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与单用拉坦噻吗滴眼液对高眼内压患者的降眼压效果、药物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13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 n=67)接受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B组( n=68)单用拉坦噻吗滴眼液治疗。比较基线和第6个月时每天平均眼内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内压水平相似,A组为(26.2±2.24)mmHg,B组为(26.9±2.5)mmHg(P=0.53);在第6个月时,A组眼内压水平为(16.3±1.6)mmHg,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B组患者眼内压水平为(16.1±1.3)mmHg,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治疗均可视为有效。两组第6个月的眼内压水平也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 A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为48.2%,B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为64.3%。 A组和B组分别有76.1%和76.5%未报告出现不良事件。 A组和B组分别有9.0%和7.4%报告出现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论使用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与单用拉坦噻吗滴眼液具有相似的疗效,而后者的药物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拉坦前列素 ( latanoprost)和噻吗心安对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内压的相加性影响。方法 :将 2 0例病人随机分为 A、B两组 ,每组 1 0例。A组病人给予拉坦前列素 ,B组病人给予噻吗心安 ,每日 2次 ,连用 1周。 1周后所有病人两药联用计 1周。结果 :第 1周后拉坦前列素治疗和噻吗心安治疗的眼内压分别降低 ( 9.1± 1 .9) mm Hg(下降 31 % )和 ( 6.1± 1 .7) mm Hg(下降 2 5 % )。两药联用后 A、B两组病人眼内压分别进一步降低 ( 2 .7± 1 .4) mm Hg(下降 1 3% )和 ( 2 .7± 1 .0 ) mm Hg(下降 1 5 % )。接受拉坦前列素的患者仅有短暂的轻度充血。结论 :拉坦前列素和噻吗心安联用安全有效 ,即使眼内压在 2 0 mm Hg以下也可发挥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拉坦前列素、马来酸噻吗心安合剂(LTFC)1次/d,或给予溴莫尼定(2次/d)和拉坦前列素(1次/d),比较两种方案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双盲、治疗-对照的比较研究。每位受试者均停用所有抗青光眼药1个月,然后随机分为LTFC治疗组和拉坦前列素联合溴莫尼定治疗组,并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之后将两组互换。并于第一、第二阶段治疗首日和末日在8点、12点、16点测得各时间点眼压。结果:32个受试者的白昼IOP波动曲线中,未治疗时IOP为26.0±3.4mmHg,LTFC组降为17.8±2.5mmHg,而拉坦前列素、溴莫尼定组为1…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拉坦前列腺素与噻吗心安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其对眼压控制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均分为甲组与乙组,分别给予拉坦前列腺素与噻吗心安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降眼压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1.25%)显著高于乙组(65.63%),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后眼压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予以拉坦前列腺素与噻吗心安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有效降低眼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对于高眼压或有早期青光眼病变的患者,1次/d滴用噻吗心安和拉坦前列腺素对夜间眼压(IOP)的作用。设计:前瞻性、开放性、交叉对照实验研究。方法:患高眼压或早期青光眼病变的18例患者(41~79岁),均接受至少4周的局部点用噻吗心安(0.5%Timoptic-XE)、拉坦前列腺素(0.005%Xala-tan)和无降IOP作用的安慰剂,噻吗心安1次/d,患者晨起清醒时点眼,拉坦前列腺素1次/d,睡前点。每个疗程结束时,患者被24h安置在一间睡眠实验室内,用气体眼压计每2h测量一次IOP。在16h的白天(清醒),测量坐位和仰卧位时的眼压,在8h的夜间(睡眠),仅测量仰卧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联用噻吗洛尔及非前列腺素类药物的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改用拉坦前列素或定比拉坦前列素噻吗洛尔的有效性。设计: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方法:联用0.5%噻吗洛尔及其他一种非前列腺素类药物(4%匹罗卡品、α受体激动剂或眼用碳酸酐酶抑制剂)的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首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素治疗不同程度高眼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2例(70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根据眼压≥3.99kPa和3.99kPa分为两组,均给予拉坦前列素治疗,每天1次,共随访观察8周。观察指标包括常规的视力、眼压、眼部症状及体征,并询问病人用药后反应。结果用药8周后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504,P0.05)。各组内用药前后各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1.469、16.048,P0.001)。两组治疗后眼压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6.410,P0.001)。42例病人中,眼压≥3.99kPa组2例出现结膜充血,继续治疗充血消失,无不适;1例出现角膜点状混浊,停止治疗。眼压3.99kPa组1例出现结膜充血,继续治疗充血消失,无不适;1例出现虹膜色素沉着,继续治疗无不适。结论拉坦前列素对眼压≥3.99kPa和3.99kPa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均能有效降低眼压,眼压≥3.99kPa组病人眼压下降幅度大于眼压3.99kPa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9.
拉坦前列素 (latanoprost,商品名适利达 )是用于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前列腺素F2 a类药物1 。眼部副作用有结膜充血 ,虹膜色素沉着 ,前部色素膜炎和白内障术后的黄斑囊样水肿。我们现在报道的是一患者在应用拉坦前列素治疗青光眼时诱发心绞痛的病例。患者男性 ,73岁 ,患有假性剥脱性青光眼 ,同时还患有外周血管性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应用硝酸甘油 (glyceryltrinitrate)、阿罗地平 (amlodipine)和氯吡格雷 (clopidogrel)可以很好地控制症状。遵医嘱每天用 0 0 0 5 %的拉坦前列素滴眼液… 相似文献
10.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74)
目的比较曲伏前列素与拉坦前列素分别联用噻吗洛尔降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实验原则对不同治疗组之间眼压测量值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上午9时,曲伏前列素/噻吗洛尔滴眼液组比拉坦前列素/噻吗洛尔滴眼液组更能降低平均眼压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6)。两治疗组均产生较少的药品不良反应,但是不能证明两组之间的差异与临床相关。结论曲伏前列素/噻吗洛尔滴眼液与拉坦前列素/噻吗洛尔滴眼液降眼压都能有效降低眼压,产生较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腺素与噻吗心安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眼科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9例(62眼),随机分为两组,20例(32眼)用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19例(30眼)用噻吗心安。结果:治疗12周后,拉坦前列腺腺素组及噻吗心安组眼压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坦前列腺素组与噻吗心安组比较眼压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拉坦前列腺素与噻吗心安均能降低眼压,二者相比较,拉坦前列腺素比噻吗心安眼压下降更显著,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应用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两种药物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高眼压症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125眼)POAG或高眼压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62,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n=63,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观察患者眼压、散光度改善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t=5.169,P<0.05);观察组治疗后CRA、PCA的EDV、PS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高于对照组,散光度低于对照组(t=16.769、8.10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χ~2=13.266,P<0.05)。结论给予高眼压症、POAG患者拉坦前列素治疗,可使患者眼压获得更大程度降低,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拉坦前列腺素及噻吗心安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拉坦前列腺素对于开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疗效。方法36例(7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18例(36眼)用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每天1次;18例(34眼)用0.25%噻吗心安,每天2次,共治疗12周。结果用药后拉坦前列腺素组及噻吗心安组眼压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拉坦前列腺素组夜间眼压及眼压波动值明显低于噻吗心安组,有显著陛差异(P〈0.01);而白天平均眼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拉坦前列腺素与噻吗心安均能有效降低眼压,与噻吗心安相比,拉坦前列腺素对夜间眼压及昼夜眼压波动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分别将溴莫尼定或多佐胺加入拉坦前列素对24h眼压的影响。设计:双盲、两中心、前瞻性、交叉对照研究。受试者: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方法:将POAG患者随机分配至溴莫尼定或多佐胺治疗组,开始的6周内使用拉坦前列素治疗,之后分别采用溴莫尼定或多佐胺治疗6周,2次/d,接下来的6周仅使用拉坦前列素,然后两组换用治疗药物治疗6周。分别在每一个治疗周期基线和结束时的8am、12pm、4pm、8pm、12am、4am和8am测量患者的眼压(IOP)。在27例患者完成本研究的前提下,如果能排除1.5mmHg的组间差异则认为具有80%的检验效能,假定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应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眼压控制不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单一药物眼压控制不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给予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替代治疗。每晚点药1次,每次1滴。将连续点药后4、8、12周的眼压与基线眼压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观察血压、心率等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中患者基线眼压为(23.7±3.3)mmHg,连续点药4、8、12周后眼压分别为(17.6±2.4)mmHg、(17.7±1.9)mmHg、(17.7±2.5)mmHg,治疗后眼压均低于基线眼压(P〈0.05)。用药后4、8、12周降眼压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用药前后,视力、视野、心率、血压均无明显改变。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结膜充血,但不妨碍继续用药。结论: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治疗0.5%噻吗心安滴眼液眼压控制不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噻吗洛尔与贝美前列素联合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噻吗洛尔与贝美前列素联合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3例,分为噻吗洛尔组和联合用药组,联合组滴用0.03%贝美前列腺素每日1次和0.5%噻吗洛尔每日2次,疗程均为12周。噻吗洛尔组仅仅使用0.5%噻吗洛尔每日2次;治疗前、治疗后1月、2月及3月随访,测量眼压并观察眼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详细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的眼压,眼压测定时间为上午8时、11时,下午4时。结果:用药1个月、2个月、3个月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平均降压幅度大于B组,且长时间维持眼压水平更为稳定;在一天的各时段,0.03%的联合用药每日1次的降眼压效果较0.5%的噻吗洛尔每日2次的降眼压效果明显(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日内贝美前列腺素联合组,维持眼压水平更为稳定。结论:噻吗洛尔与贝美前列素联合组降眼压疗效明确,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杜塞酰胺/噻吗心胺联合用药(D/T)与拉坦前列腺素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 AG)患者眼压(IO P)和波动性眼部血流(PO BF)影响。方法:对30例POA G患者行随机、开放式横断面研究。采用0.005%拉坦前列腺素1次/晚或D/T2次/d,药物治疗IOP降低,在4周试运行期及4期治脱期间,患者停用所有其他抗青光眼药物,仅接受2次/d0.5%噻吗心胺用药。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IO P和PO BF。结果:基线IOP和PO BF参数在两研究组间无差异。D/T联合用药与拉坦前列腺素均能显著降低IO P,降低幅度分别为4.6m m H g(P<0.0001)和3.75m m H g(P<0.0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拉坦前列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排序的方法抽取奇数列作为研究的对照组(54例,给予贝特舒眼液治疗),偶数列作为研究的观察组(54例,给予拉坦前列素治疗)。通过随访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视力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和视力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5%,而对照组为18.52%,明显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坦前列素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夜间使用拉坦前列素-噻吗心安联合制剂与分别单独使用两种药物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设计:12周、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受试者:随机选取517例包括高眼压症、开角型、色素性或剥脱性青光眼,以及基线(清洗期后)眼压(IOP)水平在23~33m m H g之间的患者。方法:患者分别接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眼压(IOP)和视野的观察,纵向对比拉坦前列素与噻吗洛尔治疗日本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的效果。患者和方法:公开、随机化研究。前瞻性、连续性纳入62例NTG患者。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组,分别给予0.005%拉坦前列素点眼,每天早晨1次,或0.5%噻吗洛尔点眼,2次/d,预期随访期为3年。每月行常规眼部检查,每6个月用Humphrey视野计进行全自动视野分析,视盘立体照相也如此。结果:在各个时间点,两组的IOP下降率(13%~15%)或IOP下降程度没有组间差异。拉坦前列素组视野评估的MD值(dB/年)变化率为-0.34±0.17(SE),而噻吗洛尔组为-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