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1):813-814
青年卒中是指45岁以下成人发生的卒中,占全部卒中的5%左右。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调查(WHO MONICA Project)表明,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为(48~240)/10万,美国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为113.8/10万,其中脑梗死为73/10万。国内报道的青年卒中占全部卒中的13.44%。王文化等报道我国在35~45岁年龄段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男性为(18—142)/10万,女性为(23.95)/10万。现对青年卒中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安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病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其世界人D标化发病率为239.4/10万,其中缺血性中风占53.6%。急性期的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减少病残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们用中医急症必备用药脑安胶囊(吉林省辽源市亚东制药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5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1.1中医诊断:按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简称《标准》)[‘j,符合中风病中经络或中脏腑轻症,以半身不遂为主症,或有言语…  相似文献   

3.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组疾病,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口角歪斜或不经昏仆而仅有歪僻不遂为主症。中风是人类,特别是老年人严重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国内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脑血管病发病率为1.2‰~1.8‰,死亡率为0.8‰~1%‰。美国脑卒中的患病率为794/10万人口,其中15万人死亡,300万卒中存活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脑卒中年发病率109.7/10万~217/10万,患病率719/10万~745.6/10万,死亡率116/10万~141.8/10万,存活者致残率80%,复发率41%,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为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脑部血流受阻所致病症,分缺血性卒中(中风)和出血性卒中(中风)。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50万~180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病例的75%。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多于死于心脏病及癌症,脑血管病居三大死因之首,脑卒中不但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在存活下来的占80%的中风患者中,仅有10%左右能完全恢复正常功能,而绝大多数患者都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从而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中药、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为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脑部血流受阻所致,分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50万~180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5%。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者的数量超过死于心脏病及癌症者,脑血管病位居三大死因之首。脑卒中不仅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存活(占80%)的患者中,仅有10%左右能完全恢复正常功能,绝大多数患者均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临床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占所有脑卒中的70%~80%,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有效的干预措施较少。本文对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血脂、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基因水平发病机制的探讨,及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近50年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占我国发病率、死亡率之首的恶性肿瘤。2002年对富源县境内进行肺癌调查结果显示:患肺癌和肺癌死亡的危险年龄在35~40岁左右,50~60岁达到高峰;男性发病率为73.2834/10万,女性为50.1464/10万,男女比例约1.5:1;恶性肿瘤死亡率在38.39/10万以上,肺癌死亡率在25.14/10万以上。大约70%肺癌病人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其中大多数又不适合或拒绝放化疗,  相似文献   

9.
董宏利  刘春风 《光明中医》2014,(7):1563-156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源于中脑黑质致密部( Substantia nigra parscolnpacta , SNpc )多巴胺神经元退行性变导致的神经元死亡。5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是20/10万,7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已达到120/10万[1]。便秘是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发生率较高的症状之一,有报告可达67%[2],并且可能先于运动症状出现[3]。一些PD患者在运动症状出现前10年,甚至20年就有便秘[4],帕金森病严重性便秘的报道不一,有调查表明帕金森病严重性便秘的发生率为7%[5]。陈秋惠等人的研究中报道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为100%,其中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的便秘的发生率为94%[4]。沈吉康等人在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研究中发现,便秘的发生率为68.2%[6]。帕金森病便秘病情较功能性便秘患者更为顽固,呈波动性进展。有些帕金森病患者因为严重的便秘问题,就诊于消化或肛肠门诊,普遍造成帕金森病患者对排便问题的担忧。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帕金森病便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卒中年发病率为185~219/10万,每年有200万人新发卒中,存活的卒中患者达700万,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广大人们的身心健康。2010-01—2012-05,我们应用通腑理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63例,并与常规治疗6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其发病率为(1~35)/10万,占所有卒中的10%~20%,病死率高达35%~52%[1]。本病具有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在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约200万例,死于脑血管病的每年约有150万人,存活的患者数为600-700万。其中约有3/4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重度残疾者约占40%。  相似文献   

13.
刘泰 《广西中医药》1995,18(3):48-51
缺血性中风中医治疗近况刘泰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530011南宁市南京路39号缺血性中风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捷,患病率479/10万[1].致残率很高,为中、西医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近年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仍重视辩证施治,按中脏、中经治疗有效率可达8...  相似文献   

14.
<正> 中风又名“卒中’,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种。本病有三高,即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1979年我国14个大城市统计该病病死率为135.3/10万/年,占疾病死因的24.1%,国内上海、青岛等地发病率为34~160/10万/年,患病率为120~359/10万。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脑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世界人口肺癌发病率为38.46/10万,死亡率为33.21/10万。女性发病率为15.70/10万,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四高的特征,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缺血性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主要的疾病之一,占所有卒中的60%~80%。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的敏感性较高。近年来一些影像学的量表被不断地引用到临床评估当中,其中ASPECTS评分为研究中使用较频繁的一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如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明显上升,防止中老年高脂血症对减少冠心病、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2011-06-2012-05,我们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采用升菊降脂饮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52例,并与采用辛伐他汀分散片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导致国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脑血管病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青年卒中是指45岁以下成人发生的卒中,占全部卒中的5%~15%。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统计调查(WHO MONICA Project)表明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为(48~240)/10万,美国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为113、8/10万,其中脑梗死为73/10万。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 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高,已成为21世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第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07年CSCO学术年会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为130.3/10万人至305.4/10万人,女性为39.5/10万人至248.7/10万人。另据估计,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人约180万,每年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已超过140万。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卒中因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长期以来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国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全国脑梗死发病率约66~108/10万,年病死率约为48~72/10万。脑梗死后的第1个月中6例患者中就有1例死亡。幸存的患者中半数存在永久后遗症、再发卒中和一些严重的血管事件。目前缺血性脑卒中产生的医疗费用巨大,仅按住院费用统计,每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费用已达100亿元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根据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研究发现75%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血管闭塞而发病。脑组织特有的病理特点决定了早期干预、恢复闭塞血管供血是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关键。近年来利用溶栓技术早期使闭塞血管再通已经成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中、重度神经障碍的患者疗效尤其显著。但是,面对不通的溶栓方法和多种溶栓药物,如何保证患者能够真正从溶栓技术中获益,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不同的临床医师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医师会按照不同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溶栓治疗方案,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治疗时间窗的限制,许多医师会习惯性地沿用个人或者部门已经制定的惯用疗法而不考虑治疗方案是否切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本文主要从医学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时是如何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整体决策,希望能够使溶栓治疗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