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后进行胆管结石内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实施EPBD 42例 ,应用气囊将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扩张至 8mm ,直接用取石网篮取石 ,当结石较大时先行机械碎石网碎石后再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 ,并造影复查。结果  41例成功完成EPBD ,3 8例单次内镜治疗清除结石 ,3例行两次十二指肠镜下取石治疗 ,其中 1例再次内镜治疗时改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后取石。 9例附加机械碎石术。 41例中无出血、穿孔、重症胆管炎或重症胰腺炎发生 ,无术后胆管明显积气 ;10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 ,72h内恢复。结论 EPBD后取石具有与EST后取石相近的成功率 ,出血风险低 ,胰腺炎发生率并不高 ,机械碎石比例较EST术后为高。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 10mm的肝外胆管结石 ,但对较大结石也可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胆总管结石( CDS)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间的161例CDS患者分为3组,54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54例行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组),53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sEST+EPBD组),均根据实际情况在乳头治疗后行取石篮取石和(或)气囊取石,部分患者以碎石篮碎石后取石.结果 与EST组比较,sEST+EPBD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出血发生减少,较EPBD组提高了一次取石的成功率,明显降低了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论 应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减少,在胆总管结石取石治疗中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31例患,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入肠道。结果:31例患全部顺利实施EPBD,共排除结石37颗,4例行2次扩张术,术后患均痊愈出院,复查B超无中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无创,有效,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31例病人,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人肠道。结果 31例病人全部顺利实施EPBD,共排除结石37颗,4例行2次扩张术,术后病人均痊愈出院,复查B超无结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 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无创、有效,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 31例患者 ,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 ,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入肠道。结果  31例患者全部顺利实施EPBD ,共排除结石37颗 ,4例行 2次扩张术 ,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 ,复查B超无结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 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安全、无创、有效 ,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 balloon dilatation,EPBD)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limite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combined with endoscopic balloon dilatation,LEST+EPBD)三种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3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组(EST组,n=228例)、乳头气囊扩张术组(EPBD组,n=36例)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乳头气囊扩张术组(LEST+EPBD组,n=134例),比较分析三组的取石成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单枚结石平均最大直径、术后短期(24 h内)血淀粉酶的改变,以及近期(术后1周内)并发症如胰腺炎、出血、穿孔、胆道感染和远期(术后2年内)并发症如反流性胆管炎、结石复发等情况。结果三组性别组成、年龄、住院天数,取石成功率和一次取石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ST组比,EPBD组和LEST+EPBD组住院费用较高,且LEST+EPBD组费用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ST组及EPBD组比,LEST+EPBD组的结石直径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近期并发症比较,EPBD组胰腺炎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LEST+EPBD组与ES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近期并发症如高淀粉酶血症、出血、穿孔、胆道感染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并发症中,反流性胆管炎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LEST+EPBD组结石复发率较EST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不规则乳头(合并憩室50例、手术后43例、无明确病因的肠腔走行异常10例)的胆总管结石(CDS)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103例不规则乳头的CDS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间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34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34例行乳头气囊扩张术(EBD组);35例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EST+ EBD组).均根据实际情况在乳头治疗后行取石网篮和(或)气囊取石,部分患者以碎石网篮碎石后取石,少数巨大结石无法一次性取石仅放置塑料支架.结果 96例ERCP成功;EST小切开联合EBD与单纯EST比较,虽然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却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出血发生率(P<0.05);较单纯EBD,则显著提高了一次性取石成功率(P<0.05),减少了碎石网篮使用率,且明显降低了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P<0.05).结论 不规则乳头的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成功率仍较高;EST小切开联合EBD对不规则乳头CDS患者维持了较高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减少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较内镜扩约肌切开术有应用范围广、安全等特点,但其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其操作方法、扩张途径、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对胆道功能的影响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0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9年5月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102例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本组取石成功率为98.0%。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1例,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4.9%),经药物治疗后痊愈。无一例发生胆道感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在胆总管探查取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在胆总管探查取石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经EPBD探查取石治疗的10例拟诊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 结果: 10例病人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胆总管结石,在按常规行ERCP时,发现7例与术前诊断相符,并经EPBD后取出结石,结石大小均在0.5cm左右.3例病人行ERCP时未能肯定胆总管内有否结石,经EPBD后用网篮及气囊探查未取出结石.全组病人行EPBD均获成功,无因内镜操作所致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 EPBD保留了乳头括约肌的正常生理功能,不会引起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后的出血、穿孔以及日后的胆肠返流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有望替代部分括约肌切开术.  相似文献   

11.
内镜在胆总管残留或复发性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和风镜乳头气囊扩张(EPBD)治疗胆总管残留和复发性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EST和EPBD共治疗胆总管结石368例,其中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结石205例,胆道术后复发性结石163例,对于〈10mm结石采用EPBD治疗,〉11mm采用EST治疗。结果 362例(98.4%)治疗成功。其中46全经内镜治疗后结石自然排出,283例采用网篮或取石球囊取出结石,28例采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与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发表于1990年1月至2012年7月对比分析EPBD与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并应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等相关结局指标.结果 共有12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分析,包括1865例患者,其中EPBD组925例,EST组940例.EPBD组与EST组相比,结石总清除率降低(OR=0.64,95% CI:0.42 ~0.96,P=0.03)、胰腺炎发生率升高(OR=2.67,95% CI:1.61 ~4.43,P=0.00)、出血发生率降低(OR=0.12,95%CI:0.04 ~0.34,P=0.00)、总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OR=0.53,95% CI:0.36~0.77,P=0.00)、急性胆囊炎发生率降低(OR =0.39,95% CI:0.18 ~0.84,P=0.02)、超过1年随访时间的结石复发率降低(OR =0.48,95%CI:0.26~0.90,P=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结石一次清除率、总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急性胆管炎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BD与EST相比术后出血发生率降低,更适合有凝血机制障碍的胆总管结石患者.EPBD随访1年以上的远期结石复发率低,但是术后总结石清除率较低,胰腺炎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将90例肝外胆管结石且胆管直径13 mm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30例,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组、EPBD(内镜下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术)组、ESBD组,再行取石治疗。观察3组病例的结石清除率、结石清除时间、多次取石数、碎石器使用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EST、EPBD和ESBD组I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7%(29/30)、90.0%(27/30)和100%(30/30)(P=0.160),结石清除时间分别为(21.50±6.69)min、(22.97±6.62)min和(17.77±4.37)min(P=0.004),碎石器使用率分别为36.7%、30.0%和10.0%(P=0.048),多次取石数分别为23、25和16例(P=0.027)。3组近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并发症分别为8、4和1例(P=0.036)。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是清除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于胆总管巨大结石或行乳头切开取石困难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以14 mm ALATS球囊行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PTPBD)治疗胆总管结石(CBDS)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直径14 mm ALATS球囊PTPBD治疗的CBDS患者,其中5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CBDS最大径8~29 mm,19例最大径<14 mm (小结石组),21例≥14 mm (大结石组)。记录技术成功率、推石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38例(38/40,95.00%)技术成功、2例技术失败,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推石时间16~62 min,平均(31.83±10.84) min。38例技术成功者中,术后6 h 30例诉轻度疼痛,6例感中度、2例诉重度疼痛,经对症治疗后均于48 h内缓解。围手术期未见胆管或肠管穿孔、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 直径14 mm ALATS球囊用于PTPBD治疗CBDS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