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创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0例体会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2000年5月至2004年4月,我院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穿刺抽吸引流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抽吸引流方法治疗4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6例患者中,GOS评分恢复良好者213例,中残81例,重残86例,植物生存35例,死亡71例,死亡率14.6%。结论经皮穿刺抽吸引流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简单、高效、经济、病人痛苦少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CT定位锥颅穿刺引流治疗脑脓肿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定位锥颅穿刺引流治疗脑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脑脓肿的均经CT检查证实,有4例行MRI检查,全部病例根据CT片定位后行锥颅穿刺引流术,引流时间5-10d,结果:治愈29例,随访0.5-8年,无1例复发,死亡3例,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全身极度虚弱,1例死于脑疝晚期。结论:CT检查是确诊脑脓肿的较好方法。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锥颅穿刺引流术对脑脓肿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简便方法。特别适用于脑重要功能区,脑深部及身体十分虚弱。病情危急的脑脓肿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定位锥颅穿刺引流治疗脑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脑脓肿均经CT检查证实,有4例行MRI检查。全部病例根据CT片定位后行锥颅穿刺引流术,引流时间5~10d。结果:治愈29例,随访0. 5~8年,无1例复发。死亡3例, 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全身极度虚弱,1例死于脑疝晚期。结论:CT检查是确诊脑脓肿的较好方法,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锥颅穿刺引流术对脑脓肿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简便方法,特别适用于脑重要功能区、脑深部及身体十分虚弱、病情危急的脑脓肿患者。  相似文献   

5.
我科从1970年以来,曾以经皮穿刺囊内注入同位素胶体~(32)P治疗6例囊性或复发性颅咽管瘤患者,效果良好。现将长期随访的3例报告如下。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头侧稍高,使肿瘤穿刺点于最高位;(2)于冠状缝前2.5cm,中线旁开2.5cm处作3cm长的切口,钻孔,切开硬脑膜。用21~22号腰穿针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向同侧外耳道方  相似文献   

6.
CT定位徒手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93~1998年采用CT片定位,徒手穿刺抽吸治疗30例高血压脑溢血病人,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穿刺途径在脑血管造影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在本院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穿刺方法不同分为桡动脉组(经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检查,n=46)、股动脉组(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检查,n=36),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X线辐射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穿刺时间、Kolcaba舒适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较股动脉组明显降低(84.78%vs97.22%)(P<0.05); 桡动脉组下床活动时间较股动脉组明显缩短,但穿刺时间较股动脉组明显延长(P<0.05),桡动脉组造影完成后1、6、12 h的GCQ评分均较股动脉组明显升高(P<0.05); 桡动脉组股静脉及股神经损伤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 与股动脉穿刺比较,桡动脉穿刺应用于脑血管造影中的造影成功率相当,但后者所引起的股静脉及股神经损伤明显减少、舒适度更高且无需卧床制动观察,适用于择期造影以及老年造影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微创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方法: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如破入脑室大部分造成急性梗阻性脑室扩张,要及时准确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在CT三维立体定位划出脑室扩张易穿刺层面的头皮穿刺线,再从脑室角划出夹角线,与头皮弧线交点为穿刺点,按CT片测出角度约25度左右,选择微创针,按穿刺角度全部准确穿入脑室。结果:43例患者全部用这一方法一次成功穿入脑室,可直接降低颅内压和清除血肿,术后24h神经清醒16例,死亡1例。讨论:应用微创针脑室穿刺具有方便、简单、安全、准确,头皮和颅骨仅受3mm点状损伤,硬通道引流畅通,颅骨自锁固定好,密封性能好,不易感染,在脑室穿刺外引流术中优于传统头皮切开钻孔置管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头皮标记的脑室穿刺定位方法进行脑室穿刺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59例脑室出血、轻度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穿刺,术前根据经CT扫描结果,利用丝线、直尺或圆规进行穿刺点和穿刺方向定位,术后均复查颅脑CT,根据复查结果对其穿刺深度和穿刺方向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穿刺准确率100%,11例脑室外引流及48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均未见感染、分流过度、堵管等穿刺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头皮标记的脑室穿刺定位方法进行脑室穿刺,简单实用,穿刺定位准确,可以显著减少穿刺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脑脓肿立体定向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评价立体定向外科手术在脑脓肿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脑脓肿的最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5年3月共外科手术治疗脑脓肿患者24例,其中男19,女5例,年龄7~76岁(平均44.5岁)。单发脓肿21例;多发脓肿3例。共行立体定向引导脓肿穿刺及引流手术20例:脓肿穿刺14例,穿刺置管引流6例;开颅手术切除脓肿4例。结果全部手术均获得成功,一例患者2W后复发施行了第二次定向手术,另一例于立体定向手术结束时出现癫痫大发作。出院时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明显改善,头颅CT或MRI复查显示脓肿腔消失。22例患者接受了4个月至3年的随访(平均14个月),均未见脓肿复发。结论立体定向脑脓肿穿刺抽吸和引流手术应为脑脓肿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1.
CT定位血肿穿刺治疗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自1999年10月至今,我科共收治脑出血患124例,其中82例在CT定位下实施脑内血肿穿刺置管后应用尿激酶冲洗引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呕吐、腹泻患儿静脉穿刺难度较大,而主要治疗方法是液体疗法,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达到治疗目的,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与实践,现将有关静脉穿刺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内科保守治疗在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4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穿刺组48例,开颅组34例,保守组32例,比较三组病例的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及平均住院日。结果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开颅组及保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发病后3个月ADL分级比较,穿刺组明显优于开颅组及保守组;穿刺组的平均住院日(20. 3±2. 2) d明显短于开颅组(26. 4±3. 5) d及保守组(27. 6±2. 8) d(P 0. 05)。结论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优于开颅手术及保守治疗,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简易血肿穿刺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于1992年开始应用我们自行研制的YL-1型颅内血肿穿刺器具(专利号:ZL93-2-4425208), 以CT片为依据, 无头架血肿定位, 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肿穿刺治疗1100余例.实践中体会到, 正确的靶点定位是血肿穿刺成功及减少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关键.现将我们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肿穿刺定位方法, 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多针穿刺治疗60ml以上高血压脑出血30例报道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我科从2001年以来采用多针穿刺治疗大血量高血压脑出血30例,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穿刺,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操作技术,在接受静脉穿刺的人群中老年患者占很大比例。根据我们多年从事老干部护理工作的实践经验,现对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至2002年10月,我们选择性应用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对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可行性和适应证进行了探讨,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降低了病死率、后遗症,对于血肿直径超过5cm,CT上血肿层数4层以上的病人,单一穿刺粉碎不能将血肿完全引流出,故我们对其采用双针多点穿刺治疗,效果良好,血肿完全吸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2000年开始采用徒手定向穿刺辅助方波刺激定位对18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射频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应用以来,经过大量临床病例的实践,创伤轻微、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费用低廉、效果确切、适应证广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认同.但对大而不规则血肿,尤其是破入脑室系统形成多部位的血肿,单针穿刺难以完全清除,颅内高压短时间内不能有效降低.我院自2000年6月以来采用多针微创穿刺清除重症复杂的颅内血肿74例,与单针清除同类血肿112例比较,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