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泌尿系结石102例B超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总结了经B超诊断的10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资料,且均经临床及X线证实,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超声及临床确诊的10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年龄17~72岁,其中男性71例,女性31例。1.2检查方法使用仪器为GE LOGIQ-3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嘱患者充盈膀胱,根据常规检查部位,先扫查两侧肾脏,如发现肾盂扩张后,延扩张肾盂及输尿管向下追踪扫查。如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则多在扩张的输尿管内发现强回声团,后伴声影。输尿管中段结石因肠气干扰,多难显示。可让患者取仰卧位,探头加压,以排开…  相似文献   

2.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肾区疼痛、血尿或尿路感染等症状。本研究报道的16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经临床或X线证实,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2例泌尿系结石中男性86例,女性76例,年龄21~74岁,平均43岁。1·2方法:采用美国ATL8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10 MHz。常规扫查双侧肾脏,输尿管结石多伴输尿管扩张,可以从肾盂处沿输尿管走行追踪扫查。俯卧位追查法使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多在扩张的输尿管内发现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由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气体干扰,常显示不满意,可嘱患者膀胱充盈后侧位或转动…  相似文献   

3.
许潮萍 《淮海医药》2004,22(2):128-128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对输尿管进行切面扫查 ,观察结石部位 ,测量结石大小。结果 输尿管上段及下段结石易于显示 ,中段结石显示率差。结论 充盈膀胱 ,多体位、双侧对比扫查有利于超声显示输尿管结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部与经道阴超声联合扫查在输尿管中下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症状疑有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36例已婚女性患者先经腹部超声检查后再经阴道超声仔细观察输尿管中下段。结果在膀胱未充盈情况下,36例经腹部超声检查或临床症状高度怀疑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中,34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得到确诊,并经临床及其他检查方法证实。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无需膀胱充盈,肠气干扰少,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且具有无创伤、无痛苦、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以弥补经腹部超声的不足,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扫查可进一步提高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者在膀胱充盈欠佳条件下运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急诊超声检查临床可疑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08例,急诊超声诊断结果与患者膀胱充盈后超声检查结果或静脉尿路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膀胱充盈后超声检查或静脉尿路造影证实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00例。膀胱充盈欠佳条件下超声诊断86例,误诊1例,漏诊15例,超声诊断膀胱充盈欠佳条件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准确率为85.2%(92/108)、灵敏度为85.0%(85/100)、特异度为87.5%(7/8)、Youden指数为72.5%。结论在膀胱充盈欠佳条件下,对临床可疑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应做多切面、多角度扫查,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彩色快闪”伪像,可及时准确诊断,缩短患者诊断时间,及时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6.
丰学梅 《河北医药》2001,23(11):878-878
本文对我院门诊及病房 7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76例中 ,男 42例 ,女34例 ;年龄 1 8~ 53岁 ,平均 32 .5岁 ;发病时间 0 .5h~7个月。大多数患者因肾绞痛而急诊B超检查。1 .2 检查方法 使用岛津SDU 350A超声扫描仪 ,凸阵探头 ,探头频率 3.5MHz。要求患者者憋尿充盈膀胱后 ,取仰卧及侧卧位 ,采用分段探测法探查。首先扫查肾脏 ,作肾长、短轴切面 ,观察有无积水、结石 ,输尿管有无扩张 ;沿肾盂找到输尿管往下扫查 ,观察输尿管上段回声 ;找到髂动脉 ,旋转探头找到输尿管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数字化X线静脉肾盂造影(IVU)输尿管阴性结石表现,加深数字X线IVU对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的认识,提高泌尿系阴性的诊断水平。方法 35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均行B超及免除压迫IVU。结果 14例患者可见一侧肾脏分泌功能减退、输尿管内充盈缺损、充盈缺损上端输尿管扩张,13例患者可见结石染色、输尿管扩张,6例患者可见结石以下输尿管未见显示,其上输尿管扩张,肾脏分泌功能差,2例患者可见充盈缺损、输尿管扩张及中断征像。结论数字X线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较准确,应该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输尿管下段结石长期以来主要依赖X-线腹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经腹部超声(TAS)、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方法加以确诊。经腹部超声因简便、价廉,已成为诊断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方法,但它易受肠道气体、腹壁脂肪后方衰减及女性子宫的干扰,检查输尿管下段结石时,还须充盈膀胱,就诊时患者往往膀胱未充冠或充盈不佳,经腹部超声对很多输尿管下段结石显示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岛津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Sonialvision Safire II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大平板体层融合技术对9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 95例患者均能够清晰显示肾轮廓、肾盂的充盈及开口情况以及输尿管结石的占位情况,达到诊断要求。45例患者结石位于肾盂输尿管开口处,32例患者结石位于输尿管膀胱入口处,18例患者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上段。结论体层融合技术在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图像清晰,能够很好地显示结石与输尿管的关系,操作简单,具有很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急腹症,而急诊中的患者往往膀胱未充盈或充盈不佳,传统经腹壁超声对很多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显示困难.X线平片由于肠腔气体、骨骼重叠及阴性结石的干扰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也较困难.经直肠超声能弥补上述不足,可成为急诊泌尿系结石特别是输尿管中下段和尿道结石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魏淳冰  邹萌 《北方药学》2013,(6):119-11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5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扩张病例,均经静脉肾盂造影或体外震波碎石或经皮肾手术证实。结果: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阳性率较高,输尿管结石以3~4mm多见,且多见于下段。结论:超声是输尿管结石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方法。方法膀胱适度充盈,取侧卧位、仰卧位与俯卧位相结合的方法,先用二维超声扫查肾脏及输尿管,在可疑结石处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快闪伪像。结果本组181例结石,应用彩色多普勒后,有134例出现即快闪伪像,以后方明显,47例未出现快闪伪像。彩色快闪伪像的出现与结石存在的部位无明显关联。结论利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快闪伪像可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检出率,有助于选择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岁,因问题奶粉事件于2008年9月23日做超声检查。超声显示:患儿左侧肾脏大小6.1cm×4.8cm×3.8cm,肾盂扩张1.8cm,上段输尿管扩张达3.6cm,局部肾实质厚约0.64cm,沿扩张的输尿管向下扫查,显示其中下段高度膨胀,重度迂曲扩张,局部内径达5.3cm,占据左中下腹大部,管壁尚光滑,其内透声尚可。膀胱及右肾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左侧先天性巨输尿管伴左肾中度积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石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60个临床及其他检查怀疑泌尿系结石患者的CT图像.结果 单纯肾结石27例、单纯输尿管结石14例、两者均有结石12例;单纯膀胱结石5例,2例未发现结石.其中,40例有肾盏肾盂扩张和输尿管扩张,10例可见环形征.结论 泌尿系结石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24):151-153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对输尿管结石急性发作的块捷诊断价值。方法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急腹症患者318例,其中男227例,女91例,年龄16~76岁,平均年龄46岁,所有的病例都是首次接受超声检查诊断,后经服药后或体外震波碎石排石复查得到证实。利用彩超检查时,首先规范检查输尿管膀胱壁段-肾脏-上段-中段,尤其注重在检查中利用多体位、多切面及交替扫查等方法。结果 318例患者中,输尿管上段结石55例(占17.3%),中段结石占70例22%,下段结石193例占60.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快速、简捷、准确地检出输尿管结石急性发作致急腹症的病因,提示彩超应该作为急腹症首选的无创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王予屏  吴永娟 《医药世界》2010,(10):1202-1203,1214
目的通过对3296例疑似输尿管结石超声诊断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水平。方法对3296例疑似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不同的检查体位、方法,重点扫查三个生理性狭窄部,并对显示不清的中、下段输尿管结石,采取多种方法,再行扫查。结果超声检查直接显示上段输尿管结石837例,中段结石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1525例,初次未发现输尿管结石854例,其中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检查,检出输尿管结石583例,其他未检出27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单、快捷,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很高,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资料,提出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具体操作手法及体会,进一步探讨超声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不同年龄患者进行统计,对例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0例临床确诊的输尿管结石中,超声确诊242例,诊断符合率为96.8%(242/250)。8例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系因膀胱充盈不佳,导致结石未能显示。结论超声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简便、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操作者熟练掌握超声检查技术,能准确诊断输尿管结石,为临床诊断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蒋芸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826-827
目的:探讨药物加强超声显像诊断非梗阻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非梗阻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于检查前1天清洁肠道,次日晨空腹,常规超声探测肾、输尿管、膀胱后,肌肉注射速尿20mg,阿托品0.5mg,饮水300-500ml,约30分钟后行超声探测以作对比。结果:采用药物加强后,患侧肾盂、输尿管扩张明显大于健侧(P〈0.005)。结石显示率由63.5%明显提高到94.2%(P〈0.005)。结论:采用药物加强超声显像是诊断非梗阻型输尿管下段结石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迅速、无损伤的诊断积水型重复肾伴重复输尿管扩张。方法 应用超声常规扫查两肾区.采取多方位、多切面.对11例积水型重复肾伴重复输尿管扩张患进行检查。结果 超声所见与手术或X线造影基本一致。发生于左肾5例,右肾6例;9例位于上肾部,2例位于下肾部;合并结石1例.合并输尿管囊肿3例。结论 总结了6种积水型重复肾伴重复输尿管扩张超声表现形式,凡具备其中表现形式之一即可直接作出积水型重复肾伴重复输尿管扩张的诊断;如能与X线造影相结合,可提高有功能重复肾重重复辅尿管的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CT双肾平扫提示单侧肾盂及近段输尿管扩张积水 ,经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 (IUP)检查 ,双肾盂肾盏显影充盈良好 ,未见积水及梗阻征象。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7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8~ 6 7岁 ,3例既往有输尿管阳性结石史 ,4例无任何临床症状 ,于健康检查时B超提示单侧肾盂积水。1 2 方法 :螺旋CT双肾区平扫 ,采用层、厚距各 7mm ,时间1秒。CT提示右侧肾盂及近段输尿管扩张 4例 ,左侧肾盂、近段输尿管扩张 3例 ,肾盂较对侧增大 ,肾脏未见异常改变 ,未见明显阳性结石影 ,CT提示肾盂及近段输尿管扩张积水。7例病例经排泄性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