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阿魏酸钠对大白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魏酸钠800mg/kg 灌胃15d,然后进行结扎大白鼠左枝冠状动物45min.解除结扎恢复血流灌注60min,复制大自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该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阿魏酸钠明显提高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心肌丙二醛含量和减少心肌细胞的肌酸磷酸激酶释放,(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减轻再灌注导致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提示,阿魏酸钠对大白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理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红花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运用SMUP-PC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左心室功能指标。结果;模型组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进行性下降,LVSP,+dp/dtmax,-dp/dtmax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1),而LVEDP明显上升(P<01),应用给花注射液后,与模型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增强了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论:红花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解扎扣后再灌注6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使用ELISA法测定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后大鼠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使用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水平,测定所有动物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各组观测缺血和梗死范围。结果在使用了硫氢化钠作干预的情况下大鼠的心肌肌钙蛋白明显较低,心肌的缺血和梗死范围也较对照组要小,在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H2S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 H2S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的凋亡数量,从而起到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溶栓、心脏搭桥等手段使冠状动脉重新再通,而冠状动脉再灌注后会带来一系列的损伤问题。我们把心脏缺血后重新得到灌注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在实验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是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实现的。其中,大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较少,容易建立比较稳定的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且所需实验仪器简单,成本较低,是实验中较常选用的动物。本实验主要介绍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核黄素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引起的心肌缺血后的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C),心肌缺血组(MI),核黄素预处理组(RBF),每组10只。采用大剂量ISO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测定3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血小板聚集性;随后3组均采用Langendro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再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心肌匀浆中CAT活性,LDH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MI组相比较RBF组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含量(P<0.01)并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性(P<0.05),显著提高血清CAT活性(P<0.05);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后RBF组可显著提高MI组心肌匀浆中的CAT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核黄素对ISO所致的心肌缺血后的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和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6.
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凌  常芳 《河南医学研究》2005,14(2):107-109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扎再灌注6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使用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_3水平。结果:H2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减少心肌细胞Caspase_3表达,从而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超微结构改变,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急死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复制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纤维、线粒体、内质网和微血管结构变化。结果: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心肌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基质内可见絮状致密体;缺血60~90min再灌注120min,心肌细胞线粒体嵴断裂,基质内出现絮状致密体和颗粒状致密体。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腔狭窄。结论:再灌注可使缺血30min心肌超微结构得到部分恢复,加重缺血60~90min心肌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8.
徐婷燕  施仲伟 《中国医药导刊》2002,4(2):131-132,143
Na^ /H^ 交换抑制剂cariporide能减少细胞内Na^ 和Ca^2 的超负荷,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延缓心肌从缺血到坏死的发展进程,这种保护人单个细胞,离体心脏到在体模型均有实验依据。缺血前使用效果明显,再灌注时使用仍有一定效益,采用cariporide治疗心肌缺血高危患者的第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完成,结果不及想象中好,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严重的酸中毒,复灌后细胞内外pH值的急剧变化(即“pH反常”)在心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的实验资料表明,用酸性液复灌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1]。本实验进一步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并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观察复...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自由氨基酸,有着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对于维持和调节细胞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生理意义。近年来发现牛磺酸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非常有效的防治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已知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发病环节之一.本工作在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观察牛磺酸对心肌组织钙含量和心肌对~(45)Ca摄取的影响,以探讨牛磺酸的细胞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舌静脉注射,并观察心肌细胞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代谢情况。结果:白藜芦醇呈剂量依赖性缩小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范围;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内CK和LDH的释放;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ST-T段的抬高;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光镜下的细胞损伤;可使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结论:白藜芦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也与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35-37,41,封3
目的探讨间隙性低氧环境下,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PI3K-Akte NOS)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16)、缺血/再灌注组(n=16)、缺血/再灌注组-间歇性低氧组(n=16)、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n=16)。采用球囊结扎冠状动脉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将老鼠暴露在低氧循环制作间隙性低氧动物模型,实验处理结束后,通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AKT蛋白(p-Akt)、磷酸化e NOS(p-e NOS)蛋白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为(21.73±4.56)%,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少,磷酸化AKt蛋白及磷酸化e NOS蛋白分别为(1.228±0.269)、(1.427±0.375),表达均升高,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大鼠心肌为(30.84±3.65),凋亡指数升高,磷酸化AKt蛋白及磷酸化e NOS蛋白分别为(0.624±0.146)、(0.842±0.246),表达均降低,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间歇性低氧状态下,PI3K-Akt-e NOS信号通路可以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2只日本大耳白幼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30 min,再灌注2h;异氟醚预处理组:缺血前吸入1.1%异氟醚30min,洗脱15min后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格列苯脲组:异氟醚吸入前于耳缘静脉注射格列苯脲0.5m g/kg后处理同异氟醚预处理组。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蛋白表达情况,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凋亡较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明显减少(P<0.05),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的表达明显较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低(P<0.05),电镜显示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损伤程度小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通过下调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蛋白表达并与促K+ATP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扎再灌注24 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清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 结果:福辛普利对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损伤24 h大鼠,可明显降低血清AST、LDH及CK-MB活性(P<0.05),提高SOD及GSH-Px活性,降低MDA(P<0.05或P<0.01),并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水肿以及超微结构的损伤。 结论: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 R285.5, R542.2  相似文献   

15.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是研究心肌缺血预适应机制、评价抗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经典动物模型,传统实验操作仍有较多缺陷,需要对造模的关键技术不断完善。加强该模型术前处理、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3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大鼠模型成功建立的关键性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规范化造模流程。  相似文献   

16.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动物模型中,研究了鹿茸精和异搏停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结果提示,鹿茸精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能减轻细胞结构损伤,改善左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一个较好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  相似文献   

17.
刺五加叶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刺五加叶皂苷(AS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30 min后松扎,再灌注6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情况,并测定心肌组织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AD)及Ca2+浓度变化。 结果:ASS 50和100 mg•kg-1能防止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缩短心律失常的维持时间,降低ST段抬高的程度,可明显增加再灌注心肌组织中SOD及GSH-Px活性,降低MAD及Ca2+浓度。结论:AS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主要与增强心肌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及Ca2+超负荷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急性炎症应答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TMOG)组,时照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TMOG组,在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前24h进行腹腔内注射20ug/gTMOG。对照组,在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前24h进行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5mL,除假手术组,其余2组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0min,然后松开18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组大鼠均在实验终点采右心房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处死动物取出心脏,测定大鼠心肌组织的缺氧诱导因子-1的mRNA表达。结果TMOG组缺氧诱导因子-1的mRNA表达比对照粗明显增多(P〈0.05);TMOG组血清中的ICAM-1及IL-8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氧诱导因子-1能通过抑制ICAM,IL-8的合成,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保护作用,为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氧自由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结扎冠状动脉前3m in,静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75U/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N S),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状态下心电图、心肌丙二醛(MDA)、SOD及Ca2+的变化。结果:在缺血期,8/20动物发生心律失常。再灌后,缺血再灌组全部动物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其中90%为新发生或再灌后加重的心律失常,室性早博、室速、室颤发生率分别为100%、80%和40%;心肌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SOD活性从11.4±2.9降至6.9±1.6mm o l/m in.g.port(P<0.01),Ca2+含量由1.6±0.1增至2.0±0.2μm o l/g(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再灌后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有关。SOD可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降低MDA和Ca2+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余晓东  廖波  邓显忠  姜果  朱平宇  鲁栋梁  唐铁龙  杨雪松  陈双全  程树林 《重庆医学》2011,40(13):1283-1284,1353,1354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各4个时相(6、12、24、72 h)。采用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脉45 min后恢复灌流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后,Scr水平显著升高,肾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损伤和破坏,表明动物模型建立成功。结论该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