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方法,为构建新的组织工程皮肤奠定基础。【方法】 先把成纤维细胞放置于胶原海绵真皮支架内,体外培养2d,再放置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体外培养3d,观察其形态和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成纤维细胞与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均在真皮支架内黏附,免疫组化表明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仍呈Bl整合素强阳性和CK15、CK19阳性。【结论】 结果提示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在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皮肤内仍维持未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利用表皮干细胞治疗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岩  刘源  张超  董蕊  雷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6):674-677,i0007
目的利用自体表皮干细胞与异体角膜基质细胞在体外构建双层组织工程角膜,并修复兔角膜缘干细胞的缺损.方法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以去细胞猪角膜基质片作为支架材料,以自体表皮干细胞与异体角膜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并用来修复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结果利用自体表皮干细胞与异体角膜基质细胞复合异种去角膜基质片在体外成功构建组织工程角膜;构建的组织工程角膜与正常角膜相似,具有上皮层和基质层;用组织工程角膜修复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3个月后,损伤角膜透明度恢复良好,组织学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成功构建了兔的双层组织工程眼角膜,并修复了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方法,为构建新的组织工程皮肤奠定基础。【方法】 先把成纤维细胞放置于胶原海绵真皮支架内,体外培养2d,再放置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体外培养3d,观察其形态和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成纤维细胞与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均在真皮支架内黏附,免疫组化表明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仍呈Bl整合素强阳性和CK15、CK19阳性。【结论】 结果提示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在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皮肤内仍维持未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动物实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去细胞猪主动脉支架(decellularized porcine aortic valve scaffold,APAVS)与兔骨髓干细胞(rabbi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去垢剂-核酸酶消化法处理,去除猪主动脉瓣细胞成分,并做去细胞前后的形态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定;在去细胞支架上种植兔骨髓干细胞,行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测定。结果光镜及电镜证实,猪主动脉瓣膜中的细胞成分可完全去除,获得完整无细胞的纤维网状支架;瓣叶去细胞前后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无明显变化;种植的RBMSCs可在ACPAV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细胞层。结论种植RBMSCs于ACPAV上,可体外构造组织工程人工心脏瓣膜。  相似文献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体外可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采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可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文章从心脏组织工程的角度对BMSCs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肌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研究者们应用类似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细胞作为组织工程肌腱的种子细胞,未获明显进展。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肌腱细胞均来源于中胚层,细胞形态相似。如果成纤维细胞能取代肌腱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肌腱组织工程则可望解决种子细胞缺乏的难题。作者曾应用成纤维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修复肌腱缺损取得初步成功,但缺乏长期观察结果。本研究旨在长期观察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并与肌腱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肌腱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体外可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采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可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文章从心脏组织工程的角度对BMSCs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新型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的体外初步构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应用组织工程学技术,体外初步构建有活性的人工骨。方法 培养,诱导人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转化,制备性能优越的支架材料,将细胞与材料复合构建人工骨,在体外培养一定时间后,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工程化骨的微观结构和消化细胞行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 L-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I型胶原按一定的方法可构建出新型的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材料,诱导后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在材料内良好贴附生长,维持成骨细胞表型。结论 本实验为骨组织工程学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定强  梁传余  王力红  刘世喜 《四川医学》2003,24(12):1216-1218
目的 了解兔骨髓闻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 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及体外细胞贴壁培养技术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和原代、传代培养观察。细胞染色。结果 获得的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一,传代细胞之间有着不全相同增殖生长特点。细胞染色:PAS、ANAE阳性,AIP、ACP阴性,苯胺蓝染色阴性,胶原I型免疫染色为阳性,胶原Ⅱ型免疫染色则为阴性。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将成为组织工程独特的种子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
冯江学 《医学文选》2006,25(2):304-306
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研究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研究包括:种子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支架材料的开发,人工神经的组织还原。体外构建工程组织的核心方法是首先分离自体或异体组织的细胞,经体外扩增达一定数量后,将这些细胞种植到预先构建好的三维支架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胞沿着支架迁移、铺展、生长和分化,最终发育成为具有特定形态功能的工程组织。本文从组织工程方面对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双相接种技术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在体内的成骨潜力和这种体外构建策略的可行性.方法8只山羊抽取自体骨髓体外扩增、定向成骨诱导,再分别采用静置接种法和双相接种法将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与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复合,复合培养5 d;将这两种方法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分别植入羊的背部肌袋内,同时植入单纯DBM作为阴性对照;术后2、8周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双相接种技术体外复合MSCs与DBM构建组织工程骨,细胞在支架上体外生长情况优于普通方法,植入山羊肌肉内术后2周观察到异位成骨,并随时间延长成骨量增加,其组织学半定量评分术后2周为(2.46±0.32)、8周为(4.13±0.42),明显优于普通方法的术后2周(1.96±0.21)、8周(3.66±0.37)(P<0.01).植入后的组织工程骨材料边缘均可检测到BrdU标记阳性的细胞.单纯DBM植入未见成骨表现,亦无BrdU标记阳性的细胞.结论双相接种技术有利于组织工程骨在体内的成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出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方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出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别种植于管状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 glycolic acid,PLGA)管腔内面,构建出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再将其移植入裸鼠皮下,每隔1周取1次包埋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共取3次;再行HE染色,免疫组化行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鉴定,并且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出的平滑肌细胞呈长梭形,而内皮细胞呈“鹅卵石”样;HE染色显示平滑肌、内皮细胞在PLGA表面上延伸生长;动物体内移植实验结果显示,管状PLGA皮下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移植后逐渐降解、直至变薄中断,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显示管腔内的血管平滑肌样细胞和内皮样细胞在PLGA上呈片状融合生长,并见大量的细胞外基质。结论胚胎干细胞诱导的平滑肌和内皮细胞与PLGA有良好亲和性,可以用胚胎干细胞与PLGA制作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  相似文献   

13.
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开宏  刘迎龙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6):1868-1870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产生不同组织细胞的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这对临床治疗心肌梗死以及心血管组织工程领域特别是心肌组织工程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着重探讨一下胚胎干细胞、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心脏干细胞的体外分化,以及如何提高心肌细胞的分化效率,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兔毛囊干细胞与尿道黏膜干细胞的表型及生物学特性,探索毛囊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尿道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毛囊干细胞和尿道黏膜干细胞,并使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富集直径<10μm、integrin-α6+/CD71-的干细胞。计算两种干细胞的最大扩增倍数和克隆形成能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干细胞K19、p63、β1-in-tegrin的阳性表达率。将富集毛囊干细胞和尿道黏膜干细胞接种在尿道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尿道,应用组织学、荧光染色法观察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尿道的情况。结果兔毛囊干细胞与尿道黏膜干细胞的最大扩增倍数分别为(6.1±0.8)×104倍、(7.1±1.1)×103倍,克隆形成率分别为(10.1±1.3)%、(4.3±1.1)%。K19、p63、β1-integrin在毛囊干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53±6.77)%、(93.31±5.57)%、(91.17±6.98)%,在尿道黏膜干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50±4.95)%、(91.63±5.86)%、(93.35±6.28)%。毛囊干细胞与尿道黏膜干细胞在支架上都能形成复层上皮样结构,AE1/AE3染色阳性。结论兔毛囊干细胞与尿道黏膜干细胞都可以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尿道;在种子细胞获取方面,毛囊干细胞优于尿道黏膜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进步,干细胞的应用、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组织工程膀胱的构建等研究在各个层面上均取得了满意结果,为膀胱替代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组织工程膀胱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个体化组织工程骨用以修复患者长骨缺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通过抽取临床上骨源缺乏的患者少量骨髓分离出其中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hMSCs),并在体外对其进行扩增培养并诱导分化后,与自制的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相复合,构建个体化的组织工程骨并应用于临床,通过临床随访其放射学及血液学结果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30例个体化组织工程骨临床应用患者均达到随访半年以上,随访资料显示成骨速度及效果均与自体骨类似,且术后肝肾功、血沉等指标均无明显异常,最长随访达4年未发现病灶复发。结论由患者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成骨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包裹的牙髓干细胞移植在Scid小鼠腹腔内后成牙本质的作用,探讨APA作为牙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用APA微囊包裹第二代人牙髓干细胞,植入Scid鼠腹腔内,植入6周后取材,通过检测被APA微囊包裹的牙髓干细胞是否表达牙本质基质特异性蛋白,观察牙本质形成情况。结果:APA微囊包裹的牙髓干细胞在植入6周后可以检测到特异性牙本质基质蛋白-牙本质涎磷蛋白的形成。结论:用APA作为支架材料,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包裹的牙髓干细胞可以形成牙本质基质,牙髓干细胞和APA用于组织工程牙本质的构建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组织工程是目前具有广阔研究前景的热门课题之一.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骨构建和应用研究中的首要环节和基本要素,骨髓基质干细胞已成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对于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与体外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理建中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骨髓血中分离、纯化和和培养,并研究其增殖及生长特征。结果: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显示,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增能力。结论: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年龄较为年轻,用作半月板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组织工程包括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和组织构建三部分.种子细胞的来源和种类是心肌组织工程的关键环节,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有胎幼心肌细胞、心脏自体细胞和全、多能干细胞等.生物材料是细胞附着的基本框架和代谢场所,直接影响所构成的组织形态和功能.生物反应器系统使体外构建理想的工程化心肌组织成为可能.本文介绍近年来心肌组织工程在上述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