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痹证是以肢体肌肉麻木、关节筋骨疼痛,严重的导致关节僵硬、畸形及活动障碍为相关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寒热并用法是治疗这种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在中医治疗中被广泛运用,它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经常受到相关学者的推崇。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因势利导,辨证求因,分清寒热的轻重,重视寒热错杂的重要性,通过辨证对症用药,使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中的痹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临床常见病、疑难病、多发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0.5%。本证临床以寒热错杂证居多,1993~1995年对寒热错杂型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140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各种慢性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出现寒热错杂之证。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审因论治,以标本兼顾、寒热并补为治疗大法,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对寒热错杂证的辨治经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寒温并用法"是中医组方体系中重要的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脏腑疾病的辨证论治."寒热错杂证"亦多见于心系疾病的领域中.方祝元从寒热错杂的独特角度探讨此类心系疾病的病因病机,认为寒热错杂与心系疾病密切相关,强调了"寒温并用法"治疗此类心系疾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邱红  周正华 《河南中医》2014,(4):577-578
心下痞病在胃脘部,与胃气的升降密切相关。心下痞可分为寒热错杂痞和热痞,寒热错杂痞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分别治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热痞应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在治疗时心下痞时,要先辨证论治,分清寒热虚实、表里有无,如此则气机顺畅,痞证消除。  相似文献   

6.
《内经》首提胃肠寒热错杂证,结合后世论述与临床运用,对胃肠寒热错杂证治开展研究。《内经》胃肠寒热错杂证有胃寒肠热、胃热肠寒、胃寒胃热3种类型,在"调于三里"原则指导下,可选择相应治法方药灵活运用。《内经》胃肠寒热错杂证的认识对今天脾胃病临床辨证论治仍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寒热错杂"一词原本是对《伤寒论》诸痞证的病机概括,主要是以方测证归纳而来。古代虽未将寒热错杂证单独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证型,但对于寒热错杂的现象早有认识,并做了较详细阐述,为后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奠定了基础。体质因素是寒热错杂证形成和转化的基础,风、寒、湿、热(暑)、燥、毒六种外因及内外合邪是致病和寒热错杂证形成的条件,临床失治误治是促发和加重本病寒热错杂证的重要因素。谨守病机,寒热并调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消化系统疾病中寒热错杂证比较多见 ,辛开苦降法是在寒热并治法则指导下治疗寒热错杂证的常用具体治法 ,二者的关系是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探讨辛开苦降法对于治疗消化系统寒热错杂证及湿热病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上海市政局职工医院陈芳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寒热错杂,肝肾两虚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围。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辩证论治方面,总结一些肤浅的体会。一、湿热阻...  相似文献   

10.
寒热错杂证指寒证、热证错杂并存于机体的一类证候群。《伤寒论》完善了寒热错杂证的辨治体系,形成了“寒热并用”理论,创立一系列寒热同调的方剂。在糖尿病中寒热错杂型的患者也占有一定比例,现在病因、病机等方面论述糖尿病寒热错杂证,并联系《伤寒论》中相关条文及临床上“寒热并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总结了针对该型糖尿病的治疗思路为寒热并用,立足脾胃,斡旋气机,方证对应。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痹证论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体因风、寒、湿三气杂至而成痹证。可分为风湿表实,风湿表虚,风湿阳虚,寒热错杂等证型,分别治以发汗,利小便,温阳化湿,寒热并用之法。用药应注意辛而不燥,补而不滞,走中寓守,散中有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寒热错杂十方的方证特点,梳理出寒热错杂证主要病位是中焦脾胃,与肝胆疏泄失职关系密切,病程较长伴有正气不足的病机特征,其主证为脾胃系病证(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痞满、纳呆)、肝胆系病证(寒热往来、胁痛)及其他(四肢厥逆、乏力)。同时,基于胃癌前病变寒热错杂复杂的疾病状态,结合《伤寒论》寒热错杂十方证疾病状态、病势及用药规律等方面,总结出胃癌前病变的辨治思路为补脾土以安五脏、斡旋中焦气机以平调寒热。总之,寒热错杂证高度概括胃癌前病变复杂的疾病状态,以八纲辨证中"寒、热"立论,执简驭烦,简化胃癌前病变辨证论治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胃癌前病变复杂难治疾病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笔者收治3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属寒热错杂型者有137例,可见寒热错杂一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占较大比例.因而,笔者认为注重寒热并用形式是治疗痹证的重要治则和有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袁占盈教授临证辨证治疗痹证经验,并分别从风湿型、风寒湿型、风湿热型、寒热错杂型、痰湿瘀阻型等五型临床实际病例的诊治疗效,来论述袁师治痹经验和笔者跟师体会,利与临证教学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炎症性多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RA病程长,在不同的阶段其病机各异,急性期以寒热错杂、湿毒痹阻为主;稳定期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主;晚期以痰瘀互结、痹阻经络为主.而瘀血阻络则贯穿疾病的始终,故临床上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分阶段治疗RA,体现了中医药治疗RA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顾护脾胃和调节情志。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脾胃寒热错杂证的形成机制、对各脏腑的影响及在多因素上对抑郁症的影响,探究脾胃寒热错杂证与抑郁症的关联。该文认为脾胃寒热错杂是抑郁症的重要病因,脾胃通过与各脏腑组织的紧密联系影响情志,而脾胃阴阳二气的失衡易导致脾胃寒热错杂,进而从脾胃寒热错杂证的角度论治抑郁症,拓展了临床治疗抑郁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现代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寒热错杂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尚未见报道。本课题组初次建立了寒热错杂证动物模型及评价指标,并通过附子、黄连”寒热并用”,对该模型反证治疗。以进一步探讨寒性热性药物合用对寒热错杂证侯的影响。现详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寒热错杂证是脾胃病中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寒热并调法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中半夏泻心汤证、乌梅汤证等条文中对寒冷与温热药物共同运用的方法,临床上运用有很好的疗效。本文主要介绍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吴耀南教授如何用寒热并调法治疗脾胃病寒热错杂证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伤寒论》对寒热错杂方证的认识,包括表寒里热证、中焦寒热夹杂证、上热下寒证、少阳失和证、阴阳失调证5方面证治。提出寒热错杂的形成与感邪性质及机体体质密切相关。且寒热错杂易影响中焦气机升降,其与脾胃生理特性及脏腑之间的病传密切相关。仲景《伤寒论》首创寒温并用之法治疗寒热错杂之证,尤其注重脾胃气机升降之要,明察气机升降失常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立法处方重视脾胃升降,寒温并用,以平调寒热,斡旋中焦气机为治疗寒热错杂之根本。本文从“辛开苦降以畅中焦、清上温下以畅中焦、解表清里以畅中焦、和解少阳以畅中焦、调节阴阳以畅中焦”五个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旨在探讨寒热错杂致中焦枢机不利的机理及证治,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吴洋教授系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三代主要传承人之一,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认为"阳虚邪凑"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机,治疗上善用桂枝汤类方,以调营卫、重温通、顾脾胃为其特色,将类风湿关节炎分为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寒热错杂证、肾虚寒凝、气血亏虚证五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