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整群收集2011年2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25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疾病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4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2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90例),比较三组患者低蛋白血症、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早产及围产儿发生胎儿窘迫、低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发生情况。结果低蛋白血症、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及早产等并发症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组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胎儿窘迫、低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组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三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可增加产妇及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临床中应及时诊断并治疗,控制疾病发展,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胎盘早剥将其分为研究组(合并胎盘早剥)和对照组(未合并胎盘早剥)各43例。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宫腔、羊水和胎儿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24 h尿蛋白、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血性羊水、宫腔积血、胎儿窘迫、剖宫产率、早产率、产后出血、子宫切除、产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胎、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及胎盘卒中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和尿蛋白水平异常偏高、血性羊水、宫腔积血、胎儿窘迫等是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特征,合并胎盘早剥会显著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子痫前期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子痫前期患者297例,分为早发型重度子痫组84例、早发型轻度子痫组28例、晚发型重度子痫组76例、晚发型轻度子痫组109例,利用Logistic多元回归的后退法分析可能与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有关的指标.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组的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胎儿窘迫、早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26.19%、22.62%、2.38%、13.10%、82.14%,早发型轻度子痫组分别为3.57%、3.57%、0、14.29%、10.71%,晚发型重度子痫组分别为13.16%、6.58%、1.32%、19.74%、18.42%,晚发型轻度子痫组分别为2.75%、0、0、11.93%、4.59%.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早产儿的发生率与早发型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早产儿的发生率与晚发型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死胎死产、早产儿的发生率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清蛋白水平和新生儿体质量是子痫前期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清蛋白水平及新生儿体质量可以影响围生儿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轻度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77例轻度子痫前期和89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度子痫前期剖宫产分娩、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早产、低蛋白血症合并胸腹水,产后2 h出血〉500 mL,行输血治疗,子痫者少于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窘迫、新生儿死亡、肾功能不全发生无差别。结论:对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积极治疗,阻止其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29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与单纯胎盘早剥妊娠结局以及分娩方式的差异。方法将102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胎盘早剥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以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死胎、胎儿窘迫、胎盘卒中、新生儿窒息和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顺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妊娠结局总体较差,对子痫前期的早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胎盘早剥产妇妊娠结局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79-81
目的 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期待治疗的妊娠结局。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4例作为研究病例,其中合并胎儿生长受限41例(研究组),未合并胎儿生长受限43例(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母婴结局。 结果 研究组早产率(31.71%)低于对照组(55.81%),终止妊娠时间(37.13±1.02)周长于对照组(33.21±1.01)周;剖宫产率(92.68%)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心脏发育不全率、新生儿贫血率、新生儿死亡率以及肺透明膜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产妇实施期待治疗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胎儿生长受限产妇接受期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有胎儿生长受限将产妇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期待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1)研究组产妇的妊娠终止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的早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新生儿黄疸出险率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研究组新生儿的死亡率、窒息率、肺透明膜病变发生率、心脏发育不全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闲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时会增加新生儿的死亡率、窒息率,但通过期待治疗可以改善分娩结局,且期待治疗并不会增加产妇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维生素A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孕妇797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597例,正常对照组20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妊娠期维生素A水平,并进一步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维生素A充足者与不足者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维生素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中,维生素A不足组发生妊娠期并发症(包括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先兆早产、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围生期情况(包括出生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概率均高于维生素A充足组(P?<0.05)。结论 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孕妇,妊娠期维生素A水平是影响轻度子痫前期孕妇妊娠结局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双胎妊娠早产的临床特点及结局。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双胎妊娠患者命名为研究组,60例单胎妊娠患者命名为对照组。结合两组患者的妊娠早产的临床特点及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发生PDH情况、ICP情况、胎膜早破情况、早产情况、贫血情况、产后出血情况、剖宫产情况均明显优于研究组,P0.05,有显著差异;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围产期情况比较:对照组新生儿胎龄、体重、身长、早产情况、畸形情况、双胎输血综合征发生情况、围产儿死亡情况,胎儿生长受限情况均明显优于研究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结合导致双胎妊娠早产各种原因,临床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重视,结合双胎妊娠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综合性的早产防治,做好相关的预防干预措施,以提高双胎妊娠产妇的妊娠成功率,降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病对妊娠晚期母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年来孕28周以上住院分娩病例,以妊娠合并高血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正常妊娠孕妇作对照组,每组各200例,作胎盘早剥、早产、胎儿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产、产后出血等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胎盘早剥、早产、胎儿窘迫、胎儿宫内受限、死胎、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剖宫产数等母婴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病对晚期妊娠的母婴结局有相当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妇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64例,根据有无并发胎盘早剥分为胎盘早剥组和无胎盘早剥组各32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血细胞比容、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胎盘早剥组和无胎盘早剥组孕妇在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胎盘早剥组剖宫产25例,阴道分娩7例,无胎盘早剥组剖宫产17例,阴道分娩15例,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分娩结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胎率)等比较,胎盘早剥组远高于无胎盘早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孕妇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其中剖宫产术也是其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防治妊高症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相应的临床处理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的病死率,改善孕妇及胎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方法、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胎盘早剥患者的资料,比较单一B超确诊率和胎心监护联合B超确诊率,有、无绒毛膜羊膜炎的胎盘早剥患者的围产儿结局,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并与45例正常孕产妇比较,观察其危险因素。结果产前胎心监护联合B超确诊率较单一B超确诊率高。重型胎盘早剥患者较轻型者剖宫产率高,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及凝血功能异常者多,围产儿死亡率高(P〈0.05)。有绒毛膜羊膜炎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者;胎盘早剥组高龄产妇、高血压、吸烟史、羊水量异常、胎膜早破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胎盘早剥与母婴预后关系密切,因此应重视本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产前子痫分娩时机及方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子痫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方法:对两组产前子痫患者所采用的不同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37例,子痫控制至终止妊娠时间为>6h,12例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占32.43%),发生胎盘早剥3例,颅内出血2例,死胎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4例。B组27例,子痫控制至终止妊娠时间为<6h,19例行剖宫产(占70.37%),发生胎盘早剥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2例,早产儿11例,全部存活。A组中孕产妇并发症发病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镇静与解痉基础上,6h内终止妊娠,及时行剖宫产术是治疗产前子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7例前置胎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0例正常产妇作对照。结果研究组孕产妇年龄、孕产次、流产次数均高于对照组,有剖宫产史者和前置胎盘史者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剖宫产率、产科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等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置胎盘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可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加强产前保健可以降低前置胎盘发生率,也有利于降低早产率、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母婴并发症,探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预防、误诊原因、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以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对7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型组46例,行剖宫产分娩45例(97.8%);轻型组32例,剖宫分娩18例(56.3%)。分析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母儿预后。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首要高危因素,占48.7%(38/78)。两组年龄、孕周、胎次、产后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时出血率、DIC、子宫次全切除、新生儿窒息、死胎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子宫-胎盘卒中率比较,重型组均大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应注意病史及临床表现,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适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128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2016年人院治疗的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院内、院外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纳入128例胎盘早剥患者,其中院内发病者73例,院外发病者55例.胎盘早剥患者中已临产46例(35.9%),未临产82例(64.1%);分娩孕周≥37周62例(48.4%),<34周37例(28.9%),未分娩3例(2.3%);剖宫产分娩79例(61.7%),顺产转剖宫产19例(14.8%),顺产23例(17.9%),产钳助产3例(2.3%).院外发病的患者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占96.4%,最易出现的症状为阴道流血(P<0.01).院内发病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胎心率异常(P<0.05).院外发病患者常因起病急、病情重,紧急剖宫产的比例更高(P<0.01);但在不同发病地点,其发生母儿不良结局(包括胎盘剥离面积、产后出血、死胎等)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盘早剥部分病例起病隐匿,大多数无特异性表现;院外发病者起病急、病情凶险,及时转诊并进行积极处理后可有效地降低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识别诊断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胎盘早剥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差异。结果Ⅰ、Ⅱ及Ⅲ度各有58、45、21例。Ⅰ度早剥患者中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Ⅱ度早剥患者,规范产检比例显著高于Ⅲ度早剥患者,而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高于Ⅱ度、Ⅲ度早剥患者(P<0.05)。Ⅰ度早剥患者以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Ⅱ度、Ⅲ度早剥患者以腹痛伴阴道流血或腹痛为主要表现。Ⅰ度早剥患者剖宫产率显著低于Ⅲ度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Ⅱ度、Ⅲ度早剥患者(P<0.05)。结论规范产检,注重病史或高危因素,加强腹部查体,警惕腹痛、阴道流血等临床表现,提高胎心监护异常图形的识别能力,结合超声检查细心分析等措施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有效改善胎盘早剥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周宏  陶珂  李星云 《海南医学》2016,(7):1105-1107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发生近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发生了近期呼吸系统疾病的晚期早产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112例未发生此类疾病的晚期早产儿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晚期早产儿发生近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晚期早产儿发生近期呼吸系统并发症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母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宫内窘迫以及出生时有窒息史、小于胎龄儿、剖宫产、多胎率、脓毒血症有关(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剖宫产、多胎率、有窒息史、脓毒血症,是晚期早产儿发生近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具有预警功能.结论 尽早对晚期早产儿近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监测与随访,可及时对患儿进行合理的干预,从而有效降低晚期早产儿近期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何常英 《中原医刊》2011,(17):70-7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分娩提供确定高危患者的依据。方法研究组128例为胎盘早剥患者,对照组150例为同一时期随机选取的正常分娩孕妇,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的入院资料档案,对两组孕妇在体征表现、病理因素、机械因素、生活习惯因素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做出对比。结果研究组胎盘早剥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不规则性下腹疼痛、阴道活动性出血、子宫不放松有压痛感、子宫敏感、子宫坚硬、血压偏高、胎心(监护)异常、血性羊水等,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体征表现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在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血管类病变、剖宫产史/胎盘早剥史、机械性外伤、吸烟几方面的患者胎盘早剥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理、机械和生活习惯的相关因素都可能引起孕妇胎盘早剥的发生,因此在妊娠期应指导孕妇注意保护自己、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并及时处理各类病理疾病,以降低围生期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紧急剖宫产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行紧急剖宫产手术孕妇366例,收集剖宫产分类、手术指征、手术时间及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DDI)等指标,分析影响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Ⅰ类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和DDI均明显少于于Ⅱ类(P < 0.01);瘢痕子宫孕妇的手术时间和DDI均高于非瘢痕子宫者(P < 0.05);胎儿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胎位不正、出血量高的孕妇手术时间均低于无以上指征者(P < 0.05~P < 0.01);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相对性头盆不称孕妇的DDI均低于无以上指征者(P < 0.05~P < 0.04)。多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儿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瘢痕子宫、胎位不正、出血量、剖宫产类型与孕妇剖宫产手术时间有关(P < 0.05~P < 0.01);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相对性头盆不称、瘢痕子宫、剖宫产类型与DDI有关(P < 0.05~P < 0.01)。结论紧急剖宫产手术指征和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有关,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减少手术出血量以及母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