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 14 - 3- 3基因重组蛋白 (rSj14 - 3- 3)及其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rSj14 - 3- 3/SjGST)对宿主肝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方法 用rSj14 - 3- 3和rSj14 - 3- 3/SjGST免疫雌性BALB/c小鼠 ,末次免疫后 5d ,各组小鼠均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4 0± 1条 /鼠 ,6周后 ,剖杀 ,取肝组织计数肝表面虫卵结节密度和肝切片上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大小。结果 免疫组 (14 - 3- 3组和 14 - 3- 3/GST组 )和对照组肝表面虫卵结节数分别为 6 72±1 14、5 89± 1 0 3和 2 1 0 5± 1 2 6 ,前两者比后者分别减少了 6 8 0 8%和 72 0 2 % ;肝肉芽肿平均直径免疫组为 178 12±32 18μm和 14 8 13± 2 9 6 5 μm ,与对照组 2 75 0 0± 38 2 1μm相比分别减少了 35 2 3%和 4 6 13%。结论 重组抗原rSj14 - 3- 3和rSj14 - 3- 3/SjGST对日本血吸虫具有较好的抗病效果。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研制疫苗防治该病是目前的研究热点.Sj14-3-3蛋白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分子,该文就Sj14-3-3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日本血吸虫14-3-3抗原的编码基因,以研究其用于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效果.方法以日本血吸虫成虫RAN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链,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法扩增14-3-3抗原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并用双酶切和以质粒为模板的PCR进行鉴定.结果RT-PCR扩增出一条约780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重组质粒的双酶切和以质粒为模板的PCR均获得了一条与RT-PCR扩增出大小相同带.结论日本血吸虫14-3-3抗原重组pGEM-T克隆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肝癌组织中,4-3-3基因家族成员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用TRIzol一步法提取肝癌组织、硬化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的总RNA并纯化mRNA.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Cy3/Cy5)标记的cDNA探针与含有14-3-3基因家族成员的基因芯片杂交,用GenePix Pro3.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不同病变肝组织中该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差异,行半定量RT-PCR对结果进行验证并探讨差异表达基因的临床意义.结果:在肝癌组织中14-3-3基因家族成员呈差异表达,其中14-3-3γ在肝癌组织中明显下调,与肿瘤包膜的完整性相关.14-3-3η在肝癌组织中明显上调,与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相关.14-3-3γ与14-3-3ηmRNA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γ=-0.403,P<0.05).结论:14-3-3基因家族调控机制的紊乱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其中14-3-3γ和14-3-3η与肝癌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14-3-3蛋白是一组常表达于真核生物中的小分子蛋白质,随着近年来对其功能研究不断加深,相关研究发现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放射敏感性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机制可能与14-3-3蛋白对DNA损伤后修复、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等多种途径有关。本文就14-3-3蛋白对不同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rSj14-3-3)及其相应单克隆抗体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纯化的rSj14-3-3抗原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间接ELISA方法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以纯化的抗rSj14-3-3单克隆抗体包板,以兔抗rSj14-3-3多抗和酶标羊抗兔多抗为检测系统的酶标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循环抗原。结果用rSj14-3-3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33%,用抗rSj14-3-3单克隆抗体检测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56%,两者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78%;经治疗后2、4、6、12个月,抗体转阴率分别为387%、548%、75%、90%,血清循环抗原转阴率分别为177%、419%、55%、85%,两者联合检测的总转阴率分别为452%、63%、85%、90%;对正常人血清的检测未见假阳性反应,与华支睾吸虫病和钩虫病患者血清出现轻微的交叉反应;用SEA检测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78%和956%,与正常人及华支睾吸虫病和钩虫病患者血清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治疗后2、4、6、12个月阴转率分别为32%、65%、125%、15%。结论rSj14-3-3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和利用抗rSj14-3-3单克隆抗体检测循环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抗原和单抗可规模化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rSj14-3-3免疫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信号蛋白14-3-3及14-3-3与GST融合蛋白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和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用rSj14-3-3和rSj14-3-3/SjGST免疫BALB/c小鼠,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成虫和虫卵,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免疫前、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变化;显微镜下测量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肝脏切片上单个虫卵肉芽肿大小,观察两种重组抗原对小鼠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结果上述两种重组抗原在尾蚴攻击感染后的减虫率分别为31.93%和34.39%;每克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53.24%和60.06%,每对成虫减卵率分别为33.39%和40.48%;免疫前各组血清IgG抗体A值差异无显著性,免疫后实验组血清IgG抗体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35.23%和46.13%。结论信号蛋白14-3-3在抗感染和抗病免疫中具有保护作用,复合多价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可能优于单价疫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4-3-3蛋白在心肌细胞缺氧预处理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用SD新生大鼠(1~3d龄),雌雄不拘,无菌取出乳鼠心脏,经分离附着组织,胰蛋白酶消化,纯化制成心肌细胞。在培养的第4天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A/R)组、缺氧预处理(APC)组。各组分别进行以下指标观察: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②细胞存活率(MTT法);③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④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⑤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14-3-3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法检测14-3-3蛋白η、σ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A/R组和APC组的14-3-3蛋白表达均上调,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3.61±0.37)倍和(5.52±0.49)倍,A/R组和AP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R组与APC组比较,均P<0.01。A/R组、APC组心肌细胞14-3-3η亚型mRNA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82±0.30)倍、(2.93±0.52)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PC组与A/R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A/R组、APC组心肌细胞14-3-3σ亚型mRNA表达量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14-3-3基因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参与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猪带绦虫14-3-3蛋白家族的序列特征和分类情况。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猪带绦虫全基因组的14-3-3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情况及其编码氨基酸基本特性、并进行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特征、亚细胞定位与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对猪带绦虫全基因组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搜索,获得6个14-3-3蛋白序列。序列分析显示,所有14-3-3基因均具有典型14-3-3结构域,蛋白分子质量介于26.88×103~29.33×10~3之间,等电点范围为4.76~5.12;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其中1个蛋白基因具有1个内含子,3个蛋白基因具有2个内含子,2个蛋白基因具有3个内含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猪带绦虫14-3-3蛋白系统进化树主要分为4个进化枝,其中第Ⅱ进化枝包含3个蛋白成员,其它3个蛋白分别位于不同的进化枝上;三级结构预测6个14-3-3蛋白具有较为相似的蛋白结构,均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每个单体都包含9个反向平行的α-螺旋。结论生物信息学预测猪带绦虫含有6个位于不同进化枝的14-3-3蛋白,为研究其基因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的虫体免疫定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抗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rSj1433)单克隆抗体对天然Sjl433的结合活性,观察Sj1433在虫体内的定位。 方法 从阳性钉螺体内逸出尾蚴,感染家兔,分别于感染后15d和42d剖杀,静脉灌注法收集童虫和成虫制备冰冻切片。利用rSj1433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探讨信号蛋白1433虫体内的分布。 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Sj1433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结合天然Sj1433抗原表位,背景清晰,Sj1433广泛分布在雌、雄成虫的皮层、皮下层、肌层和实质层,前三种组织中特异性荧光呈线状分布,实质中特异性荧光弥散;童虫中Sj1433也广泛的分布在皮层、皮下层、肌层和实质层。 结论 免疫荧光染色成功地确定了Sj1433蛋白在成虫和15d童虫体内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多房棘球绦虫Em14-3-3蛋白,并对Em14-3-3抗原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弓形虫信号转导蛋白14-3-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体外扩增弓形虫RH株信号转导蛋白1433(Toxo1433)基因编码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Toxo1433。 方法 收集、纯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提取RNA,在设计合成的引物中引入EcoRI和XhoI酶切位点。应用RTPCR扩增Toxo1433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重组子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 结果 从弓形虫RH株RNA中扩增出803bp的Toxo1433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28a/1433;IPTG诱导,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的大小约30.7kDa,Western印迹鉴定为Toxo1433。 结论 成功地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获取了1433基因,构建了pET28a/Toxo1433重组质粒,并获得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3.
14-3-3蛋白家族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之中且高度保守,能够特异地结合含有磷酸化丝氨酸或苏氨酸靶蛋白,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现主要就14-3-3蛋白家族与心肌损伤、糖尿病性心肌病、脑缺血、血管增生、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重组信号蛋白 14 3 3及 14 3 3与GST融合蛋白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和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用rSj14 3 3和rSj14 3 3 /SjGST免疫BALB/c小鼠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 ,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成虫和虫卵 ,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 ;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免疫前、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变化 ;显微镜下测量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肝脏切片上单个虫卵肉芽肿大小 ,观察两种重组抗原对小鼠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结果 上述两种重组抗原在尾蚴攻击感染后的减虫率分别为 3 1.93 %和 3 4.3 9% ;每克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 5 3 .2 4%和 60 .0 6% ,每对成虫减卵率分别为 3 3 .3 9%和 40 .48% ;免疫前各组血清IgG抗体A值差异无显著性 ,免疫后实验组血清IgG抗体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3 5 .2 3 %和 46.13 %。 结论 信号蛋白 14 3 3在抗感染和抗病免疫中具有保护作用 ,复合多价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可能优于单价疫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14-3-3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在建立6-OHDA诱导SH-SY5Y细胞PD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提取6-OHDA实验组和对照组孵育24 h的细胞总蛋白,应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DIGE)技术获得蛋白点的差异表达信息,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出差异蛋白质.结果 DIGE分析发现实验组有一个表达明显上调的差异蛋白质点(P<0.05),经质谱分析鉴定确认为14-3-3蛋白.结论 6-OHDA诱导SH-SY5Y细胞的PD模型中14-3-3蛋白表达上调,提示14-3-3蛋白上调可能与PD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的纯化及抗体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信号蛋白Sj14-3-3的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方法将合Sj14-3-3重组蛋白的凝胶条带冻干磨粉,免疫家兔,制备抗Sj14-3-3多克隆抗血请;用电洗脱纯化的Sj14-3-3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Sj14-3-3单克隆抗体。测定所得抗体效价及特异性鉴定。结果获得大量纯化的表达产物;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双扩效价达1:8~1:64。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Sj14-3-3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4D9,单抗亚类为IgG1。此株单抗能与重组Sj14-3-3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获得了高度敏感、特异的抗Sj14-3-3多克隆抗血清及稳定分泌抗Sj14-3-3单抗的杂交瘤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4-3-3γ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pc DNA3.1~(-1)4-3-3γ重组载体,使用pc DNA3.1~(-1)4-3-3γ或pc DNA3.1对体外培养的H9c2(2~(-1))细胞进行转染。实验分为四组:pc DNA3.1~(-1)4-3-3γ+Iso损伤组,pc DNA3.1+Iso损伤组,Iso损伤组及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细胞组)。Western印迹检测心肌细胞中14-3-3γ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增长率;取培养液检测各组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法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Iso损伤使心肌细胞的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降低、细胞增长率降低、细胞凋亡增加,转染pc DNA3.1~(-1)4-3-3γ重组质粒后再进行Iso损伤,则MDA含量显著减少、SOD活性增高、细胞增长率增高、细胞凋亡减少(P0.05)。结论 14-3-3γ对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有明显的对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阴道毛滴虫14-3-3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根据阴道毛滴虫14-3-3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阴道毛滴虫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目的片段,与pMD-18-T连接,构建克隆载体pMD-Tv-14-3-3,经双酶切后回收目的片段,进行测序鉴定,然后与表达载体pGEX-T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T-Tv-14-3-3,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成功构建了阴道毛滴虫14-3-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GEX-T-Tv-14-3-3;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在IPTG诱导下,阳性菌高效表达分子质量单位为27ku的蛋白质;Western blot显示表达产物可被抗阴道毛滴虫多克隆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阴道毛滴虫14-3-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重组小鼠脑14-3-3γ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标志物.方法 采用重组小鼠脑14-3-3γ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小鼠脑14-3-3γ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应用多克隆血清检测14-3-3蛋白在大鼠脑中的分布.进一步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其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以及与天然抗原的亲合力.结果 制备的多克隆血清能有效识别大鼠脑组织的14-3-3蛋白,免疫组化显示在黑质,蓝斑,室周核,背外侧核染色阳性.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重组14-3-3γ蛋白、大鼠脑及人脑中14-3-3蛋白.结论 重组小鼠脑14-3-3γ蛋白多克隆血清和单克隆抗体成功制备;此可用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及其外周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14-3-3σ基因启动子异常基因化状况及其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肺癌组织、肺正常组织及相应血浆、BALF进行14-3-3σ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45例肺癌组织中,14-3-3σ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率为51.11%(23/45),相应血浆中14-3-3σ的甲基化检出率为31.11%(14/45),BALF检出率为42.22%(19/45);而正常组织中的14-3-3σ启动子甲基化率为17.39(4/23)(χ2=7.229,P〈0.01),正常对照血浆未检出甲基化,非肺癌患者BALF中甲基化检出率为2.22%(1/45);血浆、BALF中甲基化改变与肿瘤组织甲基化状况显著相关(P〈0.01);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病理分类相关(SCLC、NSCLCχ2=5.156,P〉0.01)。结论:血浆、BALF中14-3-3σ基因异常甲基化改变的检测在肺癌的特异诊断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