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比较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全身麻醉在甲状旁腺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 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 74 例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 观察组,每组 37 例。治疗过程中予以对照组全身麻醉,予以观察组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 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效果、动脉血气指标、镇静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7.30 %,高 于对照组的 83.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 30 min 心率高于术后 5 min,舒张压、收缩压均 低于术后 5 min,且观察组术后 30 min 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 察组切皮时、腺体分离时、缝合切口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动脉血氧 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70 %,低于对照组的 16.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甲状旁腺切除术中应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麻醉,可稳定动脉血气指标,且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氢化可的松对肩关节镜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及镇痛效果。 方法: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2023 年 1 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 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数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 加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麻醉药物使用情况、术后患者疼痛感受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 察组患者运动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曲马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6 h、12 h、18 h、24 h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罗哌卡因联 合氢化可的松用于肩关节镜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延长感觉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受,降低 麻醉镇痛类药物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一颈丛浅支神经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A组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先行臂丛阻滞,后再行颈丛阻滞,臂丛阻滞方法与B组相同;B组采用臂丛阻滞麻醉。结果: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平稳,麻醉阻滞效果确实。结论:臂丛神经一颈丛浅支神经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颈丛阻滞麻醉组、臂丛阻滞麻醉组、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组,对三种麻醉方法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并记录有无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在三组中颈臂丛联合组麻醉效果最为满意,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颈丛、颈丛神经阻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在福鼎市医院骨科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 89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 44 例均实施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观察组 45 例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结局指标及其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髋关 节 Harris 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2 h 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下腰 骶丛神经阻滞,麻醉、镇静效果良好,患者手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 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郑州市惠 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 7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7 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臂丛神 经盲探操作下麻醉,观察组接受 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 97.3 %,高于对照组的 8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 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利多卡因用药剂量为(25.0 ± 2.3)mL,明显少于对照 组的(38.5 ± 3.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用于临床麻醉中可以取得理想的麻 醉效果,而且能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的神经阻滞麻醉方法 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运用.方法:随机将56 例患者分为四组各14 例,Ⅰ组颈丛阻滞,Ⅱ组臂丛阻滞,Ⅲ组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Ⅳ组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阻滞.结果:I 组麻醉优良率为71.4%,II 组麻醉优良率为78.5%,III 组麻醉优良率为85.7%,IV 组麻醉优良率为92.8%.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进行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阻滞方法 简单,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研究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患者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开封 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老年下肢骨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各 5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当进行下肢切口后, 对照组患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水平都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在通过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后,其血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 者出现躁动行为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 70 %,明显高于对照 组的 5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提供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 能够将患者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减少,同时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苏醒。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胫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在三明市第二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行胫骨骨折手术患者中选取 76 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 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 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丙泊酚用量小于对照组,在切皮时、复位时、手术后平均动脉压(MAP)、 心率(HR)均优于对照组,Ramsay 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予以行胫骨骨折手 术患者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对其术后认知功能、早期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 80 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40 例。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早期康 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 1 d、术后 3 d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自控镇痛次 数少于对照组,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 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帮助患 者恢复认知功能,缓解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该方法相对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0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谵妄发生率、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后15 min(T1)、麻醉后30 min(T2)及出手术室前(T3)时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谵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联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臂丛+颈浅丛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是否优于单纯臂丛阻滞。方法:锁骨骨折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臂丛麻醉组(B组),臂丛+颈浅丛麻醉组(BC组),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臂丛阻滞时多数病例阻滞不全;臂丛+颈浅丛阻滞时麻醉完善,效果满意。结论:臂丛+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优于单纯臂丛阻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拟行锁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手术98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2组:A组(高位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组)和B组(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术中滥侧BP、ECG、HR、SPO2,比较手术开始后两组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结果:A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B组。结论:对于锁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手术采用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具有更佳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东莞市中医院进行上肢手术治疗患儿中选取 80 例,应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给予对照组患儿 插管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患儿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 水平、苏醒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T0 时刻(实施麻醉前)两组患儿 MAP、HR 水平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差异(P > 0.05);T1、T2 时刻(气管导管插管时、气管导管拔管时)两组患儿 MAP、HR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 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嗜睡、拔管时候躁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在对小儿实施上肢手术中实施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维持患儿循 环系统的稳定性,术后疼痛程度低,苏醒质量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运用。方法:锁骨骨折手术112例,随机分成4组:颈丛阻滞(I组)28例,臂丛阻滞(II组)28例,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III组)28例,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阻滞(IV组)28例。I~III组均为对照组,IV组为实验组,各组均注入1%利多卡因与0.375%罗哌卡因25~35mL。结果:III、IV组切皮缝皮时VAS评分明显低于II组,剥离骨膜、复位固定时VAS评分明显低于I组;I组各阶段、II组切皮缝皮时患者平均动脉压(MAP)高于III、IV组,I组切皮、剥离骨膜、复位固定、II组切皮缝皮时患者心率(HR)高于III、IV组;I组麻醉优良率为64.3%,II组麻醉优良率为71.5%,III组麻醉优良率为92.8%,IV组麻醉优良率为96.4%。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行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阻滞方法简单、阻滞完全、效果确定,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腹股沟疝手术中多麻醉阻滞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郑州大桥医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90例,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组90例, 采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腹横肌平面及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阻滞情况。结果:与对照 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均明显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麻醉后 10 min(T1)、 15 min(T2)、30 min(T3)时间点时,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联合阻滞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析腰腿痛应用肌骨超声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山爱达 康康复医院 2019 年 11 月至 2021 年 3 月收治的 80 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 40 例。两组均给予肌 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疼痛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优 良率(7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5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患者治疗 1 周、2 周后均较治疗前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应用于腰腿痛临床效 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70例入组,入组后针对患者实施抽签式分组,分为探究组、一般组,探究组为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一般组利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操作时间、不良反应(气胸、血肿、呕吐、恶心)发生率、不同时间段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探究组麻醉效果与一般组对比,探究组麻醉效果更好(P <0.05),探究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操作时间相比一般组,存在较大指标差异(P <0.05),探究组不良反应(气胸、血肿、呕吐、恶心)发生率与一般组对比明显较低,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探究组T1、T2、T3、T4心率与一般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探究组心率指标更稳定(P <0.05),探究组T1、T2、T3、T4平均动脉压与一般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探究组平均动脉压指标更稳定(P <0.05)。结论:在临床外科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究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东莞市石排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 42 例,以随机双盲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 21 例,甲组采用全身麻醉, 乙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 0 h 时,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h、6 h、12 h、24 h 时,乙组患者的 VAS 评分均低于甲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术后 24 h 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ASA为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传统打法,臂丛(肌间沟入路)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B组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臂丛(肌间沟入路)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完成后15 min,采用针刺C3~C7神经支配区域方法测试麻醉效果及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麻醉前10 min,麻醉后15 min,麻醉后30 min和麻醉后120 min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B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是明显低于A组的(P0.05);与A组相比,B组的生命体症也明显更平稳(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臂丛(肌间沟入路)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