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自愿)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缓解前后骨髓细胞VEGF的表达。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患者15例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组。结果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阳性表达状况与骨髓中原始细胞数呈正相关(r=0.536);治疗后19~35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前表达显著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均<0.05),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后VEGF表达下降,但较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高于化疗后缓解组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结论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疾病状态和预后;化疗未缓解组持续高表达,化疗缓解患者表达明显下降,血清VEGF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白血病发生、是否难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和三氧化二砷(As2O3)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并研究两者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 收集23例ANLL患者的骨髓液,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MNC),于37℃、5%二氧化碳CO2饱和湿度条件下于RPMI1640培养液中传代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以2×106/mL的细胞浓度加入24孔培养板上,沙利度胺以75、150和300μg/mL的浓度加入培养体系中,As2O3以12.5,25和50μmoL/L的浓度加入培养体系中,并将300μg/mL的沙利度胺和50μmol/L的As2O3联合加入培养体系中,同时设空白对照.上述各组分别培养48、72、96和120 h.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VEGF浓度.结果 沙利度胺和As2O3均可抑制ANLL细胞分泌VEGF,其抑制程度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两药联用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白血病细胞能自分泌VEGF;沙利度胺和As2O3均能抑制ANLL细胞分泌VEGF;两者联合应用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志录PCR(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研究50 AML病人及16位正常人骨髓细胞及血浆VEGF的表达。结果:部分正常人和大多数AML病人的骨髓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系均表达VEGF。AML病人骨髓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82%)明显高于正常人(30.76%)及骨髓移植后的AML病人(41.76%)。难治型和非难治型AML病人血浆中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AML骨髓移植后病人(P<0.01)。队正常人与骨髓事AML病人血浆中VEGF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另与其他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难治型和非难治型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分泌的VEGF分别比正常人高11.0和7.3倍,且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VEGF在AML病人中存在异常表达,在AML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且可能成为判断AML病人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髓中血管生成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发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2 8例初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患者的骨髓活检标本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Flt 1、KDR、微血管密度 (MVD)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初治AML患者骨髓病理组织中KDR、VEGF和MVD的表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内皮细胞出芽现象广泛存在 ,生成的微血管无明显血管管腔形成 ,而正常骨髓组织的微血管管腔大而直 ;VEGF及KDR与MVD呈正相关 ;化疗后完全缓解组骨髓组织的VEGF、KDR阳性率及MVD明显下降 (P<0 .0 5 ) ,治疗后未完全缓解组的VEGF、KDR阳性率及MVD与治疗前无显著性下降 (P >0 .0 5 ) ;Kaplan Meier分析显示治疗前VEGF阳性组的生存时间大于VEGF阴性组 (P <0 .0 5 ) ,但治疗前KDR、MVD的表达情况与生存时间无相关性。结论 :AML骨髓组织中存在血管生成 ,VEGF KDR信号传导通路在急性白血病血管新生中起主要作用 ,VEGF的表达与AML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经自分泌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并降低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在白血病患者中VEGF浓度的变化可能与血小板数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将蛋白酶活化受体作用于血小板,可激活血小板内α颗粒而释放促血管生成调节蛋白VEGF,因此对VEGF的研究将会为白血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本文就VEGF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白血病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蛋白的表达,PI染色测定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急性白血病细胞VEGF表达量比对照组高(P<0.01),与细胞增殖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 ,参与了血管发生和生成的各种生理及病生理过程 ,包括胚胎形成、伤口愈合、肿瘤生长、心肌缺血、眼的新生血管性疾病 ,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等[1 ,2 ] 。血管新生在实体瘤报道比较多。最近 ,它在白血病病理生理学方面的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 VEGF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征1.1 VEGF的基因定位、分型及结构 人类的VEGF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6p2 1 .3,包括 8个外显子和 7个内含子 ,编码区域约为 14kb[3] 。由这同一条基因在转录时的不同剪切方式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研究50位AML病人及16位正常人骨髓细胞及血浆VEGF的表达。结果部分正常人和大多数AML病人的骨髓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系均表达VEGF。AML病人骨髓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82%)明显高于正常人(30.76%)及骨髓移植后的AML病人(41.76%)。难治型和非难治型AML病人血浆中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和AML骨髓移植后病人(P<0.01)。除正常人与骨髓移植后AML病人血浆中VEGF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另与其他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难治型和非难治型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分泌的VEGF分别比正常人高11.0和7.3倍,且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VEGF在AML病人中存在异常表达,在AML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且可能成为判断AML病人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白血病发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88例急性白血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及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结果:初发白血病及复发白血病患者化疗前血清及细胞上清液V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均P<O.01);血清VEGF含量与外周血幼稚细胞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0.446,0.421.均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白血病发生、复发潜能的有效指标。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和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0.
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GF)和自身特异性受体结合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和移行,其他促血管生成因子完全或部分通过VEGF发挥作用,VEGF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些实体瘤的独立预后因素。近年有关文献表明,VEGF在恶性血液病细胞株有异常高表达,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参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病过程。它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日受人们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As2O3对耐药的白血病细胞株UF-1和K562/D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耐药的白血病细胞株UF-1和K562/D的作用.方法: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数,并计算细胞生长率;细胞涂片经Wright-Giemsa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解析细胞周期.结果:As2O3对耐药的白血病细胞株UF-1和K562/D的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敏感细胞株NB4和K562细胞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2 μmol/L的As2O3能够使UF-1细胞株的凋亡细胞占48.5%,亚G1期细胞明显增多,4 μmol/L的As2O3使K862/D细胞株的分裂期细胞占40.6%,G2/M期细胞增多.结论:耐药白血病细胞株UF-1和K562/D分别与敏感株NB4和K562相比,对As2O3的敏感性相同.As2O3诱导UF-1细胞凋亡,使K562/D细胞发生G2/M期阻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致癌剂N-nitroso-N-methylurea(NMU)诱导Copenhagen(COP)大鼠乳腺癌发生的影响。
方法:NMU诱导的雌性COP大鼠持续给VEGF后,观察其乳腺癌的发生情况,同时采用RT-PCR及组织病理学等方法,检测大鼠乳腺上皮细胞中VEGF mRNA表达及乳腺组织中MAST细胞的浸润状态。
结果:①COP大鼠乳腺癌的发生率在VEGF处理组与未处理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正常青春期COP大鼠乳腺上皮细胞VEGF mRNA的表达与阳性对照组Bufllo(BUF)大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230 d后前者的表达明显低于后者(P<0.05)。③由NMU诱导的COP大鼠乳腺癌上皮细胞中无VEGF的表达,而BUF大鼠有VEGF的阳性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NMU处理的COP大鼠乳腺组织的增大淋巴结中有大量MAST细胞聚集,BUF组无MAST细胞的聚集。
结论:外源性VEGF不足以增加COP大鼠乳腺癌的发生率,但内源性VEGF表达减低及免疫反应的增加(MAST细胞聚集)在COP大鼠肿瘤抵抗性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自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增殖及凋亡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VEGF165 cDNA入HL-60细胞,通过RT-PCR及ELISA方法鉴定转染克隆HL-60/VEGF165细胞中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MTT、集落形成实验比较HL-60/VEGF165及带有pcDNA3.1-- neo空载体的HL-60/neo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观察转染细胞凋亡。结果HL-60/ VEGF165细胞的VEGF mRNA表达量增加,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蛋白浓度为(399.07±12.45)ng/L,高于HL-60/neo 细胞的(184.45±10.53)ng/L(P<0.01);HL-60/VEGF165细胞与其对照组HL-60/neo 细胞相比较,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集落形成能力明显增加,集落数分别为(157.00±17.00)/500细胞和(110.00±12.90)/500细胞(P<0.05),而细胞凋亡率减少,分别为(3.18±0.33)%和(6.61±0.50)%。结论自分泌VGEF在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影响,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经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雷帕霉素治疗组(建模后12周开始用雷帕霉素治疗4周,n=9)、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拮抗剂L-158809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建模后12周开始用L-158809治疗4周,n=5)和糖尿病肾病组(建模12周后用等量蒸馏水灌胃4周,n=9),以未建模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9)。采集各组大鼠血、尿样本和肾脏组织标本,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VEGF及其受体VEGFR2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大鼠24 h尿白蛋白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基膜增厚,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雷帕霉素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24 h尿白蛋白较少,且肾小球体积增大和基膜增厚均不明显。大鼠肾脏组织VEGF和VEGFR2表达,糖尿病肾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雷帕霉素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显著低于糖尿病肾病组(P<001)。结论 雷帕霉素具有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和缓解肾小球肥大和基膜增厚的作用。抑制肾脏组织VEGF和VEGFR2蛋白表达可能是雷帕霉素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及柔红霉素(DNR)联合应用后对人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作用,探讨其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单用DNR及DNR与不同浓度As2O3合用时的生长抑制效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DNR浓度及凋亡。结果:DNR对K562/A0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4 mg/L,加用0.25,0.5,1.0μmol/L As2O3时的IC50分别为1.73,0.78,1.42 mg/L。1 mg/L DNR作用于K562/A02 48 h后的凋亡率为(17.4±2.19)%,0.5μmol/L As2O3作用于K562/A02 48 h后的凋亡率为(53.8±5.6)%,而两药合用后凋亡率为(65.5±6.2)%,但合用后胞内DNR浓度并未增加。结论:低浓度的As2O3与DNR联合应用对K562/A02细胞的抑制为协同作用,其效应与增加药物的诱导凋亡作用有关,而非通过增加胞内DNR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子(VEGF)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的表达和分泌情况,为构建一种血供丰富、成骨能力及骨块存活能力更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颅骨奠定实验室基础。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VEGF165基因全长片段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pcDNA3-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应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cDNA3-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进入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VEGF基因在MSC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VEGF165经双酶切后分别在5 400 bp和600 bp处出现条带,证实其构建成
功;成功进行了兔MSCs的原代及传代培养,并建立兔MSCs库,原代细胞初为淋巴细胞样小圆细胞,此后逐渐变为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而传代细胞则变为形态更均一、排列更有序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瞬时转染后的细胞有VEGF mRNA及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 pcDNA3-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能够有效转染兔MSCs,转染后的细胞具有表达VEGF蛋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其耐药细胞株K562/A02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B,NF-kB)表达的影响,探讨Tet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1umol/L Tet作用K562和K562/A02细胞6h和12h舌,细胞NF-kB核转位水平和胞核NF—k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et作用6h和12h后,对K562细胞的NF-kB核转位水平及胞核NF—kB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5);K562/A02细胞NF—kB核转位水平及胞核NF—k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K562细胞对照组(P〈0.01);Tet作用6h和12h后,可明显降低K562/A02细胞NF-kB蛋白核转位(P〈0.05)和胞核NF—kB蛋白表达水平(P〈0.01)。作用12h较作用6h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1umol/L Tet可能通过抑制NF—kB活化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影响,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经链脲佐菌素(STZ,65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雷帕霉素治疗组(建模后12周开始用雷帕霉素治疗4周,n=9)、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拮抗剂L-158809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建模后12周开始用L-158809治疗4周,n=5)和糖尿病肾病组(建模12周后用等量蒸馏水灌胃4周,n=9),以未建模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9).采集各组大鼠血、尿样本和肾脏组织标本,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VEGF及其受体VEGFR2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大鼠24 h尿白蛋白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基膜增厚,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雷帕霉素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24 h尿白蛋白较少,且肾小球体积增大和基膜增厚均不明显.大鼠肾脏组织VEGF和VEGFR2表达,糖尿病肾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雷帕霉素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显著低于糖尿病肾病组(P<0.01).结论 雷帕霉素具有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和缓解肾小球肥大和基膜增厚的作用.抑制肾脏组织VEGF和VEGFR2蛋白表达可能是雷帕霉素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肌肉骨膜瓣、松质骨颗粒和骨髓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中的影响.[方法]制作家兔桡骨骨缺损模型,在缺损区用肌肉骨膜瓣、松质骨颗粒及骨髓进行联合移植,于术后第1、2、4、6、8周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VEGF在骨缺损修复不同阶段中对各种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表达程度不同,在术后1~6周时(即软骨内化骨阶段),新生的骨细胞、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内均可见大量的VEGF,其高峰出现在第4周.[结论]VEGF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重要的生长因子,联合移植有利于骨缺损的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分子的作用,为将其扩大应用于其他具有Hedgehog异常活化的肿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株48 h,采用实时定量PCR(qRT 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Smoothened(Smo)、Ptch、Gli1和Gli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As2O3处理后,NB4细胞的Smo、Ptch、Gli2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受到明显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s2O3可能是通过抑制Gli2蛋白和mRNA发挥抗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而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As2O3发挥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