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灯盏花 (灯盏细辛 )为菊科短葶飞蓬植物 ,具有活血化瘀、解表止痛、散寒除湿及消积解毒等功效 ,其提取物含多种黄酮类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有增加末梢血流、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 ,曾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 1999~ 2 0 0 1年我们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观察患者自觉症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 ,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ensorynerveconductionvelocity ,SCV)的改善情况 ,同时就灯盏花素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作一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我科试用灯盏花素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有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表现,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感。患者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3例.年龄39~72岁,病程4~15年;对照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7~69岁,病程3.5~14年。 2 方法 病人入院后接受饮食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应用灯盏花素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_(12)500μg肌肉注射,均每日1次,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灯盏花针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58例DPN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29例,治疗组加用灯盏花针剂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等量维生素治疗,连用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55.17%,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灯盏花针剂能明显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4.
灯盏花素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灯盏花素注射液是菊科飞蓬属植物灯盏花的乙醇提取物水溶液 ,主要成分为黄酮、灯盏花甲素和灯盏花乙素 ,它能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 ,抗血栓形成及清除有害氧自由基等重要作用[1] 。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我们通过灯盏花素与弥可保联合应用 ,对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peripheralnervedisease,DPND)患者进行了为期 3周的治疗观察 ,并与弥可保治疗组进行比较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 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具有下列周围神经病变表现 :①四肢感觉异常。如四肢自发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与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来我院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20例),两组均用常规洽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灯盏花素与ILIB,疗程3周,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与ILIB治疗DPN能改善其临时症状,提高NCV。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间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分别用灯盏花素注射液75 mg/d和甲钴胺注射液1.0 mg/d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1.0 mg/d静脉滴注,疗程皆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神经反射,肌电图检查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肌电图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联用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DPN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了中药灯盏细辛对常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符合WHO1999年标准。(2)有四肢麻木疼痛或感觉障碍。(3)跟膝反射减弱或消失。(4)神经电生理检查尺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5)所有患者均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1.2观察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1年1月~2002年3月收治的病例分为治疗组 (40例 )和对照组 (39例 )。其中治疗组年龄32~78岁 ;糖尿病病程 (8.9±6.2)年 ;神经病变病程 (4.0±2.1)年。对照组年龄35~71岁 ;糖尿病病程(8.6±4.…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灯盏花素注射液眼部雾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配合经验。认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适当的护理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水平,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日给予灯盏花素40 mg,α-硫辛酸600 mg,甲钴胺500 μg治疗15 d;对照组每日给予α-硫辛酸600 mg,甲钴胺500 μg治疗15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比较.结果:15 d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改善更明显 (P < 0.05).结论:临床使用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予常规控制血糖,对照组另予弥可保口服,治疗组另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肌电图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麻、凉、痛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1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31例,给予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2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14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35.5%,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症状以对称性肢体疼痛、感觉减退、麻木为主要特征,可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可致残.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我院内分泌科应用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两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又以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最为常见。我科于1991年1月至1996年6月间采用大剂量川芎嗪静滴治疗糖尿病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患者105例,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选用糖尿病合并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患者共212例,其中男98例,女114例,年龄(56±11)岁,病程(5±5)年。糖尿病诊断采用WHO(1985)诊断标准。其中胰岛素依赖型1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193例。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的诊断参照郑白蒂[1]诊断标准,并加以补充。诊断依据为:1患肢皮肤呈对称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包括痛觉、温觉过敏或迟钝,感觉异常…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并与单纯以甲钴胺治疗的对照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胡培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3):31-3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接收的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研究组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仅采取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SS评分与肌电图.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