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左迷走锁骨下动脉多发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左迷走锁骨下动脉多发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头部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室出血,320排CTA及DSA诊断为左迷走锁骨下动脉多发动静脉瘘,行弹簧圈、ONYX胶联合真丝线段栓塞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术后8 d复查320排CTA见降主动脉弓迷走血管仅留残端,瘘完全消失。结论左迷走锁骨下动脉多发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血管性疾病,3D-DSA仍是诊断动静脉瘘的金标准,治疗成功的关键必须先控制供血迷走动脉血流,再栓塞或夹闭瘘口,要彻底治愈本病必须闭塞瘘口。  相似文献   

2.
大动脉炎是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青年女性好发于大中血管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临床超声检查中见到受累动脉内中膜广泛均匀增厚的“通心粉”征等特征性图像时不难诊断,病变常呈节段性。本例独特之处在于所累及的是单支迷走锁骨下动脉,且近段管腔闭塞,给探查和诊断带来难度,单从超声图像很难诊断大动脉炎,需通过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最终确诊。对于锁骨下动脉迷走,扫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椎动脉的起源和走行,本例中右侧椎动脉即起源于同侧颈总动脉,因起源的变异,不出现锁骨下动脉盗血,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病变。此外,锁骨下动脉迷走时还需关注颈总动脉的走行和位置、血管与气管的相对位置。该病例还提示,对于不典型超声表现的患者,要结合性别、年龄、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3.
刘影  李东洋  宋纺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2007,15(10):1107-1110
大动脉炎是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青年女性好发于大中血管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
支,临床超声检查中见到受累动脉内中膜广泛均匀增厚的“通心粉”征等特征性图像时不难诊断,病变常呈节段性。本例
独特之处在于所累及的是单支迷走锁骨下动脉,且近段管腔闭塞,给探查和诊断带来难度,单从超声图像很难诊断大
动脉炎,需通过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最终确诊。对于锁骨下动脉迷走,扫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椎动脉的起源和走行,本
例中右侧椎动脉即起源于同侧颈总动脉,因起源的变异,不出现锁骨下动脉盗血,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右侧锁骨下动
脉起始段病变。此外,锁骨下动脉迷走时还需关注颈总动脉的走行和位置、血管与气管的相对位置。该病例还提示,对
于不典型超声表现的患者,要结合性别、年龄、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发病机制进行分析,预测出血因素,避免漏诊,指导治疗。方法对5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5例瘘口均位于枕大孔区~颈2节段,由椎动脉脊膜支供血.通过髓周静脉引流。所有5例引流静脉均向颅内引流,有不同程度扩张,3例伴有静脉瘤样改变。手术后复合瘘口均消火,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向颅内引流并伴有引流静脉扩张易出血,颅内压增高可能是诱发出血的因素。血管造影应全面,避免小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造影假阴性。手术夹闭瘘口并切断近端引流静脉是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脑镰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用复合手术治疗的,复杂型大脑镰DAVF伴多发瘤样扩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例患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发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后血管造影示瘘仍存在,动脉仍供血;改行开颅手术将瘘口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性,46岁。因突然出现头痛、颈项痛和记忆力下降2周入院,入院后检查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头颅CT发现鞍上池蛛网膜下腔出血,MRI和DSA诊断为右测天幕动静脉瘘,血供来自右颈内动脉的腑膜垂体干,少部分源白椎基底动脉,引流静脉在起始段扩展成一巨大血管瘤,逆流入小脑半球静脉。由于岩上窦未见显影,我们考虑该脑膜动静脉瘘是仅通过软脑膜静脉引流而不与静脉寞相通的动静脉瘘。经颞下入路开颅后,见天幕上有大量动脉血管,于滑车神经人口后方切开天幕切迹后发现一根动脉化的静脉,在右侧大脑脚旁可见一巨大的动脉瘤扩展的静脉血管瘤。  相似文献   

7.
8.
1 病 例患者 ,女 ,5 2岁。突然头昏、反复呕吐 4小时 ,晕厥 1次入院。患者清晨 7时起床后突感头昏 ,恶心且反复呕吐非咖啡色胃内容物。去厕所途中晕倒在地 ,呼之不应 ,持续约 1分钟 ,伴小便失禁。家属急送当地诊所 ,测BP 0 /0kPa ,立即予以多巴胺 4 0毫克静脉滴注后转送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原因。但对破裂性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栓塞仅仅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2000年6月至2006年3月我们对118例动脉瘤性SAH患者进行早期诊断(7 d内),并对已破裂的动脉瘤早期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进行囊内栓塞和对SAH早期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3例,女65例;年龄23-74岁,平均46岁;均以SAH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  相似文献   

10.
<正>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比,非动脉瘤性脑血管疾病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临床相对少见,有时容易对其病因作出错误判断,且该类疾病治疗方式及治疗疗效不同于DSA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我院诊治31例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三类急性脑血管病之一,也是唯一能导致健康人立即死亡的颅内病变[1].脑血管造影(DSA)是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必须的重要手段,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行造影能及时明确动脉瘤大小、部位单发或多发,有无血管痉挛、畸形及侧支循环情况.蛛网膜下腔出血经全脑血管造影90%可确定其解剖原因[2].我科自2004-03~2008-04收住患者158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破裂后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0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7例破裂后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共19枚动脉瘤),其中2枚动脉瘤采用单纯支架贴敷术,另外17枚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术(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2枚致密栓塞,4枚近全栓赛,1枚部分栓塞)。随访6个月~2年,19枚动脉瘤均未出现再次破裂,弹簧圈及支架均未移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分1例,0分16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后交通动脉微小动脉瘤是有效的、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总结脑与脊髓动静脉瘘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介入栓塞治疗的 61例脑与脊髓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未出现因病人或介入护士配合因素导致延长介入治疗时间、导管移位或无法拔出、增加造影剂量的问题,无因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未发生穿刺处感染、股动脉动静脉瘘、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全部病人均成功栓塞瘘口,获满意疗效。结论 脑与脊髓动静脉瘘选择介入栓塞治疗多能取得满意效果,围手术期做好护理配合对顺利完成手术及病人康复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 46岁女性,因间断右眼疼痛10 d余入院.10 d前,右侧疼痛后出现右眼眶周围疼痛,伴视物模糊、右侧眼睑下垂、右侧眼球上视不能,外院诊断为痛性眼肌麻痹,予以激素、止痛药等治疗,症状稍缓解,仍反复眼痛发作,遂来我院就诊.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双侧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应灵敏;右侧眼裂变窄...  相似文献   

16.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非常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3岁.患者于2005年3月6日晨解大便时突发头痛,为持续性剧烈样痛,伴呕吐一次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告了1979年至1995年治疗的11例非Galen静脉的脑动静脉瘘(AVF),对其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进行探讨.1例以球囊栓塞失败后行手术夹闭供血动脉;8例以IBCA/NBCA栓塞治疗,其中1例经3次栓塞缩小静脉球后手术切除残留的动静脉畸形(AVM);2例以弹簧圈栓塞瘘口.结果:动静脉瘘100%闭塞8例,恢复良好.8例中的6例脑血管造影复查,未见复发;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对治疗原则,血管内栓塞进行了讨论,认为栓塞材料首选弹簧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一例14岁男孩,因两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经4条脑血管造影发现左侧脊髓后动脉动脉瘤同时合并有AVM存在,手术成功地切除了病变并经病理检查证实,术后痊愈,现恢复正常上学.  相似文献   

19.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预后较差,随着冠状动脉支架技术运用发展,使椎-基底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成为可能。现报告1例椎-基底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行一次性腔内支架成形术成功病例如下。1病例男,64岁。因反复发作性眩晕、猝倒2年余,加重半年,于2003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起反复出现发作性眩晕、时伴猝倒,无意识丧失,约1~5min缓解。近半年来发作频繁,重时1周发作3次。在当地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予以阿司匹林100mg/d,活血化瘀等治疗无明显好转。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头颅MRI示左枕叶皮质、右颞叶底部内侧…  相似文献   

20.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科收住3例发病时以眩晕为突出表现而无头痛,脑膜刺激征出现较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