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机械强度,无毒副作用,可控的降解速率等特点。目的:观察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手术显露36只Wistar大鼠坐骨神经,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游离坐骨神经后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切断坐骨神经后行神经断端直接吻合,实验组于神经吻合断端包裹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结果与结论:①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术后4,6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假手术组(P均〈0.05)。②组织学检测:对照组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实验组吻合口光滑平整,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明显降解吸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对照组有髓神经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且轴突再生率和再生轴突成熟度较低。③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检测:对照组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阳性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表明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能减轻神经术后粘连,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机械强度,无毒副作用,可控的降解速率等特点. 目的:观察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方法:手术显露36只Wistar大鼠坐骨神经,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游离坐骨神经后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切断坐骨神经后行神经断端直接吻合,实验组于神经吻合断端包裹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 结果与结论:①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术后4,6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假手术组(P均<0.05).②组织学检测:对照组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实验组吻合口光滑平整,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明显降解吸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对照组有髓神经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且轴突再生率和再生轴突成熟度较低.③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检测:对照组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阳性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表明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能减轻神经术后粘连,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3.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三维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异体神经移植由于存在难以消除的宿主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其使用,许多学者试图用其他组织替代来弥补以上不足,但效果均不满意.目前,尚没有研制出公认的效果满意的人工神经,自体神经移植至今仍被认为是最佳选择.目的:观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85∶15)三维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及神经导管内微丝支架的作用和不同数量微丝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制作大鼠12 mm的左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用该导管桥接大鼠12 mm的坐骨神经缺损.A组:PLGA神经导管组;B组:PLGA神经导管内纵形放入20根PLGA微丝;C组:PLGA神经导管内纵形放入40根PLGA微丝;D组:自体神经移植组.A、B、C组神经导管内均注入层粘蛋白+神经生长因子混合液.造模后动态观察大鼠肌肉萎缩、跛行情况,测量神经导管内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湿质量恢复率.对再生神经中1/3段行组织学观察及图像分析以评价神经修复的效果.结果与结论:造模后各组再生神经均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B、D组再生神经较A、C组粗大;再生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B组和D组明显快于A组和C组(P < 0.05);A组、C组肌肉萎缩最明显,而B组、D组肌肉萎缩较轻且肌肉萎缩程度基本相当.病理图像分析神经纤维计数以D组最多,B组次之,而与A组、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B组与D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及成熟程度均要明显优于A组和C组.提示新型的PLGA三维神经导管能有效引导SD大鼠坐骨神经长过12 mm的神经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神经导管;神经导管内微丝支架能有效引导神经再生,数量过多反而可能抑制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4.
载溶菌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载溶菌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形成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5-03/07在暨南大学生物材料研究室完成.采用双乳液法(W/O/W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通过改变微球的制备条件[初乳时间(15,30,45,60,120 s)、初乳速度(6 000,10 000,14 000,18 000,22 000 r/min)、聚乙烯醇质量浓度(0,5,25,50,100 g/L)、复乳时间(0.5,2.5,5,8,11.5 h)、复乳速度(200,400,600,800,1 000 r/min)、初始药物质量浓度(0,20,40,60,80,100 g/L)、内/外水相添加剂(吐温-80、葡聚糖、蔗糖、氯化钠)、油相潜溶剂(丙酮、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制备不同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扫描电镜下观察微球内/外部结构. 结果:制备出不同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微球表面主要呈3种状态:光滑致密、光滑多孔或粗糙多孔.微球的内部呈多孔洞或核壳结构.①初乳速度较低时(<10 000 r/min),微球表面以光滑为主,内部多孔,中间有一大的核心;初乳速度较高时(> 18 000 r/min),微球表面较为粗糙,内部孔洞致密,呈蜂巢状.②不同初乳时间制备的微球仍以表面平滑为主,有的微球表面有孔洞,大小在几个微米左右,微球内部仍然是蜂巢状结构.③聚乙烯醇质量浓度影响复乳的稳定性,从而对微球的形成过程影响很大.④复乳时间对微球形成过程的影响较为明显,反应时间过短(<0.5 h),微球未充分固化,增加反应时间,球形度相对提高.⑤复乳速度直接影响到复乳体系的稳定.速度较低时(200 r/min),形成的微粒体积较大,易形成不规整的大块聚集体.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微粒球形度也相应提高.但是当速度过大时(1 000 r/min),微粒容易破裂形成碎散的不规则聚集体.⑥初始药物质量浓度对微球形成过程的影响很大,药物质量浓度高时(100 g/L),微球表面粗糙,碎片较多;药物质量浓度为60 g/L时,微球表面光滑,球形度很好.⑦不同的内水相添加剂(吐温-80、葡聚糖、蔗糖、氯化钠)制备的微球球形度均较好,微球表面平滑,但是存在部分微球相互粘连的情况.外水相添加蔗糖和氯化钠,微球的球形度较好,微球之间无粘连.但外水相添加吐温-80,形成的产物体积较大且形成许多不规则的聚集体.外水相添加葡聚糖形成的微球表面粗糙且含较多碎屑.⑧选用不同的油相潜溶剂(丙酮、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均存在部分的微球融合现象. 结论:从多角度系统阐述了载溶菌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形成机制.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微球的结构影响各异,微球的尺寸分布及形态性能是初乳与复乳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通常的合成纤维相比,蚕丝力学性能好,又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是制作组织工程韧带/肌腱的良好支架材料,但蚕丝丝素纤维降解速度缓慢,难以与组织再生速率相匹配. 目的:分析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编织绳状支架的力学性能及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的细胞相容性. 方法:通过捻拧编织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细丝混合支架,并以纤维连接蛋白作表面修饰,检测支架的力学性能.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细丝混合支架上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与支架复合生长、基质形成,以及细胞与支架结合的情况. 结果与结论: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混合编织支架呈乳白色,质地均匀,韧性强,为螺旋上升的绳索状,直径为2.3 mm.支架材料的最大负荷、拉伸强度、断点伸长率、弹性模量分别为(315.06±30.77) N、(75.83±7.46) MPa、(61.39±7.26)%、(213.58±23.45) MPa.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附于支架表面生长,增殖良好,细胞大多呈梭形,伸出伪足匍匐于材料的表面,形态较佳,伸展良好,呈立体状生长,并分泌基质.表明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编织绳状支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种植神经干细胞(NSCs)与施万细胞(SCs)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移植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SCs 和SCs,以PLGA 为支架移植入大鼠T8 半横断脊髓损伤处。实验动物随机分为PLGA组、PLGA+NSCs 组和PLGA+NSCs+SCs 组。术前和术后进行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MEPs)检查及BBB评分;然后在同侧或对侧进行T6再次半横断,并进行CMEPs 检测及BBB 评分。结果CMEPs 的恢复率及波幅在PLGA+NSCs+SCs 组最高。移植后,大鼠BBB 评分逐渐改善;在移植后第2 周及以后,PLGA+NSCs 组和PLGA+NSCs+SCs 组的BBB 评分显著高于PLGA 组(P<0.001)。同侧再次半横断后,CMEPs 消失, BBB 评分快速恢复;对侧再次半横断后,大鼠双下肢完全瘫痪。结论种植NSCs 和SCs 的PLGA支架移植有利于脊髓损伤功能重建,再生轴突可能形成了功能性连接;但是同侧再生轴突对脊髓功能的恢复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7.
背景:牙胚组织工程重建研究表明牙齿结构可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牙齿存活及行使功能的关键在于牙根及其牙周附着,那么是否可以绕开具有复杂组织结构的完整牙齿组织工程概念的束缚,而将组织工程构建目标仅仅指向结构单一的牙根组织?
  目的:采用组织工程方法,以牙乳头细胞为种子细胞,海藻酸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支架材料构建兔组织工程牙根。
  方法:分离、培养扩增兔牙乳头细胞,离心收集细胞混于海藻酸钠水凝胶,制成浓度6×109 L-1的细胞悬液,接种到人牙根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中,用CaCl2固化后,构建出细胞-支架复合物,然后移植于裸鼠背部皮下,植入后4,8周取材,进行大体标本、X射线、三维CT、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结果与结论:经4-8周体内移植后获得的组织定型于牙根形状。植入4周后,标本密度较低;牙根移植物出现矿化,但矿化不完全,海藻酸钠水凝胶已降解,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未降解;标本中出现了大量类牙本质结构,在标本表面具有纤维膜结构,与根面平行,结构不连续,没有明显髓腔形成。植入后8周,标本密度增高,更为接近自然生长的牙根组织;牙根移植物矿化基本完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已大部分降解;标本中出现了大量类似于成熟牙本质的结构,在标本表面形成连续的纤维膜结构,与根面平行,在其下方开始有类似牙骨质样结构的形成。表明采用工程方法可建出具有基本组织学类型和结构的类似人工牙根组织。  相似文献   

8.
背景:传统的方法修复软骨损伤,易发生退变。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根据需要调节降解速度等性能,可能在修复软骨损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目的:观察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月龄新西兰兔骨髓培养,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第3代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共培养制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建立兔髌股关节股骨髁部缺损模型,在右侧36个膝关节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左侧18膝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另18膝造成缺损后留作空白对照。术后4,8,12,24,36,48周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组织学评分。结果与结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修复大鼠缺损后,软骨细胞分布较均一,色泽与正常软骨相似,与正常软骨界限消失,表面细胞平行于关节面,深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呈团状,基质异染广泛,软骨下骨形成及潮线恢复正常,与周围正常软骨连接良好。而单纯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或缺损后未处理大鼠缺损边缘细胞呈团块状增生,底部为纤维组织。提示骨髓基质细胞源性软骨细胞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较理想的种子细胞,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适合作为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背景:传统的方法修复软骨损伤,发生退变.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根据需要调节降解速度等性能,能在修复软骨损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目的:观察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月龄新西兰兔骨髓培养,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第3代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共培养制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建立兔髌股关节股骨髁部缺损模型,右侧36个膝关节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侧18膝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18膝造成缺损后留作空白对照.术后4,,12,4,6,8周取材,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织学评分.结果与结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修复大鼠缺损后,骨细胞分布较均一,泽与正常软骨相似,正常软骨界限消失,面细胞平行于关节面,层细胞排列紊乱,胞呈团状,质异染广泛,骨下骨形成及潮线恢复正常,周围正常软骨连接良好.而单纯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或缺损后未处理大鼠缺损边缘细胞呈团块状增生,部为纤维组织.提示骨髓基质细胞源性软骨细胞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较理想的种子细胞,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适合作为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支架材料,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吗啡微球的制备及其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药物微球因其对特定器官和组织的靶向性及微粒中药物释放的缓释性而成为一种新的给药系统.国内外学者对局麻药缓释给药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麻醉性镇痛药的微球制剂末见报道.目的:制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的吗啡生物可降解缓释微球制剂,并检测其镇痛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吗啡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并计算其载药量及包封率.将雄性健康SD大鼠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剂)和吗啡微球组(皮下注射吗啡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利用CO2激光为热刺激进行痛阈测定.结果与结论:制成的吗啡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为白色粉末,载药量为11.86%,药物包封产率为33%,微球可较明显延长吗啡作用时间至6 h以上.结果说明吗啡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明显地延长了吗啡释放时间,缓释性好,但未达到预期的理想时间,仍然需要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Schwann细胞和轴突再生关系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切断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在神经断端间留有3mm间隙构建冲经再生室。分为A组和B组,在A组左侧(A1)神经再生室内注入0.1ml生理盐水,右侧(A2)注入0.05ml丝裂霉素(40μg/ml)和0.05ml层粘连蛋白(10μg/ml);在B组左侧(B1)神经再生室内注入0.1ml丝裂霉素(40μg/ml),右侧(B2)注入0.1ml层粘连蛋白(10μg/ml),第3天按上述浓度及剂量依次注入,4周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A1组、A2组和B2组Schwam细胞和轴突再生的超微结构明显优于B1组。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Schwann细胞和轴突再生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Schwann细胞的存在与否直接影响到轴突的再生,Schwann细胞为轴突的再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且外源性层粘连蛋白能够促进Schwann细胞和轴突的再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嗅鞘细胞可促进中枢神经损伤修复。将壳聚糖与胶原结合制备复合工程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的构建。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复合壳聚糖用于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缺损大鼠模型,用联合培养的原代培养大鼠嗅鞘细胞和壳聚糖支架连接于缺损处,设为嗅鞘细胞结合壳聚糖组;单纯壳聚糖支架组用单纯壳聚糖支架连接缺损;空白单纯壳聚糖支架组不作任何处理。 结果与结论:建模后1-4周分别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以及组织学检查发现,与嗅鞘细胞结合壳聚糖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升高(P〈0.05),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显著低于单纯壳聚糖支架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且嗅鞘细胞结合壳聚糖组有新生的神经达到远侧端,周围少有炎症反应。说明嗅鞘细胞结合壳聚糖支架修复坐骨神经损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背景: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组织工程化神经的发展给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目的:从种子细胞、生物材料以及构建周围神经组织技术3个方面综述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新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在2013年7月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数据库及CNKI 数据库,英文关键词为“tissue engineering,peripheral nerves,nerve injuries,stem cel s,schwann cel s,scaffold,growth factor”,中文关键词为“组织工程,周围神经,神经损伤,干细胞,许旺细胞,支架,生长因子”。选择内容与神经组织工程、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63篇文献。结果与结论:现阶段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虽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大多停留于实验探索阶段。将组织工程神经应用于临床尚存下列问题亟待解决:①种子细胞来源及伦理。②细胞扩增后移植的免疫排斥。③移植细胞稳定性问题及致瘤性。④神经支架材料的降解速度、最佳孔隙率、导管厚度、形状等。⑤体外神经构建后移植修复时机。⑥各种神经生物因子的局部释放与调控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期待上述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得众多临床神经损伤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后,许旺细胞在基底膜管内形成Bunger带,引导再生轴突延伸,但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瓦勒变性对许旺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横切模型,分为坐骨神经瓦勒变性组(坐骨神经横断组)和手术对照组。采用神经段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许旺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S-100免疫荧光鉴定。取第1代许旺细胞,利用计数法绘制14 d内许旺细胞的生长曲线,MTT法检测14 d内许旺细胞增殖活性,酸性磷酸酶法检测许旺细胞黏附能力,ELISA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浓度。结果与结论:坐骨神经段培养第14天,坐骨神经横断组神经段边缘可见大量许旺细胞,呈线形排列;手术对照组许旺细胞数量少,呈散在分布,两组许旺细胞S-100均呈阳性表达。许旺细胞传代培养第3天,两组许旺细胞均进入对数增长期,随时间延长,细胞数及细胞增殖吸光度值均呈上升趋势,坐骨神经横断组细胞数及增殖吸光度值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坐骨神经横断组许旺细胞黏附能力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ELISA 法检测示,坐骨神经横断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在培养第4,6,8,10,12,14天时均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两三周,瓦勒变性对许旺细胞生物学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可诱导许旺细胞幼稚化,促使许旺细胞在短期内迅速分裂增殖,并分泌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及细胞外黏附成分,为再生轴突的延伸提供适宜的神经微环境;并增加细胞黏附能力,为外周神经损伤修复提供适宜的神经微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周围神经侧侧缝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健康大耳白兔18只,显露坐骨神经及其分叉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相邻神经束膜及外膜缝合.将动物肢体分为实验侧与对照侧.实验侧术后第2天,经皮神经电刺激右下肢,刺激参数:方波,波长0.3ms,频率5Hz,电流峰值3-10mA.刺激时间:每日1次,每次30min,持续6周.左后肢不给予电刺激.实验动物分组:A组(术后电刺激3周),B组(术后电刺激6周),C组(术后电刺激16周);每组6只.结果:通过观察电镜、肌电图,实验侧明显优于对照侧.神经侧侧吻合各组在各时间点依次切开原手术切口,检测C组动物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CAMP的振幅及潜伏期,实验侧神经传导速度及CAMP振幅均优于对照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侧CAMP的潜伏期慢于对照侧,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切断各组标本,距吻合口处下方5mm,腓总神经中再生有髓纤维数目实验侧再生有髓纤维均多于对照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侧侧吻合后有神经侧支发芽生长,可作为修复神经损伤的一种方法;经皮神经电刺激在提高神经侧侧吻合后神经侧支发芽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去细胞异体神经材料修复不同长度周围神经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开发新的神经组织工程材料,研究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神经再生效果。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功能学指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形态学方法,对1,2和3cm长度神经缺损修复后的神经再生进行检测。结果:再生神经纤维流畅地通过了不同长度的移植体,各组动物电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随移植材料长度的延长神经再生效果减低,3cm长度缺损在修复后20周再生有髓纤维数为(77±20)根/104μm2。结论:去细胞异体神经材料能够成功修复3cm内的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7.
骨髓基质细胞诱导为雪旺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cells,BMSCs)是来源于骨髓基质的一种间充质细胞,来源丰富,可以解决雪旺细胞来源不足的缺点。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诱导为神经细胞,诱导后进行培养。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细胞内蛋白。(1)利用新方法制作组织工程化的神经,为临床解决失神经肌肉的不可逆萎缩提供新的思路。(2)利用细胞诱导的方法,为组织工程化神经的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用药方式的作用尚有争议。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7例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25例全身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次/d,一个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及疗效。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优良率85%(23例),有效率93%(25例);对照组的优良率72%(18例),有效率84%(21例),两组优良率与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13例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痛,其中1例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缓解;对照组中1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疼痛,未做处理。结果提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安全有效,局部注射疗效优于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19.
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药物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康灵对损伤的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采用 2 8只成年体重为 2 0 0g的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 2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 ) ,分别于术后 4周和 6周 ,通过肌电图检测坐骨神经运动诱发电位的传导速度和波幅 ;组织学检测有髓神经轴突数目、横截面积 ,从而探讨神康灵对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结果 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横截面积、数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神康灵对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Sciatic nerve injury is common and usually results in degeneration of the distal axons and muscle denervation. Chronic muscle atrophy and fibrosis limit the recovery of muscle function and severely compromises efforts to restore muscle function. Despite early diagnosis and modern surgical techniques there is still poor functional recovery.

Areas covere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a promising treatment strategy for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nd has demonstrated utility in limiting neuronal damage. The focus has been on the isolation of stem cells from bone-marrow and adipose tissue in addition to embryonic and neuron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of these cells into transected sciatic nerve in animal models demonstrates clinical improvement, inducing vigorous nerve regeneration accompanied by myelin synthesis. Cell replacement, trophic factor production, extracellular matrix molecule synthesis, guidance, remyelination, microenvironmental stabilization and immune modulation have been postulated as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stem cell implantation.

Expert opinion: Although further research is still needed, this therapeutic approach will probably become a routine treatment technique in the coming years, especially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 believe that the most promising results were noted for the use of stem cells of this origin in the treatment of sciatic nerve inj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