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流行规律,将40年(1966~2005年)疫情资料分析如下。一、流行概况40年来我州流脑发病呈阶梯形下降,共出现过4次流行高峰。第一流行阶段(1966~1972年)发病率波动在1.96~48.03/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13.92/10万,1967年为流行最高峰。第二流行阶段(1973~1981年)发病率波动在2.71~32.54/10万,1977年为高峰年,与第一个高峰相隔10年。第三个流行阶段(1982~1992年)发病率波动在0.53~9.81/10万,平均发病率为6.05/10万,1985年为流行高峰,1993~2005年为第四个流行阶段,发病率波动在0.48~5.79/1…  相似文献   

2.
东阳市4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流行规律和流行特征,对本市46年(1951~1996)疫情资料分析如下。一、流行概况:1951~1996年全市报告流脑病人18028例,年均发病率55.52/10万,死亡968例,病死率5.37%。46年来,我市流脑先后出现过4次周期性高峰。第一流行阶段(1951~1961年)发病率波动在0~44.02/10万,平均发病率8.62/10万,1959年为流行最高峰;第二流行阶段(1962~1973年)发病率波动在10.96~917.62/10万,平均发病率155.99/10万,1967年为流行最高峰,与第一个高峰周期相隔8年;第三流行阶段(1974~1983年)发病率波动在3.21~155.04/10万,平均…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县1950~1989年疫情资料,对疟疾的发病率进行年度分析,经果报告如下。自50年代以来,我县疟疾发病率逐渐下降,平均发病率50年代747.00/10万,60年代55.56/10万,70年代14.73/10万,80年代0.41/10万。在这40年中,1955年出现第1次流行高峰,1963年出现第2次流行高峰,1971年出现第3次流行高峰,1974年以后发病率均在1/万以下。40年疫情说明疟疾的发病有一定的流行周期,峰与峰间相隔8年。说明大流行年不会突然到来,而是从发病率低年度逐渐上升到大流行年后又逐年下降。这与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4.
衡东县在实施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免疫前(1970~1983年),乙脑呈自然流行趋势,流行强度8.5/10万~26.1/10万,每隔7年出现一次小流行,发病率在25/10万左右,间期多为散发。  相似文献   

5.
大理州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高发地区,自1952年起有病例报告,1954年从乙脑死亡病人脑组织中分离到乙脑病毒。1991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乙脑流行,发病率达19.21/10万(个别县达48.83/10万)。从1952-1991年全州共报告乙脑7.73/10万,年均病死率29.32%,年发病率在0.39-37.37/10万之间。本文对1991年大理州乙脑流行特征、流行规律、流行因素进行了讨论分  相似文献   

6.
198 4至 1999年 ,常德市发生过 4次霍乱流行。在“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防治结合”的总体干预策略和措施下 ,每次都被及时有效的控制。现将有关资料归纳分析如下。1 流行特征与临床表现1.1 流行特征1.1.1 流行强度  1984至 1999年 ,全市共发生和登记霍乱病例 10 0例 ,病死 3例。发生于本辖区内 4次霍乱流行的时间为1984、1994、1998和 1999年 ,发病率依次为 1.96 / 10万 (5 2 /2 6 1.2 1万 )、0 .45 / 10万 (13/ 2 87.6 9万 )、0 .32 / 10万 (15 / 46 9.36万 )、0 .75 / 10万 (17/ 2 2 7.2 3万 ) ,1984和 1994年各病死 1例。1…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蚌埠市疟疾流行趋势及控制措施,为有效控制疟疾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8年疟疾流行及其控制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蚌埠市疟疾疫情从2001年(发病率4.02/万)快速上升后,2003年和2006年的发病率分别达到10.97/万、10.18/万。流行高峰出现在每年的8、9月份。通过采取监测和传染源控治等一系列控制措施,2007年、2008年疟疾发病率分别下降到6.29/万、4.03/万。结论蚌埠市的疟疾疫情经历了从低发、高发到有效控制3个阶段。控制传染源是控制疟疾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市市区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曾在1960、1966、1972、1983年出现过4次流行高峰,发病率依次为615.61/10万、523.18/10万、357.32/10万、279.40/10万,流行间歇期发病率波动在42.03/10万~222.87/10万之间。本次甲肝流行自1987年12月中旬起发病开始增多,1988年1月以后,每旬以环比37.23%、54.26%、199.75%速率递增,迅速形成了2月上旬的高峰。发病之多,来势之猛为我市甲肝流行史上所空前。我们于1988年2月12日至2  相似文献   

9.
流脑是一种常见传染病 ,为了解流脑在大悟县的流行规律 ,现将全县 1 95 1~ 2 0 0 0年的流脑疫情分析报告如下。1 流行概况1 95 1~ 2 0 0 0年 ,大悟县共发生流脑 5 2 4 1例 ,发病率为0 .1 6 / 1 0万~ 6 4 4 .4 6 / 1 0万。 5 0年来 ,每 5~ 8年发生一次小流行 ,1 0~ 1 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形成了 4个流行周期和一个散发阶段。第一周期 (1 95 1~ 1 96 0年 )发病率为 0 .2 9/ 1 0万~7.0 1 / 1 0万。 1 95 7年为第一个流行高峰年 ,发病率为7.0 1 / 1 0万。第二周期 (1 96 l~ 1 975年 )发病率为 0 .4 2 / 1 0万~6 4 4 .4 6 / 1 0万。 1 …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尤其是涂阳肺结核的患病率,是评价结核病控制工作成效的主要指标。辽宁省于1979、1984、1990、2001年曾开展了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以这4次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全省结核病疫情流行动态。 1.患病率情况:1979、1984/1985、1990、2001年4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分别为640.00/10万、315.77/10万、419.52/10万、130.80/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195.00/10万、92.42/10万、88.55/10万、56.30/10万。1979~1984年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下降50.66%,每年以13.18%的速度递降;1984~1990年疫情出现回升,患病率增长32.86%,每年以4.85%的速度递增;1990~2001年活动  相似文献   

11.
蒙阴县是流行性出血热(EHF)重点疫区之一,近年来疫区不断扩大,病例数剧增。为了解蒙阴县EHF流行特征,探讨疫区演变规律,我们对本县1981~1992年EHF疫情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报告如下。流行特征:1981~1992年共发病3033例,年均发病率为54.35/10万,1981年报告首例,1982~1984年散在发病,发病率分别为0.95/10万、11.86/10万、48.18/10万;1985年出现流行,发病率为231.86/10万;1986~1990年发病率逐年递减,分别为113.04/10万、49.28/10万、33.95/10万、22.04/10万;1991~1992年发病率又有回升,分别为48.82/10万、72.13/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10~12月占53.78%,6~7  相似文献   

12.
<正> 1 流行概况1.1 流行史及流行强度。高邮市自1960年有肝炎疫情报告以来一直保持较低发病水平,至70年代初期特别是1971年发病急骤升高,当年发病率达160.85/10万,形成高邮历史上第一次肝炎流行高峰,至次年仍保持较高流行强度,从1973年起发病逐渐降低,进入80年代后发病又呈逐步增高趋势,从1989年起发病再次急骤升高并保持高流行强度达6年之久,1993年发病率高达357.41/10万,为历史最高峰,从1994年起发病率逐渐降低,1997年已降至68.63/10万,1988~1997年年平均发病率为182.24/10万,病死率为  相似文献   

13.
本市最早于 196 3年由固始县报告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例 ,此后流行呈散发状态 ,80年代流行渐趋严重 ,截止 2 0 0 0年底全市共发病 2 972例 ,死亡 113例 ,局部地区出现高发病灶点。1 流行特征1.1 流行强度  6 0和 70年代HFRS为散在病例 ,共发生 12例 ,年发病率均在 0 .1/ 10万以下 ;进入 80年代 ,1998年以前年发病率均在 1/ 10万以下 ;自1998年始发病明显增多 ,1989年— 1992年发病率分别为 4 .30 / 10万、2 .93/ 10万、7.32 / 10万、10 .0 5 / 10万。 1993年以来发病逐年下降 ,到 2 0 0 0年降至 0 .2 2 / 10万。1.2 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950—2011年无锡市疟疾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对今后疟疾防治给予警示,以巩固疟防成果。方法收集1950—2011年疟疾防治资料,对不同年代疟疾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发病率为1/万为流行与非流行临界线,无锡市疟疾流行可粗略分为前32年(1950—1981年)为流行年,后30年(1982—2011年)为非流行年。流行年无锡市曾出现过2个高峰,分别是1961年(621.22/万)和1972年(34.82/万)。结论在控制流行至基本消灭的过程中,疟疾的发生和流行,除与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人群有关外,还受自然灾害、社会政治、经济、政策、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县38年来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疫情报告统计,我们发现每十年左右即出现一次流脑大流行的规律,而每一流行周期就有一个流行高峰年。我们将1951~1960年我县有疫情统计资料以来的第一个流脑流行周期作为50年代流行周期,此周期的发病高峰是1957年,发病率为101.53/10万;以此类推,60年代流行周期发病高峰年是1967年,发病率是540.27/10万;70年代流行周期发病高峰年是1978年,发病率为200.17/10万;80年代流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松滋县自1964年以来,每年均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生。1971~1972年连续2年发生流行,发病率分别为40.75/10万,45.8/10万,居全省之首。1990年再度流行,发病率为16.85/10万。1991年虽增加了乙脑疫苗数量,但  相似文献   

17.
自1985年以来,咸宁市永安镇连年发生伤寒流行。1985年发病112人,发病率234.85/10万;1986年发病471人,发病率924.84/10万;1987年发病754人,发病率1373.73/10万;1988年发病365人,发病率634.94/10万,1989年发病225人,发病率381.36/10万。伤寒流行的主要原因,经调查证明是河水受到污染。多次取河水检验,水中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均大  相似文献   

18.
常山县在1958~1959年,1966~1967年,1978年曾先后发生三次流脑大流行,发病高峰年的发病率分别为210.4/10万、1389.1/10万和586.8/10万.具有明显的流行周期.  相似文献   

19.
蒙阴县是流行性出血热 (以下简称 EHF)高发区。自1981年发现首例 EHF病人以来 ,17年共报告 5 836例 ,病死6 6例 ,病死率为 1.13% ,平均年发病率为 71.87/ 10万。为进一步探讨 EHF的流行规律 ,对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现将 1981~ 1997年来本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1 流行强度1981年发病率为 0 .2 3/ 10万 ,以后迅速进入流行高峰 ,1985年发病率达 2 30 .5 3/ 10万 ,自 1987年开始下降 ,1991年后再次回升 ,1995年成为又一高峰年 ,发病率为 172 .75 /10万 ,以后发病率保持在 10 0 / 10万左右。2 地区分布全县十五处乡镇均有发病 ,其中以…  相似文献   

20.
我市1984年开始实行计划免疫按月接种,相应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9至1991年本市麻疹年发病率分别是11.58/10万、1.29/10万、0.55/10万。但从1991年12月中旬报告1例麻疹以来,到1992年12月底止,全市共报告麻疹683例,年均发病率达125.59/10万,并在9个乡(镇)出现暴发点。为了解我市近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因素,现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