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应用前列地尔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中重度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将收治的72例急性中重度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单纯应用依达拉奉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前列地尔与依达拉奉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应用前列地尔与依达拉奉联合对患有急性中重度脑梗死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者占比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用于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发病6h以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50万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0min后症状无改善可追加30万U,仍无效可继续追加20万U,共用100万U。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将依达拉奉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NDS评分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97.5%)亦较对照组(70.8%)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尿激酶治疗发病6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比单用尿激酶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川芎嗪、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生理盐水100mL,2次/d,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80%,显效率63.41%;对照组总有效率53.66%,显效率39.02%,2组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复方丹参液、胞磷胆碱、低分子右旋糖酐,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在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时照组30例.对照组:灯盏花素40 mg+0.9%盐水250 ml或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奥扎格雷钠80 mg+0.9%盐水250 nd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依达拉奉30 mg+0.9%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用14 d.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90±1.60)分,对照组(17.53±2.4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达90.00%(27/30),对照组6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起效时间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41例。常规治疗组应用降血压、降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扩张药等治疗,用20%甘露醇125~250 mL快速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2次.d-1。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48 h,7、14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观察2组患者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6.3%、8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48 h后,7、14 d后NIHSS评分值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作于2004年3月至2005年9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24h内的A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用血塞通注射液+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两周(14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以治疗第21dCSS和ADL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21d后治疗组、对照组CSS、AD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依达拉奉治疗ACI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达拉奉作为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已广泛用于临床脑保护治疗,并证实有效。现将2005年3月-2006年2月,作者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MCI-186)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MCI 186)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ACI患者72 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静脉给药,剂量为30mg,2次/d,共计14d,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定。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SSS由治疗前的(20.83±11.36)下降到治疗后的(7.83±8.72),具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SSS由治疗前的(21.56±10.27)下降到治疗后的(12.56±7.36),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ADL由治疗前的(35.36±23.45)上升到治疗后的(68.46±28.43),具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ADL由治疗前的(33.53±20.70)上升到治疗后的(52.72±24.81),具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5年第2期)、MEDLINE(1966年~2005年8月)、EMBASE(截至2005年8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截至2005年8月)和中国卒中临床试验数据库(截止2005年8月)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筛选所有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用RevMan4.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到12个RCT,其中9个(948例)符合纳入标准。方法学质量评价为B级。由于一些研究间的常规治疗不一致,对远期死亡和残疾的改善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行Meta分析。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的Meta分析显示,在治疗期末依达拉奉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7,95%CI(1·21,2·89)]。依达拉奉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和皮疹。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依达拉奉有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的趋势,但鉴于目前评价依达拉奉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及病例数较少,尚不能作出其是否有效的确切结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降纤酶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发病1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47例。A组患者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共14d)和降纤酶(首剂量为15U,以后隔日给予5U,共4次,均加入0.9%氯化钠液250mL,2~3h内静脉滴注);B组患者仅用降纤酶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量表(E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测定,随访时间3个月。结果:治疗后14d,2组患者的ESS、ADL、APACHEII和CRP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A组的各项指标优于B组;A组有效率(67.4%)显著高于B组(40.4%)(P〈0.05);3个月病死率2组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均无颅内出血发生,少数患者发生颅外出血,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次,2次/d,共14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SSS评分及ADL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全面检索2006年2月以前来自MEDLINE、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脑卒中临床试验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以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标准,对纳入研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而后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4个研究(1141例)符合纳入标准。仅1个试验报告了6个月时的死亡或残疾率,原试验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提供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的11个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3.21,95%CI(2.25,4.59)]。结论本研究所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虽然葛根素可改善急性脑梗死近期神经功能缺损,但评价远期功能性结局的研究仅1个,且病例数(98例) 太少,尚不能得出肯定结论。因此进行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4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倒,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扛奉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  相似文献   

1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MCI-186)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48 h内的ACI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35例,均给予阿司匹林片、血塞通注射液等治疗,同时A组静脉滴注MCI-186,每次30 mg,每天2次,共计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及3周时对患者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3周时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A组显著下降(分别22.09±9.16、10.21±4.75,P<0.01);对照组也明显下降(21.56±10.27、13.49±5.36,P<0.05);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A、B组均上升(分别38.26±17.45与68.72±25.43、37.33±18.70与53.72±25.76,均P<0.01)。2组间比较,A组CSS评分明显低于B组,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均P<0.05)。不良反应2组均较少。结论:MCI-186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提高ADL,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杨建明 《华西医学》2009,(8):1925-192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和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变化。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灯盏花和胞二磷胆碱静滴,口服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250 mL+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7-14天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前、治疗后14天和21天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通过增分率判断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14天和21天评定ESS的有效率分别为78.0%和84.0%,对照组为52.0%和58.0%;14天和21天评定ADL的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和88.0%,对照组为56.0%和66.0%;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 46例和对照组 35例。治疗组应用降纤酶每次 5BU ,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连用 5天。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复方丹参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连用14天。结果用 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发病 2 4小时内用药的疗效显著高于 2 4小时后用药组 (P <0 .0 1)。结论 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60例符合标准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胶囊进治疗,两组都连续2周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对比,MESS评分、BI评分对比,并观察2组否有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17、MMP-3的水平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L-17、MMP-3的水平在2周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清中IL-17、MMP-3水平,且基本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