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发病过程中不同脏器 NO 表达的差异并探讨其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8周末测定大鼠血浆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检测各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组织学切片 HE 染色进行巨噬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大鼠血浆 ET、TNF-α、ALT 水平明显升高,肝、肺、心、脑、肾组织中巨噬细胞计数及匀浆中 MDA、NO、iNOS 含量升高,除脑组织巨噬细胞计数以外,其它指标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发病过程中,肠源性内毒素及其诱导产生的 TNF-α,是不同脏器 NO 表达差异的重要原因;而巨噬细胞在各个脏器分布的特点,是导致 NO 表达差异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2.
牛磺酸对大鼠酒精性脑损伤组织中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少波  魏文祥 《海南医学》2010,21(24):30-31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大鼠酒精性脑损伤组织中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给予乙醇灌胃制造酒精性脑损伤模型的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牛磺酸组两组。对照组仅给予500ml/L的乙醇灌胃8周,牛磺酸组给予同等量乙醇灌胃,同时给予牛磺酸8周。研究结束后,抽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液,断头取脑,检测各组血浆及脑组织中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牛磺酸组血浆ET([168.59±3.08)pg/mlvs(200.57±4.42)pg/ml]、脑组织匀浆TNF-α([12.03±0.26)ng/gvs(19.06±0.31)ng/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牛磺酸可降低大鼠酒精性脑损伤组织中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3.
纳洛酮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脑组织病理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经股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建立实验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损伤组和纳洛酮干预组,每组20只,分为4个亚组,分别观察内毒素损伤后1、2、4、6h脑病理,同时测定脑组织匀浆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内毒素损伤后大鼠脑组织病理发生显著变化,纳洛酮干预后这种变化在内毒素损伤明显减轻。内毒素损伤组、纳洛酮干预组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IL-6的浓度和对照组有差异。结论纳洛酮可影响脑组织的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脑组织病理变化,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果糖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硫代乙酰胺腹腔注射制造大鼠肝硬化模型,并将肝硬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对照组和乳果糖治疗组;乳果糖组每日灌服乳果糖,对照组灌服糖水,10 d后检测各组鼠的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乳果糖治疗组血浆LPS、TNF-α、ALT水平较肝硬化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果糖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LPS来降低TNF-α水平,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果糖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硫代乙酰胺腹腔注射制造大鼠肝硬化模型,并将肝硬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对照组和乳果糖治疗组;乳果糖组每日灌服乳果糖,对照组灌服糖水,10 d后检测各组鼠的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乳果糖治疗组血浆LPS、TNF-α、ALT水平较肝硬化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果糖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LPS来降低TNF -α水平,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健胃清肠合剂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大鼠血浆内毒素(ET)以及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112只SPF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健胃清肠合剂高、中、低剂量组7组,每组16只。采用回肠末端结扎法建立大鼠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灌胃3 d。于末次灌胃1 h后股动脉取血,分别采用鲎试验偶氮基质显色法、酶偶联显色法、比色法、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ET含量以及血清D-乳酸含量、DAO活性、TNF-α表达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血浆ET含量以及血清D-乳酸含量、DAO活性、TNF-α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健胃清肠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健胃清肠合剂高、中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胃清肠合剂各剂量组之间比较,高、中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胃清肠合剂能够降低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大鼠血浆ET含量及血清D-乳酸含量、DAO活性,有效抑制TNF-α的释放,具有肠黏膜机械屏障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毒清颗粒对大鼠肝硬变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余60只制作大鼠肝硬变模型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分为模型组、肠毒清高剂量组、肠毒清低剂量组、乳果糖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的内毒素、TNF-α、IL-6及NO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浆内毒素、肝匀浆TNF-α、IL-6及NO水平明显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肠毒清高剂量组、肠毒清低剂量组、乳果糖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肝匀浆TNF-α、IL-6及NO水平明显降低( P<0.05)。肠毒清高剂量组与乳果糖组比较,内毒素、TNF-α、IL-6差异显著( P<0.05);与肠毒清低剂量组比较,血浆内毒素、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果糖组TNF-α、NO与肠毒清低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肠毒清颗粒能够防治肝硬变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氧化应激在复合致病因素法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61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模型2周组、4周组、6周组及8周组.摘取肝脏称重,计算肝系数;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内毒素、同型半胱氨酸(HCY)、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Ⅲ型前胶原(PⅢP )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模型各组血浆内毒素、ALT活力和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型半胱氨酸(HCY)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P<0.05).模型各组肝组织匀浆TNF-α、PⅢP水平明显升高,T-AOC明显降低 (P<0.05).结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抗氧化失平衡是肝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合致病因素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肺脏、肾脏、心脏的纤维化改变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51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模型4周组、6周组及8周组。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诱导大鼠肝硬化,分别摘取肝脏、肺脏、肾脏、心脏称重,计算各脏器系数;HE和VG染色分别观察各脏器损伤和纤维化情况;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内毒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测定肝、肺、肾、心肌组织匀浆中TNF-α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模型各组血浆ALT活力、TBiL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模型6周组及8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各组肝、肺、肾、心组织匀浆TNF-α、MDA水平随病程进展均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脏器组织纤维化指数均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发病过程中,由肠源性内毒素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是导致各脏器发生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合致病因素诱导的肝硬化大鼠TGF-α和TGF-β1改变及丹参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肝硬化组(8只)、丹参素干预组(8只)。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丹参素干预组采用丹参素进行干预[0.05 g/(kg·w),每日灌胃]。于实验第8周末取材;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内毒素水平;检测血浆和肝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肝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脂肪变性明显,有典型的假小叶形成;血浆ALT、AST和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浆和肝组织匀浆TNF-α和TGF-β1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而TGF-α水平无明显变化。与肝硬化组相比,丹参素干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血浆ALT、AST和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浆和肝组织匀浆TNF-α和TGF-β1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而TGF-α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持续的肠源性内毒素作用下,TNF-α大量产生,TGF-α和TGF-β1之间失平衡,可能是复合致病因素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发病的重要机制,丹参素可以通过某种机制降低内毒素水平,减少TNF-α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TGF-α和TGF-β1之间的平衡,对肝脏发挥促再生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浆内毒素(ET)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模型制备组。将肝硬化大鼠分为模型组、等效剂量药物组和小剂量药物组。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联合攻击,收集血清、血浆及肝组织,检测血清ALT、AST、TBil的含量及血浆ET、血清TNF-α的含量,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等效剂量药物组ALT、AST、TBil含量明显降低,ET含量明显减少,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组指标改变不明显。结论:"截断逆挽方"可减少血浆ET含量,降低血清TNF-α水平,对肝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等效剂量组作用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吴斐  刘新平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2):109-113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AG)联合氨苄青霉素(AMP)对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G组(50mg/kg)、AMP组(200mg/kg)和联合组(AG 50mg/kg+AMP 200mg/kg)共5组,每组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小延髓池注射奈瑟球菌悬液复制脑膜炎大鼠模型。造模后,各组均1次/12小时给药,共给药5次。统计各组大鼠存活率,行症状评分,检测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血浆脂多糖和脑组织TNF-α、IL-1β、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p65、IκBα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AG组、AMP组、联合组大鼠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症状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血浆脂多糖和脑组织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p65表达显著下调而IκBα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AG组和AMP组比较,联合组大鼠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症状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与AMP组比较,AG组和联合组血浆脂多糖和脑组织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p65表达显著下调而IκBα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AG联合AMP能够降低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病死率,改善神经症状,抑制脑组织水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毒素血症和NF-κB炎性通路,进而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酰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假手术组除外)后,随机将实验大鼠分为6组,连续灌胃给药10d:损伤组[生理盐水5ml/(kg·d)];对照组[葛根素50mg/(kg·d)];乙酰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乙酰葛根素250、50、10mg/(kg·d)];假手术组[生理盐水5ml/(kg·d)]。采用生化法测定脑缺血1h再灌注24h及48h大鼠脑组织匀浆和血清中NO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ET水平,并进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损伤组大鼠脑缺血1h再灌注24h及48h,脑组织匀浆和血清NO、血浆ET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损伤组相比,高、中、低剂量乙酰葛根素组血浆ET及脑组织匀浆NO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NO再灌注24h也明显降低(P<0.01);高、中剂量乙酰葛根素组再灌注48h血清NO显著降低(P<0.01)。结论:乙酰葛根素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不同时间段NO和ET的生成,提示,乙酰葛根素对局灶性脑缺血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二氢槲皮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传统的双侧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二氢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60、30、15 mg/kg),每组10只。日给药1次,连续14 d,第15天复制脑缺血损伤大鼠模型,于手术后24 h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大鼠脑组织结构的影响,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和ICAM的含量。制备脑组织匀浆,采用比色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以及Ca~(2+)-Mg~(2+)-ATP酶的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二氢槲皮素可明显改善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情况,能够降低血清中IL-6、TNF-α和ICAM的水平。降低脑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SOD、GSH-Px、LDH、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结论 :二氢槲皮素可以减轻双侧结扎法造成的大鼠急性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以及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5.
青蒿素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青蒿素(artemisinin, ART)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CLP组和青蒿素治疗(ART)组,分别于CLP术后2、6、12、24、48、72 h活杀大鼠取肺组织,匀浆后动态浊度鲎试验法检测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CLP术后,ART组大鼠肺组织匀浆LPS、TNF-α和IL-6含量较CLP组明显降低(P<0.05,P<0.01),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也显著低于CLP组(P<0.05,P<0.01),24 h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青蒿素可能通过降低脓毒症大鼠肺组织局部的LPS水平,抑制和减少了TNF-α和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进而减轻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抵抗素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饮食)和模型组(高脂饮食),各组12只.造模8周、12周末分批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及内毒素(ET),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应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取肝标本做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 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抵抗素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2周较8周表达量增高.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ET、IRI较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12周模型组血清TG、ALT、FBG较同期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抵抗素mRNA表达量与IRI、TNF-α、ET均呈正相关,TNF-α与IRI和ET亦呈正相关. 结论 NAFLD大鼠肝脏抵抗素表达量增加,抵抗素可以通过胰岛素抵抗和对炎症因子的调控参与NAFLD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对内毒素休克大鼠生存率及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0、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内毒素(LPS)休克组(B组)和LXA4干预组(C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存活时间,并检测各组血浆TNF-α、IL-10、MDA及SOD的水平。结果 LXA4干预能明显延长内毒素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与A组比较,B组血清TNF-α、IL-10及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SOD水平明显下降(P<0.01);C组血清TNF-α、MDA水平较B组显著降低(P<0.01),IL-10及SOD水平明显上升(P<0.01)。结论 LXA4可降低内毒素休克大鼠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三维(3-D)球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3-D球体MSCs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3-D球体MSCs治疗组(n=36),假手术组常规分离大脑中动脉(MCA)但不结扎,MSCs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后给予MSCs移植,溶剂对照组模型建立成功后给予等体积溶剂对照。各组大鼠分别于移植治疗后1、3、7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的TNF-α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观察损伤侧大鼠脑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相比,MSCs治疗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降低(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溶剂对照组大鼠脑组织TNF-α、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增加(P <0.0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MSCs治疗组脑组织TNF-α、Caspase-3、Caspase-8表达下降(P <0.05,P <0.01)。 结论 3-D球体MSCs移植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含量及减少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临床上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常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研究表明,内毒素是多种条件下导致胃黏膜损伤的重要因素.本文拟探讨内毒素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胃病时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制作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模型,采用外源性内毒素(大肠杆菌内毒素,3 mg/kg)腹腔内注射,内毒素拮抗剂BPI 21静脉注射(2.0 mg/kg),鲎三肽偶氮显色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胃黏膜局部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结果 ①PHG 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胃黏膜局部TNF-α水平明显升高,胃黏膜出现明显病理损伤;②注射外源性内毒素使PHG大鼠的血桨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胃黏膜局部TNF-α水平明显升高,胃黏膜病理损伤明显加重;③内毒素拮抗剂能显著降低PHG大鼠黏膜局部TNF-α水平,改善PHG大鼠胃黏膜损伤.结论 内毒素参与门脉高压胃病时胃黏膜损伤,其致病作用可能与PHG时胃黏膜局部TNF-α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黄连素改善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 方法 40只Wistar大鼠分为高脂组(HF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成模后处理NC组10只及HF组10只大鼠。检测血浆中内毒素(ET)水平,RT-PCR检测骨骼肌中 Toll样受体4(TLR4) mRNA ,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TLR4、IκB激酶(IKKβ)、IKKβ 181位丝氨酸磷酸化(p-IKKβSer181、核因子κB(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胰岛素受体(IR)与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总蛋白及磷酸化水平。余20只肥胖大鼠分为黄连素干预组( FB组,10只)及肥胖模型对照组( FC组,10只),继续高脂饮食喂养,FB 组予200 mg/(kg·d)每日1次黄连素灌胃,FC 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持续8周后检测以上指标。 结果 肥胖大鼠血浆中ET水平升高,且骨骼肌TLR4/IKKβ/NF-κB内毒素信号通路激活,炎症因子TNF-α蛋白表达增加,黄连素干预使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浆中ET水平降低,且骨骼肌组织TLR4/IKKβ/NF-κB内毒素信号通路各蛋白及TNF-α蛋白表达均下调, IR及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均升高( P<0.05)。结论 黄连素可改善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骨骼肌 TLR4/IKKβ/NF-κB内毒素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TNF-α产生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