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患者外周血中多药耐药1(MDR1)基因的表达以及抗癫药物和性发作在难治性癫多药耐药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120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的表达。根据析因设计分性发作和抗癫药物两个因素,共分为A组(难治性癫组)、B组(癫治疗有效组)、C组(性发作未用药组)和D组(健康正常对照组),各30例。结果4组的外周血中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不同(F=4.456,P=0.005),其中性发作引起MDR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F=10.005,P=0.002),抗癫药物的作用则不明显(F=0.919,P=0.340),抗癫药物与性发作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F=2.445,P=0.121)。结论难治性癫患者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是性发作而非使用抗癫药物的结果,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监测可以作为评价癫耐药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癫癎患者外周血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难治性癫癎,指经过2年以上的正规抗癫癎治疗,试用所有主要的抗癫癎药物(AED)单独或联合应用,且已达到患者所能耐受的最大剂量,血药浓度在正常范围之内,每月仍有4次以上发作,我们对癫癎患者外周血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与其与癫癎耐药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鼠难治性癫(癎)模型的建立和P-糖蛋白表达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多药物耐药基因编码的能量依赖性药物外排泵,近来发现其于难治性癫(癎)(refractory epilepsy,RE)致(癎)灶呈现过度表达[1],提示P-gp可能促进癫(癎)耐药.由于临床处理因素可控性差,本实验旨在建立RE动物模型,研究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和抗癫(癎)药对P-gp表达的影响,探讨P-gp的表达规律和癫(癎)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对癫癎患儿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长期应用OXC治疗癫癎对患儿外周血MDR1的诱导作用。方法 48例癫癎患儿分为2组,26例口服OXC,22例口服CBZ,治疗时间均超过12个月;25例无癫发作患儿为空白对照组。选择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及12个月三个时间点,应用RT-PCR法测定患儿外周血MDR1-mRNA的表达。结果 OXC组和CBZ组外周血MDR1-mRNA表达在用药后6个月、12个月较对照组增高(P<0.01);OXC组和CBZ组患儿外周血MDR1-mRNA表达在用药后6个月及12个月较开始服药前均有增高(P<0.05);OXC组在用药6个月及12个月后外周血MDR1-mRNA表达和卡马西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口服OXC和CBZ均会增加癫癎患儿外周血MDR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MCP-1在难治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难治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表达,探索其在难治性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基因芯片扫描获阳性结果基础上,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40例难治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MCP-1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基因芯片扫描显示MCP-1 mRNA表达上调,免疫组化结果进一步证实MCP-1在难治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MCP-1在难治性癫(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阻断MCP-1有可能改变难治性癫(癎)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癫癎是临床常见病,治疗困难,是国内外临床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之一。本文就难治性癫癎的病因、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癎)患者的层粘连蛋白(1aminin)在血清的表达,并研究其发病机制.方法 2009-10~2010-12期间,我院诊治20例难治性癫(癎)患者,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层粘连蛋白的含量,同时正常对照者20例,也同样方法测定血清中层粘连蛋白含量.结果 ELISA结果显示层粘连蛋白含量难治性癫(癎)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难治性癫(癎)患者手术切除的颞叶脑组织中GFAP表达的变化,以探讨颞叶癫(癎)的发病机制.方法 以12例难治性癫(癎)患者为实验组,2例意外死亡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组颞叶脑组织中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颞叶GFA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参与了癫(癎)发生的病理过程,GFAP的表达上调可能是难治性癫(癎)发病的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P-gp是由ABCB1基因编码的能量依赖性跨膜外向转运蛋白,在灶组织内的表达明显增加,影响AEDs通过血脑屏障,降低灶组织内AEDs浓度.给予P-gp抑制剂,不仅可以提高耐药细胞内AEDs浓度,也能增加灶组织内AEDs浓度,并扭转癫(癎)的耐药性.越来越多的研究从P-gp的结构、功能和过表达等方面阐述与癫(癎)耐药的相...  相似文献   

10.
P-gp是由ABCB1基因编码的能量依赖性跨膜外向转运蛋白,在灶组织内的表达明显增加,影响AEDs通过血脑屏障,降低灶组织内AEDs浓度.给予P-gp抑制剂,不仅可以提高耐药细胞内AEDs浓度,也能增加灶组织内AEDs浓度,并扭转癫(癎)的耐药性.越来越多的研究从P-gp的结构、功能和过表达等方面阐述与癫(癎)耐药的相关性,现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痫大鼠脑组织与外周血p-糖蛋白(P-glycoprptein,pgp)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1)利用苯巴比妥钠(PB)对杏仁核成功点燃的大鼠进行耐药筛选,将其分为药物有效与耐药组大鼠,其后两组动物均每日腹腔内注射PB抗癫痫治疗,同时观察两组大鼠的痫性发作。(2)利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仪方法分别于1、2、3、4w测定两组大鼠不同区域脑组织及外周血pgp的表达。结果 (1)除小脑外耐药组大鼠各区域脑组织及外周血pgp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有效组大鼠(P<0.01,0.05)。(2)除小脑外耐药组大鼠各区域脑组织及外周血pgp表达在1、2、3、4w 4个不同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两者表达的pgp有随病程增长呈同步增多趋势。结论耐药大鼠外周血pgp水平可作为脑组织pgp表达的简易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癎MRI颞极信号特点与致癎区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9例难治性癫癎病人MRI颞极信号特点。根据癫癎发作起始区将研究对象分为颞叶癫癎、额叶癫癎、顶叶癫癎、枕叶癫癎、岛叶癫癎、多脑叶癫癎等6类。结果颞极信号异常187例,颞极信号异常侧别与致癎区侧别一致率达98.93%,颞极信号异常与癫癎类型或致癎区有关(χ2=311.339,P〈0.001)。与颞叶外癫癎比较,颢极信号异常更常见于颞叶癫癎。结论在各类癫癎中均可出现MR/颞极信号异常,但更常见于颞叶癫癎。颞极信号异常侧常与致癎区侧别一致.特别是颞叶癫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添加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的临床效果与副作用。方法 对 18例难治性癫患者 ,加用TPM后观察其发作频率并与加用前进行比较 ,计算总有效率。同时进行临床疗效和副作用观察。结果 病人加用托吡酯后总有效率为 5 0 % ,其中显效率达 2 2 2 % (3例未再发作 )。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发生率为 5 2 6%。结论 加用TPM治疗难治性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随访3~18个月,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48.6%,对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难治性癫痫治疗药物,可以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添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难治性癫(IE)患者的外科治疗制定循证方案.方法 针对1例IE患者诊治中的临床问题,检索临床指南、系统评价、meta分析及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其质量,判断其真实性、适用性,获取最佳证据并应用于临床.结果 共检索到3篇指南、5篇系统评价和1篇结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IE从定义到诊治都还存在着许多争议.结合患者情况,应用循证证据治疗,随访半年的疗效较好.结论 循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疗效,但仍然缺乏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添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难治性癫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取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25例难治性癫癎进行添加IVIG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病人加用IVIG后,总有效率为68%,其中显效率达36%,完全控制率12%,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用IVIG治疗难治性癫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脑电刺激治疗为不适合手术的难治性癫(癎)病人提供了一种选择,主要包括脑深部刺激、迷走神经刺激和闭合环路刺激.前两者主要通过调控丘脑-皮质通路来抑制皮质兴奋性,减少癫(癎)发作;后者通过早期预警触发刺激来抑制发作的传播扩散.本文就几种脑电刺激治疗的原理、方法、疗效和并发症等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难治性癫(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时的麻醉处理.方法 将2010-01-2012-12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癎)患者15例设为研究对象.其患者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ECG)、氧饱和度(SpO2),对其失血量、输血量及体温进行测定记录.结果 12例唤醒成功,使患者听力恢复,能够完全在医生指令下活动,颅内压无升高现象,无情绪躁动;彻底清除了3例患者在无功能区的癫(癎)病灶,为避免对功能区造成损伤,对功能区的癫(癎)病灶实施了软脑膜下横行纤维切断术.术后,该组所有癫(癎)患者症状均得以明显缓解,无麻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中各时段血压及心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组麻醉方案对术中的准确定位是安全、有效的,而对皮质功能区的精确定位也是切除癫(癎)病灶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托吡酯 (TMP)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的疗效和其不良反应 ,以及对原服用AEDS 血中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取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 80例难治性癫进行添加托吡酯治疗 ,观察其疗效。结果 托吡酯作为添加治疗难治性癫总有效率5 8 6% ,对单纯部分性发作有效率 66 7% ,复杂部分性发作 2 5 % ,且完全控制率 12 9% ,不良反应均与CNS有关 ,多为一过性。但儿童的无汗、体重减轻 ,持续时间长。原服用AEDS 血中浓度在添加托吡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有效 ,但要注意用药量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20.
应用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癎疗效、用药方法及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性方法对31例小儿难治性癫癎患者进行单用或加用托吡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癎总有效率67.7%.38.7%患儿停止发作,对部分性发作疗效较好.其他类型发作亦有一定疗效.平均有效剂量为(4.0±1.8)mg@kg-1@d.副反应主要为体重减轻(16例,56.6%),神经系统症状,少汗或无汗,皮疹等,结论托吡酯对小儿难治性癫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