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季,天寒地冻,大多数的动植物都处于冬眠状态,所以人们也应该遵循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采取以“伏藏”为主的养生保健方法。《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段论述是古人对冬季养生提出的总原则,后世医家根据此精神提出:宁静养神,避寒保暖,多食温热,适量运动,补肾敛阳,以合“伏藏”之道的养生保健方法。精神养生保健精神养生的原则:宁静为本,保养精神。“宁静为本,保养精神”,就是要以安定清静为根本,…  相似文献   

2.
秋季来临,老年人应该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以确保安全度过“多事之秋”。 起居重调养。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这时候,老年人的起居作息要进行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  相似文献   

3.
《内经》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冬季是气候寒冷、万物收藏的季节,此时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因此,冬季的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注意防寒保暖,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从而与冬令收藏的气候相适应,正如《内经》强调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相似文献   

4.
与其他季节相比,冬季的养生更为重要.正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瘟”.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也明确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养生者少.”中医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也告诉我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说,我们在起居、情志、饮食、运动、食疗、药补、按摩等方面,一定要调摄有道,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顾护阳气,涵养阴精,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在一般国人的概念中 ,从立冬开始 ,经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直至立春前 ,为冬季。在这为期三个月的严冬季节中 ,其气候特点 ,就是寒冷 ,从草木凋零 ,昆虫蛰伏 ,直至天寒地冻 ,万物生机皆闭藏潜伏 ,是一年中阴气盛极 ,阳气潜伏的日子。人体也表现为“阳气衰少 ,阴气坚盛 ,巨阳伏沉”(《素问·水热穴论》) ,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为了维护人体阴阳平衡 ,保障身体健康 ,冬令养生必须注意遵循“养藏”的原则 ,从多方面进行调摄 ,以保护体内元阳的生机。1 冬令起居宜避寒就温严冬之际 ,寒易伤人体阳气 ,人们生活起居 …  相似文献   

6.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因此,冬季保健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深冬养生经     
朗轩 《食品与健康》2009,(12):37-37
《礼记》说:“北方为冬,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  相似文献   

8.
邹新元 《健康生活》2011,(11):26-27
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从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隆冬时节,气候严寒,如保养不当极易伤人阳气,选择性味温热的食物,对人体抗寒保暖健身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古人说“粥后就枕,梦中还家”  相似文献   

10.
养生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综合性保健措施。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的意思等。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颐养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为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冬季,大家可以从起居、情志、饮食等方面进行调护,以达到藏精护阳的养生目的。我国传统有从冬至开始“数九”的习俗。冬至这一日为“一九”的第一日,直至“九九”数尽,共八十一日,其中“三九”最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在数九寒天里,  相似文献   

12.
被传统医学奉为经典的《黄帝内经》在阐及冬季保健养生时,开宗明义地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大体意思就是:冬季气候寒冷,草木凋零,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应注  相似文献   

13.
秋季 ,是一年中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碧空如洗、大雁南飞、金风送爽、万物成熟的收获季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作诗赞誉“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秋季的气候特点是由热转凉 ,“阳消阴长”逐步推进的过程。初秋暑气未消 ,秋阳余炎 ,气温仍然较高 ,加之时有阴雨 ,湿度偏高 ,感觉更加闷热 ,故有“秋老虎”之说。但白露以后 ,雨水渐少 ,天气干燥 ,昼热夜凉 ,人们尤易患病 ,所以又有“多事之秋”的讲法。因此 ,秋令养生 ,包括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摄 ,都应遵循“养收”的原则 ,以保养内…  相似文献   

14.
董绍军 《药物与人》2011,(12):52-53
冬季,即从立冬之日起,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为止。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因此,冬季养生的总体原则是敛阴护阳。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一词的由来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里的“治”有调养、调摄之意;“未病”指尚未患病的机体,“治未病”就是调养、调摄尚未患病的机体.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医十分重视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调节生活规律,适应四时气候之变化,能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的侵害。四时调摄包括饮食、起居、精神以及气功引导、药物按摩等多方面。一年四季,气候不同,饮食也需有所差异。《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之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爽,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金匮要略》也指出:“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其依据就是四时气候对人体脏腑  相似文献   

17.
王宇锋 《健康向导》2009,15(6):54-55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大意是,冬天,大自然处于闭藏状态,人也应潜伏生机,不要扰动阳气。做法是,早点睡觉,晚些起来,甚至到太阳出来再起床。就是说冬季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采取以"伏藏"为主的养生保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古老东方绵延数千年的饮食、养生、医疗文化里,运用自然界的天然成分、以内养外的逻辑调理身体、皮肤状况,绝对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在科技式”保养“可持续发展”得多。于是“汉方保养”开始以种种形式深入人心,衍生成保养领域中的新贵。  相似文献   

19.
季楠 《家庭医学》2004,(24):4-6
近年,美容院里有了一个挺玄乎的新项目:卵巢保养。似乎在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美容院门口都挂起了神秘的小牌子:卵巢保养。有的写着“体验价”:88元一次:有的则鼓动性地写着“国际新科技,世界美容新潮流”、“卵巢保养,让女人更像女人”、“由内而外的美容方法——卵巢护理”、“卵巢保养,做真正漂亮女人”之类的字眼,吸引了许多爱美女士的好奇目光。  相似文献   

20.
很多女同胞都会上美容院去“为美丽加点油”。美容院里又有了一个挺玄乎的新项目——卵巢保养。似乎在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美容院.美发厅门口都挂起了神秘的小牌子:卵巢保养。有的写着体验价88元/次.有的则鼓动性地写着“国际新科技,世界美容新潮流”。“卵巢保养让女人更像女人”“由内而外的美容方法——卵巢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