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很高的病死率。抑制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方法是激活抗肿瘤免疫的有效策略之一,免疫检查点阻断剂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阻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激活T淋巴细胞以达到抗癌的目的。本文将阐述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在前列腺癌中的治疗作用及联合其他治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耿素霞  杜欣 《循证医学》2021,21(1):45-49
免疫检查点在维持机体免疫功能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许多癌细胞利用这种分子逃避免疫监视.研究发现血液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分子异常高表达,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多种血液肿瘤的应用也显示出明显的临床疗效[1?2].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效、缺乏预测治疗反应的标志以及与其他疗法联用的问题[3].本文对血液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3.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然而,免疫治疗的有效率较低,研究发现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合理利用其代谢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有望成为提高免疫治疗敏感度、扩大受益群体的有效措施。本文综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研究现状,提出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探讨利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增效免疫抑制剂抗肿瘤,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4.
免疫检查点分子参与T细胞的功能调节,以防止其攻击自身组织,在免疫反应稳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在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时可恢复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能力,为多数恶性肿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然而,在恶性肿瘤治疗中ICIs的广泛应用导致了心血管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其中心脏毒性是较常见的ICIs相关免疫毒性反应之一,如心肌病、心肌炎和致命性心衰,但常常易被人们忽视。本文就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心脏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钟超  翟广 《重庆医学》2021,50(2):338-342
肝癌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且肝癌发病隐匿,发现时多为晚期,因此多数患者失去手术切除时机.肝癌治疗历经多种方式,目前免疫治疗的研究逐步深入,其在晚期肝癌的Ⅰ、Ⅱ期临床试验获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独或结合其他方式治疗晚期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真实世界研究及治疗效果预测物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提供参考,并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肿瘤细胞通过表达免疫检查点,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攻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通过靶向这些免疫检查点,阻断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促进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强大的抗肿瘤效果。CD47,作为固有免疫检查点,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它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信号调节蛋白(SIRPα)结合转导抑制信号,抑制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进而使得肿瘤细胞免受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阻断CD47/SIRPα信号轴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启动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但是由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阻断免疫细胞上的单一信号通路只能产生有限或轻微的影响。而且单独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存在耐药、不良反应、低响应率等问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高抗肿瘤效果,将CD47/SIRPα信号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与其他抗肿瘤治疗联合成为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本综述将对近年来关于CD47/SIRPα信号轴的研究进展和联合治疗策略进行总结,并对今后基于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的联合治疗的发展及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避机制的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断被证明可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及后线治疗.作者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机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肿瘤细胞通过表达免疫检查点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攻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通过靶向这些免疫检查点阻断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促进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强大的抗肿瘤效果。CD47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免疫检查点,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它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结合转导抑制信号,抑制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进而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阻断CD47/SIRPα信号轴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启动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但是由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阻断免疫细胞上的单一信号通路只能产生有限或轻微的影响。此外,单独使用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的药物治疗肿瘤响应率较低,并且可能存在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高抗肿瘤效果,将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的药物与其他抗肿瘤疗法联合应用成为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CD47/SIRPα信号轴的研究进展和基于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药物的联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可调节免疫反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D-L1)对应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临床抗肿瘤中展现出极大优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通路,激活免疫细胞识别和杀伤的功能治疗子宫内膜癌,从而达到抗肿瘤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是维持T细胞和髓系细胞稳态的B7家族成员。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阻断VISTA能抑制肿瘤发展,是肿瘤联合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介绍了免疫检查点(ICIs)VISTA的结构特征以及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和生物学功能,总结了目前靶向VISTA的小分子抑制剂和中和抗体的最新研究现状,对目前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旨在为VISTA后续研究和相关免疫检查点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佳  李宏江 《西部医学》2021,33(11):1708-1713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对肿瘤发生进展和转移分子机制探索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逐渐成为乳腺癌的新型治疗手段,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研究较广泛的一类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抗体等,单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改善乳腺癌患者临床结局,但作用相对较小,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疫苗及PARP抑制剂等可增强乳腺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但目前缺乏能够准确预测疗效的免疫生物标志物,因此,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来探索更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及免疫生物标志物,本文就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机制、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预测因素并构建中医证型参与的疗效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纳入临床符合入组标准的正在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Ⅳ期常见恶性实体肿瘤患者53例,应用SPSS 24.0及R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外周血代谢、免疫相关指标及临床参数对免疫治疗客观缓解时间的贡献度并进行生存预后列线图(Nomogram图)的构建,分析其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能力。结果对53例14项临床参数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前白蛋白(PAB)(P=0.003)与淀粉样蛋白a(SAA)(P=0.046)与客观缓解时间获益有关;进一步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1)、T分期(0.01)、N分期(P0.01)、治疗线数(P0.01)、联合治疗情况(P0.01)、中医证型(P0.01),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0.01)及瘤种(P0.01)是患者获得客观缓解时间获益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采用相关因素构建Nomogram图,内部验证结果表明,C指数为0.7309(95%CI为0.6391~0.8228),表现出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PAB、SAA、年龄、治疗线数、联合治疗、瘤种、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医证型是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客观缓解时间获益的独立预测指标,结合中医证型及临床参数的Nomogram图模型可能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判断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手段,并表现出了显著且更加持久的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Is)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阻断抑制性信号通路,促进T细胞活化,进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在肺癌的治疗中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该文对ICPIs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进展及目前面临的困境进行综述,希望为后续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卵巢癌在女性妇科肿瘤中死亡率第一,且复发率高.复发性卵巢癌无法治愈,目前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为目的.分子靶向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是研究热点,靶向药物包括抗血管生成药物、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该文重点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作为一种潜在的可治愈性疾病,接受根治性手术或辅以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化疗)仍是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近期研究结果显示,将免疫治疗用于新辅助治疗的初步结果令人振奋,可使20%~85%的病例获得主要病理学缓解,优于既往新辅助化疗,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应用中非常具有潜力。本文针对免疫治疗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治疗中的潜在风险予以综述。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入国家医保,新辅助免疫治疗必将为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崭新的治疗模式和希望。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第二大男性肿瘤,中国PCa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晚期前列腺癌激素抵抗力的难治性及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分子靶向治疗(MTT)能精确抑制肿瘤生长,具有降低不良反应的特性,是未来治疗前列腺癌的方向。本文对前列腺癌肿瘤细胞靶向治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和免疫调节靶向治疗等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普遍较高,严重威胁大众身体健康。目前,手术仍然是对能够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良好干预策略。免疫检测点类的抑制药物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NSCLC的干预效果。随着研究深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NSCL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面也有着优异的表现,但仍缺乏远期预后评估,以及公认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疗程等。该文将阐述新辅助免疫治疗可切除的NSCLC的发展过程、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正>雄激素与前列腺癌治疗的关系一直困扰着泌尿外科肿瘤领域,Huggins等[1]发现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补充雄激素可促进细胞增殖,这种理论成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理论基础,然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Sidney Kimmel癌症中心Denmeade等[2]发现低剂量雄激素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而高剂量雄激素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据此,2010年提出了雄激素水平骤升骤降快速交替的双极雄激素治疗(bipolar androgen therapy,BAT)。  相似文献   

19.
与以往的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不同,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的单抗在抗癌治疗中取得的成绩已成为癌症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使人们认识到癌症的基因问题不是故事的全部,驱使研究者转而关注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有多种治疗策略,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以及单抗治疗。由于肿瘤具有极大的异质性和遗传不稳定性,其发病机制复杂,单独依靠某一种治疗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抗肿瘤效果,因此在深入研究不同治疗手段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联合包括肿瘤靶向治疗、细胞毒化合物治疗、以及不同类型免疫治疗的抗肿瘤策略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