分肌腱进行生物力学检测;另一部分进行异体移植,移植1,2,3,6周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结果与结论:玻璃化法可保留部分原有肌腱细胞,化学萃取法不能。3组肌腱拉伸断裂强度、拉伸断裂功耗及拉伸断裂延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移植后1,2周末,3组间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移植后3,6周末,玻璃化组、化学萃取组CD4+、CD8+、CD4+/CD8+均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玻璃化组和化学萃取组间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采用玻璃化法和化学萃取法在有效保留肌腱生物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可显著降低肌腱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表明气管及支气管吻合材料的选用对吻合口愈合质量可产生不同影响。目的:以3种缝合材料建立兔气管重建模型,分析气管吻合口愈合过程中生物力学特征与气管重塑的关系。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丝线、涤纶线和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建立气管重建模型。结果与结论:①吻合口处气管抗拉强度:术后2周,3组气管在一定外力下于接近吻合口处断裂,缝线本身并未断裂;术后4,8周,吻合气管在远离吻合口部位破裂,均未从吻合口处断裂。②吻合口处气管顶破强度:术后2,4,8周,3组均在气管膜部破裂。③吻合口Ⅰ型胶原蛋白水平:术后2周涤纶线组低于较其他两组(P〈0.05),术后4,8周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不论使用何种缝线均不影响气管吻合口的稳定性,但不同缝线在不同时期引起的气管狭窄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断肢再植中改进等距四定点血管显微吻合法,提高显微镜下血管吻合的速度和质量。方法:在对直径0.4-1.5mm的血管进行吻合时,第1针先吻合血管的后壁,线留两个长头作为两根牵引线,1根留在助手一侧,另1根引至手术者一侧;第2针吻合血管前壁,第3针吻合助手侧第1、2针中间,第4针吻合手术者一侧的第1、2针中间,第2、3、4针均留1根牵引线,此时血管雏形已定,加针时按照从后到前的顺序且加完一侧再加另一侧的原则,最后检查血管是否通畅。将改进后与改进前血管显微吻合再通的平均时间、术后出现血管危象探查血管栓塞的发生率相比较。结果:改进后与改进前血管显微吻合再通的平均时间、术后因吻合质量出现血管危象致血管栓塞的发生率2项指标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进后的等距四定点血管显微吻合法能明显提高吻合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背景:寻找具备生物力学性能与生物活性,椎体外渗漏率低的新型椎体填充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目的:观察植入可降解高分子网状球囊并灌注磷酸钙骨水泥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及骨水泥渗漏率。方法:将32个猪单椎体标本随机分为4组,其中2组分别经单侧椎弓根注入2.5-3.0 mL聚甲基丙烯酸树脂骨水泥、2.5-3.0 mL磷酸钙骨水泥;其中1组首先植入可降解高分子网状球囊,然后填充2.5-3.0 mL磷酸钙骨水泥;最后1组为正常椎体。观察各组椎体的骨水泥外漏情况,经SCHENCK RSA-250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各组椎体的刚度及强度。结果与结论:聚甲基丙烯酸树脂骨水泥组椎体强度及刚度明显高于正常椎体(P〈0.05),磷酸钙骨水泥组椎体强度及刚度明显低于正常椎体(P〈0.05),可降解高分子网状球囊联合骨水泥组椎体强度及刚度接近正常椎体(P〉0.05),可降解高分子网状球囊联合骨水泥组骨水泥渗漏率较聚甲基丙烯酸树脂骨水泥组与磷酸钙骨水泥组降低(P〈0.05)。表明植入可降解高分子网状球囊联合磷酸钙骨水泥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最接近正常椎体,骨水泥渗漏率校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单一激光焊接大鼠颈动脉的可行性.方法选用Wistar大鼠80只,分为激光焊接组和缝合组.于术后采取吻合口在内的血管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激光焊接血管最大抗拉强度28d前低于缝合血管组.激光焊接血管最大破裂压14d前低于缝合血管组.大鼠术后吻合口无破裂并且能够长期存活,说明激光焊接血管能够满足大鼠生理需要.结论单一激光焊接大鼠颈动脉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1.
刘洋波  胡艳  丁慧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26-1427
【目的】探讨几丁聚糖对大鼠显微血管吻合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各组大鼠股动脉离断、再于显微镜下以110尼龙线端一端吻合,其中实验组在吻合的血管外周注入几丁聚糖0.1mL,对照组不注入。术后d3、d5、d7、d10、d14分别于肉眼下观察吻合的血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结果】本组30只大鼠全部存活,伤口愈合良好,吻合的股动脉通畅率100%。标本大体观察可见术后不同天数试验组的血管粘连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管粘连程度随着术后天数的增加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纽血管粘连程度随着术后天数的增加而明显加重(P〈0.05)。【结论】几丁聚糖局部应用能够起到预防显微血管吻合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12.
背景:几丁糖在预防术后组织粘连方面疗效确切,但在断指再植术后能否应用,其对血管吻合口的愈合是否有影响,国内外文献较少提及。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对成年大鼠股动脉吻合口通畅率的影响。方法:离断SD大鼠双侧股动脉,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显微镜下吻合双侧股动脉,所有吻合动脉即时通畅率达100%,且为同一人操作,吻合后,实验组吻合口周围均匀涂布医用几丁糖1滴,对照组不涂。分别观察术后7,14,21,28d大鼠吻合口的通畅情况,吻合口口径、吻合口周围有无感染、周围粘连情况及病理切片观察吻合口内皮细胞覆盖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前、术后吻合口管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吻合口周围均无明显感染,实验组吻合口周围粘连较对照组轻,吻合口总体通畅率实验组为96%,对照组为8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各个时间段实验组、对照组内皮细胞覆盖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医用几丁糖的放置不影响大鼠股动脉吻合口的总体通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道癌贲门癌术后两种重建方法的优劣。方法:实验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采用圆形吻合器行食管胃器械吻合,吻合154号丝线间断加强并另行吻合口大网膜缠绕并吻合合口减张。对照组行食管胃粘膜及粘膜下分层吻合加胃浆肌层与食管肌层缝合包埋吻合口并减张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吻合口瘘和狭窄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6%(2/316),吻合VI狭窄发生率为5.7%(18/316),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6%(3/18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3%(8/186),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吻合口近端胃食管反流液随机抽样检查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机械吻合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0.3%(1/316),无肺不张,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6%(3/186),肺不张0.5%(1/18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中行机械吻合重建方便快捷,可减少并发症,适于临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新生内膜异常增殖是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但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观察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核因子κB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动脉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7-01/05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体质量350g左右。②实验方法:将大鼠一侧颈动脉行球囊损伤术作为实验组,另一侧颈动脉作为对照组,分别在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6h,3,7,14,28d后麻醉并处死大鼠,留取两侧颈总动脉标本。③实验评估:应用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内膜增生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同时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测定核因子κB的活性。 结果:纳入大鼠36只,因造模失败和死亡排除6只,进入结果分析30只。①球囊损伤后,内膜面积在7,14,28d逐渐增厚,内膜,中层比率增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中膜面积无明显变化。血管重塑指数在损伤后6h最大,之后不断减小。②核因子κB在对照组几乎不表达。而球囊损伤后6h即可见核因子κB表达,并于14d达高峰,28d仍有较强表达。实验组核因子κB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核因子κB被迅速激活并持续增加,可能是内膜增生、血管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伟  李作娅 《华西医学》2010,(6):1062-1064
目的评价国产吻合器和闭合器在食管癌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8年4月期间收治的387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手工吻合组(n=172)和器械吻合组(n=215),对两组患者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器械吻合组和手工吻合组术中出血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的吻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后者(P〈0.05)。手工吻合组术后吻合口出血多于器械吻合组(5.2%比1.4%,P〈0.05),发生吻合口漏亦多于器械吻合组(6.4%比2.8%,P〈0.05)。随访1.5~2年,排除失访患者后,器械吻合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手工吻合组(4.6%比10.3%,P〈0.05)。结论国产吻合器与和缝合器用于食管癌的消化道重建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血管吻合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肾移植的成败。目的:提高肾移植变异血管吻合的技术方法。方法:1999年9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共完成878例肾移植,对其中供。肾存在的动静脉血管变异进行修整、合并、延长等重建处理后进行移植,副肾动脉采用改良支架支撑法同腹壁下动脉吻合。结果与结论:878例肾移植中,55例供肾动脉变异,。肾静脉变异22例,经血管修整重建后均成功与受者髂内或髂外血管吻合。23例直径大于1mm副。肾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吻合均取得成功。移植后彩超显示肾动静脉吻合口血流及副。肾动脉血流正常。提示移植。肾血管变异及副肾动脉只要正确处理,吻合得当,可以安全有效地移植给受者并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食管癌(esophagus cancer,EC)术中器械吻合(MA)与手工分层吻合(LAH)的安全性及治疗成本。方法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EC患者,术中分别接受LAH和MA各40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治疗费用及手术时间。结果LAH组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瘘发生率均低于MA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接近(P〉0.05);MA组患者病死率高于LAH组(P〈0.05);LAH组综合费用、手术材料费均低于MA组(P〈0.01),而两组术后住院费相接近(P〉0.05);LAH组手术时间长于MA组(P〈0.05)。结论EC术中采用LAH虽然手术时间稍长,但其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较MA降低,综合费用、手术材料费也低于MA,因此,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植后远期通畅率的问题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目的:综述小口径人工血管支架材料及制备工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内皮化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至2013年)和万方数据库(2003至2013年)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人工血管,小口径,制备,静电纺丝,自组装,内皮化";英文检索词为"small-caliber,vascular graft,electrospun,layer-by-layer assembly,endothelialization"。共检索到文献125篇,保留其中41篇进行总结。 结果与结论:目前已有的小口径血管支架材料包括天然生物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及异种生物材料,小口径人工血管支架的制备技术主要有静电纺丝、自组装、快速成型、凝胶纺丝等。而促进小口径人工血管内皮化的方法有很多,不过每种方法都有其缺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远期通畅率问题。相信随着支架材料的制备技术更加成熟、多元化,人工血管内皮化研究的更进一步深入,小口径人工血管远期通畅率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