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通常被认为是治疗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最有效的抗菌药物,包括由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然而,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产碳青霉烯酶的细菌也不断出现。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分离率在逐年增加。CRE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并且已在许多国家发生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与关注。本文就CRE流行情况、耐药机制、检测方法、治疗方案以及防控策略等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筛查住院患者肠道定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的检出率,并分析CRE菌株分子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集2019年3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和血液内科(移植病房)213...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症医学科(ICU)老年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在ICU接受治疗并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9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感染组;同期ICU内接受治疗但未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仔细阅览患者病历资料并记录...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CRE感染率进行统计,并分析其感染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消化内科患者CRE感染因素。结果:388例患者中,CRE感染率为11.86%,主要集中于呼吸道(8.25%)、胃肠道(1.29%)。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多药联合、有侵入性操作、感染前使用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15分的消化内科患者CRE感染率高于感染前未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单药、无侵入性操作、感染前未使用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15分的消化内科患者(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多药联合、侵入性操作、感染前使用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15分是消化内科患者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CRE感染率较高,主要与侵入性操作、APACHEⅡ评分≥15分、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感染特征,并对改良显色平板在其筛查中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2021年至2022年本院临床分离出的48株CRE菌株,同时选取20株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用于特异度的研究。采用PCR方法检测48株CRE菌株与20株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肠杆菌科细菌KPC、IMP、OXA-48、NDM、TEM的携带情况。分别制备三种改良显色平板,对比分析不同平板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筛查中的性能。结果 48株临床分离的CRE菌株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75.00%,36/48)。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56.25%,27/48),其他依次来源于血液标本、中段尿标本、肺泡灌洗液标本、胸腹腔积液标本、导管尖端标本、分泌物标本、脑脊液标本。29株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8株分离自呼吸科,3株分离自神经外科,肾内科、普外科各2株,烧伤科、血液科、骨科、肿瘤科各1株。36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中,28株检出KPC型基因,4株检出NDM型基因,2株检出IMP型基因,2株检出KPC+NDM型...  相似文献   

8.
<正>抗生素耐药性是世界上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果抗生素失去原有的临床价值,那么我们就失去了治疗感染和控制这些公共卫生威胁的能力。2019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公布了抗生素耐药威胁报告,该报告根据细菌耐药性威胁不同将18种细菌分类为:紧急威胁、严重威胁和令人担忧,以及一些观察名单[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并发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血液病并发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预后分为好转组(8例)和死亡组(31例),比较2组间原发疾病状态、疾病治疗史、是否接受中央静脉置管、前驱感染症状、凝血功能、粒细胞缺乏恢复情况、病原菌感染情况及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白蛋白、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等,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进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近年来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菌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为主,占8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CREC),占20%,对替加环素相对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但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13例患者接受了肛拭子CRE筛查,其中10例血培养鉴定前检出CRE,中位间隔时间为17(1~43)d。从血培养检出CRE至死亡的中位时间为2(0~31)d。低白蛋白血症及粒细胞缺乏是影响CRE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CRE血流感染多发生在粒细胞缺乏背景下,耐药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最高,但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促进中性粒细胞恢复、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魏晶晶张铮*,南京2100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我国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携带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全国11个城市14家医院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201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14种抗菌药物的MICs,改良Hodge试验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筛检碳青霉烯酶表型,PCR扩增测序确证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对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进行接合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 201株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肠杆菌科细菌中有53株确定为产碳青霉烯酶[KPC-2(32株)、IMP-4(20株)、IMP-8(1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3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9株、大肠埃希菌6株、阴沟肠杆菌5株,分别来自于北京(43株)、杭州(6株)、南京(3株)、福州(1株)4个地区;将53株产酶菌株与大肠埃希菌EC600进行接合,获得28株接合子;PFGE分型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33株)可分为3个型2个亚型、弗劳地枸橼酸杆菌(9株)可分为4个型、阴沟肠杆菌(5株)可分为4个型、大肠埃希菌(6株)均为同一型;29株产KPC-2型酶肺炎克雷伯菌的MLST分型序列均为ST11,4株产IMP-4型酶肺炎克雷伯菌中3株为ST876,1株为ST147。结论 在对我国11个城市的耐药菌监测中只有北京、杭州、南京和福州的医院中检出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菌株,其中KPC-2最常见,其次为IMP-4、IMP-8,菌株间同源性较高,由于碳青霉烯酶基因在菌株间容易发生水平转移,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李奇  薛坚  张泓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5):916-920+931
目的 分析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长期住院者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肠道携带情况,为临床防控CRE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4月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220例长期住院者(住院时间≥90 d)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相关病史资料,使用CRE筛选平板筛选粪便中CRE,使用VITEK-2 Compact进行菌种的鉴定,采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增强实验检测CRE的耐药表型,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5种耐药基因(blaKPC、 blaNDM、 blaIMP、 blaVIM和blaOXA-48),使用软件SAS 9.4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220例患者中,CRE肠道携带者的所占比为8.18%(18/220), CRE以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CR-ECO)为主(9/18),其次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N)(6/18)。18株CRE均产碳青霉烯酶,blaNDM(11, 61.11%)为主要产酶基因,其次为blaKPC(7, 38.89%); blaNDM有blaNDM-1(8, 44.44%)和blaNDM-5(3, 16.67%)两种亚型,blaKPC的亚型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肠杆菌科细菌菌血症的血液病患者112例,根据从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将所有患者分为CRE组(26例)及碳青霉烯敏感肠杆菌组(CSE组,8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既往住院次数、原发病、接受标准治疗后的状态、带有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粒细胞缺乏时间、确诊前多器官系统症状、治疗方法、3个月内抗生素使用情况、原发病、肠杆菌种类、生存结局并分组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RE组住院时间、粒细胞缺乏时间、院内感染、死亡、确诊前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3个月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患者比例均高于CSE组,原发病接受标准治疗后缓解患者比例低于CSE组(P<0.05)。CRE组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比例高于CSE组,感染大肠埃希菌患者比例低于CSE组(P<0.001)。CR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5天,CS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未达...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定植与感染的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了痰标本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定植或感染的住院患者135例,查阅患者的年龄、性别、意识、预后、白蛋白、CRP、APACHEⅱ分、CPIS评分等指标,分析其与患者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或定植的状态时的关系。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肺部感染或定植。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定植39例,感染96例,除性别和APACHEⅱ评分外,其它指标在定植和感染组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高龄、低蛋白是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CRP和CPIS评分是评价感染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张丽  董蕾 《山东医药》2010,50(39):103-104
目的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分析10个省市CRAB的耐药情况。结果 10个省市684株CRAB的总体耐药率高,以上海、陕西最为严重;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达100%;不同地区菌株对同一抗生素耐药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01);大多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小于70%。结论 CRAB耐药率高,不同地区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克雷伯菌肺炎(CRKP)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防治CRKP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05月至2021年0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RKP患者48例,同期非CRKP 48例。对可能与CRKP有关的2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把单因素分析中存在显著差异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RK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KP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5岁、糖尿病、入住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菌药物暴露(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P<0.05)。结论 患者年龄≥65岁、糖尿病、入住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糖皮质激素应用及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暴露可能是CRK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并监测其耐药性,为CRKP感染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重症医学科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肺炎的患者共64例,其中23例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组),41例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CSKP组),分析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检出CRKP情况、CRKP携带的耐药基因及ST型情况,并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有慢性肺病、机械通气时间≥7 d、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7 d、使用抗菌药物种类2种,以及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患者检出CRKP概率更高;CRKP检出耐药基因有KPC-2(100%)、CTX-M-24(95.65%)、ompk35(95.65%)、ompk36(91.30%)、SHV-12(82.61%)、TEM-1(86.96%),NDM-1(8.70%), ST11型菌株所占78.26%,ST23型8.70%、ST25型8.70%,ST37型4.35%;CR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性达100.00%,对替加环素4.35%、四环素8.70%、复方新诺明13.04%。结论 CRKP危险因素、耐药基因和种类较多,临床应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采取相对应预防和治疗,从而预防与减少CRKP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6):343-349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帮助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RKP血流感染成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合并感染部位、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抗菌药物暴露情况等资料。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KP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106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中, 预后良好组47例, 预后不良组59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住院时间[39(22, 89) d比21(15, 38) d]、90 d内入院史比例[17.0%(8/47)比35.6%(21/59)]、有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史比例[42.6%(20/47)比64.4%(38/59)]、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比例[44.7%(21/47)比78.0%(46/59)]、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比例[34.0%(16/47)比81.4%(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