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2年2月~2003年4月,我院在体外循环(CPB)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57例,现将CPB管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肺脏产生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利于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故对肺的保护是心胸外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激活对肺损伤起着关键作用[1].本实验通过对中低温(26~28℃)体外循环(CPB)心脏停跳下停止辅助呼吸的心内直视手术与浅低温(31~35℃)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不停辅助呼吸的心内直视手术时,血中性粒细胞变化的比较,探讨浅低温CPB心脏跳动中不停辅助呼吸心内直视手术在肺脏保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施行心瓣膜置换术三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外关于妊娠期妇女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已有报道。迄今为止,国内的相关报道仍较少见。我院在CPB下成功地进行了3例孕妇心瓣膜置换手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项目。由于不停跳时心肌供血、供氧充分,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加之不停搏时应用常温或浅低温下体外循环(CPB),故患者心脏手术后恢复快,但由此对CPB的转流技术和配合心内直视手术操作的要求提高。我科从1998年来共施行不停搏心内直视...  相似文献   

5.
小婴儿体外循环173例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173例半岁内婴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经验,提高小婴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率.方法⑴选择精良的CPB设备,减少晶体预充量和库血用量.⑵术中传统超滤和停转流后改良超滤联合应用.⑶体外循环方法为深低温停循环(57例)、深低温低流量(53例)、中低温中流量(39例)、浅低温高流量(24例).结果治愈161例,死亡率6.94%,无严重的CPB并发症.结论提高小婴儿CPB质量是其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心内直视手术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随着CPB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CPB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在逐步下降.但CPB术后相关性肺损伤仍时有发生,是目前心内直视手术的重要并发症之一.CPB心内直视手术后,不少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肺损伤,其中多数表现为亚临床症状的功能性改变,无明显临床症状,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只有大约0.4%~1.7%的患者表现为ARDS,但病死率却高达40%~60%[1].近年来,对于CPB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031例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复杂情况的处理,防控手术意外术中后并发症。结果 CPB心内直视手术后治愈1007例(97.67%),住院死亡24例(2.33%)。死亡原因术中主要为意外,术后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出血、感染等重症并发症。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在CPB心脏停跳有限时间内完成,术中术后发生的一些并发症做好围术期"五防"工作,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成功减少或杜绝隐患。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心肌损伤及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体外循环装置、心肌保护措施和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心内直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已大大下降.尽管如此,体外循环下心肌损伤及心肌保护的研究仍是心脏外科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参麦注射液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麻醉后、转机前静脉点滴100ml参麦注射液,次日始:100ml/d静脉点滴直至术后第五天;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一、三、七天抽取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指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3bR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RBC—ICRR)。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一天每分钟脉冲数(CMP),刺激指数(SI)、和RBC—C3bRR水平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参麦注射液组能较快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三天),对照组CPM和SI术后第七天均未恢复,RBC—C3bRR术后第七天才恢复。而RBC—ICRR手术前后变化不大。结论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参麦注射液能减轻细胞免疫的抑制状态,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减少机体术后感染的易感性,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
心内直视手术是目前治疗心脏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基础和必要的辅助,自从1952年Gibbon首先应用CPB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并取得成功以来,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CPB技术和材料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借助CPB的帮助,数以百万计的心脏病患者通过心内直视手术得到救治,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血管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等也借助CPB进行许多复杂的手术.但是,人们也逐渐认识到,CPB毕竟是一种非生理性循环,它对人体内的各个脏器如心、肝、肾、肺等以及内分泌、免疫系统都有不良的影响.本文就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影响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由于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 CPB)方法与常规 CPB在灌注在采用不同的温度 ,我们通过观察心不停跳 CPB在头部重点降温后了解上下腔静脉的血氧饱和度 ( Sv O2 )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心内直视手术病人 36例 ,分浅低温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组 ( I组 ,2 4例 )和与常规 CPB手术组 ( 组 ,1 2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术前体温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1 .2 麻醉与转流 :两组均于术前 30分钟肌注东莨菪碱 0 .0 lmg· kg-1,哌替啶 lmg· kg-1。静注安定0 .2 mg·kg-1,芬太尼 1 0~ 2 0 mg·kg-1,维库溴安0 .…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术后出血及心包填塞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后出血和心包填塞的发生原因及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复习本院心外科17年内9858例CPB心内直视手术中187例因术后出血或心包填塞而再次行剖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出血的程度及再次行剖胸手术的时间,探讨术后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特点。结果 再次剖胸手术中出血44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126例、延迟心包填塞17例,死亡18例,再次剖胸手术的死亡率为9.9%。再次手术者所患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20例,瓣膜疾病64例,冠心病2例。结论 减少CPB后出血、渗血是避免术后发生出血或心包填塞的关键,早期诊断并采取果断措施尽早行再次剖胸手术可明显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73例,心内直视手术中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经验,提高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应用天津汇康CPB机、因人选择大小西京产鼓泡式氧合器或膜式氧合器、动脉微栓过滤器及天津产一次性体外循环导管。对预充液、流量、温度、心肌保护做好个体化控制。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血色素、血钾、尿量。结果73例心脏手术全部自动复跳、发生低心排2例。结论提高不同年龄CPB质量是体外循环配合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中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当前仍有争议.但随着不断探索研究,临床开展这一技术日渐增多,并取得较好效果.本院2000年11月至2001年7月共完成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1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ian YN  Zhang Z  Meng 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0):1400-1402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近期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分别在术前1d、术后14d对5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采用“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评估其认知功能,并对观察项目结果与认知功能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1例(62%)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术后认知功能测试平均总分(50±13)明显低于术前(54±10)(P<0.01),其中知觉速度、工作记忆及字词的短时记忆等变化显著(均P<0.01)。术后认知功能减退分别与年龄(P<0.05)、CPB时间(P<0.01)、复温率(P<0.01)及PaCO2最高值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CPB心内直视术患者术后近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缩短CPB时间、缓慢复温、适当提高PaCO水平有助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王咏  肖颖彬  陈林  钟前进  王学锋  刘梅 《重庆医学》2003,32(12):1673-1675
目的 观察和研究血浆中S 1 0 0b蛋白及脑电图 (EEG)在浅低温体外循环 (CPB)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变化。方法 选择接受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2 0例 ,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 ,所有患者在术前 (a点 ) ,CPB开始后 2 0min(b点 ) ,CPB结束后 6 0min(c点 )和术后 1d(d点 )及术后 7d(e点 )采取血样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单克隆双抗体夹心法 )测定血浆中S 1 0 0b蛋白含量。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 1、7d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 CPB开始后 2 0min所有患者血浆中的S 1 0 0b均明显升高 ,而且一直持续到术后 1d仍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1 ) ;术后 7d恢复至术前水平 (P >0 .0 5 )。术前所有患者EEG均正常 ,术后 1d患者EEG的异常率为 90 % ;术后 7dEEG异常率为 6 5 %。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脑组织损伤。S 1 0 0b和EEG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脑组织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所受的影响 ,对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心内直视手术造成的脑损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因血液稀释,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破坏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术后易发生出血、渗血,一直是临床的用血大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CPB)时间对呼吸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年龄(7.64±4.55)岁,体重(22.08±11.32)kg.体外循环时间(61.53±26.6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3.38±19.27)min.采用以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法.术中监测麻醉后、开胸后、CPB前、CPB后10分钟及关胸后5个不同时间点的呼吸顺应性(Com)、气道峰压(Paw)和气道平台压(Plat).结果与麻醉后相比,CPB后10min和关胸后呼吸顺应性显著下降(P<0.01),而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在CPB后10min和关胸后两个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和P<0.01).呼吸顺应性差(麻醉后与关胸后呼吸顺应性差ΔCom)(6.92±4.12)与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相关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与手术过程中的呼吸顺应性下降有显著性意义,是小儿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影响呼吸顺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在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操作前静脉注射心先安(即环磷腺苷葡胺)预防心律失常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45例ASAⅢ级行房室瓣置换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心先安(H组n=22)和对照组(C组n=23).在体外循环(CBP)即将开始前,H组经氧合器给药旁路注入心先安90mg;C组注入10%葡萄糖20mL.监察术中病人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静脉压(CVP),记录心律失常以及脱离CPB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结果两组在心内直视手术时间、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H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45.5%)明显低于C组(82.3%),(P<0.05);H组在脱离CPB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更稳定,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预防性注入心先安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且在脱离CPB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更稳定,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和种类明显减少,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蒋宗滨  谭冠先 《微创医学》2001,20(6):868-870
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是临床上创伤最大的手术.手术操作的刺激、麻醉与体外循环的作用均可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使机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如何调控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产生的应激反应,使手术患者平稳顺利地渡过手术麻醉的应激期,是围心脏手术期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