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压宁定组(n=20),对照组(n=20)。以0.5mg.kg^-1压宁定诱导插管,观察诱导即刻、1min、3min和插管时,插管后1min、5min时两组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结果表明:压宁定组的SBP、DBP在插管时低于对照组(P〈0.05);HR在插管前后无差异(P〉0.05),对照组HR在插管后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插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用于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麻醉前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09年6月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63例,其中胃癌21例,结肠癌4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1例,胃癌7例,结肠癌14例,胃癌:结肠癌=1:2):对照组(I组),不应用术前药;阿托品组(Ⅱ组)和长托宁组(Ⅲ组).Ⅱ组和Ⅲ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或长托宁0.01 mg/k,记录用药气管捅管后5分钟、1小时、2小时至术毕拔管时气道分泌物量、心率和血压.结果 各监测时段,Ⅱ组患者的心率明显高于Ⅲ组和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前至气管捅管后2小时,Ⅱ组和Ⅲ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明显少于I组(P<0.05).术毕拔管时,Ⅱ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则多于Ⅲ组(P<0.05).结论 选择性新型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能有效控制麻醉患者的气道分泌物,且不引起心率增快,作为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麻醉前用药临床效果优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用药对气管插管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剖胸肿瘤切除术全麻气管插管,分为A(对照组)、B、C、D四组。麻醉诱导后B、C、D三组分别静注利多卡因;静注艾司洛尔;鼻滴硝酸甘油,记录插管前后MAP、SBP、HR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组MAP、HR、SBP组内同T0比插管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组间同以且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艾司洛尔可抑制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利多卡因能减轻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4.
5.
6.
脑电图 (EEG)作为一无创 ,可连续反映大脑皮层生理功能的重要工具 ,不断被用于麻醉研究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较大 ,且不同麻醉药对其影响各不相同 ,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近年来 ,随着微机应用和脑电分析技术的发展 ,经计算机分析处理的脑电图双频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 (AEP)等用于临床监测麻醉深度受到重视 ,这些指标能较好地反映麻醉效果[1- 2 ] 。本实验旨在观察肿瘤患者诱导插管期间AEP、BIS、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功率谱低频段与高频段比LF/HF等指标的变化 ,同时监测血液动力学的指标。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0例ASA…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肿瘤转移因子、C反应蛋白以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以期找到更适合于肝癌切除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收治、ASAⅠ-Ⅱ级Child Pugh分类为A级的肝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n=16)和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胸部硬膜外麻醉组(B组,n=16)。B组于T8-9穿刺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5ml确定麻醉平面后,行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之后每小时硬腹外导管推注1%利多卡因5-7ml,直至术毕。同时输注异丙酚8-10mg/(kg·h)+瑞芬太尼1mg/h+卡肌宁30mg/h维持麻醉深度。A组持续输注异丙酚,间断静注舒芬太尼及卡肌宁,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分别在麻醉前(T1)、术毕(T2)、手术后1天(T3)、术后3天(T4)抽取患者静脉血3ml,测定肿瘤转移因子(CK20mRNA)、C反应蛋白(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A、B两组术后1天、术后3天血液CK20mRNA阳性率均比麻醉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天血液CK20mRNA阳性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1天、术后3天血液CRP均明显比麻醉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天血液CRP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A、B两组术毕、术后1天、术后3天CD3+、CD4+及CD4+/CD8+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天CD3+、CD4+及CD4+/CD8+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胸部硬膜外麻醉组能减轻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应激反应,降低肿瘤转移因子阳性率和较迅速恢复免疫系统的影响,提示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胸部硬膜外麻醉是肝癌切除术较为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的用途及价值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的用途及其价值,以满足肿瘤内科给药的多种特殊需求.方法以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经锁骨下穿刺置管于上腔静脉末端.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用于治疗20种中晚期癌症患者482例,13种特殊用药所需399例(82.8%);肺癌和肺部转移癌为增加肺部药物持续浓度130例(27.0%);外周静脉条件差难以顺利给药127例(26.3%);需长期输液24例(5.0%);为避免外周静脉化疗的痛苦、不便和静脉炎或曾发生静脉炎,患者要求13例(2.7%);外周静脉留置针失败后1例(0.2%).结论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用途甚广,可满足多种病种给药的多种特殊需求,既有助于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又可避免外周静脉给药的痛苦和不便及其局部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方法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与B组(单纯全麻组).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与免疫功能状态水平.结果 复合麻醉组与单纯全麻组麻醉效果对比,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两组室性早搏发生率分别为3.3%与10.0%,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麻醉组出现血压异常5例,心动过速或过缓6例,术后恶心呕吐3例,单纯全麻组出现血压异常12例,心动过速或过缓14例,术后恶心呕吐16例,复合麻醉组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A水平在术中、术后不同时刻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麻醉组在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后72 h)时的IgM、IgG水平均高于单纯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可取得与单纯全身麻醉相当的麻醉效果,同时由于减少了全麻药物用量,可有效减少围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低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可做为此类手术临床首选的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ASA I-II级,年龄33-60岁,随机均分为2组:G+E(全麻+硬膜外)组和G(单纯全麻)组。均采用超前镇痛和PCIA。观察术后48h内(2,4,8,24,48h)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8h G+E(全麻+硬膜外)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术后24h内PCA按压次数G+E(全麻+硬膜外)组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G+E(全麻+硬膜外)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结论:胃癌手术时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加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ASA I-II级,年龄33-60岁,随机均分为2组:G+E(全麻+硬膜外)组和G(单纯全麻)组。均采用超前镇痛和PCIA。观察术后48h内(2,4,8,24,48h)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8h G+E(全麻+硬膜外)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术后24h内PCA按压次数G+E(全麻+硬膜外)组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G+E(全麻+硬膜外)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结论:胃癌手术时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加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体重61kg。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经钡餐透视诊为“食道癌”于1998年12月5日入院。患者无麻醉手术禁忌症,于1998年12月15日行手术治疗。患者入手术室后,在快速诱导下行单腔导管气管插管,诱导用药为异丙酚120mg,司考林100mg。维持用药为异丙酚持续静脉点滴,卡肌宁、芬太尼间断静注,异氟醚0.5%-3%持续吸入。在手术过程中,发现肿瘤侵及气管,长度为1cm,宽度为0.5cm,决定行受累气管切除。因行单腔导管插管,导管套囊已经充气,为防止在切除受累气管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压中定组(n=20),对照组(n=20)。以0.5mg·kg-1压宁定诱导插管,观察诱导即刻、1min、3min和插管时,插管后1min、5min时两组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结果表明:压宁定组的SBP、DBP在插管时低于对照组(P<0.05);HR在插管前后无差异(P>0.05),对照组HR在插管后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插管后5min两组SBP、DBP及HR无差异(P>0.05)。表明压宁定可以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3)
目的探讨不同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肺癌患者手术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接受全身麻醉的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温组(A组)、风热毯保温组(B组)、电子液体加温组(C组)和综合组(D组),每组22例。均在室温下实施手术,A组患者不做任何特殊处理,B组患者在非手术区覆盖风热毯,用鼓风机43℃热风保温,C组患者输血、输液采用电子液体加温仪保温,D组患者采用风热毯联合电子液体加温仪保温。比较4组患者血压、体温及心率变化,比较各组患者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恢复期,B、C和D组患者体温、心率和血压波动均低于A组,且D组波动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和D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均低于A组,且D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患者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最低,A组最高,4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肺癌手术患者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可明显缩短麻醉恢复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1)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Ig G、Ig A等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20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麻醉组与局部浸润麻醉组,每组60例,对比两组麻醉方法对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结果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麻醉后30 min的Ig G、Ig A、Ig M水平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局部浸润麻醉组患者麻醉后30 min的Ig G、Ig A、Ig M水平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麻醉后60 min、90 min的Ig A水平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浸润麻醉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 min、麻醉后60 min及麻醉后90 min的Ig G、Ig A及Ig M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麻醉后30 min、麻醉后60 min的CD4+、NK细胞水平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浸润麻醉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 min、麻醉后60 min及麻醉后90 min的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切除术行局部浸润麻醉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作为一种理想麻醉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Ⅱ级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Ⅰ组为静脉复合全麻,术后经静脉曲马多(12mg/kg)自控镇痛;Ⅱ组为静脉复合全麻联合胸部硬膜外阻滞,术后硬膜外吗啡5mg+罗哌卡因75mg自控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1d、2d、5d5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各时点皮质醇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毕、术后1d、2d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术毕、术后1d、2dⅡ组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升幅明显低于Ⅰ组(P〈0.05或P〈0.01)。结论 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麻醉能减轻术后皮质醇反应的影响,提示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阻滞是食管癌患者较为合适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ICC两种置管方式对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对行PICC的769例肿瘤患者按新旧两种置管方式分成旧组131例、新组638例,比较两组一次置管的成功率.结果 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4.0%,新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7%,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的置管方式可明显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且方便、省力、快捷,患者痛苦少,宜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中晚期结肠癌术后经肠系膜动脉置管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肠系膜动脉内置管化疗方法及此法预防中晚期结肠癌术后腹膜复发或肝转移。方法 对术后 41例 ,插管组 2 1例 ,经肠系膜动脉内置管 ,永久性皮下药壶化疗 ;静脉组 2 0例 ,经外周静脉化疗。结果 插管组 :根治术后 1 6例 ,3年无瘤生存率为 68.7% ,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 1 2 .5 %和 6 .3 % ,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 1 3个月。静脉组 :根治术后 1 7例 ,3年无瘤生存率为 52 .9% ,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 1 7.6 %和 2 9.4% ,3例如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 9个月。结论 手术中行肠系膜动脉插管操作方法简单 ,术后给药方便 ,且并发症少。此方法对Dukes′B .C期根治术者 ,有提高术后 3年无瘤生存率和降低术后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的作用 ;对Dukes′D期姑息手术者 ,有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