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冬梅  简文捷 《医学文选》2000,19(5):811-812
心包穿刺是心包积液常用的诊疗手段 ,但心包积液常需要反复多次心包穿刺 ,国内外公认此法的危险性大于冠状动脉造影 [1 ]。我们在积液穿刺基础上采用经皮穿刺置管行非开胸置管引流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 16例 ,该方法安全简捷 ,经加强护理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31~ 72岁。病因 :结核性 11例 ,化脓性 3例 ,肿瘤性 2例。 16例均为大量心包积液。1.2 材料  11992年 6月~ 1995年 7月采用 8F- 9F血管穿刺鞘管一套 ,小硅胶一条 ,长 35~ 40 m m,外径 3mm,内径 2 m m,远…  相似文献   

2.
患男,53岁。困咳嗽6月,进行性胸闷10天,于1993年3月11日入院。原有右肺腺癌史。查体:BPl6/l1 kPa,颈静脉不怒张、两肺背底部呼吸音低,叩浊。心率80次.律齐,心音稍低。胸片、胸部CT及B超检查:右下肺肿块及两侧胸腔积液。予以胸穿.两侧胸腔均抽出血性液体,  相似文献   

3.
体腔内留置导管治疗癌性心包腔和胸腔大量积液20例分析陈燕明方建新陈晓军席振权张之恬(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苏州215001)关键词胸腔积液;心包积液;静脉导管我院自1993年4月至1995年6月采用体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的方法,对3例癌...  相似文献   

4.
5.
李孟玲  肖仪 《四川医学》2002,23(9):924-924
目的:观察心包留置导管引流大量心包积液的作用和疗效。方法:24例大量心包积液病例用18G静脉穿刺针行心包穿刺置入导管引流26例,经导管对结核性,化脓必,肿瘤性的大量心包积液彻底引流,反复冲洗,注入药物。结果:除1例于6月后出现心包缩穿外,余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大量心包积液心包留置导管引流,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并避免了反复穿刺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5月至1999年8月我们对12例顽固性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应用静脉留置导管用Seldinger导管法置入心包引流并注入化疗药物,安全有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治疗心包积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治疗心包积液。方法 用改良的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将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内 ,并保留导管 ,进行抽液、引流、测压和注药治疗。结果  2 4例次全部成功 ,抽液或引流心包液 50~ 4 0 0 0ml,留置导管时间 3~ 4 0天 ,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治疗心包积液的优点在于 :①创伤小 ;②用途多 ;③使用简便 ;④减少痛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顾晓静 《吉林医学》2010,(35):6568-6568
肿瘤性心包积液是部分肿瘤患者的晚期并发症,这种心包积液产生后常常迅速增多,可造成急性心包填塞,必须反复抽液,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易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自2001年6月-2009年10月应用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治疗肿瘤性心包积液患者3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吕键  郑慧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112-113
目的评价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5例心包积液患者在心尖部、剑突下穿刺心包,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反复抽液或注入治疗药物,观察患者液体的引流及临床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安全置管引流,共引流放液132次,留置时间2~25d,14例病人从导管内注入抗结核和抗癌药物,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心包,多次抽液,不仅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又降低了费用,此导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制的柔性软头对心肌、血管无损伤,经导管引流心包积液是安全、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导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耿君朱丽琴吴晓花(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滨州市256610)关键词微导管;心包积液;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心包积液,尤其是恶性肿瘤所致者,生成迅速。传通疗法病人痛苦大,操作及准备工作繁琐。我科使用微导管留置心包引流术,避免了反复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心包腔内药物注射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及恶性肿瘤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6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B超定位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结核性),顺铂(肿瘤性)治疗。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置管可靠,可迅速消除心包填塞症状,能及时彻底引流心包积液,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及损伤,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心包、胸腔穿刺留置导管治疗癌性积液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于1993年4月至1994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心包、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引流,并在心包腔或胸腔内注入抗癌药物的方法,对17例癌性胸水、3例癌性心包积液进行了治疗、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馏置心包控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实用性、安全性和有技性。方法:采用Selidinger技术将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留置引流心包积液。结果:21例患者均成功引流出心包积液,术后症状快速缓解,导管保留7d-30d,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医疗费用少,是安全、方便、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肿瘤患者心包积液量大不易被控制。本文对1998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7例肿瘤患者均在X线下经皮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并注入化疗药物进行治疗护理。通过临床观察,它能有效地控制恶性心包积液继续生长、防止心包填塞,从而减少了因反复穿刺或心包开窗引流的手术痛苦及心包感染的机会。该方法简便易行,有临床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量结核性心包积液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积液,在B型超声引导下常规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观察2-3天导流管不再有液体流出后,拨出引流管。同时用链霉素、异烟肼等规范抗痨化疗,辅以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结果:临床心包压塞症状完全缓解,胸透及胸片复查心影基本正常,复查超声心动图心包液性暗区消失。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技术安全、无不良反应、结合规范抗痨化疗等治疗.是治疗大量结核性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彩色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寻找治疗急、慢性心包炎的新方法。方法在彩色B超引导下取剑突旁或心尖穿刺点按Seldinger方法穿刺并留置CVC,引流心包积液或心包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填塞和继发性心功能不全。结果56例均获成功,无气胸、出血和心脏损伤情况发生,首次抽取心包积液200—300ml左右,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置管3—30d,无二次置管者。结论CVC留置治疗心包积液可达到急救、诊断、治疗及心包腔冲洗、心包腔内注药等目的,对不同原因的急、慢性心包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对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晓康 《海南医学》2004,15(1):39-39
心包炎是最常见的心包病变 ,可有多种致病因素引起 ,急性心包炎常伴有心包渗液 ,短期内心包的渗液可造成急性心包填寒而危及患者生命。我们自1 999年应用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治疗中量以上心包积液 1 4例 ,收到良好效果。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病例均系临床确诊的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 ,男 8例 ,女 6例 ;年龄 2 2 - 6 5岁。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示中等量以上积液 ,部份形成积液包裹和心包粘连。1 .2 方法  (1 )经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定位或剑突下 ,行常规皮肤消毒、局麻后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穿刺心包腔置管缓慢引流心包…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方法。方法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超声定位,确定进针点和方向,用中心静脉导管在左心前区第5肋间心脏浊音界内2~4cm穿刺。置管深度6~12cm。结果32例均1次穿刺成功,无并发症。置管放液后症状很快缓解,除6例晚期肿瘤患者带管自动出院外,其他置管时间5~47d,平均14d,单例累积引流总量最少1260ml,最多14100ml,平均2760ml。4例肿瘤性心包积液患者通过全身化疗和心包腔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治疗,3例积液消失,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7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惠者引流加全身抗痨及激素治疗。积液消失。3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迟发型心包积液患者和2例原因不明者,均经引流抗菌消炎后积液消失。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大量心包积液是一项集急救、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畅通、利于给药和导管可留置时间长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心包积液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严重者导致心包压塞,危及患者生命。心包穿刺可明确病因诊断,迅速解除心包压力,对反复发生心包积液,采用留置单腔静脉导管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年来我院收治大量心包积液患者28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38~71岁,平均59  相似文献   

20.
以往大量心包积液的治疗需反复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切开引流 ,操作有较高的危险性且疗效较差 ,近年我院开展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 15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11月我院确诊急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及心包填塞症患者 15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11~ 6 9岁 ,平均 4 6 .5岁。结核性积液 11例 ,肿瘤性积液 1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积液 1例 ,外伤性积液 1例 ,化脓性积液 1例。1.2 方法1.2 .1  15例急性心包炎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均由左侧剑突旁直接穿刺后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