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夏静波 《淮海医药》2003,21(5):377-377
目的 分析 36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 EL ISA法检验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含量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胃癌患者在手术前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 P<0 .0 1)。术后 15天 ,血浆中可溶性 P-选择素水平降低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 ,但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观察胃癌患者血浆中 P-选择素含量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AF)患者血液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持续性AF患者39例,根据超声检查分为血栓阳性(22例)和血栓阴性(17例)两组,另选窦性心律组和止常对照组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vWF水平.结果 vWF水平血栓阳性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内径和vWF水平是AF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vWF水平是AF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20,(2):276-279
血栓性疾病是人类的主要健康问题,缩短患者生存时间,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当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或血液性质改变时会诱发血栓形成,按其形成部位可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研究者们发现P-选择素在两种血栓的形成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三条途径促进血栓形成。多年来科研工作者们设计了诸多类型的P-选择素抑制剂,根据机制可归纳为下调P-选择素表达类型和与P-选择素活性中心特异性结合类型,研究表明它们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加速血栓的溶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P-选择素(P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38例设为川崎病组,于治疗前后各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抽取20例正常体检儿童外周静脉血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PS和VEGF值。结果川崎病组血清PS和VEG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PS值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VEGF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选择素和VEGF与KD发病有关,动态观察PS和VEGF水平变化有助于指导KD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王玉美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13-201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外周血P-选择素的表达与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0例正常妊娠者与15例正常人外周血P-选择素表达。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外周血P-选择素表达为(18.63±8.92)%,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3.25±1.73)%(P<0.01)和正常对照组(2.78±1.04)%(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存在P-选择素的高度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慢性心房颤动患者 4 0例和正常对照组 30名血小板胞质内α 颗粒上的膜糖蛋白 (CD6 2p)、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 3)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结果 房颤组血小板表面活性标志蛋白CD6 2 p( 8 8± 1 2 ) %、CD6 3( 3 0± 0 8) %和vWF( 15 2± 2 5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3 3± 0 4 ) % ,( 1 5± 0 4 ) %和 ( 91± 13) % (P <0 0 1)。结论 房颤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和内皮功能异常 ,这些变化可能与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栓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vWF裂解酶(vWF-CP)活性检测及其在CK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1例狼疮肾炎(LN组)、45例糖尿病.肾病(DN组)、2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组)、38例慢性肾炎(CGN组)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NC组),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法及ELlSA法检测血浆vWF-CP活性及vWF水平,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不同肾功能状态下两项指标的改变.结果 4组CKD患者血浆vWF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1),vWF-CP活性显著低于NC组(P<0.01);其中,LN、NS组下降最明显;CKD患者vWF含量与vWF-CP活性显著负相关.CKDⅡ、Ⅲ期vWF-CP活性显著低于Ⅰ、Ⅳ、V期(P<0.05).行肾活检患者中,LN患者Ⅳ型vWF显著高于Ⅱ型、Ⅲ型,而vWF-CP活性显著低于Ⅱ型、Ⅲ型.膜性肾炎(MN)vWF-CP活性显著低于微小病变肾病(MCD)、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和IgA肾病(IgAGN)(P<0.05).经综合治疗8周后,vWF水平显著下降,vWF-CP活性水平在治疗后SLEDAJ评分<9分者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 CKD患者血浆vWF升高,vWF-CP活性低下程度与肾病的病种有关,反映了病理类型的轻莺.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血清P-选择素的变化,探讨阿魏酸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将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阿魏酸组(阿魏酸+常规治疗),选择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0名),进行观察。测定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同步检测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结果:(1)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阿魏酸组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常规治疗组缓解期明显下降(P均<0.O1)。哮喘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FEV1%、PEF比较成负相关;(2)阿魏酸组患者缓解时间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3)阿魏酸组患者人均静脉用甲基强的松龙用量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阿魏酸可以降低血清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道清 《海峡药学》2008,20(10):120-121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哮喘患者外周血P-选择素的调节作用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6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10天(1个疗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P-选择素的变化和肺功能指标FEVL%,PEF%的变化,并以30例同期入选的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经川芎嗪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明显降低,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川芎嗪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血清P-选择素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房颤患者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 51例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被随机分为坎地沙坦治疗组(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慢性心力衰竭基本治疗两组相同,治疗组加用坎地沙坦2~4mg/d,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分别测量Pmax和Pmin,计算出Pd(Pd=Pmax-Pmin)。结果治疗前两组Pmax和P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治疗组的Pmax、Pd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没有差异(P〉0.05)。治疗组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可明显降低Pmax、Pd,减少房颤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及血清超敏C反映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8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两组共治疗8周。测定患者的P波离散度(Pd)和血清hs-CR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均降低Pd和血清hs-CRP,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可以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Pd和血清hs-CR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及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阵发性心房颤动首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患者158例,排除3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50%者后,64例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者为观察组,57例左心室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同时评价射频消融术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年龄、伴随高血压者占比、左心房前后径、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值、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值/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e')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2±9)岁比(66 ±±5)岁,伴随高血压:43.9% (25/57)比68.8% (44/64),左心房前后径:(39±4) mm比(41 ±4) mm,A峰:(59±20) cm/s比(89±19) cm/s,E/e’:(8.3±2.5)比(12.0±3.7),P<0.05],对照组E/A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7±0.42)比(0.85 ±0.26),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左心房前后径是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比值比(OR)=1.098,95%置信区间(CI):1.034~1.165,P=0.002;左心房前后径:OR=1.128,95% CI:1.018~1.249,P=0.022].术后6个月随访时,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情况下,观察组和对照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分别为79.7% (51/64)和82.5% (47/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功能至少提高1个级别者16例(25.0%).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射频时间、放射线时间和心包填塞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和左心房前后径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有关,应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体循环栓塞的危险因素与预测 ,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方法  76例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 ,通过单因素及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首次将心室率增快作为一项待选变量 ,结合其他临床指标 ,对体循环栓塞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体循环栓塞相关的因素有 :平均心室率 (HR)≥ 91次 /分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 ,心脏射血分数 (EF % ) ,是独立危险因素 (P <0 0 5 )。结论 平均心室率≥ 91次 /分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长 ,心脏射血分数 (EF % )下降 ,增加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阵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0例阵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普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随访12个月,记录房颤发作次数,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普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阵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7.5±5.5次/年vs26.1±6.0次/年,P〈0.05),血清中TNF—α,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61.78±10.50ng/L vs85.60±10.35ng/L;7.36±4.95mg/Lvs16.75±5.07mg/L;72.18±9.95ng/L vs110.20±10.05ng/L;P〈0.05),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普伐他汀长期治疗能减少阵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次数,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在高血压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95例高血压患者按有无房颤分为两组,采用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Pmax、Pmin和Pd,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间Pmax、Pmin、Pd、LAD和LVEF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max和Pd明显增大(P〈0.05),两组间Pmin、LAD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ax〉110ms+Pd≥40ms预测房颤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有所下降,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上升。结论:Pd是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预测因子,与Pmax联合应用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联合胺碘酮转复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88例,按制定的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将88例患者根据是否服用胺碘酮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用伊布利特;试验组:口服胺碘酮后联合伊布利特。口服胺碘酮组负荷量7~15g(3~4周内达到靶剂量)。伊布利特首剂1.0mg,1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如给药10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行第2次注射,剂量仍为1.0mg,观察开始给药后4h内转复的成功率、转复过程中用药剂量、用药前后的QT间期的差异及4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试验组房扑转复成功率(92%)高于对照组(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而房颤转复成功率试验组(76%)与对照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试验组(80%)与对照组(47%)房扑和房颤总的转复成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3)。②在转复房扑、房颤成功的患者伊布利特使用剂量房扑[(1.1±0.4)mg]低于房颤[(1.7±0.4)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试验组与对照组使用伊布利特前QT间期(0.49±0.08)、(0.43±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0);2组使用伊布利特后QT间期(0.52±0.06)、(0.45±0.0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50);试验组与对照组各自在注药前后QT间期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13;试验组P〈0.01)。④试验组有2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2%)。1例在推药过程中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rip),经电复律终止,转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再次房颤继之再发Tdp,静脉注射2.5g硫酸镁终止;1例在转复成功5min后发生非持续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自行终止。2组各发生2例窦性停搏,均在2-3s后自行或经胸外按压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口服胺碘酮联合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成功率高于单一用药,并可预防其复发,联合应用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价值。方法记录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PAF者(A组)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分别测定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与4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者(B组)比较。统计Pd≥40ms、Pax≥120ms以及Pd≥40ms+Pmax≥120ms阳性例数,计算PAF的灵敏性、特异性。结果Pmax:A组(125.84±17.7)ms显著高于B组(109.4±13.1)ms(P〈0.05);Pd:A组(47.7±13.1)ms显著高于B组(31.4±11.6)ms(P〈0.05);Pmin、In、LAD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max、Pd、LAD是PAF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d是PAF的独立预测因子。Pmax≥12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2.5%;Pd≥4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85%;Pmax〉100ms+Pd≥40ms的敏感性为78.1%,特异性为87.5%。结论Pd是原发性高血压伴PAF的独立预测因子,与Pmax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肌钙激活蛋白酶(calpain)系统表达水平改变及其与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患者14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于手术时取左心耳心肌标本,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lpain及其抑制剂calpastat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房颤组左心房内径和右心房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0.001),房颤组和对照组心房肌calpainⅠ、calpainⅡ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组calpastatin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calpainⅠ、calpain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lpastat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lpainⅠ、calpainⅡ蛋白表达水平与左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r=0.67,r=0.55,P<0.05),calpastatin蛋白表达水平与左房内径呈显著负相关(r=-0.73,P<0.05)。结论房颤所引起calpain系统的蛋白表达改变,使calpain/calpastatin系统相互间作用失衡,造成多种蛋白被降解可能是心房重构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