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以骨髓无效造血和外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多数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有转化为白血病的风险。MD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造血干细胞/祖细胞、骨髓微环境及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疾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简称2008年WHO分类)将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hronic 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CMPD)称为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并在2001年WHo分类的CMPD基础上增加了肥大细胞增生症(mastocytosis,MC),共8种亚型。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CNL)、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CEL,NOS)、MC和MPN,无法分类(MPN,U)均相对少见,故本文仅对其中常见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diopathic myelfibrosis,IMF)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的骨髓活检病理诊断与鉴别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骨髓纤维化七例骨髓活检分析杜欣王若洁黄梓伦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由一组异质性干细胞紊乱的疾病组成,其特点是血细胞成份减少,伴有粒、红、巨核系统的病态造血。近年来国外有关MDS合并骨髓明显纤维化的病例报告渐多,并称之...  相似文献   

4.
骨髓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坏死是指骨髓中造血细胞发生原位死亡和基质的大面积坏死。引起骨髓坏死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主要症状有骨痛、发热、骨髓抽吸及活检有特征性改变。该症主要治疗是对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骨髓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因和发病机理骨髓纤维化属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诊断标准为:①骨髓中纤维组织增生。②周围血中有幼红幼粒细胞。③红细胞形态异常,大小不等,有泪滴状红细胞。④出现巨大血小板,周围血中偶可见巨核细胞碎片。⑤脾大,出现髓外造血灶。⑥排除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乏力半年,加重伴劳力性气短10天于1995年2月16日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颈部和胸前可见数个出血点,左颌下和左腋下可触及数个黄豆至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质韧,活动,无压痛.肝肋下2cm,质韧,无触痛,脾未及.外周血象:WBC3.1×10~9/L,中性杆状核0、14,中性分叶核0.53,L0.28,M0.03,E0.02;RBC 2.56×10~(12)/L;Hb56g/L;PC78X10~9/L;血片中可见巨大血小板、骨髓穿刺5次干抽,1次骨穿成功报告: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粒0.07,早幼粒0.07,中幼粒0.09,晚幼粒0.14,中性杆状0.07,中住分叶0.04.嗜酸杆状0.01,嗜酸分叶0.002,成熟中性粒细胞可见Pekger畸形;红系增生活跃,部分呈类巨幼样变,核染色质呈粗块网状;巨核细胞7个,血小板少见;淋巴细胞0.008、诊断:MDS-RAEB.3次骨髓活检报告:骨髓纤维组织明显增多,造血组织少并和纤维组织  相似文献   

7.
骨髓坏死     
骨髓坏死在生前骨髓标本中罕有报告,但尸检时经常可见。本文报告骨髓穿刺或活检发现的13例,并分析其病因、诊断特点及临床意义。据作者统计,骨髓坏死发病率为1/664骨髓检查者(0.15%)。患者年龄为39~80岁,平均59岁。女性8例,男性5例。患者主要原发病为癌症7例,粒细胞增生性疾患6例。其中1例原发病与骨髓坏死同时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骨髓纤维化的骨髓组织病理学观察邓梅英,杨梅如,张子祥,陶英,刘薏芝,泮志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多能干细胞水平上恶性变所致分化障碍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时骨髓纤维组织增生属于继发性的间充质增殖。我们报道8例原发性...  相似文献   

9.
骨髓检查是骨髓转移瘤诊断的主要方法。骨髓转移瘤时,特别当骨髓增生低下时,易出现取材稀释,影响检出率,故骨髓穿刺阳性率低。近10年来,骨髓活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型的活检穿刺针和骨髓不脱钙组织塑料包埋术的开展,使组织切片不但可像涂片一样观察骨髓造血细胞形态,而且弥补了涂片检查的不足。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诊断的骨髓转移瘤患者76例,旨在评价骨髓活检在骨髓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文献报道的42例急性骨髓纤维化(AMF)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等问题。目前 AMF 的诊断仍较混乱,主要因其尚缺乏确切的血液学和病理学特征.AMF 可能并非均一性疾病,而是由一组疾病组成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组织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组织学诊断陈宗铠王瑞林谭郁彬陈淑娴徐正慧刘延庆段秀绵陈文茹自1984年Tricot等[1]描述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活检组织学中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的现象以来,ALIP在MDS骨髓组织学诊断中的意义一...  相似文献   

12.
骨髓转移癌是指髓外的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体液循环,扩散侵犯到人体的造血组织,而引起临床及血液学某些改变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并非少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伴有骨髓纤维化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文献报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诊断时骨髓纤维化(MF)的发生率为6%~70%“-”,说明MDS伴MF常见。1982年以来我们诊断15例,占同期MDS的13.82%,现将其实验室追踪随访的结果及预后进行探讨。三资料分析1.亚临床资料15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男9例,女6例,年龄16~7O岁,平均年龄48.5岁。其中RA13例,RAEBI例,RAEB-ti例。15例均排除巨幼贫、溶血性贫血、缺铁、再障及原发性MF。初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倾向IO例,感染发热6例,淋巴结肿大3例,胸骨压痛3例,肝肿大4例,脾轻度肿大3例。1.2实验…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综合征5例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游慧萍,叶宝国,杨素美,游旭闽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综合征(Myelodysplasia/MyelofibrosisSyndromeMD/MF)1981年由Sultan等首先报告,近来国外已陆续有报道,...  相似文献   

15.
非造血组织恶性肿瘤的诊断一般可通过病史、体检、影像学及病理切片确定肿瘤的部位和性质。但部分病人原发部位尚无明显症状时就已全身转移。如转移至骨髓,称为骨髓转移瘤。多可因血象异常、骨痛等症状就诊,易误诊为其他血液病而贻误诊治机会。因此了解骨髓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和骨髓表现很有必要。现将我科5年来收治的40例骨髓转移瘤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45例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和10例良性血液病病人的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结果:88.9%MDS表现二系或二系以上免疫标志异常,基中CD2、CD71、CD13、CD33、HLA-DR、CD34免疫标志变化最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A组:CD2、CD71(P<0.05)、HLA-DR(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RAEB:除上述标志同RA外,髓系相关标志CD13、CD33(P<0.01)和干/祖细胞标志CD34明显增高(P<0.05);RAEB-t组:髓系相关标志CD13(P<0.05)、CD33(P<0.01)和干/祖细胞标志CD34、HLA-DR(P<0.01)表达率增高。CD15:HLADR与CD15:CD34比值在RAEB-t最低。  相似文献   

17.
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 drome ,MDS)是以外周血细胞减少 ,骨髓增生异常活跃 (少数也可增生减退 ) ,再加二系或三系血细胞病态发育为主要特征的克隆性恶性血液病。以往 ,其诊断主要依据FAB协作组 1982年提出的以骨髓涂片结合外周血片为基础的诊断与分型标准[1] 。但因MDS的发病不仅涉及紊乱的干细胞 ,还与周围造血微环境的改变有关 ,故诊断MDS时除细胞增生异常外 ,还应考虑骨髓结构及基质的改变。较之FAB协作组提出的纯形态学标准 ,骨髓活检更能反映骨髓全貌 ,从而可靠而精确地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提高血液病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同时行骨髓涂片和活检切片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临床拟诊分为三组,1组为临床拟诊再生障碍性贫血(从)、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的152例患者,2组为临床拟诊多发性骨髓瘤(MM)、淋巴瘤、骨髓转移癌的23例患者,3组为临床拟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巨幼细胞性贫血(MA)及其他的87例患者。分别计算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整体病例骨髓活检较骨髓涂片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1组和2组活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涂片;3组活检的灵敏度略低于涂片,但特异度明显高于涂片。结论涂片和活检与最终诊断符合率大致相同,涂片具有形态学观察优势,但对结构和定位的观察欠缺;活检能准确观察到造血细胞的结构与定位,但部分细胞的形态较难把握。骨髓涂片检查与骨髓活检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符合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在MDS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用FCM分析44例初诊MDS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分析MDS患者免疫表型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建立流式积分系统(FCSS)分析其与WHO分型及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积分的相关性。结果:MDS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存在多种异常:①骨髓原始细胞表达成熟抗原CD11b、CD15,及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D2、CD5、CD7、CD19或CD56,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增高。②成熟粒细胞CD13/CD16、CD11b/CD16关系模式异常,表达CD56,中性粒细胞颗粒性减低。③单核细胞有CD56和CD34异常表达,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等。④红系Gly表达减弱,CD71表达减少,有核红细胞比例增高。⑤MDS患者骨髓细胞FCSS积分与WHO分型、IPSS积分、WPSS积分呈正相关。结论:MDS患者骨髓细胞存在多种免疫表型异常,FCM分析MDS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异常可以为MDS的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骨髓活检组织学的资料所见尚少。国外一些学者研究认为,骨髓组织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综述有关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