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肝功能检查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此项增高常见于急性肝炎、中毒性肝坏死;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但不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越高病情就越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总胆汁酸(Total bilious acid,TBA)和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联合检测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急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组、慢性迁延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ADA、TBA、AF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结果:相对于健康对照组,ADA和TBA在各型肝炎及肝硬化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肝癌患者的AFU明显升高,ADA和TBA无明显升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DA、TBA和AFU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更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变化对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97例肝病患者的ALT、AST、ALP、GGT各指标,并与103例无肝病患者相比较。结果197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项酶活性均高于非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各种酶显著增高,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最为显著,最高者迭2817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次之,与非肝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以γ-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碱性磷酸酶(ALP)、GGT增高极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升高不明显;而肝病患者的GGT均有明显升高,特异性差。结论肝病患者定期进行肝脏酶谱的检测和结果分析对肝病的诊疗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14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乙肝组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和慢性重型乙肝组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98,P<0.01,t=4.22,P<0.01),急性乙肝患者组和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t=6.13,P<0.01),慢性轻度乙肝血清纤维结合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慢性乙肝组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值近似(P>0.05)。与恢复良好组比,不良组的纤维结合蛋白值明显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其Fn含量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呈负相关(r=-0.337,P<0.01)。结论血清纤维结合蛋白的检测可作鉴别乙肝患者是急性乙型肝炎还是慢性乙肝急性发作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在各类肝脏疾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8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m-AST活性,观察其在发病期(入院时)与各治疗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肝病患者m-AST因病情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急性肝炎组m-AST明显升高,其次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肝癌组m-AST轻度升高。不同肝病患者经住院治疗2周后(第3周)随着肝功能的恢复,急性肝炎组m-AST明显下降,与入院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虽有下降,但与入院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治疗前后m-AST无明显变化。结论检测并动态观察肝脏疾病患者的m-AST活性,对于鉴别急、慢性肝炎、评价疗效及判断肝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在肝病的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50例急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入院次日、治疗2周、治疗1月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PA水平,同时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L-y-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作对比分析。结果各疾病组血清PA水平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PA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同组ALB的异常率(P<0.01)。血清PA水平在慢性重症肝炎组降低最明显,其幅度与肝病严重程度相平行。经治疗后,急性肝炎组血清PA逐渐恢复正常,而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恢复不良。结论血清PA是一项反映肝功能受损情况的早期敏感的指标,可为临床观察病情的好转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易敏  付元元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37-1338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活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xansferase,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比值(AST/ALT)在肝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住院肝病患者169例(急性肝炎38例、慢性肝炎65例、肝硬化45例、原发性肝癌21例),采用东芝TBAI-120RF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健康人和肝病患者血清中TBA、AST/ALT的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肝病组血清中TBA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以急性肝炎最高,肝硬化次之,即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慢性肝炎,除原发性肝癌组与慢性肝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肝病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肝病组AST/ALT比值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肝病组间AST/ALT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TBA、AST/ALT比值不仅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情况,还可对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156例冠心病患者(包括50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患者)及150例对照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31例多支病变、19例单支病变及12例对照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CHD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均低于对照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脂蛋白(a)浓度高于对照组(P<0 .05 )。多支病变、单支病变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P<0 .05),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血清胆红素降低或脂蛋白(a)升高时CHD发病率高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发病率。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能在CH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In—AST)在各类肝脏疾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8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ITI—AST活性,观察其在发病期(入院时)与各治疗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肝病患者m—AST因病情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急性肝炎组m—AST明显升高。其次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肝癌组m—AST轻度升高。不同肝病患者经住院治疗2周后(第3周)随着肝功能的恢复,急性肝炎组m-AST明显下降,与入院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虽有下降.但与入院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治疗前后m-AST无明显变化。结论检测并动态观察肝脏疾病患者的m—AST活性.对于鉴别急、慢性肝炎、评价疗效及判断肝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共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俗称肝功能试验,是判断有无肝脏损害、评估肝病严重程度、追踪肝病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临床检验指标.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主要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红素(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对肝脏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0例各种肝脏疾病患者(急性肝炎组50例、慢性肝炎组50例、肝硬化组50例、肝癌组50例)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的水平进行测定,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前白蛋白的差异。结果健康体检者、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前白蛋白逐渐降低。结论前白蛋白检测对各种肝脏疾病的诊断和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V型胶原(IVC)在慢性肝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肝纤维化与肝功能和肝肿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69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乙肝肝硬化及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IVC水平,同时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AST、ALT及γGT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和乙肝肝硬化组血清HA、LN及IV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且以HA最具意义。血清HA、LN及IVC与TBIL、AST、ALT及γG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项肝纤维化指标与AFP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A、LN及IVC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而与AF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IVC)在慢性肝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肝纤维化与肝功能和肝肿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69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乙肝肝硬化及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IVC水平,同时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AST、ALT及γGT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和乙肝肝硬化组血清HA、LN及IV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且以HA最具意义。血清HA、LN及IVC-5TBIL、AST、ALT及γG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项肝纤维化指标与AFP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A、LN及IVC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而与AF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GF-a水平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生化指标、预后等的关系,探讨TGF-a作为反映慢性肝炎患者肝细胞损害严重程度或再生情况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ELISA 方法对2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清TGF-a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TGF-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2)不同预后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GF-a水平存在差异,有效组(包括临床治愈出院、好转出院)血清TGF-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无效组(包括过渡到肝移植、自动出院、死亡)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血清TGF-a含量与ALT、AST、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均无相关性;在慢性重型肝炎组中,血清TGF-α含量与ALT、AST、TBil、ALB及凝血酶原时间(PT)均无相关性.血清TGF-a含量与甲胎蛋白(AFP)呈正相关(rs=0.763,P<0.01). 结论 (1)不同预后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GF-a水平存在差异;(2)血清TGF-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细胞的再生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lit2蛋白水平,以及其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某院感染病科2014年2—7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慢性肝炎组)患者、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乙型(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纳入研究,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再细分为恢复组和未恢复组,比较血清中Slit2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7例(其中慢性肝炎组93例、慢性重型肝炎组64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健康对照组),3组之间Slit2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96,P=0.004),慢性肝炎组和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中Slit2蛋白分别为(4.90±1.07)ng/mL、(3.09±1.00)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10±0.60)ng/mL](均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Slit2蛋白水平低于慢性肝炎组(P0.05)。慢性重型肝炎未恢复组患者血清Slit2蛋白水平为(1.88±0.67)ng/mL,低于慢性重型肝炎恢复组[(2.96±1.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9,P=0.03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lit2蛋白水平与PTA呈正相关(r=0.33,P0.05);与TBIL水平、ALT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0.32,均P0.05)。结论血清Slit2蛋白水平是反映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低水平Slit2预示着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清转铁蛋白(T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在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黄疸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根据其黄疸程度分为高危组(48例)、中危组(60)和低危组(78例),同时选取50例母婴同室病房内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四组新生儿TRF、CRP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TRF、CRP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新生儿的TRF和CR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265、75.956,均P<0.05).四组新生儿的ALT、AST、DBIL和TBIL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356、28.932、18.253、25.266,均P<0.05).新生儿黄疸者的TRF水平与ALT、AST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542、-0.431,均P<0.05);CRP水平与ALT、AST和DBIL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3、0.382、0.346,均P<0.05).结论 TRF在新生儿黄疸患者中较低,而CRP水平较高,且可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不同肝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探讨肝病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对照组 2 0例 ,慢性乙型肝炎 1 8例 ,肝硬化 2 2例 ,肝癌 1 6例 ,取外周血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应用散射比浊法 ,T淋巴细胞亚群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慢性肝炎、肝硬化组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 (P <0 .0 5) ,肝癌组免疫球蛋白下降 (P<0 .0 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CD4 下降 (P <0 .0 5) ,CD8升高 (P <0 .0 5) ,CD4 /CD8比值明显降低 ,CD3略有下降。结论 肝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监测其免疫功能对追踪此类肝病演变及通过纠正免疫紊乱指导肝病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在不同急慢性肝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微量分光光度法对245例正常人及各种急慢性肝病患者检测血清AFU。结果:各组AFU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原发性肝癌(PHC)组最高(P<0.05或P<0.01)。急肝、中重型慢肝和活动性肝硬变各组血清AFU均高于脂肪肝、HBsAg携带者、轻型慢肝和静止性肝硬变(P<0.05或P<0.01)。肝癌以外各组AFU与ALT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而PHC组二者无相关性。PHC组与消化道肿瘤转移肝癌组血清AFU、AFP、CEA阳性率差异明显。结论:提示血清AFU在PHC中敏感性较高,在其它急慢性肝病中也可升高,但似与肝损害程度有关,并不意味着恶性变。血清AFU和CEA在鉴别PHC与消化道肿瘤转移肝癌方面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乙肝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SB)、白球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6例乙肝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L-2R含量。[结果]乙肝患者血清sIL-2R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升高与ALT、SB、A/G和ChE相关,与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与否无关。[结论]急性、慢性、重型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变患者血清sIL-2R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细胞损伤及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与肝纤维指标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的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25例(AsCs组)、慢性乙肝患者25例(CHB组),同时选取2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HC组)。采用Luminex 200检测血清IL-35质量浓度,迈瑞i2000检测肝纤维化指标4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IV C),实时定量PCR仪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BI3mRNA、p35mRNA表达和血清HBV-DNA水平。结果与HC组[2.16(1.23~3.75)ng/mL]相比,AsCs组[2.27(2.15~4.23)ng/mL]及CHB组[3.45(3.23~5.51)ng/mL]患者血清IL-35质量浓度显著升高,CHB组升高更显著(H=41.86,P<0.05)。与HC组(1.18±0.12,1.07±0.10)相比,AsCs组(2.33±0.25,2.56±0.24)、CHB组(3.14±0.42,3.43±0.57)患者PBMCs EBI3mRNA、p35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CHB组升高更显著(F=287.20、272.20,P值均<0.05);与HC组、AsCs组相比,CHB组患者血清HA、IV C、PⅢNP、LN浓度升高(F=75.37~194.10,P值均<0.05);CHB患者血清IL-35质量浓度与ALT水平(r=0.569,P=0.003)、HBV-DNA水平(r=0.403,P=0.046)及HA(r=0.476,P=0.016)、IV C(r=0.537,P=0.006)、PⅢNP(r=0.462,P=0.020)、LN(r=0.406,P=0.044)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35浓度升高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