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血小板自动平衡聚集仪建立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生物活性检测法。测定了20例急性肾炎(AGN)患儿血浆PAF和尿lyso-PAF的水平,同时测定血C3的含量。结果表明,AGN急性期血浆PAF及尿lyso-PAF显著高于对照组;AGN恢复期血浆PAF及尿lyso-PAF显著高于对照组:AGN恢复期血浆PAF及尿lyso-PAF均降至正常;血C3与血浆PAF、尿lyso-PAF均呈明显的负相关。提示AGN急  相似文献   

2.
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脑脊液Pco2升高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动态观察犬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和脑脊液(CSF)酸碱变量,结果发现,pHa和(HCO3)迅速大幅度下降,而CSFpH缓慢下降,且△CSFpH〈△pHa,CSF(HCO^-3)6h仅下降了1.6mmol/L(P〉0.05),Paco2保持正常,而CSFPco2显著升高,说明CSF(HCO^-3)相对稳定是CSFPco2升高的结果,CSFPco2升高的机制可能是在酸中毒时,血液中大量增加的H^+在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日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夜间血氧的影响。方法 监测30例COPD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的夜间血氧水平,按PaO2、PaCo2分组比较。结果 (1)PaO2〉8kPa时,睡眠时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2)与日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一秒率(F  相似文献   

4.
赵子文  钟维农  黄侃 《广东医学》1999,20(12):935-936
目的 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 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气和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20 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鼻导管吸氧(2 L/min) 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吸入45 ×10-6 NO或45×10- 6NO和35% O2 混合气各60 min,测定吸入前后患者的血气和肺通气功能[第1 秒用力肺活量(FEV1) 和用力肺活量(FVC)] 。结果 当患者单纯吸入45×10-6 NO后,PaO2 由吸NO前的8-13 ±0-7 kPa 降为7-33 ±0-6 kPa,SaO2由(91±3-2) % 降至(87±2-3) % ( 两者P均<0-05) ,对PaCO2 ,FEV1 和FVC无明显影响。当吸入45×10-6 NO和35% 氧气混合气后,PaO2 则由8-07±0-9 kPa 升至9-41±0-82 kPa,SaO2 由(90 ±2-2)% 升至(93±2-5) % (P<0-05)。PaCO2 ,FEV1 和FVC无明显影响。结论 单纯吸入NO可令肺心病患者PaO2 和SaO2 下降,而吸入45 ×10-6 NO和35 % 氧气混合气则可改善PaO2 和SaO2 ,两者对PaCO2 ,FEV1 和FVC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检测慢性肺心病(代尝期和失代偿期)各20例,COPD20例正常人20例,血浆ET,TXB2/6-K-PGF1α、RAA系统及ANF等血管活性物质,并检查血 分析,结果显示肺心病组、COPD组以上检查参数与健康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肺心病高于COPD组(P〈0.01),肺心病失代偿组高于代偿组(P〈0.01)。PaO2与ET呈负相关,ET与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呈正相关(P〈0.01)。说  相似文献   

6.
作者旨在探讨代谢性酸中毒时脑脊液(CSF)[HCO-3]与PCO2的相互关系。两组代谢性酸中毒模型均由静脉内输入0.2mol/LHCI产生,[HCO-3]a1h内下降到(122)mmol/L。实验6h时CSF[HCO-3]:1组(正常碳酸血性代酸)下降了1.6mmol/L;组(低碳酸血性代酸)下降了7.0mmol/L.CSF[HCO-3]与CSFPco2,显著正相关(r=0.834,P<0.0l).结果说明代谢性酸中毒时CSF[HCO-3]并不受[HCO-3]a的明显影响,主要取决于CSFPco2的变化,其调节机制与脉络丛上皮细胞内CO2的水化作用和CA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酶学比色法测定35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及30例健康人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同时测定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患者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下降与对照组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患者组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与PaO2呈显著正相关;与PaCO2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肺心病急性期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下降与严重缺氧、CO2潴留有关。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下降是引起肺心病急性期细胞内、外离子紊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心钠素对哮喘豚鼠内皮素及动脉血氧分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源性心钠素(ANF)对内皮素-1(ET-1)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哮喘豚鼠输注不同剂量rANF(大鼠ANF)前后PaO2水平,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浆ET-1、环磷鸟苷(cGMP)含量。结果实验对照组哮喘豚鼠血浆及BALF中ET-1、cGM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aO2水平明显降低,PaO2与ET-1水平呈负相关。实验组哮喘豚鼠停止输注rANF后30min,PaO2水平均明显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血浆及BALF中ET-1水平均明显下降,呈剂量依赖性;cGMP水平显著升高,也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表明ANF不仅能缓解支气管痉挛,而且能抑制哮喘豚鼠ET-1合成及分泌,拮抗其生物效应,外源性ANF的使用可望成为哮喘病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151例住院患者哮喘发作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表明:哮喘发作程度越严重,PaO2越低。危重发作时PaO2为7.15kPa;轻度发作时PaO2为11.67kPa。哮喘初期PaCO2下降为≤4.67kPa;危重时PaCO2上升为≥5.99kPa。轻、中度哮喘发作时pH≥7.45;危重时pH≤7.35。其中71例同时测定肺功能结果说明:哮喘发作越严重,肺功能受损越重;FEV1%:轻度为73.79%;中度66.6%,而危重仅51.25%。  相似文献   

10.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286名正常儿童和41例心衰患儿的58项心脏血流参数,选出主动脉峰值流速(PFVA)、肺动脉峰值流速(PFVP)、二尖瓣E峰峰值流速(PFVME)、三尖瓣E峰流速(PFVTE)、心脏指数(CI)等5项作为心衰定量诊断标准。这5项指标为PFVA:6个月以下<73.1cm/s,6个月~<87.1cm/s,4岁~<101.9cm/s,10~14岁<110cm/s;PFVP:6个月以下<69.2cm/s,6个月~14岁<82.4cm/s;PFVME:6个月以下>78.5或<50.1cm/s,6个月~14岁>101.6或<75.2cm/s;PFVTE:6个月以下>65.9或<37.1cm/s,6个月~14岁>67.1或<43.1cm/s;CI<2.6L/m~2·min~(-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在并发感染的哮喘患儿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分析84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哮喘患儿30例(A组)、并发细菌感染的哮喘患儿28例(B组)和并发肺炎支原体的哮喘患儿26例(C组)。另外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儿童的基线资料及治疗前后的血清CRP及WBC水平。结果:B组患儿的血清CRP与WBC水平较A组、C组及对照组高(P<0.05),C组患儿的血清CRP与WBC水平较A组和对照组高(P<0.05),且A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A、B、C 3组患儿的血清CRP与WB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B组患儿的血清CRP与WBC水平仍较A组与C组高(P<0.05)。结论:血清CRP与WBC的联合检测在并发感染的哮喘患儿中不但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判断患儿的感染类型,还能有效判断患儿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纤溶指标监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急性加重期t-PA含量,PAI活性明显升高,t-PA活性、t-PA比活性,活性型t-PA明显降低;t-PA含量分别与PaCO_2、PaO_2呈正、负相关;缓解期t-PA含量更高,PAI活性降低,t-PA活性回升到接近正常值水平.  相似文献   

13.
31只健康豚鼠分为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及对照组。测定各组豚鼠肺泡灌洗液细胞成分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支气管组织白细胞介素 5(IL 5)和白细胞介素 1 0 (IL 1 0 )mRNA表达强度。结果显示 ,哮喘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 (EOS)百分比、IL 5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地塞米松治疗组及对照组 ,而IL 1 0mRNA表达则相反。IL 5mRNA表达与EOS百分比呈正相关 ,而与IL 1 0mRNA表达呈负相关。说明EOS ,IL 5以正相关参与了哮喘发病。哮喘时IL 1 0表达受抑制 ,这可能是炎症细胞因子IL 5合成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可能与其提高IL 1 0及下调IL 5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哮喘中IL—5和IL—10基因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1只健康豚鼠分为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及对照组。测定各组豚鼠肺泡灌洗液细胞成分,应用RT-PCR方法检测支气管组织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强度。结果显示,哮喘组豚鼠肺泡灌反。IL-5mRNA表达与EOS百分比呈正相关,而与IL-10mRNA表达呈负相关。说明EOS,IL-以正相关参与了哮喘发病。哮喘时IL-10表达受抑制,这可能是炎症细胞因子IL-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2种β2受体激动剂以及不同吸入装置对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吸药前均测定基础肺功能(FEV1)后随机分3组,A组30例用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PMDI)吸入特布他林,B组30例用PMDI吸入沙丁胺醇,C组40例用储雾罐吸入特布他林,15 min后复测肺功能,分别计算FEV1改善率和增加绝对值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结果:A组和B组FEV1改善率和绝对值及舒张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FEV1改善率和绝对值及舒张试验阳性率均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对支气管舒张试验的作用相似;使用储雾罐吸药,效果优于PMDI,可以增加吸药效率,提高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检出率,减少支气管哮喘的漏诊。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应用呼吸阻力(Rrs)和FEV_1,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A组)、发作期(B组)、哮喘合并肺气肿(C组)患者的气道阻塞可逆性进行检测。结果B、C组的Rrs改善率和改善量均大于A组,C组的改善量又大于B组;B、C组的FEV_1改善率和改善量亦大于A组,B、C组之间无显著差别。Rrs与FEV_1的改善率和改善量有明显的相关。根据二者的相关方程,得到相当于FEV_1改善10%、200mlRrs改善率22.21%和改善量1.39cmH_2O/L·See~(-1),为临床应用呼吸阻力进行哮喘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判定和药物疗效的观察,提供可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扶正养营汤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扶正养营汤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增殖及外周血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制作的免疫介导再障小鼠(BALB/c)模型40只分为4组,另用10只同批正常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E组)。采用盲法分别胃饲生理盐水(A组及E组)、扶正养营汤(B组)、环孢霉素A (C组)、扶正养营汤+环孢霉素A (D组)共10d。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测定各组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及外周血IL-2水平。结果:A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造血组织容量显著低于E组(P<0.05);B,C,D组较A组增加(P<0.05),尤以D组最为明显(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鼠外周血IL-2水平明显高于E组(P<0.05);B,C,D组低于A组(P<0.05);D组低于B组及C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养营汤具有促进免疫介导再障小鼠骨髓增殖,降低其外周血IL-2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法与预后。方法:CVA患儿79倒随机分成A组(吸入糖皮质激素组).B组(口服氨茶碱和扑尔敏组)、C组(口服沙丁胺醇和酮替芬组)、D组(对照组)。A组予丙酸倍氯米松定量气雾剂吸入,每次100μg,每日2次。B组给予氨茶碱片每次4-5mg/kg,每日3次;扑尔敏每天0.35mg/kg,分3-4次。C组给予沙丁胺醇,每次0.1m/kg,每日2-3次,咳嗽消失后2周停药,酮替芬<3岁每次0.5mg,≥3岁每次1mg,每日均为2次。D组给予止咳、祛痰、抗感染等治疗。各组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时间半年至4年7个月。结果:用药2周有效率A、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显优于D组(P<0.01)。CVA复发率A组(20%)低于B组(45%),但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与样本小有关,A组与C组及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VA转化为哮喘发生率A组低于B组及C组(P<0.05),明显低于D组(P<0.01)。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副作用发生率A、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氨茶碱和扑尔敏、口服沙丁胺醇和酮替芬对控制CVA对咳嗽症状均有较好疗效,但对预防CVA复发、CVA转化为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优于氨茶碱和扑尔敏、沙丁胺醇和酮替芬。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小儿支气管哮喘9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45例,单纯西医治疗组(B组)45例。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音等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B组:t=2.911,P0.01;t=2.212,t=2.315,t=2.432,P0.05;A组:t=2.981,P0.01;t=2.352,t=2.425,t=2.472,P0.05)A组在控制咳嗽、咳痰作用优于B组(t=2.302,t=2.292,P均0.05);两组近期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78,P0.05);A组远期总有效率高于B组(χ2=3.9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可明显缓解哮喘发作频率,延长其缓解期,中医药具有抗炎或协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维生素D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2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抗原阳性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50例、孟鲁司特钠组(B组)53例、维生素D组(C组)55例和孟鲁司特钠联合维生素D组(D组)54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C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滴剂,D组在A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孟鲁司特钠片和维生素D滴剂.检测4组患儿治疗前、第3、7天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尿白三烯-E4(LTE4)、血清25羟化维生素D3 [25(OH)D3]水平;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D、B、C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住院天数较A组均明显缩短,其中D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B组和C组明显缩短(P<0. 05).D组血清CysLTs水平和尿LTE4水平显著低于A组、B组、C组(P<0.05);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维生素D能够缩短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程,减少住院时间,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